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ck 于 2016-12-14 22:47 编辑
你一定要清楚,所谓“全地域”(ALL-MOUNTAIN)雪板,其实并不是哪里都能滑的雪板。这个名字过于时髦,于是厂家们不断往里塞进他们自以为是“全地域”的雪板,最后变成了一个大筐子,从几乎不能到道外浮起来的雪板,到几乎不能在道内走刃的雪板,都被叫做“全地域”。
如果你去店里买SUV,本来想买一个四驱的霸道下地刨坑,却买回来一个两驱的汉兰达连坡都爬不上去,岂不是很恼火。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在雪板上,咱们有必要细细讨论一下这个ALL-MOUNTIAN里面到底有啥。
最早的时候,所谓“全地域”实际上指的是在雪道上的“全地域”——就是下午时混合了大光板和雪堆的雪道。厂家们对此很直接的反应,就是增加雪板的宽度来提高稳定性,或许在板头再增加一点翘起,或许再把板子弄软一点——总之,让你的雪板在不同雪况下都能更稳定一些。这种雪板的板腰一般不会超过85mm,因为再宽就影响在雪道上的走刃滑行了。这种板子可以称为“假·全地域”,哦,不,应该是“全地域雪道板”(ALL-MOUNTAIN FRONTSIDE)。如果雪场的雪道维护的不是很好,全地域雪道板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不要忘了,为了稳定会牺牲速度和灵活性,当然,烂雪道上拼速度,和找死也差不多,对不?
也有人说,老子就是喜欢钻树林,滑没有压过的雪,至于雪道,除了去缆车站时或者无路可走时,咱从来不滑的,有没有这种基本滑道外,也能偶尔滑滑道内的板子?有。厂家也有给你们准备的全地域板,可以称为“真·全地域”,或者叫“全地域道外板”(ALL-MOUNTAIN BACKCOUNTRY)。这种板子基本放弃了雪道上的性能(当然不是完全放弃),板腰从90mm起步(因为再窄你很可能会沉到没有压实的软雪里头),板头翘起得十分厉害(防止一猛子钻进软雪里),外观十分像野雪板。如果碰上极端一点的厂商生产的极端一点的全地域道外板子,板腰宽到105mm,加上两头翘起,那就更像野雪板了。很多厂商会把这类板子叫做Freeride,意思是你哪里都能去滑(ride是滑的意思,freeride就是想滑哪里随便)。
也许你觉得Freeride太极端了,All-Mountain Front又太娘了,有没有那种一半时间既能在雪道上霍霍,另一半时间又能在雪道外耍耍,两不误的雪板?也有,这就是“确实真·全地域”雪板(ALL-MOUNTIAN)。得益于雪板技术的发展,厂商们做出了可以像Carving板子一样在雪道走刃,又能像Big Mountian野雪板能够在软雪上飘的板子。听起来很NB是不是,看起来人人都应该去买一副这种雪板——错。这世界上没有全能的人,和人一样,哪里都能滑的雪板也就意味着在哪里都滑得不太好。在雪道上,你比不过Carving板子,在道外,你也比不过All-Mountain Back板子——对于精益求精的你,这简直是废物嘛——而且往往卖的还不便宜。这种雪板的板腰一般不会窄,也不会宽,大概在85-95mm之间,除此之外,并无其他显著特征,也没有单独的名词——因为很多厂家觉得他们的“假·全地域”板子,或者“真·全地域”板子,就是这种板子。所以你若真的想分辨这种道内/道外使用比例为50/50的板子,请上官网看官方雪板说明(一般都写的非常文艺,要仔细阅读)。
回过头来总结一下,我们发现,板腰宽度从75mm到105mm都可能是“全地域”雪板,wtf。所以,如果你进雪具店劈头就说:“我要一块全地域雪板”,那结果多半不会如你的意,碰上一个不靠谱的店员,你买回来一块雪道板或者野雪板也说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