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44993|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版 自驾、越野、驾驶技巧、车辆保养、发言讨论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18 22:31: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乡雪 于 2011-7-4 02:49 编辑

我国地域辽阔, 几乎涵括了地球上所有地况、地貌,如高原、低地、沙漠、平原、冰川、热带雨林、戈壁、湿地、沼泽、湖泊、江河、溪流、海岸、滩涂,呈现了多样化的地理特征。正因为这种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越野车的发展和越野汽车的广泛用途,所以开好越野汽车、掌握好汽车越野驾驶技巧是致关重要的。
<p> </p>
<p>  首先每一位车手(驾驶员)应熟悉自己的4X4越野汽车,充分了解汽车各部分的结构特性,如:轮胎、分动器、变速箱、转向、避震、离地间隙、制动等功能性特点,又如:控制发动机转速、车速、掌握换档时机、入弯角度等技术要领的发挥都决定了能否最大程度的驾驶好4X4越野汽车,克服在复杂地形驾驶所出现的困难,迅速脱困,感受越野挑战带来的乐趣。 </p>
<p>  4X4越野汽车与普通汽车本质的不同,就在于后者只有两驱方式,前者既有两驱方式,又有四驱方式。 </p>
<p>  两驱方式通常在干燥的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正常行驶中使用,四驱高速4H通常在普通公路的雨雪气象条件和湿滑、结冰路面上行驶,因选择四驱方式后,前后车轮均成为动力输出轮,有效的防止了因动能分配不均匀而产生的侧滑现象,保证了较高速度行驶下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p>
<p>  需要指出4H状态下的动力输出并不比2驱状态大,若需要获得更大的扭力,应选择4L状态,通常4L所输出的扭力2倍于4H。 </p>
<p>下面就几种典型地形路况的越野驾驶进行浅论。</p>

