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654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3D视角IMAX电影《大峡谷漂流——河流告急》片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25 14:4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ont face="Arial">
<p><font face="Arial">那时刻永远逝去了,孩子!<br />
它已沉没,僵涸,永不回头!<br />
我们望着往昔,不禁感到惊悸:希望的阴魂正凄苍、悲泣;<br />
是你和我,把它哄骗致死,在生之幽暗的河流。<br />
我们望着的那川流已经滚滚而去,从此不再折回;<br />
但我们却立于一片荒凉的境地,象是墓碑在标志已死的希望和恐惧:<br />
呵,生之黎明已使它们飞逝、隐退。<br />
&mdash;&mdash;雪莱《那时刻永远逝去了,孩子!》</font></p>
<font face="Arial">
<p><br />
River at Risk<br />
受伤的河<br />
&mdash;&mdash;IMAX影片《大峡谷漂流探险&mdash;&mdash;河流告急》启示录<br />
撰文&nbsp; 采访/马德民&nbsp; 摄影/ MacGillivray Freeman Films</p>
<p>&nbsp;</p>
<p align="center"><embed src="http://www.56.com/n_v166_/c39_/1_/19_/steventue_/121687070356_/366600_/0_/36987944.swf" width="379" height="265"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scale="ShowAll" play="true" loop="true" menu="true" wmode="Window" quality="1"></embed></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美国民族精神的象征</p>
<p>&nbsp;&ldquo;我知道这些河流:我知道这些和世界一样古老,比人类长河里流淌的人类的血液还早的河流,我的灵魂像这些河流一样深沉地生长。我知道这些河流:古老的,忧郁的河流。我的灵魂像这些河流一样,深沉地生长&rdquo;,美国诗人兰斯顿&bull;休斯曾经这样讴歌河流。<br />
如果说科罗拉多高原是一块原石,科罗拉多河则宛如上帝的雕刻刀,在高原上雕刻出令人惊叹的峡谷景观。从崖顶和谷底不同的视野角度欣赏壮美的峡谷美景后,再搭船漂流于科罗拉多河上,置身其中仿佛也参与了这场惊人之作。大峡谷的壮美在于其浩翰与辽阔之下,隐藏着容易忽略的迷人的细节。站在峡谷边缘凝视大峡谷无垠的宽广,会给人一种平静与空旷的感觉。如果你能像鸟一样飞翔,就能在这里的数百万个裂缝与隙洞中,发掘出许多让人心痒难耐的故事。<br />
大峡谷像一本立在地上的巨书,沉积岩断面每一页的海底沉积物都说明桑田之前曾为沧海,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主角&mdash;&mdash;恐龙的化石在这里算是年轻的。层面挤压、风化水流,沙岩弯曲、断裂衔接&hellip;&hellip;持续地变化,每一千年都要发生一次巨大岩崩。<br />
距离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不到两年的1540年,一个西班牙探险队进入这个地区。这支由西班牙贵族柯罗拉所带领的探险队,为了寻找西波拉的黄金城而无意中发现了大峡谷。当柯罗拉翻过洛矶山看到满目的红色石头,便被这如此绚丽多彩的荒原景色所震撼,当即以西班牙语&ldquo;科罗拉多&rdquo;(意为红色)命名。在印第安人向导的引领下他来到南缘,成为第一位看到大峡谷的白人。<br />
真正的发现又过了大约300多年。1848年美墨战争结束,美国获得现在西南地区的土地开始探勘。1857年艾维斯中尉作为特派员在勘查了大峡谷以后自以为是的写道:&ldquo;这是一个鸟都不下蛋的地方,毫无价值可言。我们是第一批到这个没有意义的地方来游览的白人,也必然是最后一批。&rdquo;这个糟糕的&ldquo;预言家&rdquo;的报告延缓了美国政府对峡谷地带的认知,也无意中替西部的大农场主、矿场主人、采矿者、盗马贼和贩卖私酒者延续了他们的利益。但是民间一些探险家、梦想家却对这块高原和峡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br />
