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玉带桥下之水在早是直通静明园(玉泉山)的,称之为玉河,是乾隆当年往返两园的水中御道。 当年乾隆常在清漪园石舫码头乘坐游舫走玉河前往静明园小东门码头。三里的水路景色优美,一路向西先过耕织图,一片田园风光;再前行左侧到界湖楼,可登楼远眺;界湖楼西侧为两座石牌坊,中间为两孔闸桥,桥两侧为罗汉板式栏杆。 桥南侧为高水湖,界湖楼就在高水湖西北侧。再西行不远就是静明园小东门码头,乾隆便可下舟乘辇了。乾隆很多吟咏昆明湖、万寿山的诗句均出自这三里水路之上。出玉带桥西行不远曾经有一座木板桥架在玉河之上,主要是为了方便河两岸人来往。 但是经过200多年的历史更迭,此景已是故纸堆里的文字了,耕织图里男耕女织、稻浪千顷的景象早已无存,界湖楼就连遗迹都难以寻觅,只可见到零星的石构件遗存。 两座石牌坊中间的闸桥也是建国后整修玉河时拆除,挪到了西侧。东侧的四柱三门石牌楼也在修整玉河时拆除了一门,俩牌楼上的石兽、火焰牌由于防止失盗均卸下来挪到它处保存了起来。目前乾隆时期留下的只有这一座半的牌楼了,好在石质好,乾隆御笔保存清晰。 清代的《日下旧闻考》里记载:(静明园)小东门外长堤石桥上建石坊二,迤东为界湖楼。石桥东坊额曰“湖山罨画”、曰“云霞舒卷”;西坊额曰“烟柳春佳”、曰“兰渚苹香”。桥下水北注玉河,沿河皆稻田,又北为石道迤逦至青龙桥,即达清漪园之辇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