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女性都不愿意在冬季参加户外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低温和寒风会对皮肤造成不小的伤害。冷风会加快皮肤水分自内向外地蒸发,使皮肤更加干燥、粗糙、无光泽,甚至干裂后出现小伤口,导致抵御外界侵蚀的能力进一步下降。下面就分享一些冬季户外护肤的小常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低温下的护肤,重点在于减少水分蒸发、维护皮肤天然屏障,所需的主要成分有: 封闭性成分:如凡士林,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直接阻止皮肤内部水分向外蒸发。 生理性脂质:即神经酰胺、胆固醇、游离脂肪酸。这三者均存在于表皮中,是维持皮肤屏障的关键物质,以适当的配比外用可起到修复作用,降低经皮失水率,保护皮肤的内环境。 亲水性保湿成分:如甘油、氨基酸、吡咯烷酮羧酸钠、尿素、乳酸、透明质酸等。前几种小分子的保湿成分一旦渗透进表皮内,可增强皮肤的储水能力。透明质酸则可在皮肤表面发挥保湿作用。 在“湿冷”地区:环境湿度较高,皮肤缺水问题可能并不严重,但分泌油脂量会减少,此时可着重补充生理性脂质与亲水性保湿成分。 在“干冷”地区:尤其是遇到大风天气,皮脂分泌不足的皮肤应首选含封闭性成分这类油脂的产品,再补充生理性脂质和亲水性保湿成分。
除此之外,在前往高山、极地以及冬季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旅行时,气温往往低于0℃,很容易被冻伤而出现冻疮,这个问题也不容忽视。 冻疮经常发生在肢体末梢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局部衣物过紧造成血液循环不畅时,同样可能引发冻疮。此外,儿童、糖尿病患者和贫血人群等都更易患上冻疮。对于冻伤与冻疮,预防远比治疗重要。低温下进行长时间的户外活动时,务必保暖防水,尤其是手、脚、脸和耳等部位。在易生冻疮或者曾生过冻疮的部位,可预防性地涂抹凡士林等保护剂,千万不要以自己是否感觉到冷为依据。 出现轻微冻伤时,应尽快使冻伤部位恢复正常体温,可用身体其他部位温暖患处,或使用39-42℃的温水浸泡。如发生严重的冻疮或冻伤,甚至出现全身性体温过低的情况,需及时就医。
只要做好预防,即使在冬天你也可以享受户外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