越野21条经验
出发前:   1.车辆的选择:高级越野轿车为首选,跋山涉水性能优越,但油耗大,会增加旅游的费用;大众化的家用驾车,如捷达和桑塔纳,动力强劲,性能稳定,时速理想,油耗相对较低,维修方便,属于很“皮实”的车种,基本能够满足自驾车长途旅行的需要;大众化家用轿车中的富康,其驾驶舒适性更高一些,但不够皮实,路况不好时对机器的损害较大,而且在不发达地区的维修点很少;高级一些的家用轿车如广东本田、帕萨特等,驾驶的舒适性和机器性能无可挑剔,但与富康一样,因维修不方便而仅适于在发达地区旅行;微型轿车,包括微型面包车,时速慢,底盘地,乘驾舒适性差,只适合于短途旅行。另外,近年来,一些汽车租赁公司专为自驾车旅游配备了旅行房车,行驶的房车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流动的家,迷你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一般可以保证六个人舒适的生活起居,尽管每日的租车费用不菲,但可被节省下来的住宿费用抵消,只是这样一个过于舒适的环境相对降低了旅游者对当地生活的切身感悟,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2.路线的设计:设计路线之前,需要有一定的地理知识,买一份全国的旅游地图,大概弄清楚各省分的地理位置以及主要的风景区。路线的设计取决于假期长短,还要考虑季节性、个人的体力和兴趣爱好,夏季多选择气候凉爽的北方,冬季多选择温暖的南方,春季则要避开梅雨的地方,否则高温、严寒和湿雨对人对车都增加了不安全的因素,秋季可选择的范围相对较宽。对于初次自驾车旅游者,每日的行驶距离应在300公里以内,而对于自驾车旅游高手,平均每日的行程也不要超过500公里,不要让匆忙的赶路影响了旅游的质量。假期的天数×每日行驶距离(300-500公里) ×70%(盘山路的影响)×70%(环线的影响)=旅游的终点与出发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以出发地为中心,以上面计算出的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圆周线附近的风景区就是在这个假日中你可到达的最远的目标了,再根据自己对不同风景以及地域文化的喜好,以及季节的要求,选定其中一条为此次自驾车旅游的主线。   3.计划的制定:在确定最终目标以后,详细考察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之间可能涵盖的风景区或是一些具有特殊人文地理的地方,大量的此类信息可以从因特网上获得。然后勾画出一条覆盖这些地方的环线,尽量避免走重复路线。此时需要购买详尽一些的公路地图册,例如中国地图出版社的《中国公路交通地图全集》,四册一套,非常详细,甚至可以找到一些小城市的城市交通图。在道路的选择上本着“有国道不走省道,有省道不走乡村土路”的原则,以减少恶劣路况对旅程的影响。在长途旅行中,高速公路可以节省时间和体力,但旅行者却无法体验到沿途的风土民情,可以根据时间和爱好灵活取舍。部分的路况信息可以从最新版的公路地图和因特网上获得。在此基础上,着手制定一个相对详细的旅行计划,包括两地间的道路代号、里程、旅游景点的参观时间、每日的住宿地点等等,如果带有GPS(全球定位系统),还应尽可能查到每一地的经纬度数据,有备无患。如果有时间,出发前应读一些当地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多一些了解,会使旅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4.行程统计表的设计:为便于回程后整理行程,记录游览的景点,出发前最好设计一个表格,打印出若干张,放在硬皮夹子中,置于车中方便之处,随时由副座人员进行记录。一个完整的记录表格应包含如下项目:日期,出发时间,出发地点及经纬度,到达时间,到达地点及经纬度,当日里程表读数,路号,路况,路桥费,油号,油价,特色饮食,食价,宿地,宿价/间,卫生,景点名称,门票,停车费,修车费,洗车费,备注。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返回后重新回忆一路上的经历,稍加整理便可以成为众多旅游爱好者日后出行的参考资料。 5.人员搭配:短途旅行,可以不考虑人数以及同行车辆的多少。长途旅行,为避免疲劳驾驶和降低旅行费用(均摊汽油费和路桥费),每辆轿车(限乘五人)以乘坐3-4人为佳,其中司机至少为2人,采用一小时一轮换,或每开100公里一轮换的方式,这样可以保证一人集中精力驾驶,一人在副座上查看地图、校正路线和记录相关数据,而换下来的司机可以在后座充分休息。