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97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枪骑兵户外】6月25日-6月26日横穿大五台游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25 19:2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整整一个月后,我终于拖沓的写完了我的第一篇游记,记6月25日枪骑兵大五台之行... ...

五台山的大名在这之前已经听过很多次了,但从未真正踏足过,看到枪骑兵的预告要走大五台时,兴趣自然不在话下,小伙伴们一拍即合相约大五台。头一次做夜车,睡的腰酸背痛,首站到达东台时已是天亮,下车后清晨的寒风吹的真是刺骨,但“大风天与蓝天更配哦”,加上我们还有热情,顶着寒风我们很快就登到了东台顶望海寺,石门上刻着的偈语警醒着走到这里的世人---“经声佛号换回苦海迷路人,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来的路上我和小伙伴还在讨论是否要许愿大富大贵,薪资倍增,如此看来,顿时改为祈求世界和平。在台顶也看到很多其他的驴友,在这登高美景中三三两两的合影着,由于第一天有着连穿东北中西四台的徒步计划,在这里我们并未做太长的停留。
下东台背上装备我们就踏上了前往北台的路程,我们三个小伙伴走走照照,不紧不慢,领队舍得的小黄旗子已经渐渐的看不见了,还好有收队崔哥为我们垫底,通往北台的路上,漫山遍野的小黄花,时而还会看见先人用一堆碎石头垒起的许愿塔,除了徒步的我们,各路英雄好汉从我们的身边路过,有骑越野车而上的,有骑独轮车而上的,也有银色的面包车喊着10元一位还是5元一位的,就这样大约走了近4个小时,我们到了“华北屋脊”,五台山的北台顶叶斗峰海拔3058米,高度居华北群山之冠,所以得此之称,在这里,我们遇见了狐尼克,一只吃香蕉的狐尼克,与大家进行的友好互动引来了一群摄影师的围观。
一上午的体力消耗需要进行补给,领队选择在北台顶稍作休息并完成午餐。北台顶有一座龙王庙,不管三七二十一,是佛是菩萨都要拜一拜以示恭敬,事后查了一下龙王庙的典故,庆幸当时也捐了一些功德,在此将传说科普一下:“很古以前,五台山地区并不是清凉胜境,而是酷热难熬,当地百姓深受其苦,专门为人排忧解难的大智文殊菩萨便从东海龙王那里巧妙地借来一块清凉石,从此五台山变得凉爽宜人风调雨顺,成为避暑胜地。而这清凉宝石原本是龙王的五个儿子播云布雨回来驱暑歇凉之物,当他们发现歇凉宝石被文殊菩萨带到五台山后,便尾随而来大闹五台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剑的山峰削成五座平台,要讨回清凉石。但文殊菩萨毕竟法力无边,很快就降服了五位小龙王,让他们分别住在五座台顶。这五龙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专管五台山的耕云播雨."
从北台顶望过去,依稀可以看到中台的寺庙顶,但落实到脚上才知道这是多么漫长的一段路,海拔的升降开始让我们觉得有些吃力了,想起李宗盛的那句歌词,不知疲倦的越过每一个山丘,但我们是感到疲倦的,领队的小黄旗已经消失好久了,但我们还乐在与路旁的懒牛拍合影,借此得来片刻的休憩,而此时我们巧合的遇到了参加大五台75公里越野赛的选手们,从黝黑的皮肤,小腿的线条无一不诉说着它们是专业的,据报道,在下午2点的时候第一名就已经完成了越野赛的全程,不由得心生佩服。走了好久,直到看到满地的经幡,才确认我们到达了中台顶,寺庙的琉璃瓦在正午太阳下闪着金光,我们终于可以坐下来,看着来时蜿蜒崎岖的路,欣赏下我们走过的蓝天白云,旖旎风光。做做拉伸,休息了许久没有等到其余的小伙伴,山上也接收不到信号,我们猜测他们应该是先行了,于是小分队跟着领队也向西台出发,那一天我们终于跟上了小黄旗,之前一直是远远尾随的状态。