大峡谷深处静寂无声,很少听见河水的咆哮声和下面高原上三角杨树叶发出鼓掌般的啪啪声。因为这一切声音都在这深渊的空间被吞没了。著名的大峡谷红墙岩壁高150米,几乎和华盛顿纪念碑一样高。从岩石里渗出的铁盐把灰蓝色的石灰石染上晚霞般的色彩。在红墙的上方,是红色的沙岩和300米厚的页岩交替层,然后是浅蓝色的沙岩层,最上层是淡黃色的石灰石。<br />
漂流运动的发源地<br />
探索奇特的地质地貌,到达人类未至的角落,这曾是美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南北战争使35岁的炮兵少校鲍威尔失去左臂,1869年他召集九个弟兄在怀俄明登船下水一路向南,沿未经勘察过的科罗拉多河漂流而下。暗礁险滩将木船撞碎,人和食品被激流卷走。在分离峡谷,鲍威尔少校的副手三个逃跑,三个被印第安人杀死,鲍威尔靠独臂攀上崖顶死里逃生。鲍威尔依靠过去所学的地理知识,在没有任何复杂仪器的情况下,靠观察夹层沉积的石英岩和泥层,解释大陆板块上下错动和沙流的切割作用。他的98天探险日记发表后广泛流传,引起极大震撼,各界评论此举是对美国本土大陆的最后一次探险勘查。这次考察的成果使这一片地区在地图上不再是空白,同时他的探险为地质学研究开拓了新领域。<br />
1870年,鲍威尔再度沿科罗拉多河探勘大峡谷,他在地质学、地形学、地貌学、地图学、地理学和印第安人的历史文化、民俗民风方面的研究成果卓著,他被任命为美国地质调查局首任局长和首任美国人种局局长,也无意间开启了大峡谷的漂流运动,现代漂流运动通常把鲍威尔奉为鼻祖。以现代记录而言的首漂常与首登并提:首漂(First Descent)与首登(First Ascent)是一对词,意思分别是下坡与上坡。在科罗拉多,一方面集中了美国54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另一方面这一地区难以到达,集中了不少的未登峰与未漂河。<br />
&ldquo;陆块碰撞形成落基山、科罗拉多高原和加利福尼亚湾。狂暴的科罗拉多河发出雷鸣般巨响,在谷底左冲右突就像一群奔腾的野马。河流夹带着泥沙和雨雪,用400万年时间切割出大裂谷,巨石坠入谷中汇成泥石流,冲过干涸的峡谷,液体般飞流直下形成众多的湍滩,也形成平和如镜的湖面。立足未稳马上又被新一股湍流冲走。&rdquo;鲍威尔的著作《科罗拉多河探险记》出版后,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价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杰出的探险经典著作之一。<br />
英国学者哈麦金德在《历史的地理枢纽》里指出,&ldquo;当遥远的未来的历史学家回顾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这些世纪,并像我们现在研究埃及历代王朝那样把它们缩短来看时,他们很可能把最近的这400年描述为哥伦布时代,并且将会就这个时代在1900年以后很快就结束了。最近,地理探险几乎已成过去的说法已经是一种老生常谈,人们并且认为地理学必须转到细致的考察和哲学的综合这个目标上来。在400年中,世界地图的轮廓已经近于准确地完成,即使在极地区域,南森和斯科特的航行也已大大地减少了重大发现的最后可能性。&rdquo;这一论述暗示了一个事实,即潜伏在地理探险背后的功利主义动机与强势文明企图通过地理探险来予以扩张势力覆盖面的主动力,伴随着&ldquo;重大发现&rdquo;的终结,西方探险家终于开始把挑战生命极限、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目标,锁定为飘荡于绝顶的旗帜。而且,这就使探险走出了单纯以科考为轴心的老套路,人生天地间,展开了惊心动魄的华尔兹。<br />
漂流运动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仅美国东部每年就有超过一百万人次参加漂流活动,其中75%是漂流向导公司组织的,每年有三万多名游客跟随漂流向导公司体验科罗拉多河漂流。<br />
1982年,科罗拉多河资深漂流向导Mark Thatcher,因为工作所需经常处于险地,厌倦了穿着湿滑笨重的运动鞋,而一般凉鞋又容易被激流冲脱,于是他决心制造一双无论在绑带系统、操控性能、舒适度、耐磨程度都有卓越表现的运动凉鞋。通过他在河上的多年经验,他在1984年制成了第一款运动凉鞋Teva。Teva的品牌标志Hopi手掌印象征着印地安族人友谊和帮助,手掌中的螺旋标志代表急流及危险。毫无疑问,Teva品牌的诞生和发展是大峡谷漂流运动的风向标。<br />