同行的人中最好有一人略通医道,一人(或同一人)略通修车。如果是几辆车同行,最好是车况相当,每辆车在装配上、人员配备上以及思想上都要有独立作战的准备,以避免相互拖后腿,或在出现危急情况时,整个车队陷入瘫痪。   6.车辆检修:出发前,要对车辆进行全面保养和彻底检修,排除一切可能的隐患。三滤是必换的,机油也最好更换,底盘的所有螺丝都要紧固,检查轮胎、刹车、电瓶等。两条前胎尤为重要,高速行驶时,前胎爆裂后果非常严重,当然不要忘记检查一下备胎。出发前在原地对车辆的保养和检修,通常花费不高,还可以保证质量,而在旅途中,车辆出了问题以后,只有在城市中才能找到可靠的修理厂,而在乡村,就很麻烦了。另外,长途旅行的车辆最好具有完备的防盗系统,例如防盗器,排挡锁等,防患于未然。   7.汽车配件的备置:性能再好的汽车遇到恶劣的路况时也不能保证不出问题,而在不发达地区,正品的汽车配件是很难找到的,因此,出发前准备好一些易损坏的配件是必要的。根据笔者的经验,这些配件包括:各种灯泡,保险一包,皮带,正时皮带,火花塞,轮胎气嘴,排气管挂钩(至少两只),遥控器电池。另外,下列物品也是驾车旅游必备的:备胎(最好是两条,如果你想走若尔盖那样的沼泽地,起码要三条备胎,决不危言耸听),粗细铁丝,千斤顶(两个) ,修理工具,使携式打气泵(插在点烟器上那种),拖车绳,补胎工具,机油,油精,油路清洗剂,强力胶,防爆汽油桶(30L),车载冰箱,地图,水箱备用洁净水。   8.带好相关手续:如果你不想掏出钱来打发某些故意刁难的警察,下列的证件是必需的:购置附加费,养路费,保险费,驾驶本,行驶本。而且千万不要忘记对购置附加费的小红本进行处理,将其中的一页沿虚线撕下,没见上面写着要交到某相关部门备案吗?没撕下?对不起,罚两百。至于那个“相关部门”,据笔者认为,最保险还是折起来,随身携带。   9.必带物品一览:(此为笔者驾车西行三万里时所携带,几乎件件有用)车用物品:见“汽车配件的备置”,另最好在安全的地方携带另一套车钥匙,以防止在路上车钥匙丢失所带来的不必要麻烦。 露营装备:指南针,车用指向针,帐篷,睡袋,防潮地垫,铺地防水布(餐布),高山气炉及燃气,野炊锅及餐具(饭盆,筷子,汤匙,叉子),洗涤剂,高压打火机,折叠铁锹,多功能刀具,充电手电,手电,水桶,脸盆,备用绳索,多种规格塑料袋   食品:饮用淡水(淡水桶),果汁,牛奶,肉罐头,水果罐头,水果,饼干,压缩饼干,果冻,巧克力,各种咸菜,食盐,方便面,茶,口香糖   日常用品:指甲刀,水壶,牙签,卫生纸,湿纸巾,帽子,太阳镜,充气枕头,防寒衣物,充足服装,纸内衣,围巾,拖鞋,雨伞,望远镜,现金,信用卡,身份证,小照片,结婚证,报纸   自用药:净水药片,感冒药,消炎药,胃药,黄莲素,维生素,喉宝,创可贴,按摩药膏,口腔溃疡药,碘酒,体温计,眼药水   洗漱用品:牙膏,牙刷,香皂,洗发水,洗面奶,药棉,梳子,护肤油,润唇油,防晒油,毛巾,足巾,浴帽,橡皮筋,镜子,针线包,洗衣粉,一次性手套,鞋子清爽剂   辅助用品:光学相机,三角架,胶卷,近摄镜,数码相机及连线,5号,7号电池,录音笔及连线,手机及充电器及电池,笔记本电脑及电源及转换口,GPS,多功能插线板,明信片,礼品圆珠笔,记录本   防卫装备:电棍,长刀短刀   (以上物品最好选择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携带) 10.物品装载小窍门:出于主观的考虑,是希望携带的装备越多越好,但车内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对所列清单中的装备,只能权衡利弊,决定取舍。另外,对于必须携带的装备,也要根据旅途的需要尽量减少携带量,例如:可以使用密封清洁的小药瓶盛装洗衣粉、食盐、洗碗液等;脸盆、水桶、餐具等可选择大小形状配套的,以互相嵌在一起,节省空间。有条件的话,睡袋、衣服等可以装入特殊的真空袋,抽真空后体积可以缩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当然,装车的时候,空间安排要合理:所有装备,除笔记本电脑、相机、地图、小零食等随时使用的,都要装在后备箱中,以腾出车内的空间,便于旅途上的休息。在后备箱中,不常用的物品放在最里面;修车工具要放在最容易取放的角落里;油桶要放在平稳的地方,且要用铁丝等固定在车体的某个部位;每天必用的物品,例如洗漱用品、换洗的衣物、必备药品等可以放在一个旅行包中,住店时很方便;而其它的一些小物品,例如罐装饮料、卫生纸等,就可以塞在行里的夹缝中。   路途中:   11.