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时大家都千方百计找一款爆户的饵料配方,就像各位钓友都千方百计找一根好鱼竿一样。但是配方到手了有时候效果却不怎么样,这时候有的钓友就忍不住想是饵料有问题,但是去看看人家,用的同一款饵料,就天天爆户,那怎么同一款饵料效果差这么多呢? 这和选鱼竿的原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一款鱼竿,在不同钓友的手里,是会有不同的反馈的,就算是大多数钓友都追捧的精品鱼竿,也会有不同的声音。每天鱼竿推荐的不少,钓竿品牌,钓具品牌繁多,各位钓友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才能挑到适合自己的。饵料也是一样,相关原因有很多,可能不止是饵料一个原因。各位钓友除了饵料配方,还应该多多关注一下开饵,装钩手法,实际钓鱼时候的鱼情等,都与鱼获有着很大的关系。 1. 与饵料状态有关 饵料的状态可以分为干散、湿散、软、软粘等状态,开饵时,五指分开顺时针方向打匀,水量稍微放少点,静置几分钟使饵料成一种干散的状态。每团饵料小枣大小,装钩抛窝。此饵料入水即化,香味发散快,可以形成一个立体的鱼窝,上面有飘撒粉状饵料,窝底有颗粒状饵料和小米。 此时再将干散的饵料中拿出一部分,用五指弹水,稍作搅拌,使饵料的柔软度和人的嘴唇相似为佳。如果此时上鱼几条后又停口,继续用干散饵抽几竿,软饵再钓,如此反复,将钓鱼和诱鱼相结合。 如果所垂钓的水域滑口鱼比较多,此时应把饵料多搓几下,打成软粘状态,饵装小一些多停一会,会有意向不到的效果,在水比合适的情况下,稍搓散,再搓软,多搓就发粘。 2.与装钩手法有关 饵料装钩主要有水滴形状、葫芦状、长条颗粒状这三种形状,从诱鱼效果来说,葫芦状和长条状最好。因为葫芦状是上面开花的,长条状是两头开花的。入水之后开花的部分会迅速雾化掉,到底后只有钩部分不化留作钓鱼。 如果有小杂鱼钓友可用麻团钓法,水滴状最合适也不怎么招小鱼。漂像最好的是长条状,水滴状饵顿口之后漂会立马起来,而长条状顿口之后,会稍作停顿再起来。因为长条状类似颗粒,对鱼有一定的诱惑。再者长条状一旦入口,吐出会有困难。所以会稍作停顿再起来,可以有更多杀竿的时间,钓友们不妨尝试一下。 3.与雾化效果有关 雾化效果直接决定诱鱼效果,一般鱼的密度高,雾化就要快,鱼的密度低雾化就要稍慢一点。现在控制饵料雾化效果一般都是使用雪花粉或者纯小麦蛋白,其中它们又可以分为长丝、中长丝、短丝几种,小麦蛋白一个很大的特性就是越打纤维裹得越紧。 适口性中很重要的两点一是饵料入口的口感,其次是饵料在水中散开后里面的网状纤维的伸展状态。没有经过打拌的饵料不论加入哪种丝的小麦蛋白都会比较松散,而且持钩性也不是很好。 4.与频率问题有关 进攻钓法要有频率,防守钓法要放信号。同级别的饵料,差不多的钓位,旁边的钓友频率如果能比你高出一倍。打闭口的可能性就极大。 无论饵料的配比再好,状态再好,频率上不去,效果会有极大的差别。至于这个频率如果用具体的数字表达出来会有点困难,包括台钓,野钓,筏钓,黑坑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各位钓友都需要按照不同的钓技钓法,钓鱼技巧来判断频率。 常言道:“三年练竿,五年练饵。”就选要开出一款自己满意、鱼儿喜欢的饵料,需要钓手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
喜钓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