被大坝束缚的大河<br />
大峡谷的声音与颜色本身浑然一体,人绝不能看一眼就自称了解大峡谷,必须一个月一个月地跋涉,一年一年地生长其间,才能感觉到大峡谷的声音,建立起崇高的自然概念。行走其间,尽管身体疲惫不堪,但精神却越来越接近自然。<br />
l898年, 美国国家公园之父约翰&bull;缪尔游历大峡谷后,建议将其纳为国家公园保护,&ldquo;科罗拉多河切割出来的大峡谷是人间罕见的胜景,其地貌变化的奇幻宏伟,再加上一天内变化莫测的浮光掠影,这是另一个世界才能看到的奇观。&rdquo;然而当时由于交通不便,能够具有这种亲身体验的人毕竟太少,缪尔的建议仍然得不到热切的响应。这时候,反而有人提出要在峡谷最窄处筑一水坝,这样宽达1.6公里的峡谷就可以灌溉周围的沙漠地区,以达到绿化和改造自然的目的。<br />
后来科学家估算,如果水库建成也蓄不了多少水,因为科罗拉多河水源本来就不丰沛,再加上沙漠地区蒸发量和渗透量很大,只有洪水到来时还能暂时蓄水,但这水除了冲蚀库壁以外很快就会退走。一年中90%以上的时间整个大峡谷将是一个大泥团。这种万劫不复的破坏,其后果决不是几个人的保证可以承担的。<br />
1903年,西奥多&bull;罗斯福总统站在大峡谷光明天使小径上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ldquo;任何人的干预只会破坏大峡谷,这里既然是上帝的杰作,那么也等上帝来改变它吧。&rdquo;荒谬的水库方案自然被取消。1911年,建立科罗拉多国家保护区。1919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将大峡谷最壮观的长约170公里的一段划为大峡谷国家公园。以后的历史证明,大峡谷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国家公园,它已经和黄石、优胜美地成为美国的三大国家公园。<br />
今天,科罗拉多河上有10座大坝,政客和奸商们自以为保护了自然生态,可引进虹鳟鱼却灭绝了土生鱼种。水力发电使河滩流失,失去了春天洪水带来的肥沃滩地,许多物种因此灭绝。在反大坝运动中,曾在Sierra Club担任首位执行董事的戴维&bull;布朗功不可没。他自称毕业于&ldquo;科罗拉多河大学&rdquo;,致力于环境保护,成功保护了许多野生环境,也阻挡了许多道路、水坝和电厂的修筑,最有名的案例是在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刊登整版广告反对一个会淹没大峡谷的水坝的兴建计划,经过充满挑战的过程,他们成功的让政府放弃计划。<br />
晚年时回顾以往的奋战历程,戴维&bull;布朗最耿耿于怀的是科罗拉多河上Glen峡谷水坝的兴建。当年政府计划在科罗拉多河上游兴建数个水坝,为了阻挡下这些水坝的兴建,他同意以兴建一座Glen峡谷水坝作为交换。<br />
对于Glen峡谷美景的永远消失,他始终心存悔悟,想到打折扣的妥协,形同为这样的建设背书。这使得他之后变为更激进,在日后的环保运动中不愿、也不能够再妥协。因为他经历太多的环保运动,所以累积了很多智慧与心得。对于环保运动的成功和失败结果,他曾说过:当我们输了,就是永远输了;但当我们赢时,只是环境暂时不被破坏。<br />
1936年,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水坝,胡佛大坝,在美国科罗拉多河布莱克峡谷建成,与它邻近的拉斯维加斯城那时还是内华达州的一个小镇。该大坝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坝。大坝庞大的坝墙挡住了科罗拉多河的河水造就了米德湖。库区160公里长的水体重量足以使地壳变形。另外,还有9座大坝将河水分别引入亚利桑那州、内华达州以及南加州,将贫瘠的美国西部地区变成了一个富饶的花园。<br />
科罗拉多河上的梯级大坝仅仅是上世纪50年代水坝建设高峰的缩影。自那以后,曾一度象征发展进步的水坝在批评家眼中是对社会及环境的彻底破坏。在美国所有大江大河中,只有一条黄石河, 没有建坝, 水流在一千公里长的河床内自由流淌。<br />
重返大峡谷探险<br />
人类学家和探险家维德&bull;戴维斯一直在关注着科罗拉多河的生物多样性危机。他曾经来到大峡谷进行过民族人类学的实地研究,当他发现由于水缺乏而导致大峡谷的印第安居民点废弃,他决心做一次实地考察,科罗拉多河到底怎么了?<br />
