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543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华社:渤海污染严重快成“死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25 22:55: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font face="Arial">新华社:渤海污染严重快成&ldquo;死海&rdquo;</font></p>
<p><font face="Arial">2007-08-25 08:12:30 </font></p>
<p><font face="Arial">严重污染四年增长两倍,20年来减少30物种,若保护不力,10年后变&ldquo;死海&rdquo; </font></p>
<p><font face="Arial">渤海&ldquo;中毒&rdquo;快成&ldquo;死海&rdquo;了,求救啊! </font></p>
<p><font face="Arial">在国家和环渤海省市采用的各种&ldquo;药方&rdquo;面前,渤海&ldquo;病情&rdquo;依然在恶化,</font></p>
<p><font face="Arial">&ldquo;救救渤海&rdquo;已绝非危言耸听 </font></p>
<font face="Arial">
<p><br />
有这样一组数字:超过九成排污口向渤海超标排放,年污水量超过40亿吨,严重污染面积4年间增长近2倍。 </p>
<p>有这样一个镜头:破旧的渔船停靠在码头边,黄褐色的海水卷起层层泡沫,不时可见翻着肚皮的小鱼。 </p>
<p>有这样一种疾呼:&ldquo;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遏制污染,渤海将在10年后变成&lsquo;死海&rsquo;。&rdquo; </p>
<p>上面三个图景串联一起构成了昔日我国&ldquo;天然鱼仓&rdquo;和&ldquo;海洋公园&rdquo;如今的真实写照。在国家和环渤海省市采用的各种&ldquo;药方&rdquo;面前,渤海&ldquo;病情&rdquo;依然在恶化,生态系统遭到毁灭性破坏。&ldquo;救救渤海&rdquo;已绝非危言耸听。 </p>
<p>●&ldquo;天然鱼仓&rdquo;资源锐减,赤潮灾害频频出现 </p>
<p>&ldquo;现在渤海已经没有一种鱼类、贝类或螃蟹能够形成规模群带了,产卵场污染面积达100%&rdquo; </p>
<p>&ldquo;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rdquo;天津人爱吃海鲜是出了名的,但天津塘沽区居民张大姐却发现,最近几年市场上越来越难找到满意的本地产海货了。 </p>
<p>&ldquo;过去是吃肉,现在只能尝尝味儿了。&rdquo;张大姐说,以前皮皮虾一斤称七八个,现在差不多快20个了,而且味道也差多了。 </p>
<p>张大姐的感受在天津主要的渔业捕捞地塘沽区北塘得到了印证。今年开渔时节记者在这里见到,昔日繁忙的渔港如今冷冷清清,破旧的渔船停靠在岸边,偶尔出海回来的渔船上也多是一些个头很小的鱼虾。 </p>
<p>&ldquo;现在小拖网还能赚点钱,大船在本地运营几乎都赔了。&rdquo;北塘渔业协会副会长朱少波说,&ldquo;赔钱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还是海里的渔业资源减少得太厉害了。&rdquo; </p>
<p>&ldquo;污染给渔业资源带来了毁灭性破坏。&rdquo;北塘渔业协会会长张文明痛心地说,&ldquo;现在渤海已经没有一种鱼类、贝类或螃蟹能够形成规模群带了,产卵场污染面积达100%。&rdquo; </p>
<p>他说,20几年间伴随污染日趋严重,渤海物种至少减少30种以上,对虾、白鳞鱼、黄花鱼、鲳鱼、凤尾鱼、梭鱼、鳎麻鱼等过去盛产的品种相继断档或濒临绝迹。 </p>
<p>此外,渤海污染还带来赤潮灾害频发。天津市海洋局连续监测显示,2002年至2006年天津海域赤潮灾害发生面积分别为10平方公里、100平方公里、720平方公里、750平方公里和860平方公里。 </p>
<p>北塘一位姓孔的渔民说:&ldquo;赤潮时海货捞不着,海藻却像泥一样糊在网上,网眼都看不见了,弄弄网线就断了,每年都毁不少网子。&rdquo; </p>
<p>●渤海&ldquo;病情&rdquo;加重,严重污染四年增长近两倍 </p>
<p>&ldquo;天津海域几乎没有一块能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rdquo;天津市海洋局海洋环境处处长张士琦说,天津海域状况只是渤海污染的一个缩影 </p>
<p>渤海渔业资源锐减和赤潮灾害频发,用渔民们的话说是&ldquo;海水太脏引起的&rdquo;。 </p>
<p>朱少波说:&ldquo;渔业资源锐减尽管有近一二十年渔民滥捕滥捞的原因,但主要还是渤海污染日趋严重。相对于滥捕滥捞,污染的治理难度更大。&rdquo; </p>
<p>天津海域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近年来海域环境持续恶化。记者从天津市海洋局了解到,2006年天津海域总体污染状况较上年加重,未达到清洁标准的海域约为2870平方公里,其中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严重污染面积比上年增加1倍多,达1100平方公里,占全海域面积的36.7%。 </p>
<p>&ldquo;天津海域几乎没有一块能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rdquo;天津市海洋局海洋环境处处长张士琦说,天津海域状况只是渤海污染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渤海污染程度一直居四大海区之首。 </p>
