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099|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行家】4-1 走进江西吉安钓源古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5 01:2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乡雪 于 2016-4-5 02:27 编辑

钓源古村是一个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及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千年古村。钓源古村坐落在江西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离市区18公里,该村始建于唐代末年,系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宗裔聚居地,有“小南京”之称。整个村庄依山就水,环境优美。千年垂柏矗立;堂前屋后,蕉翠欲滴,竹风如涛;村内池塘,星罗棋布,众星捧月,黛顶翘檐倒映谁中;村外古樟成林,稻田、水塘、青山交映,林木扶疏,山禽唧唧,花红柳绿,蜂飞蝶舞,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如洗,沁人心脾。古村内外环境浑然一体,宛如世外桃源




2#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01:23:08 | 只看该作者
组成编辑
钓源村由渭溪和庄山两个自然村组成,一条呈东西走向、上植1.8万余株古樟、形肖道家太极图中分线的“S”形山脉━━长安岭,将渭溪和庄山分置于太极中分线的两区。拥有钓源村七成以上古建筑的庄山村,中有东高西低的十余口池塘一字相连,北有对门山横陈屏列,使庄山村以两山夹一水,形成了传统八卦中的“离卦”。现有居民150余户,近900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01:23:24 | 只看该作者
北宋年间,与欧阳修同宗的欧阳氏后裔在此肇基,距今近千年。村人尊欧阳修为宗,村内建有文忠公祠堂,“文行忠信”牌匾至今高悬。村庄建筑东西南北向,布局呈八卦图形,宛如迷宫。青石板铺成的巷子
合并图册 (2张)



前窄后宽,150余幢至今犹存的古建筑的屋角皆为弧形,大门斜立,人戏称“歪门邪道”。依村七口水塘,取“七星伴月”之意。古建筑内外亦有木雕、石雕、木刻、石刻、彩绘和镏金字画。如镏金图《访贤才于渭滨》和《求富亦求寿考》,人物笑容可掬,服饰鲜活,车銮华盖、滩石树木、山水云霓,都完整生动。陈列于各家的朱红色鎏金雕花架子大床,分别雕饰了麒麟送子、喜鹊登梅、八仙过海、竹节梅花图。钓源人的人生理想、生活意趣,尽在其中。

钓源村的先祖崇尚遁世,建筑和装饰也无不透露出一种隐逸遁世的道家色彩。而村庄的历史却有过繁华和喧嚣。清咸丰年间,石刻、木刻、彩绘、楹联、牌匾、雕屏,有1300多户,人口近万,店铺60余家,此外还有戏园、赌场、跑马场等,号称“小南京”。方圆数百里的官宦富商,经常来这里博彩听戏,品茶饮酒。当时远近闻名的乡间都市,昔日繁华至今依稀可辨。文宗遗迹、八卦村形、商贾世家冶游的场所,这些给钓源村抹上了一层迷人的色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01:23:56 | 只看该作者
钓源古村还有一个极为奇谲的特点。全村无论街、道、巷,无一取直,全然“歪门邪道”;建筑物的朝向,一反
坐南朝北的惯例,而囊括北南西东多种朝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01:24:20 | 只看该作者
钓源现存建筑190栋,有庙观、祠堂、书院、别墅、民居等。其中102栋为明、清建筑,近代建筑有88栋。
现存的钓源村,曾经在那个史无前例的“文革”中,在“破四旧”的愚痴中遭严重损毁:炸毁了牌坊,掩埋了鎏漆真身菩萨,拆毁了傩撑、雀替,夷平了豪华的古墓,烧毁了族谱和象牙神轿。但是,一座文化底蕴丰厚,村落规整,建筑格局独具特色的千年古村仍然清晰地呈献在你的眼前。近几年来,钓源古村的奇特风韵,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以及广大游客的关注与青睐。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荷丽娜女士探访钓源后说,钓源和其它古建筑村落比较,完全是不饰雕琢的旅游开发处女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01:26:16 | 只看该作者
1.开放时间:8:00—18:00


2.特惠政策:A.免费政策:儿童1.2米以下免票;70岁以上的老人持老年证或身份证免票;现役军官持军官证、导游持导游证、记者持记者证免票。
B.优惠政策:儿童1.2—1.4米之间购儿童票。(以上优惠政策,需到景区自行购买)
凡是吉州区市民可凭本人身份证在法定节假日均可免票入园。


3.温馨提示:1.如要讲解需要另外付费。(凡是吉州区市民可凭本人身份证在法定节假日均可免票入园。)
2.门票当天有效,出园需入园,需再次购票
3.为保证取票、入园顺利,预订时请务必填写真实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01:26:48 | 只看该作者

钓源古村位吉安城西17公里处,有一座充溢着古朴神韵的村庄——兴桥镇钓源村。走近村庄,满眼是绿。延绵的岗地环绕幢幢青砖黑瓦的民居,仅北部小山上的林带,就有18000多棵葱葱笼笼的古樟树,分外醒目的是村祠“忠节第”前的4株古柏,直径1米有余,树龄近千年。
      民居依两边的坡势铺展,7口大小不一的水塘串联,把村庄分成南北两半。一条条青石板铺就的巷道,曲折迂回伸向各幢古宅。从平整、光洁的青石板上走去,只见老屋高低错落,排列有序,显得幽得与苍老,引人入胜。全村现有村民150多户,800余人,存有明清建筑150多处,宗祠、家祠9座,书舍5处,古石桥2座。风姿各异的历代建筑,如一幅幅淡淡的民俗风情画,令人赏心悦目。建筑风格的丰富多样,隐含太极八卦的结构布局,形成了钓源古村群落的显著特色。

钓源古村风景图

钓源古村风景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01:27:08 | 只看该作者

青石板铺成的巷道两旁,是四通八达的排水沟,天下大雨,巷中无积水,房屋前后瓦檐上的骑瓦封火墙,刺向蓝天。幢幢民居,既有常见的单檐屋面,又有不多见的垂檐瓦顶;既有1进2厢、2进4厢式厅房,又有庭园式、院墙式等风格迥罕的居室。令人不解的是,钓源村大多是“歪门邪道”,巷路、村道、塘岸没有一条是笔直到边的,建造者有意为之,巷道时宽时窄,院角有圆有方,墙面有正有侧,形成回环往复、参差跌宕的格局。专家们考证,这是应合古代阴阳八卦的理念,显现“天人合一”的道理。

钓源古村风景图

钓源古村风景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4-5 10:31:10 | 只看该作者
心在路上,路在脚下,时刻准备,当旅行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4-6 18:29:48 | 只看该作者
{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