西台顶上立着一座舍利塔,之前从信佛的朋友那里听来的绕佛塔可积大功德,转塔时心中默念心经或阿弥陀佛,切记要顺时针绕三匝,我们虽不是虔诚的佛教徒,但来到佛教圣地,除了尊敬也想让弥补自己曾经踩死的蚂蚁拍死的蚊子的罪过,凡有舍利塔,便上去转三匝。在西台顶包了车,一行9人乘坐一辆7人座的金杯车去狮子窝,可怜1米8的领队舍得挤在一张小马扎上“摇摇欲坠”,一路的飘移路线也是够胆战心惊了,顿时对白天乘坐小车横穿各台的行人心生同情,他们虽然节省了体力,却也付出了不少的心力吧... ...一路上我们欢欢乐乐的pk着各自的微信运动步数,如果以微弱的差距落后了,就使劲摇摇手机,”不达目的绝不停手“,哈哈哈哈。就这样我们圆满的完成了大五台第一天的四台连穿,感觉我们棒棒哒,然而更厉害的还在后面,竟然有好几个同伴选择了徒步从西台走回狮子窝,单不说这一路吃的土还有用汗和的泥,不吃晚饭走将近4小时的路程也是十分强悍的,给他们竖十个大拇哥(假设我有十个)。
头一次挂单,当然要对挂单寺庙着重介绍一下,狮子窝又名“大护国文殊寺”,是一座寺庙,因为与五台相连,所以不少徒步的驴友都会在此挂单,不过据说现在被人承包了,传言是东北的和尚,有待考证。住宿的条件比较艰苦,不能洗澡哒,有冷水可以洗漱,没有门锁,可能是寺庙比较安全夜不闭户吧(呵呵哒),上下铺的铁床十分灵活,牵一发而动全身,床单看不出来是床单,被子十分潮湿,晚上很冷,有先见之明的伙伴带了床单隔层,有大胆创新的伙伴裹上了一次性雨衣... ...的确和我印象中的大通铺寺庙完全不一样,可用俺爹的话讲叫“我们娇生惯养”,出门在外确实不能讲究太多,但经验之谈,之后在狮子窝挂单的姐妹们,可以考虑带着睡袋,起码要带床单和睡衣。虽然觉得环境艰苦,但是一点都不影响睡眠,满满的睡了8个小时,吃了饱饱的早餐(寺庙的粥还是很不错的),我们开始了最后一台的冲刺。
第二天的气温比第一天有所上升,走了1个小时就有小伙伴开始换外套了,而且明显感觉到了大腿的酸痛,前进的步伐更缓慢了,不出意料的我们又远离了领队的小黄旗,在收队的“鞭策”下“磨蹭”着,美曰其名欣赏沿路的风景。巧合的是在与组织汇合休息时,遇到了北京的小熊户外队,众人浩浩荡荡的组成了长龙,步伐一致的前进着,犹如鲁迅先生说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踏着先人走出的路,真的觉得每一步走的更坚定更有力量了。前往南台的路要穿过很长的树林,一直是上坡路,我们放着音乐,伴着节奏,互相鼓励着向上走,不急不缓,但尽量减少停歇的次数,以免耽误下山的行程,领队也抛出美食激励,说在南台顶上有清凉爽口的西瓜等待我们。
在距离当前的南台顶不远处,是之前的古南台云集寺,来一次不容易,不想留下遗憾,跟着领队,我们单独成立了小分队前往古南台,古南台顶上有几十座灵骨塔,不知下面是否都供奉了舍利,在云集寺内,我们虔诚的叩拜了菩萨像,敲木鱼的方丈让我们每人在门口领一本“佛法礼仪”的小册子,是布施给我们的,让我们好好学习一下(很婉转的说明了我们的姿势都不对),好吧,尽管我们礼数有误但好在心诚则灵吧,南无阿弥陀佛!终于,终于经过了6小时的徒步,我们在南台顶吃到了清凉的西瓜,甘甜和爽口的感觉可想而知,也代表着我们两天横穿五台之行的圆满成功(也可以说是六台哦)。
在台怀镇脚下上了大巴车后,第一件事就是换拖鞋,小伙伴们一定要带拖鞋,味道什么的都可以忽略,释放你滴双脚才是王道。路上听师傅讲他开进景区准备接我们的时候被要求买票,我们走的是逃票路线自然也是没有票的,售票员看到空荡荡的大巴车,质问师傅“你把这一车的人拉哪去了”,师傅威武不能屈绝没有招供,师傅也棒棒哒~
大五台真的很美,尽管已经脏兮兮的我们在美景下拍出来也都是美美的,内心燃起的小小成就感,心情更是美美的。想说天津到山西的距离其实并不远,可来一趟也确实不易,希望用脚多丈量一步路,不留下遗憾,但终究还是有遗憾的,从北京的驴友的相片中看到中台顶上的一座鎏金文殊像,我们就那么擦肩而过了,大五台历史悠久,其实有很多的古台,除了我们看到的那座古南台外,仍存在其它的古南台,我们也还未涉足,还有很多很多,每一次去肯定都会有新的发现,所以,我们总要留点遗憾给下次,对吧?
各位棒棒哒小伙伴们,待明年秋高气爽,我们背上登山包,领队插上小黄旗,咱们再相约大五台可好?

(PS: 狮子窝,很艰苦,穿睡衣,带睡袋)

  2016年7月25日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