随时打听路况:在不能确定前方路况的时候,要随时随地向以下人员询问路况,以便及时调整行程,保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尽量不开夜路:养路工,警察,司机,修车厂工人,加油站工人,路人,饭店服务员,宾馆服务员(按对路况了解的准确性由高至低排列)。遇到路况不佳时,即使走破路,也不要随意创新,要相信当地人选择的路线自有他们的道理。   12.穿衣:因为驾车旅行行程跨度大,有时一日内便可经过气候截然不同的地域,衣物就需要涵盖四季。为尽量减少体积,要求每一件衣服既可以单独穿着,又可以互相搭配、层层叠叠穿起来以御寒,当然,最好选用开襟式的衣物,否则套头式的穿穿脱脱非常麻烦。考虑到旅途上洗衣的困难,内衣尽量选用一次性的,外衣要耐脏。注意防晒,选用SPF25以上的防晒霜,且注意手背也要涂抹,否则,几日连续开车下来,手便惨不忍睹了。   13.饮食:车内应储备一些高能量的食品和富含维他命的饮品以补充体力。为防止旅途中找不到饭店,需要预备简易的炊具和方便食品以及一些调味品。淡水储备是必须的,关键时刻车也是要喝水的,最经济的方式是准备一个5-10升的饮料桶,每日睡前,晾上一壶开水,次日清晨罐装,既保证卫生,又节省开销,。建议每到一地,就品尝当地的特色饮食,但要注意卫生,使用碗筷之前,尽量使用消毒纸巾处理。   14.住宿:带上帐篷、地垫和睡袋以备不时之需。但出于安全和恢复体力的考虑,尽量住店而不露营,遇到旅馆寝具卫生差时,可用睡袋解决问题,另外,带上条床单和枕巾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在县城一级的地方住宿,尽量选择政府招待所,服务和安全相对有保障。带空调的房间往往会出现空调不热(不冷)的情况,出风口风力很弱,自已动动手试试,把空调的除尘板摘下来,就会有不错的效果。   15.高速行驶注意事项: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要注意避免超速,超车时一定开灯示意,遇到雨雪雾天,老老实实在慢行道上开,开启雾灯,防止撞车和被撞。而在没有中间隔离带的公路上高速行驶时,要注意对面来车,会车要减速,高速会车时(时速120公里以上),因气流阻塞,距离较近的两车间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要注意把好方向盘。而在城市道路中,行驶速度不宜过高,尤其要防止碰撞行人。为防止长时间驾驶走神,带一点口香糖等零食咀嚼有帮助。 16.山路行驶注意事项:山路行驶前一定要检查刹车。上坡时为增加汽车动力,挡位要减一挡。转弯时一定小心对面来车,必要时鸣笛示意。下坡时挂低档,靠发动机怠速控制车速,不要长时间踩刹车,拐死弯时最好不要占用对方车道,对面来车很危险。   17.恶劣路况下行驶注意事项:翻浆路段要减速慢行,必要时用木板、石头垫路。爬凸起的路面时,为防止托底,可斜着打轮,前轮过去后,再回轮,成“之”状通行。快沙慢水:沙地快开,防陷;涉水慢过,探路。沙漠公路的路基是软的,要尽量行驶在公路中间,拐弯时一定不能压到路基,否则很容易开到路基下。   18.每天检查车辆:每天早上出发前,要检查轮胎,查看车下是否有漏油漏液,并打开车前盖,检查水箱,机油,电瓶和制动液。每次停车时,也要及时查看轮胎状况。在燃油用去三分之二时就要及时补充,尽可能选择中国石油的加油站,必要时添加油精或油路清洗剂,以保证车辆的正常性能。   19.车辆维修:自驾车旅行的人士应具备简单的修车技能,对于一些小毛病可以自行处理,例如更换轮胎,更换灯泡、保险,修理排气管挂勾等。在进行这些处理时,尤其在荒郊野外,随行的其他人员要提高警惕,防止遭抢劫或盗窃。车辆出现其他问题必须要专业人员修理时,最好使用自带的高质量配件。   20.环保要求:要注意环保。携带的洗衣粉,洗碗液要求无磷,湿纸巾等选用大包装,而不是小袋的单独包装。购置随车物品时尽量选择简易包装的,以减少垃圾的产生。产生的垃圾不要随意丢弃,应携带至指定的垃圾站。   回程: 21.保养车:经过一路的颠簸,劳苦功高的车辆应及时享受全面的保养,以备日后出征。   后记:其实自驾车是很好的一种旅游方式,对于自己的爱车,也不必太过珍惜,我曾问过开夏利的出租汽车司机,每个月都要跑一万多公里,而自驾车也不过如此,绕地球一圈也就是四万公里嘛。车其实是挺耐用的消费品,不仅仅是只能在城市里跑跑的交通工具,我们应该更多地发挥车的作用,拥有汽车,让我们感觉到中国并不大,世界也变小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22:32:20 | 只看该作者

