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03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行家】4-12 自驾 李宅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10 23:5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乡雪 于 2016-4-10 23:55 编辑


在水运繁华的时代,仙居借着永安溪之便,一直是台州与金华、江西、安徽等内陆地区联系的重要纽带,物质交流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上的碰撞。习习吹来的徽派建筑、东阳木雕之风,经过数个世纪的融合与积淀,成就了仙居三透九门堂这一独特的乡土建筑风格,三透九门堂为连进式四合院家族建筑群落,雨天可以在门堂里随意走动而不淋雨,以大气、典雅、精致、古朴的风格而著称,成为孕育仙居传统耕读文化的摇篮。李宅就是散落其中的一颗明珠。
一侧是数排三四层高的现代砖瓦房,一侧是马头墙高耸、近百间房子连绵的三透九门堂,在李宅村,时光仿佛在瞬间穿越了千年。李宅村是仙居李氏的主要聚居地,先祖李守贞原本居住在温州永嘉苍破村,南宋时为了避战乱,从温州迁到此处,至今已历经了17代,生活了近1000年。李氏家族自古文风鼎盛,永嘉“耕读传家”的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延续,南宋以来,李宅曾出现过六位进士,堪称“一门六进士”,是仙居乃至台州首屈一指的“进士村”。非物质遗产编辑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仙居县被入选的2个历史文化村落具有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较高的保护开发利用价值。白塔镇高迁古民居是吴氏宗族聚居的古村落群,保存有十三座明清年间仿照太和殿建成的古宅院,是典型的江南望族居住地。历史上曾出过北宋龙图阁直学士吴芾、南宋左丞相吴坚、明代左都御史吴时来等高官。田市镇李宅古村落在历史上处在浙东南沿海与浙西内地山海交汇之地,为台温两地的陆路商业枢纽网点。古民居建筑以“三透九门堂”结构著称,现存的明清古建筑群,对于研究台州灵江流域的传统乡村社会经济、文化、宗族、信仰、风水学等方面提供了典型范本。同时,李宅古民居还是明朝李一瀚御史的故居。
  据悉,此次列入首批全国传统村落名单的共有646个村落,浙江省上报的43个村落全部入选,其中台州市2个。仙居县上报的2个历史文化古村是台州市唯一被入选的2个。

自驾线路:
北京-- 李宅村
共1513.7公里,18小时26分钟收费665元
1从起点出发,在丰台区城区道行驶1.2公里,稍向左转走匝道,稍向左转进入主路详细路段
2沿三环行驶2.4公里,从京沪高速/原京津塘高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G2出口离开,进入京沪高速/G2/京津塘高速
3沿京沪高速/G2/京津塘高速行驶58.0公里(经大羊坊收费站),从天津西/济南/S30/G2出口离开(经泗村店收费站),朝济南/G2方向,进入京沪高速/京台高速/G2/G3收费15元>>
4沿京沪高速/京台高速/G2/G3行驶41.6公里,从外环西路/津静桥/滨海新区/东营/G18出口离开,进入荣乌高速/G18/S50/津晋高速
5沿荣乌高速/G18/S50/津晋高速行驶26.7公里,从团泊新城/东营/黄骅/滨州/G18出口离开,进入荣乌高速/G18
6沿G18/荣乌高速一直向前行驶258.8公里,从青岛/潍坊出口离开,进入青银高速/G20/济青高速收费80元>>详细路段
7沿青银高速/G20/济青高速行驶52.5公里,从东营/临沂/G25出口离开,朝临沂方向,进入长深高速/G25
8沿长深高速/G25行驶257.0公里(经长深高速鲁苏界收费站),从盐城/南通出口离开,进入沈海高速/G15收费195元>>
9沿G15/沈海高速一直向前行驶540.0公里,从杭州/绍兴/海宁/G15W出口离开,进入常台高速/G15W收费245元>>详细路段
10沿常台高速/G15W行驶1.4公里,从杭州东/G60出口离开,进入沪昆高速/G60/沪杭高速
11沿沪昆高速/G60/沪杭高速行驶41.5公里,从绍兴/温州/金华/G2501(东段)出口离开,进入沪昆高速/G60
12沿沪昆高速/G60行驶73.2公里,从温州/S26/诸暨北/东阳/磐安/仙居/永嘉出口离开,进入诸永高速/S26
13沿诸永高速/S26行驶136.3公里,从台州/丽水/仙居/临海/黄岩出口离开,朝仙居/台州方向,进入台金高速/S28
14沿台金高速/S28行驶0.5公里,从白塔/S322出口离开(经白塔收费站),朝台州/仙居方向,左转进入田上线收费130元>>
15沿田上线行驶487米,稍向右转
16一直向前行驶1.1公里,右转进入田柯线详细路段
17沿田柯线行驶4.6公里,右转进入田柯线
18继续沿田柯线行驶3.2公里,到达终点--1513.7公里,大约18小时26分钟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镇李宅村



2#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23:51: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乡雪 于 2016-4-10 23:54 编辑

