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79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环保] 户外通讯-华北大地深陷雾霾 霾被冷空气吹散后去哪儿了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1 21:0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吐槽空气别冤枉了雾
1

北京连续39个小时能见度在1公里以下
1

北京最近两周空气质量指数趋势

  国庆假期后,华北大地陷入雾圈霾伏。天津10月上旬雾日破纪录,北京连续39小时看不清1公里外的世界。期间,数据帝过了有生以来第一个重污染的生日。眼下冷空气将至,雾和霾被吹散后到哪儿去了?

  “一拉开窗帘,以为我瞎了”,一打开网页,全民都在吐槽“雾霾”。不过在这场调侃中,雾和霾傻傻分不清楚的吐槽居多。数据帝想告诉你,别冤枉了雾。

  从视觉上,雾和霾都会让能见度变差,看起来白茫茫一片。但从污染角度,雾和霾差别很大,霾空气污染,雾空气污染。雾是很多小液滴组成的,它的微观成分为水。霾是由大气中的尘粒、盐粒、烟粒等等固体的颗粒物组成,它的颗粒物非常细小(比组成雾的小液滴还小),其中就包含那些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也就是常说的PM2.5。

  当夜间气温低,空气湿度大,水汽饱和时出现的雾一般都是干净的。比如10月5日早晨,北京雨后出现大雾,空气清新,日出后雾很快消散,天空湛蓝。但如果雾是在霾的基础上出现,这个雾往往是“脏雾”,也就是以霾的颗粒物为凝结核,小水滴包裹在外面形成的雾。比如北京10月8日晚-10日的雾,导致空气质量连续处于严重污染级别。

  雾和霾从哪儿来?

  2010年以前,霾和PM2.5对我们来说还像生僻术语一样陌生。这几年,你说你没吸过霾防过PM2.5,别人都不信你是中国人。为什么短短几年之间,它们变得如此严重,普及速度堪比传染病?

  雾和霾,原本都是自然现象,但如今人为因素成了不可忽视的诱因。构成霾的元凶PM2.5,主要来自工业污染、汽车尾气、冬季取暖等等人为活动。在空气流动性较好时,有利污染物扩散,就不易出现霾。但是当自然条件变差,出现静稳的天气形势(静是水平方向风小或无风,稳是垂直方向对流活动弱),就容易形成雾和霾。因此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天气静稳时污染物容易堆积,PM2.5的浓度会上升。

  目前,华北地区多是雾和霾混合出现,夜间以雾为主,白天以霾为主。在雾和霾混合的情况下,湿度大,空气中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又会转化为硫酸盐,形成新的PM2.5粒子,既加重了霾,又提供了更多雾的凝结核,这种“二次转化”使雾和霾源源不断地产生。

  被吹散后,它们去哪儿了?

  11日晚,雾和霾的克星——冷空气就要来了。12日,华北地区将重新拥抱蓝天。冷空气是怎么做到的,雾和霾去哪儿了?数据帝告诉你,“上天入地”了。

  风和雨通常是我们对冷空气的真实感受,它驱霾散雾靠的也正是这两把手。降水会净化空气,这个在气象上就叫湿沉降。雨水或雪花把空气中的脏东西洗刷到地面,减少悬浮在空气中污染物颗粒的浓度,让霾入地。因而雨雪过后,空气清新。

  风则是让空气活过来的动力。雾和霾都是处于近地面层几十米到几百米厚的天气现象,而整个大气对流层有上万米高。当冷空气靠近,它前锋附近的上升运动(即垂直方向的风)会把PM2.5带到更高层的大气。除了垂直方向的风,还有水平方向的风,偏北风会把干净的空气(春季有沙尘时除外)带到华北,也不排除华北地区的PM2.5扩散到其他地区,使得当地空气质量变差的情况。

  这就好比原先体育课集中于操场的一个班,下课后分散到了学校的各个角落,而且还可能处于不同楼层,就像PM2.5被吹到不同的高度和地区,这样在一个单位体积内PM2.5的浓度会快速下降。

  总之,冷空气一来,静稳条件被打破,PM2.5被大大稀释,雾和霾也就消散了。

  找回蓝天只能靠冷空气吗?

  华北地区的雾和霾,通常在冬季更多发。仲秋时节的这一轮雾和霾,来的如此之早,着实少见。好在未来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11-12日的冷空气之后,15日和20日前后还有冷空气,短期内这里不会再出现大范围持续性的雾和霾。

  冷空气能把雾和霾吹散,但是,更远的未来,今日之景会再现,对雾和霾的吐槽还会有,防治雾和霾的思考也远远没有停歇。我们不能只靠乐观主义精神从心理上“自强不息”,蓝天也不应该只靠冷空气吹出来。


来自群组: 吃遍全国
2#
发表于 2015-12-2 21:14:32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被吹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2 22: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12-2 22:37:00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被吹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2 22: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22:4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22:4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12-2 22:4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12-3 01:2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