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近年来,随着"驴友"们出行的增多,关于他们遇险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不久前,本报先后报道了两起发生在汾河二库景区的驴友遇险事件,发生在浙江的 "炉西峡驴友遇难事件",让全国公众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户外探险游。国庆长假是"驴友"出行的高峰期,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人员,希望引起探险旅游者的重视。 </p>
<p> 目前太原市有大大小小的户外运动俱乐部约有十几家,一些缺乏户外运动资质和专业指导人员的机构因利益驱使也在打擦边球,再加上网络上的自由组合,让这项户外运动的组织显得有点乱。资深驴友成昆告诉记者,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和市民出游意识的转变,户外游正以多种形式被不同收入阶层接受,但这种出游方式不仅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而且对出游者的体质有着较苛刻的要求,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不具备资质的机构也打着户外游的旗号,对菜鸟级驴友、山友、车友稍加组织后就上路了。</p>
<p> 三木户外运动俱乐部的许丽称,这种志趣相投、一呼百应的出游方式,比参加旅行社花钱少且玩得痛快,对年轻人很有吸引力,但由于大家平时都是网上见面,相互了解甚少,加之对出游路线不熟悉,缺乏应急能力,所以也容易引发事故。若想选择户外运动,最好是在相关专业人员的带领下进行。</p>
<p> 许丽说,参加户外游的驴友分为三大类,其一是俱乐部的会员,他们大都有户外运动的经验且有专业人士带队;二类驴友则是被有资质的组织者按照不同的体质特征安排在ABCD四种难易程度有别的出游线路;三类驴友是网上结识志趣相投一拍即合类,他们彼此间有的连面也没见过,即兴、盲目地出行,多以AA制的方式出游,没有专业人员带领,自行决定出游线路。从各种媒体报道的事故情况来看,第三种人群为高危人群,虽然他们自称为驴友,但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多数为菜鸟,不了解自己、不了解线路,仅凭热情与冲动参与户外旅游。许丽介绍说,有相关经验的团队出发前,先期有人"踩线",对地形、路况、住宿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再结合队员的身体条件制定出行计划,而一些自发出行的驴友,光凭一腔热情,凭空制定出不切实际的出行路线,遇险的可能性自然较大。</p>
<p> 许丽还指出,一些业余级的驴友团体,在出行前非常强调相互间责任的划分,制定了"纯AA制户外活动责任公约",并在条款中强调:驴友们要自己对自己负责任,买相应的保险。就此,山西黄河律师事务所的杨律师认为,旅游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一般情况下旅行社为降低风险,选择的都是较为成熟的旅游线路,而户外运动俱乐部以及网上集结的AA制小团队则游离于政府监管之外,一旦发生意外,所签订的免责协议在法律上是无效的,活动的组织者或发起者不能以签订的"生死状"来推卸责任。</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