古村祖训编辑
村落选址如此精心,为了营造整个家族的繁衍生息,祖祖辈辈更加费尽心思。自李氏迁徙至李宅以来,儒家文化一直是整个家族的最主要信仰准则,家族之所以昌盛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此。李氏的始迁祖李朴在南宋建炎间举家来此,作为饱读四书的他深知读书对于后代子孙的重要程度。为了使儒家思想能够在家族的世代传承中占有最主要的位置,在家族宗谱里的“十训八戒”中得到充分体现。所谓的“十训八戒”具体是“训为子、训兄弟、训夫妇、训交友、训为士、训为农、训为工、训为商、训持家、训为官”,“一戒不孝、二戒不悌、三戒奸淫、四戒窃盗、五戒赌博、六戒酗酒、七戒匹配、八戒身充贱役”。在“训为士”中对儒者学士的标榜是“士者人中之秀,儒为席上之珍”,而“训为官”中却一再强调“职无虚设,禄岂妄干,学古然后入官”。由此,家族的先辈对于读书人的道德追求尽乎理想化。
李宅村图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23:52: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乡雪 于 2016-4-10 23:54 编辑

古建筑图册

李宅系东阳望族李姓聚居地。李氏源出唐宪宗李纯之裔。先居垅西,后徙河南陈留,五代时迁浙江睦州。南宋绍兴元年(1131)迁东阳南门积庆坊里仁里。明宣德二年(1427),李毅庵偶憩蟾程槐树下,梦神授锁,遂卜居于此。后子孙昌盛,改称李宅。至今已有577年。李宅,蟹溪绕其东,泗溪流其西,龙山笔架山马鞍山矗立于南,山清水秀,为形胜之地。李宅花台门是东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浙江省建筑协会所编的《浙江省建筑展览画册》。三开间,中辟大门,前半间鹤胫轩,采用木雕彩绘装饰,后半间为方格眼天花,次间重檐,格扇门窗封护。前立撇山影壁,水磨砖砌筑。形制高大,结构合理,建筑雄伟,线条流畅,色彩瑰丽。上有忠孝名家匾额。
花台门前为桂坡大街,清澈的蟹溪沿街北流。旁为6000平方米广场,既是集市贸易中心,也是李宅镇娱乐活动中心。每逢元宵佳节,沿街张灯结彩,广场金龙飞舞,热闹非凡。花台门向西20米许是文昌阁,再向西行10米为蟾塘,塘面2亩余,形如满月,又称月塘。塘有一条石龙,塘旁有石龙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23:52:24 | 只看该作者
修身、齐家、济天下编辑
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播出李宅村《修身齐家济天下》专题。李宅村的主题为“修身、齐家、济天下”。这来自于李宅村“十训八诫”族规。李宅村至今已有900年历史,“十训八诫”是李宅李氏的祖训,最早出现在明朝成化元年(1465年)修编的《乐安李氏宗谱》。至2004年,《乐安李氏宗谱》总计修编12次,“十训八诫”祖训代代相传,成为家族成员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传统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体现着农村的魅力与特色。在李宅村人李益民看来,至今保留完好的“三透九明堂”古民居,是李氏家族和睦、全村一家的象征。村里的每一处建筑,雕栏连画栋、古戏台、马头墙、巷弄、飞檐等,都有一段关于古村文化的故事。
包括李宅村在内,目前台州市共有16个古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分别为椒江的大小浦村,黄岩的布袋坑村和半山村,临海的岭根村、孔丘村、年坑村和龙泉村,温岭的里箬村和东山村,玉环的白马岙村,天台的张思村和街二村,仙居的高迁村、李宅村和皤滩村,三门的东屏村。
台州市建设规划部门联合其他单位开展村落传统资源调查和档案建立工作,委托设计单位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明确传统村落历史环境要素和保护价值,确定传统资源保护对象并划定保护范围,提出分类保护措施,引导村落经济文化的发展。目前,共11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全部编制完成。
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特别是文化遗产中非常珍贵的一部分。但是,目前保护传统村落也面临着许多困难,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空壳村”现象;二是传统村落开发利用中存在过度商业化倾向。关于开发利用,相关保护单位提出,既要对传统村落进行修缮维护,又要充分利用传统村落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秀丽的自然山水风光,发展文化休闲旅游,形成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良性循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4-10 23:53:23 | 只看该作者
李宅村原名蟾程。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县,距东阳市城区10公里,是紧邻城区东郊的第一大村。土地总面积6平方公里。地处东阳江平原腹地,东接北江镇,西邻城郊,南屏青台山,北濒东阳江。旧属孝德乡八都;1929年属第二区,为区公所驻地;1932年属李宅镇。1949年后,曾为李宅区公所、李宅中心人民公社驻地。现属李宅镇,为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村区向为周围十余里地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由4个行政村组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4-11 08:42:18 | 只看该作者
跟随旅行家,轮印遍天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4-11 08:42:22 | 只看该作者
跟随旅行家,轮印遍天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4-11 08:42:25 | 只看该作者
跟随旅行家,轮印遍天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4-11 08:42:30 | 只看该作者
跟随旅行家,轮印遍天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4-11 08:42:35 | 只看该作者
跟随旅行家,轮印遍天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