1、崎岖凹凸地面:戈壁滩、乱石堆、干河床、山区碎石路等。

在此种自然形成的原野地形驾驶, 首先需了解车辆的最低距地高(最小离地间隙)。在乱石堆或干河床行驶,避免底盘碰撞石头车速应尽量慢些。通常分动箱用4L变速箱一档,20公分以下石头可采用单侧车轮碾过石头通过。无法碾过的石头,小则下车设法搬移,大则在石头前放置小石块,使之形成台阶状驶过,需注意石头的另一端也同样放置石块,否则前轮过后底盘会碰到突起的石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22:33:09 | 只看该作者

2、陡坡:山区、水坝、铁路护坡。

常见的4X4爬坡极限通常在30至35度左右,车身设计,分动箱齿轮、轮胎的抓地力、地面的干硬湿滑对爬坡都有影响。一般而言长轴距不如短轴距, 在即将进入坡地之前即挂上4L。然后变速箱以一档起步,进入二档,保持一定的油门,使车辆保持定速的冲势,如此可以避免车轮打滑,湿滑的陡坡是难度最大的地形。一个4X4的驾驶者,在坡路上首先要求不倒滑与不熄火,上大坡最应注意一定要迎着坡上,切不可侧向行驶,一旦侧坡超过30度,车辆就可能发生侧翻滚,后果极其严重。如遇到上坡中途动力不足无法继续前进,可立即停住挂入倒档,利用发动机的牵阻力,配合点刹,保持方向盘正直,慢慢退回到坡下。在狭窄的山路方向盘的正确掌握是最为重要的。下坡虽不似上坡耗费马力,但操作不当也具危险性,通常驾驶者都明了不能持续踩刹车。在陡坡用分动箱4 L是控制车速的极佳方法。遇上弯道应提前减速,避免空踩刹车,并辅以变速箱低速档控制车速,若有必要应缓踩刹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22:34:01 | 只看该作者

3、泥泞:湿地、沼泽、水田、池塘、雨后的土质道路、冬季化冻后的土质道路。

通常泥地用分动箱4H,变速箱二档或三档,使用固定的油门即可顺利通过。需要注意的是烂泥逾尺的沼泽地,车辆一旦不慎驶入,不论使用何种传动,车辆皆慢慢下沉,那时只有迅速求助外力协助拖离。在硬底的烂泥路上,使用分动箱4H或4L加油前进,虽紧握方向盘,车身仍略呈蛇行浮游,此种情况只要不偏离车道是没有关系的,唯需有心理上的准备。地基松软车轮微有下陷的泥地,分动箱用L4,变速箱用二档,把稳方向盘缓缓加油前进即可通过。在软泥地的前进中,若发现一旁有地面下沉情况,致车身倾斜又无法迅速通过时,通常是倒车后,在路沟上放置石块、木板等硬物,然后以分动箱L4固定油门前进。泥地的距离若非很短,保持一定速度的冲势是有必要的,在行进途中,若有小的横阻硬物,皆可直接碾过。坡地泥地往往使车辆打滑,加装防滑铁链可以改善部分情况,抓地较强的轮胎,减少轮胎的气压亦有助于改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22:34:59 | 只看该作者