<p>国家海洋局《2006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2006年渤海海域污染依然严重,未达到清洁海域标准的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占渤海总面积的26%。 </p>
<p>与2002年相比,渤海4年间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面积分别增加5230平方公里、1290平方公里和1760平方公里,分别增长2.4倍、2.8倍和1.7倍。 </p>
<p>●陆源污染为最大&ldquo;毒瘤&rdquo;,&ldquo;救命&rdquo;方何在 </p>
<p>&ldquo;陆源污染控制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下游地区缺乏有效联动。&rdquo;在保护上,上游往往不像饱受水污染困扰的下游那么迫切 </p>
<p>&ldquo;渤海面临的最大&lsquo;毒瘤&rsquo;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为主的陆源污染。&rdquo;天津市海洋局海洋环境处副处长张敬国说,去年天津近九成被监测的排污口存在超标排放现象,监测的115平方公里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全部为劣四类水质。 </p>
<p>记者在天津境内永定新河、子牙新河、沧浪渠、青静黄排水渠等河流见到,总体污染状况比较严重,一些河道的河水呈酱油色,水面上漂着油花状和泡沫状的东西,散发出阵阵臭味,露出的堤岸甚至也被染成了黑红色。 </p>
<p>在永定新河旁居住的北辰区大杨庄村村民石福田说:&ldquo;过去河里的鱼蟹很多,十来年的工夫河水被彻底糟蹋了,浇地庄稼都死,不要说什么鱼啊、蟹啊,夏天连只蛤蟆都见不着。&rdquo; </p>
<p>天津市水利局水资源处处长闫学军也坦言,天津除了引滦入津水能达到饮用水标准三类外,其他河道基本为五类或劣五类水。 </p>
<p>国家海洋局监测显示,2006年渤海沿岸超标排放的排污口比例最高,达90.4%,污水量超过40亿吨。 </p>
<p>渤海作为一个口袋状海区,海水更新周期长达15年,污染物承载力十分有限。面对渤海环境的日益恶化,国家和环渤海各省市采取了包括&ldquo;渤海碧海行动计划&rdquo;在内的大量措施,但削减陆源污染依然是一道难解的方程式。有关专家指出,遏制渤海环境恶化亟须破解资金、体制等诸多困局。 </p>
<p>&ldquo;治污首先要解决污水处理设施滞后的问题。&rdquo;海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副局长林超说,当前污水处理厂建设速度远不及污水排放量的增长速度,而且相当一部分建成项目也因资金制约无法稳定运行。 </p>
<p>&ldquo;陆源污染控制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下游地区缺乏有效联动。&rdquo;张敬国认为,海洋是河流污染的受害者,由于保护需要大量投入,加上河水流经多个地区导致污染责任认定难,因此在保护上,上游往往不像饱受水污染困扰的下游那么迫切。 </p>
<p>不仅如此,海河水利委员会等水利部门在环渤海地区的水行政流域机构由于没有执法权,发现污染后一般先通知地方环保部门,而环保部门有时站在地方保护主义立场上。 </p>
<p>此外,《海洋环境保护法》缺乏相关实施细则,排污企业违法排污成本低,排污监管薄弱,一些地方GDP挂帅的畸形经济发展观等都是造成渤海陆源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 </p>
<p>张敬国、林超等建议,要尽快测算出渤海年陆源污染物容量,并以法规形式规范各地严格执行污染物入海总量和污水达标排放双控制度,提高污水处理率,加大对超标及非法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和地方环保不作为的惩处力度。 </p>
<p>同时,建立跨行政区的渤海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和执法机制,构建区域污染减排体系、监测体系、考核体系,破除水污染执法障碍,有效提高区域水环境监管能力。同时推进排污交易制度改革,更多地给予上游地区水资源保护上的补偿。 </p>
<p>此外,建设入海口处湿地生态工程,加强入海口湿地的保护和功能恢复,增强河口湿地的清污能力。 </p>
<p>(记者刘元旭)新华社天津8月23日专电 <br />
</p>
</font>
2#
发表于 2007-8-26 17:24:28 | 只看该作者

up

<embed src="http://www.cnedu.cn/upload/zengmi804520069291025398026.wma" width="0" height="0" type="audio/x-pn-realaudio-plugin" controls="ControlPanel" autostart="true"><br/><br/><br /><strong>附件</strong>:<br /><hr size="1" noshade="noshade" /><br /><br /><img src="/image/filetypes/gif.gif" alt="gif" /><strong>&nbsp; moneyhouse.gif</strong><br /><img src='/uploads/newbb/96517_46d146ccb8fd6.gif' alt="绿野户外网" /><br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9-6 12:36:25 | 只看该作者

政府应及早治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