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07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户外资讯] 全球29座八千米级山峰资料及部分首登信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27 01:04:46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球29座八千米级山峰资料及部分首登信息
2016-12-26 小迪 夏尔巴高山探险

“阿尔卑斯的黄金时代”
  现代登山运动起源于欧洲,18世纪至19世纪末,欧洲各国的登山爱好者们先后完成了阿尔卑斯山脉众多3000--4000米以上高峰的攀登,造就了人类登山史上“阿尔卑斯的黄金时代”。随着欧洲各山峰的征讨殆尽,欧洲登山者们开始把目光转向遥远的喜马拉雅地区,他们对屹立在那里的14座8000米以上独立山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及强烈的挑战欲望。因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登山者的脚步开始纷纷踏上这些高耸入天的险峰,开启了8000米的挑战之旅。
1950年,一支法国登山队来到尼泊尔开始了对安纳布尔纳峰的征程。据资料记载,当时的天气非常恶劣,雪崩、酷寒时刻困扰着这支登山队的前进步伐,但最终领队莫里斯·埃尔佐格(Maurice Herzog)和队员路易斯·拉什纳尔(Louis Lachenal)克服了重重困难于6月3日沿北壁路线成功登顶,从而使人类的足迹步第一次站在了8000米山峰之巅。最后一座攀登成功的8000米高峰是洛子中峰(8398米),2001年5月24日俄罗斯的波罗多夫等9人登顶,得以完成人类全部8000米高峰探险的过百年的旅程。

地图制作:孙长泉
1953年5月29日,埃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和丹增·诺尔盖(Tenzing Norgay )站在了8844余米的珠穆朗玛顶峰,完成了世界上第二座8000米以上山峰的攀登,也成为人类登山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全球目前已知的被大众所认可的有14座8000米以上的独立山峰,被大众普遍所接受的有15座8000米级“卫峰”。因为地理分布原因,习惯把主峰周围3000米范围内的其它较低山峰都视为附属山峰, 如侧峰、卫峰、中央峰等 。这些山峰一般不另记名。
     关于登山爱好者们对独立山峰如此定义:一座独立的山峰必须满足每侧山脊鞍部到独立峰顶的高差大于400米。(信息参考来源:周鹏)位于喜马拉雅弧上的1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都是这样筛选出来的,其周边满足不了条件的山峰虽然很多都高于8000米,但却只能被称作“卫峰”。

▼ 以下是十四座八千米独立山峰的首登信息及15座卫锋的简单介绍:
(注:以下山峰图片及山峰高度信息均来自Endesa)

1.Everest - 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又称圣母峰,在尼泊尔被称为萨迦马塔峰)
        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也是世界最高山峰,有世界屋脊之称。藏语中珠穆朗玛(jo-mo glang-ma ri)意为“大地之母”。
        地理位置:中国西藏定日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坡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境内,南坡在尼泊尔王国境内。
        海拔高度:8844.43米(2005年5月22日测量数据)
        雪线高度:北坡为5800~6200米,南坡为5500~6100米。
        第一次成功登顶记录:1953年5月29日,来自34岁的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作为英国登山队队员与39岁的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 (Tenzing Norgay )一起沿东南山脊路线登上珠穆朗玛峰,是攀登纪录中第一次登顶成功的登山队伍。1960年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人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2.Chogori - 乔戈里峰 (又名K2,塔吉克语Qogir)
        乔戈里,塔吉克语,意为“高大雄伟”。它是喀喇昆仑山脉主峰,也是世界上第二独立山峰,国外又称K2峰。(“K”指喀喇昆仑山,“2”当时它是第二座喀喇昆仑山脉被考察的山峰)。喀喇昆仑山脉绵延数千公里,呈西北至东南走向,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从该峰北侧大本营到顶峰,垂直高差达到4700米,是世界上8000 米级别以上山峰垂直高差最大的山峰。乔戈里主要有6条山脊,西北一东南山脊为喀喇昆仑山脉主脊线,同时也是中国、巴基斯坦的国境线。
        地理位置:位于喀喇昆仑山脉的中段,中国新疆和克什米尔巴基斯坦边界。属中国一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县境内。
        海拔高度:8611米
        第一次成功登顶记录:1902年,英国登山队首次攀登乔戈里峰以失败告终。以后的50多年里,人类多次尝试也未成功。直到1954年7月31日,意大利登山队中的Lino Lacedelli和Achille Compagnoni从巴基斯坦一侧沿东南山脊才开创首次登顶的纪录,费时将近l00天。