4、沙地:沙漠、流动沙丘、海滩、工地沙堆。

驾驶4X4快速奔驰于广阔的沙滩,那种乘风前进的感觉,只有身历其中方能感受。车辆行驶沙地,车胎稍微下陷沙中,行驶略感吃力,但不致有困难。通常平坦的沙地,分动箱H4变速箱二档或三档都可畅行无阻。 当前轮冲上沙丘以后,车头抬起重心即落于后轮,此时后轮需左右平均着地才可顺利通过。此时若是车身左右倾斜或是重量不平均,在车身前后倾斜的情况,无论是分动箱H4或L4,皆会形成车轮原地空转喷沙现象。此种情况若续踩油门,依然还是四轮原地空转,可能还会愈陷愈深,此时使用绞盘机或是友车协助拖离是可行的方法,若要自力克服,只有下车将陷入较深的两个车轮底下的沙挖去,并以木板、石块等硬物放置于车轮底下,分动箱L4,变速箱一档,使车轮转动时摩擦硬物前进。按理论而言,4X4是不会陷在平坦沙地的,但有一种情况例,当4X4以二轮传动时进入沙地,继续保持前进不换档也许就不会陷在沙地,一旦停车以后再启动时,若是未注意仍用二轮传动,猛加两次油门,则会使传动的二轮陷一大半在沙中,此时当然非用分动箱L4不可了,在沙中的二轮若陷的不深则有机会爬起,陷的深则连其它二轮也会愈转愈陷愈深。在沙地若有三个车轮陷入沙中,深度超过车轮直径40%以上时,仅靠车辆动力爬出的机会几乎是零,此时也是使用车轮底下垫硬物摩擦前进的方法来脱困,再就是求助外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22:35:54 | 只看该作者

5、冰雪路:冬季道路、高寒山区、终年积雪地区、冰盖冬季结冰的河流、湖面。

在北方的冬天,有广大的地区为白雪覆盖。在积雪不及2公分的雪地,只用普遍地形的驾驶方法即可,唯感到容易偏滑。不论是柏油路面或泥地,积雪以后特别湿滑,因此常下雪的地区,车辆都备有防滑铁链,装上铁链车辆车速不宜超过时速10公里。积雪20公分以上的雪地,分动箱用H4变速箱用二档或一档。在积雪达轮胎高度一半以上时前进阻力极大,此时分动箱使用L4。在积雪的平坦地面行车,特别要弄清楚雪下的地形,勿使车轮陷入大的坑洞和路边沟。在积雪的上坡路或下坡路,以L4控制车速是必要的,尤其是弯道坡路,更是要小心,应提前减速,缓踩刹车。在坡度15度以上的积雪弯道行车、分动箱用L4,变速箱用一档,尽量使车速降至最低,此种地形危险性极高,若非必要还是避免行驶。当积雪融化气温降低,则地面结冰形成地穿甲。在此种冰上行车,车速应尽可能减慢,地面略有坡度或变速过快,会出现车辆失控侧滑和不易掌握方向的情况。坡度十几度以上的结冰路面,是危险而不宜行车的地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22:36:41 | 只看该作者

6、涉水:江河、溪流、水库、湖泊的浅水区,城市低凹积水区,都是4X4常遇的地形。

4X4由于电系与进气排气位置较高,而有较佳的涉水能力,一般的4X4越野车涉水能力约与轮胎高度相彷,涉水行驶前需探查了解水深,除了河床底部凹凸不平不易掌握外,积水的道路其街头街尾的水深差别有时极大,需注意车速不可太快,激起水花溅湿电路而熄火是常有的情况。当水深可能淹没排气管的地形,分动箱用L4,变速箱用二档或一档,稳住油门使引擎保持较高转速,避免水中换档,以此方法可使排气压力大于水压不致进水,涉水深度可达排气管口以上20公分。在急流中需防急流冲翻车辆,以顺着水流的45度的方向前进渡河,是比较安全的方法。 涉水经验少的驾驶者不免恐惧在水中熄火,一旦在较深处熄火,应立即关闭全车电路,不要试图启动汽车,以防水被吸入气缸造成重大损坏,最好设法找其它车辆拖出此车。<br />
<br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22:46:42 | 只看该作者

zt:http://www.hover-cuv.com/nedisp.asp?listtype=1&AnnounceID=595&boardid=40&roo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12-6 11:10:11 | 只看该作者

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12-30 20:29:08 | 只看该作者

请问4H和4L有什么区别啊.CRV的4驱是4H还是4L啊!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