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片微文,了解到在中国还有地下坑院的存在,对于我这样的一个好奇宝宝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心想如果有机会一定去探访下“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神奇建筑。那么这个地下四合院,到底是如何防水的?又是怎么进出的呢?人民又是如何建造而成的呢?对此,我实在是有太多的疑问了。 说来也碰巧,在这不久后公司就安排我到河南三门峡出差,就这样名正言顺的给了我一个去探访地下坑院的机会,心情是十分的激动啊。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我便去拜访了这座传说中被时代遗落的文明。一路驱车前往,你可以看到沿路到处都是荒凉的黄土高坡,因为地域的缘故,这里的春天似乎来得比江南更晚一些,光秃秃的树枝上,丝毫没有要冒出新芽的征兆。随着汽车的飞奔,我们已经逐渐进入人烟稀少的乡村地带,这里似乎并没有被完全开发,一路基本上没有公共汽车到达这边,除却一路的荒芜,就剩下零星窑洞镶嵌在黄土坡下。 对于我这么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来说,眼前的一幕幕,无疑只是存在脑海里的道听途说,或从网络图片上才得以认知的印象,今天竟无比真实的呈现在我的眼前,心中有种难以压抑的兴奋与狂喜。水泥路走到了尽头,乡土气息一下子就映入眼帘,在岔路口上我们从等来的村民的口中得知了地坑院的具体走向。到达村口,我们就看见了陕州地坑院大大的宣传广告牌,说也奇怪,直到我们停好车,我们依然无法找到这个传说的地坑院到底在何方,然而导航却显示已到达目的地,放眼望去,只见大大小小的树木参差不齐的排开,约在前方50米处有几位本地打扮的老人在那闲聊。当我们准备绕过平地上一处用砖堆砌而成不到一米高的围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的车正停在了地坑院的上方,而这不到一米的围墙正是地坑院的拦马墙(拦马墙又称女儿墙,大多用土坯或砖砌成花墙。除满足功能要求外更注重美化与装饰,用砖则必砌成各式花墙,用土坯则在顶部的扣小青瓦中作装饰花形,于简朴中蕴涵灵秀之美。在拦马墙下做的青瓦挑檐,做法有一叠和数叠,在窑顶预埋木挑梁或石材挑梁,上铺小青瓦而成。窑洞中在砖石拱窑前做檐廊的属高档次的窑洞建筑,数量较少。檐廊的出现,可以说是护檐功能的扩大,栏马墙是为了防止地坑院四周的积水流入院内,另一个作用是防止有儿童掉入地坑院内;为了防止雨水渗漏,窑顶还要在雨天后碾压平整,同时村民们还可当作打谷晒粮的“场”)而我们停车的地方,就是那被撵平了的“场”。
接下来每隔几十步,你就会发现一个个正方形的地坑院了,这些都是被翻新了的,或者说是为了应对五月后开放旅游景点而在忙碌整改修复的地下文明。以前,这里的每个坑院都是独立的,现由于景点的需要,他们都被相互打通了,因为工程没竣工,所以我们没能进去一睹院内的风采。
地坑院的构造其实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6米~7米深,长12米~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作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14个 窑洞,工程量2000个土方左右。窑洞高3米左右,深8米~12米,宽4米左右,窑洞两米以下的墙壁为垂直,两米以上至顶端为圆拱形。其中一洞凿成斜坡,形成阶梯形弧行甬道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通道,称为洞,是地坑院的入口。地坑院的入口有直进型、曲尺型、回转型3种。门洞窑多数只有一道大门(也叫锁门),有的做两道门,分称为大门和二门,旧时妇女的活动范围限定在大门内、二门外。在门洞窑一侧挖一个拐窑,再向下挖深二三十米、直径1米的水井,加一把轴辘用于解决人畜吃水问题。地坑院一般为独门洞独院,也有二进院、三进院,就是一个门洞与2~3个地坑院相连。地坑院就形状而言,有正方形或长方形两种。
地坑院的入口跟它的拦马墙都很有讲究,工艺的复杂,用材料的等级,都体现了这家人的富裕程度。贫穷的人家,有的连拦马墙都没有,而入口的拱门也是简易的土层构造。但是无论外形如何,所有的地坑院都是冬暖夏凉的,是个特别适合居住的好地方。
在这相互贯通的20余座地坑院里,每个地坑院都具备不同的主题,充分展现了民居文化、农耕文化、纺织文化、刺绣文化和曲艺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相信在正式开放后这里一定是十分喜庆,充满陕州文化气息之地。
旗帜飘扬的地方,就有古城墙遗迹!下面在建设的正是一片宫殿的营建之地,施工区域,就不方便进入了。时值今日,陕州地坑院也已经完全开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