3.Kangchenjunga - 干城章嘉峰
        干城章嘉峰,印度最高峰,世界第三独立山峰,也是全世界14座8000M独立山峰中,最东边一座。“干城章嘉”的字面意思是“五座巨大的白雪宝藏”,从它有五个峰顶而得名,其中四个峰顶高度均超过8000米。
        地理位置: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尼泊尔和印度的边界线上。
        海拔高度:8586米
        第一次成功登顶记录:1955年5月25日,英国登山队George Band和Joe Brown首登。

4.Lhotse - 洛子峰 (又称为E1,为印度测量局于1931年所订的原始测量符号)
        洛子峰,为世界第四独立山峰。洛子峰意为“南面的山峰”,就因为它地处珠穆朗玛峰以南3公里处,两峰之间隔着一条山坳,即通常所说的“南坳”。洛子峰藏语称之为“丁结协桑玛”,意思是“青色美貌的仙女”。
        地理位置: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珠峰之南。以山峰的北山脊与东南山肯为界,其东侧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境内,其西侧属尼泊尔王国。
        海拔高度:8516米
        第一次成功登顶记录:1956年5月18日瑞士登山家Fritz Luchsinger和Ernest Reiss从尼泊尔沿西坡首次登顶此峰。

5.Makalu - 马卡鲁峰
        马卡鲁,是世界上排名第五位的独立山峰。名字来源于梵语Maha-Kala ,代表着大恶,也同样是印度教中至高无上的湿婆神的别称。马卡鲁峰在当地方言里还有另一个名字Kumba,意思是巨人。
       地理位置:地处喜玛拉雅山脉中段,沿西北山脊和东南山脊为界,其北侧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境内,南侧属尼泊尔王国。
       海拔高度:8463米
       第一次成功登顶记录:1955年5月,法国登山队从尼泊尔境内越过西北山脊鞍部,从中国境内的西北侧登上了顶峰,成功首登马卡鲁峰。

6.Cho Oyu - 卓奥友 (藏语:乔乌雅)
        藏语:乔乌雅,意为“大尊师”。在卓奥友峰西侧山下海拔5700米处,是兰巴冰川的源头—著名的兰巴山口。兰巴山口下有一条通向南北的小路,它是中国、尼泊尔,印度人民友好往来的民间通道之一。
        地理位置: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以东北—西南山脊为界,北侧在中国西藏境内,南侧在尼泊尔境内。
        海拔高度:8201米
        第一次成功登顶记录:1954年10月19日,奥地利登山队Herbert Tichy, Joseph Joechler、夏尔巴人潘辛格和盘沙达瓦四人,在尼泊尔向导的带领下,沿西北坡登上峰顶。1985年5月5日由奥地利、瑞士、西德、美国、荷兰五国组成的国际联合登山队登顶卓奥友峰,成为第一支由中国一侧攀登成功的登山队。

7.Dhalwal giri - 道拉吉里峰
        道拉吉里,梵语中意为“白色山峰”。为世界第七独立山峰,因其山势险恶,使人望而生畏,故又有“魔鬼峰”之称。在“14座独立山峰之中,道拉吉里峰也是最后一座被人类登顶的山峰。
        地理位置: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尼泊尔境内。
        海拔高度:8167米
        第一次成功登顶记录:1960年5月13日,一支国际联合登山队其中包括 Kurt Diemberger, Peter Diener, Ernst Forrer, Albin Schelbert, Nyima Dorji和Nawang Dorji首次登项道拉吉里峰。

