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HCV">
<div class="FL" id="hcl">
<div class="HC1" style="BORDER-BOTTOM-STYLE: none">
<div class="vatit">中国燃油税开始全额征收 税率提高2倍 </div>
<hr style="COLOR: #92b0dd" align="center" width="96%" noshade="noshade" size="1" />
<div class="vamenu fn" align="center">2008-02-19 18:41 来源:和讯</div>
</div>
<div class="HC2">
<div class="vb" id="pzoom">
<p> 路透北京2月18日电 中国宣布对燃油全额徵收消费税,调整后税率将为之前制定税率的3倍左右,税负调整追溯至1月1日。交易员们表示,该举动将大幅削减使用残余燃油作为原料的炼油商的油品供应。</p>
<p><br />
该税收调整行动的公布时间大约在一周前,交易员们预计,这一调整还将应用于今年1月和2月进行的油品交易。此外,通常作为石油化工燃料和汽油混合原料的石脑油也将实行同样规定。</p>
<p><br />
这一举动属于中国政府自2006年开始实施的一系列财务政策的一部分,这些政策主要旨在抑制资源密集型行业并促进能源节约。</p>
<p><br />
<clk style="FONT-SIZE: 14px"></clk> 根据两位见到政府相关文件的消息人士称,新的燃油消费税将为每吨101元人民币(14美元),而2006年4月份起实行的税率为每吨30.45元人民币。消费税将同时作用于国产燃油和<nobr oncontextmenu="return false;" onmousemove="kwM(6);" id="key0" onmouseover="kwE(event,6, this);"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onclick="return kwC(event,6);" onmouseout="kwL(event, this);" target="_blank">进口</nobr>燃油。</p>
<p><br />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燃油进口商。自2006年4月中国开始向燃油和石脑油徵收消费税,但起始税率仅为全额税率的30%。中国当时并未说明将于何时开始全额徵收消费税。</p>
<p><br />
交易员们透露,根据新的缴税规定,石脑油将开始徵收每升0.20元人民币的全额税率。</p>
<p><br />
中国政府没有对汽油和柴油的消费税税率加以更改,目前这两种油品的消费税分别为0.20元人民币/升和0.10元人民币/升,与2006年一致。</p>
<p><br />
记者没有立即联系到相关政府部门的官员对此置评。</p>
<p><br />
<clk style="FONT-SIZE: 14px"></clk> 石油交易员对此次突然上调消费税感到大为震惊,他们表示,这一政策将再次重击目前已现疲态的中国燃油市场。全球石油价格高涨造成的需求疲软和来自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nobr oncontextmenu="return false;" onmousemove="kwM(0);" id="key1" onmouseover="kwE(event,0, this);"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onclick="return kwC(event,0);" onmouseout="kwL(event, this);" target="_blank">竞争</nobr>压力已经导致燃油市场表现疲软。</p>
<p><br />
“这对燃油市场是一个极坏的消息。在现行税率上我们已经在亏损,因为进口成本非常高昂。此次税率上调将令进口更加糟糕,”一位驻北京的燃油交易员表示。</p>
<p><br />
可能的进口减少预计将导致中国国内的成品油市场进一步承压,因为从俄罗斯、新加坡和委内瑞拉进口的燃油是目前中国数十家独立炼油厂的主要原料来源,这些炼油厂为中国这一全球第二大石油市场提供约15%的油品供应。</p>
<p><br />
中国才刚刚从去年年末的柴油危机中恢复过来——当时的柴油短缺状况为中国4年来所未遇。由于原油价格成本飞涨的同时,汽油和柴油价格受到压制,中国国有炼油商们不得不大幅削减生产。</p>
<p> </p>
</div>
</div>
</div>
</di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