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87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行家】03月08日 山东 济南兴国禅寺......指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7 23:5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乡雪 于 2016-3-7 23:56 编辑


兴国禅寺
又名千佛山寺,隋开皇年间,依山势镌佛像多尊,并建“千佛寺”。唐代将“千佛寺”改名“兴国禅寺”,自元代始,“三月三”,“九九”重阳节均举办庙会。明代寺院扩建,遂成香火胜地。
寺门外西南上方的山崖上刻有“第一弥化”四个篆体字,每字约有4米见方。千佛崖上有隋代石佛60余尊,年代悠久,具有根高的艺术价值。千佛山上的石佛雕刻集中在兴国禅寺后的千佛崖上。



2#
 楼主| 发表于 2016-3-7 23:55:31 | 只看该作者
稼轩祠,全名为“辛弃疾纪念祠”,简称“稼轩祠”, 在大明湖南岸遐园西侧。是一古典式三进院落,占地 1400平方米,为纪念南宋爱国英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而建。稼轩祠于1961年由李公(鸿章)祠改建而成,为古代官署型建筑。 祠院坐北朝南,南北向三进院落,建在一条中轴线上。大门悬匾额“辛弃疾纪念祠”,为陈毅元帅题书。门两侧,雌雄石狮各1只。 门外为照壁,门内太湖石矗立作障景。左右厢房各3间,北侧为过厅,面阔3间,分别陈列当代名人叶圣陶、臧克家、吴伯箫、 唐圭璋等人赞颂辛弃疾的诗词、字画,院内国槐垂荫。穿过过厅为第二进院落,两侧是抄手半壁游廊。北为正厅3间,卷棚式顶, 门楣额枋皆饰彩绘,上悬匾额“辛弃疾纪念祠”。楹柱挂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匾额与楹联皆为当代著名文学家郭沫若1959年撰书。厅内迎门处为辛弃疾塑像,四壁挂其生平事迹和名人字画, 橱中陈列有关辛弃疾的各种版本的书籍。院内植有青松、银杏及石榴、百日红、月季等花卉。厅后第三院落,北临湖滨, 是游览休息的风景建筑。西廊壁饰有扇面、海棠叶等各种异形窗。北端游廊二层,与“临湖阁”相通。东廊向北依次叠升,直达阁上。 每叠平台由假山堆砌。中段台上建小亭,供登楼中途稍憩。阁为两层,上建凉台,下设茶座,可于内观赏明湖景物。 院内秀石玲珑,槐荫铺地,竹景移墙,榴花溢丹。阁北水中七曲石桥,上饰石栏杆,下可通小舟。桥北接“藕亭”,六角攒尖,单檐宝顶, 亭桥相衬,亭影浮动,也为明湖一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6-3-7 23:57:07 | 只看该作者
济南西河遗址旅游指南
西河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龙山三村西北500米处,年代距今8000年左右。西河遗址面积10多万平方米。已发现30余座房址,少量灰坑。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平面以圆角方形为主,面积二三十平方米,大者可达五十余平方米。房址排列有序、布局合理、分布密集,显示出当时已存在相当完善和成熟的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聚落形态。单个房址也保存得相当完整,居住面上仍遗留有成组的陶器、用于生产和加工粮食的石器及2~3组由石支脚构成的烧灶,有的灶上甚至还放有完整的炊器。 是山东省境内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址中,保存较好、面积较大、内涵丰富的一处典型聚落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6-3-7 23:57:59 | 只看该作者
济南五龙潭旅游指南
五龙潭,位于济南旧城西门外,泺源桥北,南临趵突泉,北接大明湖。潭周名泉众多,形成五龙潭泉群,为济南四大泉群之一,内有泉池27处。其中11处被评为济南72名泉,分别是;五龙潭、天镜泉、玉泉、月牙泉、濂泉、东蜜脂泉、贤清泉、官家池、古温泉、回马泉、虬溪。
五龙潭北魏时水域颇大,为大明湖之一隅,称“净池”。宋称“四望湖”。元时水面缩小。潭周历代多有建筑,北魏有“大明寺”,“客亭”。唐时建秦琼祠堂,相传秦琼显赫后,在此建府第,遂有秦琼府第之称。元初潭侧建“凝碧宫”,明末建有霖雨亭,清初有“鲛人馆”、“我忆园”。乾隆时又建“潭西精舍”。公园的建园风格兼具南北造园之精华,是以潭池溪港等景观构成,质朴野逸为特点的园林水景园,此水域风景秀丽、锦鱼嬉戏,素有“夹岸桃花,恍若仙境”之美誉,风景幽雅独具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3-8 21:19:45 | 只看该作者
备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