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户外俱乐部成败兴衰后的四点反省【值得深思】
哈喽,你好,我是小白亲家。跟你一样,我也是一名户外玩家,不敢说有多么深的资历,但也见证了这几年户外圈的繁荣冷清和人情世故;是户外旅行产业逐渐进入末期了吗?那显然不是,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
李总理“两创”的旗帜之下
户外已然变成传统行业
15年,李总理在中关村创业大街高喊“大众创业,万众种创新”,一时间互联网+开始风靡,我想你一定也想过互联网+户外吧;因为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的国内户外行业,直到08、09年才慢慢走出小众的范畴,开始一步步走向大众的视野;
很显然,户外原本就是一个传统行业;所以,传统行业在这两年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户外也遇到了,我想你也感受到了;
绿野不再有人气了;
QQ群、微信群变得没人说话了;
各俱乐部之间已叫嚣拼队勉强活着;
......
13、14年随随便便就可以成型的百人活动,现在变得可能只有十几、二十人了。活动没变,你我也都没变,可人却怎么也上不来。是时代变了,你却没有跟上变化,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也是理所当然.....在我看来,顺应时代变化,俱乐部需要变化成长的只有四点,那是什么呢.....
聚焦垂直细分活动品类
不做第一,就做唯一
我知道,你现在的心情可能不好,天天为活动成型发愁,天天为这个周末的活动是赔钱赚钱而在算计.....其实,都没错,我们都得不断地为生活而奔波着,但最要紧的是,不知道前方的路该怎么继续往前走,不知道俱乐部的一下步发展方向最让人头疼?
户外,大的说包括徒步、登山、攀岩、骑行、露营等;而且随着这两年户外旅行概念逐步炒热慢慢被广大社会人所接受,走出来参加户外的人群范围也越来越广,有大学在校生95后、刚踏入职场的年轻白领90后、年过三十的社会80后、还有离退休的50后等;有带着孩子一起户外的,有带着爸妈一起旅行的,有恋爱的情侣一起浪漫而户外的.....
户外品类大而全,户外人群泛而广。你的俱乐部主要做户外的哪一个品类,你的户外俱乐部主要面对哪些特定人群?这些你都清楚吗?移动互联网圈里有这么一句话,我想对你肯定受用,“不做第一,只做唯一”,当你做到某个品类的唯一时,你就是第一了;
你现在明白了为什么你觉得圈子里的俱乐部都是你的竞争对手,为什么你俱乐部的活动原先能成型现在却不能成型?
因为你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
聚焦你最核心优质的资源,针对特定的消费人群,策划组织他们需要的活动,就是这么简单,你还愁你的活动不能成型。不做大而全,就做小而美,你一定可以生活得很滋润;
自媒体社群营销思维
一切的努力都为经营用户
户外可以说是在传统行业最早接触社群的一个特殊行业,在别人还用QQ在聊天的时候,你我都已经在使用QQ群来赚钱了。现在炒的很火的社群经济无非如此而已,只是无论是微信群、QQ群的社群玩法在悄然间发生了变化.....
一个群体,要长久稳定的发展生存下去,有两个很关键的因素,一是价值;二是利益;
你我在早初弄户外俱乐部QQ群的时候,也不曾说有这些啊,那是因为当时户外开始逐渐被接受的时候,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还算是一个新鲜事物,给大家一种新鲜感、一种存在感、一种不同于传统旅游的自由感;但是,随着微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群的出现,各种各样的活动,当然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在户外QQ群、微信群的存在感就降低,就慢慢沦落为“早上好、晚安”的问候.....
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维,户外俱乐部能给你的用户带来什么价值,不仅仅是赚人钱的活动;关于利益,我后面会有一篇详细的文章来写,因为这涉及到社群的架构,以及如何让社群在短时间内快速裂变,在此只点到为止;
除了经营群的思维变化之外,还有一个方面需要注意,那就是自媒体;
什么是自媒体呢?就是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订阅号等.....我发现有些俱乐部开始建自己的网站、微网站了,在我看来,那大可不必,你没有足够的内容去支撑一个网站的填充,而且你的流量是很大一问题。对于俱乐部而言,维护好用户,便捷活动的发布、报名的管理即可,而这些微信公众号有足够的基础架构去支撑,你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且容易上手.....
罗胖的逻辑思维,500万关注,估值过亿,你就知道其中的厉害之处;
把你最核心的资源,最有效的精力用来服务你的客户,利用社会上的一些便捷工具来组织,你一定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合纵连横,共助共享
做一个小而美的俱乐部
当你有了自己用户画像后;
当你聚焦自己的垂直细分品类后;
其实做一家年收入几百万的俱乐部还是非常容易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啊,用户,没错,就是用户。如果你本身的俱乐部粉丝只有几千人,如何让他能裂变成、发展到几万甚至几十万用户呢?
唯有:合纵连横,共助共享;
所有你这个细分品类的上下游都是你的客户,这特定人群画像的相关消费聚集地都给你把客户聚拢好了,一些甚至不相关的团体都可以跟你展开跨界合作;
案例:
假如你是做中老年的城市周边休闲溜腿的,怎么来扩展你的用户呢?给你几个思路.....
你可以跟针对年轻人(90后、80后)的俱乐部合作,设计文案让这些人将他们的爸爸妈妈都带出来走走转转就可以了;
你还可以与卖老年服装的线下店去合作,一种互利合作共赢;
社区的居委会、区域的幼儿园、社会上搞保险的.....只要是你特定人群画像聚集的地方,都是你客户来源;
没有细分品类之间的竞争,是你我能互助的基础;更好的提供服务输送价值,是你我共享的原则;
还有一点,我要提醒你的是;
不要梦想着要做一个多么多么大俱乐部,把当下聚焦的事情做好,后面的自然水到渠成,有时候,一个小而美的企业会更让人舒服!
聚焦聚焦再聚焦
放手放手再放手
到这儿,你可能要问,如果我没有聚焦细分品类,还没有完善人群画像该怎么办呢?
只用一招,也可让你在目前营收的基础上至少增加30%!那是怎么做到的呢?听我给你一一道来;
户外发展的趋势有两点不可否认:
① 户外+景区,走休闲路线,逐渐成为户外的一个新风尚;
② 户外+旅游渠道,传统旅行社在吃喝玩乐的渠道上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相互嫁接,扭亏为盈;
假如传统旅游将其在某一条路线上拿到的酒店、门票协议价给户外俱乐部,俱乐部至少在当前的利润条件下多赚30%,因为旅行社的协议价是俱乐部永远拿不到的......痛......
那你可能会说,旅行社傻啊,把它的优势协议价给我,怎么可能?但是.....旅行社的生意萧条是你我都看在眼里的,所以旅行社也在转型,聚合最优势的资源做旅游最擅长的事.....酒店、门票只是旅行社的附属服务,而非它的核心,与我之便,予你方便!
聚焦自己的活动,把活动做出特色,把活动做出卖点,把活动做成规模;
放手自己不擅长的,放掉自己的鸡肋,做的多了就相当于什么都做不好;
聚焦自己最核心的资源,做自己的最拿手的事!
俱乐部有俱乐部该深思反省的,当然,户外爱好者也有我们自己好好学习的地方;
比如户外生存技能、基本的团队协作知识、户外急救知识等等;
只有我们相互提携、相互协助、一起成长,才能在户外旅行的路上玩得更high,玩得快乐!
好了,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写到这儿。我想,你一定得到了某种启发或灵感,如果你也想你的小伙伴或朋友也能得到这种启发和灵感,欢迎你分享到你的朋友圈,也表示你对价值的认可,我表示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