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6月,国民党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反革命“围剿”,红四方面军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退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向陕南、川北地区转移。10月,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16000余人,经鄂北的南化塘从赵川进入陕西境内。蒋介石随即电令国民党西北军在陕南进行堵截,红四方面军多次击退敌军,经商县沿河西过柞水,北越秦岭,出蓝田汤峪口,进入长安。 11月下旬,红四方面军击溃敌军包围,旋经户县,胜利进军周至。大部队在南集贤、殿镇宿营一晚,次日进驻了马召镇、辛口附近的村庄,总部驻扎广济镇南大坪。时至严冬,寒风刺骨,战士衣服单薄,手脚红肿,但个个精神抖擞、英姿焕发。在村庄,战士们遵纪爱民,不进群众的家,做饭在露天,宿营在群众屋檐下,秋毫无犯。在南大坪,红四方面军补充给养,基训新兵,宣传革命。后由辛口峪翻越秦岭,转战陕南,进入四川。红二十五军过周至 1934年11月,鄂豫皖省委奉党中央指示,率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此时,红一、四方面军已在川西会合,准备北上;西安守敌已奉命率部西调。根据这一新情况,中共鄂豫陕省委(1935年3月由鄂豫皖省委改建)于1935年7月15日在长安沣峪口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了红二十军沿秦岭北麓西进甘肃、牵制敌人主力、策应党中央和主力红军北上的战略方针。 7月18日,徐海东等同志率红二十五军(直辖二二三团、二二五团,连同直属队、手枪团,全军约4000余人)沿秦岭北麓进入周至南集贤、殿镇,司令部驻扎在东园号(殿镇一商号)。在南集贤,红军把天主教堂的被子衣服及几家商号的粉条、盐、糖等物分给当地穷人。随后部队集结殿镇宿营两天,在这里击退了国民党陕军骑兵团的尾追,并补充新兵,战士在墙上刷写大幅标语进行革命宣传。标语内容主要有:打倒土豪劣绅;红军是真正抗日的军队;红军是打富济贫的军队;红军来了穷人有饭吃等。此间,红军还攻打了15公里外的终南镇,把几大商号连同殿镇景盛裕、永顺生商号的盐、糖、粉条、挂面等物资放在街上,平分给穷人。部队走时,在殿镇南边一桃园处决了10多名从长安、户县及本地抓来的恶霸豪绅和贪官污吏。红军战士的这些行动,使穷苦农民真正认识到“红军是咱穷人的队伍”。7月20日夜,红二十五军行进至马召镇,第二天前锋抵达富饶庄。此时,孙沧浪带领国民党军队在马召镇西北进行堵截,红军与其在此激战,并击溃敌军。7月22日晨,为了隐蔽意图,牵制敌人,佯逼汉中,红二十五军由辛口峪折入秦岭山,经佛坪、西江口、留坝、双石铺向甘肃天水、秦安挺进,与刘志丹领导的部队会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在周至期间,纪律严明,遵纪爱民,秋毫无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吃了群众的盐,烧了群众的柴,都高于当时价格付钱给群众。部队集合出发前,把住地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并挨家挨户询问是否丢失了东西。这些行为,周至群众很受感动,并纷纷称赞。虽然红军已离开了周至,但在周至人民群众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政治影响,人们难以忘怀。如今的周至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开拓创新谋发展,锐意奋进干实事,努力将家乡建设成为美丽富饶的“金周至”。 红军长征过西安 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是红军长征过西安时帮助当地群众建立的西安地区第一个红色政权。长征途中,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先后过境西安,转战途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红四方面军过境西安 1932年10月,由于蒋介石发动的围剿,红四方面军被迫向陕西南部实行战略转移。11月下旬到达陕南柞水县,在国民党数万军队的围追堵截下,被迫北出秦岭,分别由蓝田汤峪、长安库峪进入关中平原。经长安、户县、周至后再次翻越秦岭到达陕南,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经过西安,在十多天的时间和100多公里的沿途,进行了三次大的激烈战斗。 1932年11月26日,红四方面军在户县庞光镇与国民党尾追之敌激战。战斗结束后红军打土豪,分粮食,与群众打成一片。11月28日红四方面军挥师西进,在户县石井镇击溃国民党追兵。28日红军西进后,地下党员刘生玺与当地群众精心护理隐藏在村西北庵庙的38名红军伤病员。 红二十五军过境西安 1934年11月中旬,红二十五军3000多名战士,在政委吴焕先、军长程子华的带领下,从鄂豫皖根据地出发,开始长征。12月10日,红二十五军到达丹凤县庚家河,创建鄂豫陕根据地,鄂豫皖省委改组为鄂豫陕省委。1935年2月3日,红二十五军一部攻占蓝田县葛牌镇,帮助当地群众建立了西安地区的第一个红色政权——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 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翻越秦岭,进入长安境内,歼灭了引驾回(引镇)等地的地方武装。7月15日,鄂豫陕省委在长安沣峪口老爷庙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率领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与陕甘红军会师。7月18日,红二十五军在殿镇集结宿营两天,击溃了国民党陕西骑兵团的尾追,并补充新兵。7月20日,红二十五军离开周至,进入陕南。 红四方面军过户县是1932年11月26日,到了户县庞光等地。那天中午,正在西安上学的杨自修吃着午饭,忽然听人们议论说东边过来军队了。学校一下紧张起来,停了课,疏散学生回家。杨自修也躲到亲戚家。第二天,杨自修听说来的这支队伍是红军,出于好奇,便回家去看个究竟。走到炉丹村,还碰上两个同学。到了庞光镇北边,见到红军的哨兵。得知他们是学生后,红军战士们让他们在营部吃了饭,又介绍来师部一个女政治部主任。“那女主任姓张,她给我们讲了共产党的政策,又打算叫我们去见总指挥徐向前,后来说徐总指挥到前沿阵地去了,没见成,我们都很遗憾。”那个干练的女主任说:“红军不拉壮丁,你们愿意参加,我们欢迎;如果不愿意,跟我们几天看看也好。” 杨自修他们看到红军生活艰苦,又正在战争中,没有勇气参加,就跟随了红军几天。没想到收获颇丰———“红军虽然处境相当艰难,但军纪严明:那时天气严寒,红军宁肯在祠堂、农家堂屋打地铺而睡,谁也没有进农家的卧室;真是宣传的那样,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反倒把饭端给群众吃。”还有,“红军每到一地,搞宣传工作的就提着墨水罐子,在墙上写标语,如‘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打土豪分土地’,‘反对刮民党、取消杀民主义’……” 红军的行军,前有阻敌,后有追兵,且战且走,斗志勇猛,多次击溃国民党的围剿。杨自修听说,红军进驻庞光一带时,指战员还在休息,国民党中央军就尾随而来,从东南北三面包抄,红军在炉丹村西北、庞光村西南,与敌激战。“红军不轻易发动攻击,一旦打起来则相当勇敢,国民党军队的伤亡总是数倍于红军”。不久,学校复课了,杨自修返回西安上学。他看到《大公报》上登载的一条消息,说在户县炉丹村一带战斗很激烈,中央军“大胜”,消灭了红军多少多少。杨自修心里明白真实情况是怎么回事,“觉得真是太可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