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比较巧,有机会跟随几位哥哥们逛了一圈周村古街
还有妹妹
到了这里,给大伙分享一下,有机会的可以去一块看一下
下面这位烟公,本来习惯都叫烟姐的
但是碰这一个经典老店的经典菜谱之后……
真的该叫烟公了
喜欢他那句话:天下驴友为一家
对书法我可以说是非常精通,可以不客气的说
我认识楷体,认识草书,还认识其他书![](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至于下面这个,重点是这里面有我的ID
其实今晚是某一伙同学们聚会,地点淄博
不过下图也有大伙的熟人
左二淄博绿野的版主
右三是山东某版
上图明显是为了摆POSS
下图才是真正的酒过三巡
忘了给大家介绍一下用餐地点
经典齐味斋
淄博本地的人应该都知道
以后兄弟们有去淄博的也给大家强烈推荐下
图没转过来,各位凑合看
第二天大荣同学带各位晚走的伙计到周村老街走一趟
第一站便是千佛寺
上图红衣姑娘是导游,非常漂亮的一位姑娘,中文导游一天的报价是80一天
必须中正的说,半天的讲解下来,我得改变以下自己对导游的够印象和偏见
有他们在一边讲解的时候,绝对比自己走马观花要强十倍
姑娘更好![](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ongue.gif)
进入古街是有收费的,不过大街免费,里面部分景点有费用
没有导游,我还不知道所谓大街是批在古代的时候能并行两架马车的路才能称得上是大街,涨知识……
瑞蚨祥,不需要解释,经典老店,我喜欢门口这个铜像
一种谦卑迎客的感觉,中国传统文化一点小缩影——个人理解
下面这些在老家该还能看到
非常喜欢
之前做客栈的时候,一起想去收一个,没找到
后来在潍坊的一个老街找到过一个,老板报价一千块…………
墙上的字,对老烟鬼来说,应该不需要解释吧
老街,老树,老房子
新店,新人,新时代
看着这碗,想到的竟然是水浒里面大碗喝酒
只不过这碗估计连一两半酒也装不了
周村给大家带来印象最深的——周村烧饭
在古街上是一定不能少的
景区还原的古法周村烧饼,现在已经大部分不用这种炉子了
曾经历史的一个小缩影
周村烧饼辉煌的鼎盛时期
我们的领袖把它作为国礼相赠
老师傅专门做的几个尺寸的烧饼,事实上
只有第三个直径13公分的烧饼才是正常销售的标准尺寸
从二层往下看,可以看到从制作到烤炉到出锅到包装的全过程
真正的实景远比照片表现的要好十倍
面团在师傅手中像魔术一般,从一个团子变成一个薄饼
像跳舞
看过制作过程之后想买过来尝一下的冲动绝对是抑制不住的
还记得上面的大碗不,这不已经喝上了
还有趁热出炉的新鲜烧饼
王应统,康熙年间的武状元
第一次明白所谓的三进院落是什么意思
在这里,还得再感谢导游美女
状元府宅内的后花园
现在这个石碑,有八字隐语
不知道是不是记错了
一连(莲)登科(棵),青云直上
这种石碑很多,我发现原来古代的文化人,都是段子手
这座府第现主人也是个财主级别的
对面这屏风据说是120W从香港拍回来的
前几年鉴宝节目来的时候结的新估价要超过1200W
乔知庸同学的钱庄里面,又是一个隐字
唯吾知足
导游说是老乔写给钱庄员工的,我问导游什么意思,那姑娘说:
用白话讲,就是工作好好干,别动老子的钱
所有的钱币,历朝都有,我只拍了最早的一份
我一直叫龙枣……但是真正的名字我也不太叫得上来
每个床估价200W,不过估计一些胆小的人未必敢睡
我服的是中国古代匠人的手工工艺
走的比较急,有些图没在自己手上,先随便给大伙看看
最后是离别的车站
又一次出镜的烟公公,送我们嫁到四姑娘山的南京姑娘上车
祝他们路上顺风
祝咱们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