维德&bull;戴维斯找到了大名鼎鼎的护河者小罗伯特&bull;肯尼迪(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后人)及美国河流保护协会去大峡谷考察,他们两人可爱的女儿凯蒂&bull;肯尼迪和凯瑞&bull;戴维斯也跟随前往。陪伴他们的导游是来自Havasupai(意思为蓝绿色水边的人)部落的当地向导Shana Watahomigie,她也是首位成为国家公园管理员和导游的美国原著民、Teva极限独木舟队队长Nikki Kelly则负责水上活动的技术。MacGillivray Freeman电影公司得知了这一计划,他们决心将这一经历拍摄成IMAX电影,来唤醒全世界,让大家都知道水资源有多么重要,它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世界文明的传承。<br />
在探险中,小罗伯特&bull;肯尼迪和维德&bull;戴维斯告诉我们,拥有纯净的水资源和拥有新鲜的空气一样,应该是每个人都享有的权利。可是,事实上目前世界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人正在经受着由于缺水而带来的折磨和痛苦。十几年前和沿着科罗拉多河沿岸看到的宽广的沙质河岸和动物全都消失了。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河流,大峡谷的骄傲杰作,世界首选的旅游胜地,正处于危机中;在未建坝之前,科罗拉多河富含泥沙,河水温暖,流淌2300公里,尽头是墨西哥一片肥沃的三角洲。如今,墨西哥北部只能得到少量水流;科罗拉多河上的10座水坝把河水变得清澈而寒冷,对于已适应在这一水域生存的雪鲦和叶唇鱼极为不利。一些原生于欧亚大陆的怪柳已经侵蚀了河岸。大型水坝已经造成了溯河产卵鱼类数量的锐减,其中,包括大马哈鱼、河鲱、虹鳟、以及鲟鱼。<br />
在IMAX电影《大峡谷漂流&mdash;河流告急》中,两届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导演兼制片Greg MacGillivray说道,科罗拉多河只是全世界水资源问题的一个缩影,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河流、水源及人类活动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科罗拉多河漂流探险之旅使我们从循规蹈矩的日常生活中彻底地逃离了出来,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也只有通过IMAX电影才能使所有的观众切身体会到这一感受,并随着影片一同去体验刺激惊险的迂回和曲折。<br />
杰出的户外鞋类制造商Teva 赞助了IMAX电影《大峡谷漂流&mdash;河流告急》的拍摄,Teva品牌主席Pete Worley的一席话其实更有说服力,&ldquo;20年前,我们在这里探险起步,开始我们的创新的梦想;20年后,我们重新回到这里致力于河流的保护和产品的进一步研发。再次面对大峡谷的雄伟壮阔,我们又深深被震撼了。我们将为提升全人类对水资源的关注做出最大的努力。&rdquo;<br />
2008年5月17日,《大峡谷漂流&mdash;河流告急》亮相第二届上海科技馆科普特种电影周。美国MFF电影公司总裁Mike Lutz及主演之一凯蒂&bull;肯尼迪出席了首映活动,并向对现场观众进行了简短介绍。在展映后的新闻发布会上,Mike Lutz表示:&ldquo;我们希望通过影片唤起人们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珍惜我们日益减少的水资源。同时非常感谢对这部影片提供了大力赞助的美国Teva公司及德国KOHLER公司。正是由于他们的帮助,才促使我们将如此真实的画面展现给大家。&rdquo;<br />
Mike Lutz还表示他们有意来中国拍摄一部关于中国环保的电影,目前正通过中国发行代理商寻求合适的合作伙伴。MFF还有两部片子在进行设置,一部是将于明年上映的讲述阿拉伯世界的《Arabia》,另一部是关于北极环保的《To the Arctic》,计划于2010年上映。<br />
</p>
</font></font>
2#
发表于 2008-10-15 10:12:58 | 只看该作者

科罗拉多河只是全世界水资源问题的一个缩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7-27 14:18:38 | 只看该作者
IMAX is goo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