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4">2009年1月25日农历三十<wbr></wbr><br />
<br />
早晨前往星期天市场。我买了一条烤鱼,去买我昨天看中的菠萝蜜,在这里我遇见了,在BAKO认识的北京于先生一家,于先生的女儿在新加坡读博士,放假组织老爸老妈马来西亚游。我们又见面都很高兴,约好晚上一起过年。于于先生分开,我买了竹筒饭,又买了一条烤鱼,小米香蕉,还有虾。还看见山里来的人卖一种泡酒的草药和野生的蜂蜜,我忍不住买下了。这时开始下雨。 <br />
雨一直不停,我走到了路口想找个出租车,问了一个骑摩托车的人,他很热心的告诉我在这里,街上是找不到出租车的,要打电话订。他帮我打了电话,告诉我现在的位置,让我在这里等着。我不喜欢带雨具,所以总是被浇,当地人看着我笑。等了很久出租车来了,是个华人,他说要过年了,路上塞车,的确市场周围全是车,大家都来买东西,过年。一路走一路聊,他给我说这里的华人多还好,吉隆坡就不是这个样子了,我当时没有明白他的意思,后来才知道了真正的含义。 <br />
下午跟我爸到砂捞越河畔看演出,是当地伊斯兰人的自娱自乐的活动,有点像我们街头扭秧歌。妇女坐在地上打鼓,伴唱,一个老头拉电子小提琴,另一个老头主唱,大家跟着乐曲跳舞,这个我很喜欢,跟着大家一起跳,吸引了很多当地人和游客给我拍照。音乐很简单,歌曲也很简单,都是即兴表演,伊斯兰妇女的鼓声很有震撼力,歌曲高亢嘹亮,露出了她们隐藏在黑纱后面的热情。演出没有结束,我和我爸爸坐当地的摆渡,到河对面转了一圈,拍了一些照片,但是照片里你听不到弥漫在整个河畔的激昂歌声。 <br />
我爸爸去商场买报纸,我去找他,商场都已经关门了,街上的车也越来越少,大家都回家过年了,我坐在河畔,欣赏黄昏的沙捞越河。 <br />
烹饪好了虾,大概快晚上9点,我们到了于先生一家的旅店,因为他们这里有电视,一进门看见他们,已经摆满了各种食品等着我们,但是电视看不到春节晚会,也没有关系,一起聊聊天,交流旅行见闻。我们邀请于先生一家一起去GADING 享受大别墅。 <br />
<br />
<strong><wbr></wbr>2009年1月26日正月初一</strong><wbr></wbr><br />
<br />
今天我们要参观长屋,旅行社是于先生介绍的,老板是个华人,昨天他路过我们的旅店还聊了一会。因为初一,华人导游都休息了,所以导游是马来人,他开着一个古老的皇冠车来接我们,我才知道这次长屋旅行只有我和我爸爸两个人。 <br />
导游说如果我们付15马币,正好路过一个什么地方看什么,我想也不多去吧。到了知道看红毛猩猩,不过那两个猩猩就是给游客准备的,那里还遇到了很多北京的游客。可是我给导游50马币,他竟然不想找我了,我问其他人,门票多少,他说3马币,我告诉了导游,他把钱找给了我,我觉的这的人还是挺老实的,导游想挣钱也是很正常的。 <br />
长屋就是一个村里的人住在一趟房子里,房子有用木搭的,也有用竹子建的,虽然住的这么近,但是还是能感觉到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处世方式,保守的相对比较穷,不愿意给外来人交流,给她拍照很有敌意。遇到一个在古晋住的人回来看他的父母,这家人就很亲切。还有一位叫JENNET的妇女,跟她聊了一会,她比我大一岁,高中毕业,英语很好,平时也去上班。 <br />
在我准备回去的时候,长屋中的一家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她的房子比别人退后几米,有个门厅,里面坐了很多人,看我过来,非常热闹的跟我打招呼,女主人马洽瑞50多岁,她说,这些人是她的女儿,妹妹和妹妹的女儿,她的两个儿子在屋里忙活。她跟长屋里人非常不同,气质非常好,她说她没有上过什么学,但是很喜欢与外人交往,她的家也招待游客,她的儿子在古晋上班或上学,他的儿子替我们拍照,很阳光的男孩。 <br />
回到古晋,街上冷冷清清,商铺基本都关门了,我们在马拉人食摊上吃饭。 <br />
下午没事,睡觉。晚上去餐厅看电视,刚看一会,听到外面放礼花,跑出去看,正好在我们的旅店的对面,礼花在我的头上绽放,这是我头一次在国外过年,我非常感叹这些下南洋的华人,九死一生,才有了今天生活。看完礼花,我在河边散步。 <br />
</font><!--v: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