8.Manaslu - 马纳斯鲁峰
       马纳斯鲁峰,藏语意为平坦的地方,用以描述其宽大的顶部。被尼泊尔人称之为“崩杰”,意思是“堆起来的装饰”,并视其为神山。“马纳斯鲁”,是从梵语“Manasa”而来,为世界第八独立山峰。
       地理位置: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尼泊尔境内。
       海拔高度:8156米
       第一次成功登顶记录:1956年5月9日,日本登山队的两名队员Toshio Imanishi、Gyalzen Norbu和尼泊尔向导共4人沿北坡首次登顶马纳斯鲁峰。

9.Nanga Parbat - 南迦帕尔巴特峰
        南迦帕尔巴特,名字起源于梵语“NangaParvata”,意为“裸露的山峰”。也有语意为“雪电如火燃烧”。克什米尔人称之为“山中之王”。在登山界,被称之为“杀人峰”。
        作为世界第九独立山峰,它有着与乔戈里峰不分伯仲的攀登难度。对它的首次尝试是沿着一条狭窄的山脊线才得以登顶。山的南面是世界上最大的岩壁——鲁泊尔岩壁,有1万5千英尺长。如此复杂的攀登线路,使得攀登死亡率极高,被称为“食人峰”。
        地理位置:巴基斯坦境内,喜马拉雅山脉西段。
        海拔高度:8125米
        第一次成功登顶记录:1953年7月3日,西德和奥地利联合登山队对该峰进行攀登,最终奥地利登山队的HermannBuhl独自一人首登南迦帕尔巴特峰,但这次活动也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共有11名登山队员和15位搬运工遇难。

10.Annapurna I - 安纳普尔那 I 峰
        安纳普尔那峰,又称库塘峰,世界第十独立山峰,安纳普尔纳山脉的主峰。是第一座被登顶的8000米级独立山锋。但这不表明它是一座容易攀登的山峰,事情恰好相反,因为多发雪崩事故它被所有攀登者认为是世界上最难攀登的山峰之一。在1950年的首登成功之后20年,没有任何人再次攀登成功。
        安纳普尔那的主要山峰有:安纳普尔那Ⅰ峰(AnnapurnaI,8091m),安纳普尔那Ⅱ峰(AnnapurnaII,7937m),安纳普尔那Ⅲ峰(AnnapurnaIII ,7555m),安纳普尔那Ⅳ峰 (AnnapurnaIV,7525m),刚嘎普尔那峰(Gangapurna,7455m),安纳普尔那南峰(Annapurna South,7219m)。
        地理位置:尼泊尔境内,喜马拉雅山脉中段。
        海拔高度:8091 米
        第一次成功登顶记录:1950年,法国登山队Maurice Herzog和Louis Lachenal沿北壁路线首次登顶,这也是人类首次登上8000米级山峰。不过因为冻伤被切除了全部脚趾和手指。

11.Gasherbrum I - 迦舒布鲁姆 I 峰
        迦舒布鲁姆I峰,世界第十一独立山峰。迦舒布鲁姆木指是喀喇昆仑山脉最偏僻的一组山峰,位于58公里长的保特罗冰川(Baltoroglacier)的西北尽头。群峰形成一个小型的圆圈包围着南迦舒布鲁姆冰川(South Gasherbrum Glacier)。山峰都是由崎岖的山脊、台阶和高耸的岩壁组成的陡峭金字塔型岩体。
        迦舒布鲁姆(Gasherbrum)在当地语言中的意思是“闪光的墙”(Shinning Wall)。它一共包括六座山峰。其中最高的迦舒布鲁姆1峰,以“Hidden Peak”(隐藏的山峰)而知名——1892年英国人康威命名了这个称呼,也叫做K5或G1。
        迦舒布鲁姆I峰是喀喇昆仑山脉的第二高峰。若想接近它,必须从喀喇昆仑山脉的中间插进去。加迦舒布鲁姆1峰是人类首座完全使用阿尔卑斯式攀登的8000米级山峰。这意味着,攀登者直接从最底的谷地出发、自行携带所有的器材装备,如果需要宿营,攀登者只有就地建营地,没有预备好的成熟路线,无须后备的氧气。梅斯纳尔(R.Messner)和哈伯勒(P.Habeler)在1975年8月完成了这一壮举。8月8,他们开始攀登。他们没有携带绳索、没有后备氧气,仅仅携带了个人的攀登器材。8月10日他们成功登顶,从而第一次把纯粹的阿尔卑斯式攀登方式引入喀喇昆仑山脉。
        地理位置:位于喀拉昆仑山脉中国新疆和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的界峰。
        海拔高度:8068  米
        第一次成功登顶记录:1936年由H.DeSegogne领导的一支法国登山队第一次攀登这座山峰,但他们止步于6797米的5号营地。直到1958年7月4日,美国登山队的两名队员首次登顶成功。由于中国一侧的地形复杂而陡峭,冰雪崩也较频繁。因此,至今尚未有人从东坡登顶成功。

