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骑行以来,骑行车轮丈量了北京的京郊大地,从百里画廊,喇叭沟门到南边的大兴野生动物园附近的固安孔雀城,西边到斋堂妙峰山,东边到通州。不仅游览了一些名胜古迹,也去过很有风味的农家园林,也去过榆树馆,香堂这样的当地农村弄出来的美妙风景。
在我的脑海里的骑行地图上,和我原来完全不同的北京地图,日渐清晰,我这个北京人认识北京竟然是骑行中体味到的,和我原来上学下学,上班下班的领域内完全不一样的北京,怎知道香山不是香山公园,香巴拉原来是香山八大处拉练,东方红一处公路上的隧道原来是骑行圣地,是东大高中的一处著名标记。
对于北京市内,我的印象就是沧海桑田的变化在短期内实现,我小时候去过的太平湖公园,估计名字也没有了,曾经和末代皇帝比邻居住的东观音寺胡同,改成了观英胡同,小后仓的窄小的胡同却成了居民小区。曾经学习过的小学北沟沿二小已经和四根柏小学合并,原来上学的中学北京男三中改成了北京三中,小时候爬上西直门城楼,踏上地毯般质感的厚厚尘土,对着惊飞的蝙蝠自己的心还在扑通扑通的跳,装着胆子扶着尘土落满的残破木扶手,弄得自己满脸鬼脸自己还不知道,最可恨的是小伙伴居然没告诉我,回家免不了挨训。后来西直门拆了,露出里面的小城门,历史学家马后炮的引经据典,说什么某朝代盖过城楼,后来加固等等。再后来西直门立交桥建成,再改造成现在的司机最容易迷路的立交桥。
记得**时从城里走到北太平庄,去北师大领取**发放的传单,感觉很遥远,没想到,现在住得比那儿还远一点,不过已经不是冷清荒僻的地方,而是人流比肩接踵,堵车家常便饭。
怀旧就是缅怀过去。旧物、故人、老家和逝去的岁月都是怀旧最通用的题材。怀旧是一种情绪,怀旧图片,它或许可以成为一种哲学,但它确实成了一种时尚。
怀旧有时时间距离很近,如曾洗口处理过的新牛仔裤看上去就像穿过几年那么熟悉亲切;怀旧有时又距离很远,如崇尚自然的、手工的衣物便是存心去除现代工业文明的痕迹,象征性地重返人类共有的最早家园--完全天然的自然。
怀旧就像从一种痛苦的地方去一种悠闲的地方放松一样,久了,就会经常去放松,老了就更容易喜欢怀旧。
一些藏身胡同深处的小店里,正在引领一股时尚怀旧风,和动辄上千元的文玩古董相比,这些地方的老物件便宜实惠,却充满清新自然又略带岁月感的独特气质——赵府街副食店怀念旧时时光
在北京钟鼓楼背后,有一条幽静的小街叫赵府街,这里有一家几十年没有变过模样的国营副食店——赵府街副食店,这家副食店被称为京城最后的副食店。
散装麻酱和黄酱是镇店之宝
进入副食店,李瑞生正忙着。老街坊说,麻酱和咸菜等吃的都是在这个副食店解决的,“别的地方的吃不习惯了,就喜欢这儿的味道。”
小店的柜台上摆着几个盆,里面放着酱黄瓜、榨菜、辣菜丝等,柜台里面的几个水缸中,盛着酱油、醋、黄酱、麻酱。李瑞生说,麻酱和黄酱是镇店之宝,“麻酱是二八酱,就是两粒芝麻八粒花生的配比,这都是当年凭票买的。”
不仅卖的东西让顾客很是惦记,副食店整体的氛围也让不少顾客着迷。李瑞生说,副食店内的格局和用具从1956年就没变过,只不过比原来面积缩小了一些。店里称重用的台秤、算账用的算盘都还保留着。
买东西更为寻找回忆
除了麻酱和黄酱,副食店里还有一个镇店之宝,那就是上世纪70年代的广告画。这些画作看上去像是水彩画,色彩艳丽,内容更是能勾起人们过往的回忆——藕粉、固体酱油、玫瑰酒、牡丹烟、恒大香烟……李瑞生说:“这些广告画也已经是老北京人的念想了。”
兰川竟然是这个副食店店主原来的同事,我们的骑行胡同游又增加了浓重的一笔,回忆起原来的岁月,两个人都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误打误撞去了恭俭冰窖
骑行中小迷糊老师带队去找冷面馆,路过一处红油漆大门金色门钉,于是小迷糊掉头停车窥视,原来这里是,皇家冰窖小院。还是文物哩。
皇家冰窖小院是一座封闭式、私密性非常强的静谧小院,身于闹市之中,却又远离尘嚣之外。小院里有一座面积达450平米的半地下式冰窖,分南北两室。它建于清朝末期,过去用于存放冰块,供皇家在炎热的夏季消暑纳凉、以及祭祀祖先之用。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据《大清会典》记载:
清廷在京城共分四处设冰窖十八座,由工部都水司掌管,统称官窖,特供宫廷或官府用冰,恭俭冰窖即其中一处。 经过试探,看来这里是开放的,我们随着小迷糊进去了,一层是餐厅,没发现特别的,没想到关键是半地下冰窖,那个阴凉,貌似有寒冰就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