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514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攻略] #听我说#历史的记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12 10:5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可Ed 于 2016-5-12 12:46 编辑

5-12 10:44阅读0

清明节后,应插队知青的邀请我们一行6人,来到了榆次后沟古村。 后沟古村位于山西榆次区东赵乡,与寿阳县交界处,总面积1.33平方公里,为典型的黄土高原低山丘陵,整个村子群山环抱,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道路依坡而成,蜿蜒曲折。在早春似绿非绿的环境中,构成了一幅幅绝美的山水画。



小小的山村很干净,村民的衣着也很整洁,在路上不时和村民擦肩而过,他们都会和你打招呼,比如:“过来转转,回来看看,中午到我家吃饭吧”等等,没有其它景区强买强卖的感觉。可以看出,这个小山村不仅景色好,应该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果不其然,我们顺着石板铺成的山路一路前行,不时看到一些大小不同的庙宇和祠堂,有的可追朔到唐代。据说这个村共有庙13座,神塑18尊,所有的庙依风水而建,按方位而立,将佛教、道教、儒教囊括为一统,同行的记者说:这一现象在国内尚为罕见。



上的山来,在半山腰有一个小小的祠堂,门口的对联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门楣的上方有一横匾上书四个大字张家祠堂,据说这个村的人大多姓张,内供奉着张家的祖先及家训,家训的内容记不清了,单看门口的对联就可知张家家教严谨。这就不难理解村民对游人难能可贵的礼遇了。张家不仅家教严谨,古村之所以保存地如此完好,与这个张家氏族修建的古排水系统有很大关系。古村排水系统从高处起,经地下暗道,勾连各家各户和拐角,最后排入村外河中。遇山洪不塌方,逢小雨不泥泞。其中奥妙至今也是个难解之迷。专家称:古村的排水系统可和一流的水利专家设计的工程相媲美



这里的民居也很有特色,有明清时代建造的独立式窑洞,也有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门前的抱鼓石,门枕石,门楣及照壁保存完好。




边走边看,一幢院落引了我们的注意,这是一个传统的四合院,修建于明代,整个建筑保存完好,依山而建,正面为二层窑洞,墙的正中央有一神龛,左右为厢房,南面为杂物库房。关键这个院落里遗留了,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痕迹,在厢房的墙壁上及照壁背面可见到知青写下的毛主席语录,虽然岁月把字迹冲淡了很多,但仍可辨认出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让我们这些有知青情结的人,思绪一下穿越到了那个火红的年代,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工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当时的我们热血沸腾,激情澎湃。4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知青已两鬓斑白。

后沟现有村民75户,250多人。他们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他们的脸上有着幸福而满足的笑容,和我去过的其它古村落截然不同,比如有的古村给人以一种凄凉的美,没有村民,没有人维护,随时都可能消失。而后沟生机勃勃,它不仅传承着山西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也展现着现代农村的真、善、美,弘扬着积极向上的一种精神。后沟我爱你,我还会来的。
感谢超级俱乐部提供了这个平台,将我的游记能够及时地分享给大家。同时也绿叶户外论坛提供了这个平台,将我的游记能够及时地分享给大家。




2#
发表于 2016-5-12 16:06:38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知青情结,_辈子的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5-12 18:11:24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