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2481|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行家】03月14日 济南 -泉眼之...古村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14 01:0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ize=14.285714149475098px]黑虎泉为济南四大泉群之一。早在金代以前,黑虎泉就以现名闻名于世。泉水出于深凹形洞穴,通过三个石雕虎头泉水喷出,波澜汹汹,水声喧喧。明代晏壁在《七十二泉》诗云:"石水府色苍苍,深处浑如黑虎藏。半夜朔风吹石裂,一声清啸月无光。"附近有玛瑙、白石、九女、琵琶、南珍珠、任泉、溪中、苗家、胤嗣、汇波、对波、金虎诸名泉及无名泉一处组成黑虎泉群,位于济南市黑虎泉西路。

点评

点赞  发表于 2016-3-14 06:31
2#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01:10:08 | 只看该作者

珍珠泉为济南第三大名泉,位于济南旧城中心,今泉城路珍珠泉礼堂内北面,明清时期为山东巡抚驻地,匾额为乾隆皇帝御笔亲题。在它周围有许多小泉,如楚泉、溪亭泉、舜泉、玉环泉、太乙泉等,被称为珍珠泉泉群。珍珠泉泉池长42米、宽29米,周围砌以雪花石栏,岸边杨柳轻垂,泉水清澈如碧,一串串白色气泡自池底冒出,仿佛飘撒的万颗珍珠,迷离动人;泉的西北角有濯缨池,是由泉水汇聚而成,泉水向北流经百花注洲后进入大明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01:11:03 | 只看该作者

漱玉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在柳絮泉东侧,为一长方石砌水池,周饰石雕栏杆。池内北壁镶嵌“漱玉泉”刻石,为济南当代书画家关友声1956年书写。“漱玉”一名由“漱石枕流”(《世说新语·排调》)一词演化而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01:11:33 | 只看该作者

金线泉位于趵突泉东北侧,尚志堂与皇华轩之间。泉池呈长方形,原长4丈,宽2丈。由于水面有一条游移飘动的水线波纹,映日凝望,宛如一条金光闪闪的金线浮于水面,故而得名。曾巩《金线泉》诗云:“玉甃常浮灏气鲜,金丝不定路南泉,云依美藻争成缕,月照灵漪巧上弦。” 明清时期,金线尚能清晰地见到,后因改建泉池,基底遭到破坏,水面亦随之缩小,水势减弱,金线则从此消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01:12:05 | 只看该作者

水帘峡风景区,位于济南南部山区,山东生态旅游第一镇——柳埠。占地面积6000余亩,济南第一高峰梯子山和第一大峡谷九十九峡皆坐落于此。高山深峡成就了泉城第一大瀑布群,石画天成造就了济南唯一泰山石画园。神泉圣水铸就了“泉城之巅,趵突之源”的美誉。飞瀑成群、树木葱郁,是山东第一桃花水母发现地,被誉为泉城原始植被保存最好的原生态风景区。山泉秀美,奇石嶙峋,桃花水母飘游池中,水帘飞瀑争流林中;游人瀑布融为一体,原始植被保存完好, 营造了纯净的自然生态旅游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01:12:22 | 只看该作者

四门塔四门塔位于泰山之阴,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市南郊30公里的柳埠镇,山清水秀,文物荟萃,民风淳朴。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便劳动生息在这块美丽的土地。公元4世纪后半叶,这里建起了一处佛教中心——"朗公寺",即后来之“神通寺”,为山东最早的寺庙。四门塔位于泰山之阴,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市南郊30公里的柳埠镇,山清水秀,文物荟萃,民风淳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01:12:27 | 只看该作者

朱家峪,是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山村型古村落,是山东省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是“齐鲁第一村”。 这里,祠庙、楼阁、古桥、古文化遗址等景点星罗棋布;四面青峰隐隐,溪中碧水悠悠;长白、胡山诸峰拱卫映带如画;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风景名胜资源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和学者。在他们眼里朱家峪就是一本很厚的“书”,涉及政治、历史、民族、宗教、文化、园林、建筑、艺术、自然、地理等科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3-14 06:31:51 | 只看该作者
点赞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3-14 20:3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3-14 20:3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