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5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为什么自驾去西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22 15:0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也曾经很想去西藏。
  脚步却总是被各种缘由羁绊,无法成行。
  后来我觉得,这只是借口。
  事实上是自己困住了自己罢了。
  
  可每当下班的当口,站在拥挤的地铁中,听着列车与铁轨撞击摩擦,发出刺耳的嘶鸣,感觉整个人生接近崩溃了。回头看看,所有的人都在忍受,忍受身体的挤压,浑浊的体味,忍受着一天的疲惫,忍受着黑夜,以及比黑夜更黑的东西。
  这一切,似乎无处躲藏。好似你选择了这样的生活,就注定要被城市吞噬,被卷入生活的琐碎之中……
  
  假如你对这样的生活持有丝毫的怀疑的话,假如让你重新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的话,在快与慢,在喧嚣与宁静之间,在浮华与真实之间,你会如何抉择?
  如果有答案,请在内心认真地告知自己。并遵从内心的声音,去追随,去改变,因为任何时候都不晚。
  
  我有一堆这样的朋友,他们的惊人之处在于,能从这些庸常的生活规则中跳出来,慢下来,甚至停下来。他们不是停顿,而是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活着的方式。他们在别人看来不过是从一个怪圈跳进了另外一个怪圈,可生活还在继续,他们已然不是原来的他们。
  比如他们中那些热爱西藏的热爱在路上的人。他们无论乘火车,骑行,搭车,徒步,自驾,无论走多远走多久,他们总会听从自己的声音,行走。
  
  我当然要再次提到《那时·西藏》的作者徐家树先生,他年近七十岁,早已于二十年前举家移居海外,但毅然会从生活中抽身出来,从南半球到北半球,深入藏地。尽管他已经往复藏地走了三十年。忽略他的年龄以及他国际摄影师的身份,西藏对他意味着什么呢?究竟是什么使得他如此执迷?
  当他从澳洲的冬季踏过万水千山赶到北半球这个国度溽热的夏天时,他早已准备好了再次站在这世界的极高之地,他也会再次行走在这属于鹰凖、经幡、酥油和雪山的最接近天堂之地。我似乎已有了某些答案,而更多的答案或许都在这本书里,在那些令人震撼的摄影作品中,在那些犹如时光碎片一般的文字中。
  这本书记录了他长达三十年的西藏之旅,关乎记忆,关乎灵魂,关乎那些逝去的年代。而这些被记录的恰如岁月的一面镜子,在经过时光洪流的磨砺与淘洗后,被留存,没有浮华和喧嚣,只有默默的倾吐和聆听。这本书呈现的恰恰是这样一个迷人的西藏,只是它曾经存在,而今再也看不见。
  
  很多人想去西藏,很多人在去西藏的路上,很多人已从路上回到了庸常的生活之中。
  可西藏留给了我们什么?我们留给了西藏什么?旅行给了我们什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活着的方式?
  这一切问题,或许没有答案,或许要用一生去寻找。但无论如何,这些都是值得的。生活周而复始,重要的是,你有一颗在路上的心。
  
梦之旅户外俱乐部是由多位热衷于西藏旅行的驴友自发创建的非营利公益组织;
俱乐部创办至今,开展上百次西藏自驾户外活动;
藏地自驾活动全程均为驴友拼车、全程纯玩休闲旅行;


俱乐部成立至今仍专注于8天川藏线自驾旅行、17天川进青出深度旅行两条活动线路
活动报名咨询:136-5801-1386(辛队)微信号:menghuhw
搜索9177318了解更多详细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