12.Broad Peak - 布洛阿特峰
        布洛阿特峰,是喀喇昆仑山的第三高峰,也是世界上名列第十二位的独立山峰。Broad来自于1892年一个美国探险队员的名字。它有三条主要山脊:北山脊,南山脊和西南山脊。其中北,南山脊为喀喇昆仑山脉的主脊线,也是国界线,在这两条山脊上分别是中央峰(8016米)和北峰(7538米),这三座高峰挺拔突兀,直刺青天,故而当地人称之为“佛洛青曰岗”,意即“三尖山”。
        地理位置:喀拉昆仑山脉中国新疆和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的界峰
        海拔高度:8047米
        第一次成功登顶记录:早在1902年到1954年,英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登山队在布洛阿特峰地区开展了登山活动,但直到1957年,奥地利队的Marcus Schmuck、Fritz Wintersteller、Kurt Diemberger和Hermann Buhl4人才于6月9曰登上顶峰。由于山峰的东坡陡峭壁立,攀登上顶峰尤其艰难,所以至今尚未有人由东坡成功地登上顶峰。

13.Gasherbrum II - 迦舒布鲁姆 II 峰
        迦舒布鲁姆II峰,世界第13独立山峰,迦舒布鲁姆峰群第二高峰,喀喇昆仑山脉的第四高峰。也是中国新疆和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的界峰,座落在喀喇昆仑山脉的主脊线上。该峰的四条山脊中有西北山脊和东山脊属于喀喇昆仑山脉主脊线的一部分,其中北侧在中国境内,南侧则属于巴基斯坦。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新疆和巴控克什米尔交界处的喀喇昆仑山脉。     
        海拔高度:8035米
        第一次成功登顶记录:首登该峰纪录的是奥地利人Fritz Moravec,Josef Larch和Hans Willenpart3人。他们于1956年7月1日沿西南山脊(属克什米尔地区)登上顶峰。

14.Shisha Pangma - 希夏邦马峰
        希夏邦马峰,在世界14座8000米级独立山峰中排名第十四位。也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山峰。东南方向距珠穆朗玛峰约120公里,是一座完全在中国西藏(聂拉木县)境内8000米以上的高峰,也是喜马拉雅山脉著名的山峰之一。
        它由三个高度相近的姐妹峰组成,在主峰西北200米和400米处,分别有8008米7966米的两个峰尖。藏语中意为“气候严酷”。
        地理位置:中国境内,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
        海拔高度:8027 米
        第一次成功登顶记录:1964年5月2曰,中国登山队许竞、张俊岩、王富洲、邬宗岳、陈三、索南多吉、程天亮、米马扎西、多吉、云登十人,首创登上顶峰的纪录。
        从1980年到1990年l0年间,先后有约17个国家,19个登山队,计107人登上了这座山峰。2002年8月7号,攀登希夏邦马西峰的北京大学登山队的5名学生——林礼清、杨磊、卢臻、雷宇、张兴柏,在冲击顶峰途中遭遇雪崩,全部遇难。
在下面这15座卫峰当中,珠穆朗玛南峰的海拔8760米甚至比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的8611米还要高。卫峰的命名大多是按照它位于主峰的两侧方向命名,如珠穆朗玛南峰就是位于珠峰主峰的南侧。或者是按照这座卫峰与主峰和其他卫峰的位置关系而命名,如:安纳普尔那中央峰就是位于安纳普尔纳峰与安纳普尔那东峰之间而得名。
当然在这15座8000米级的卫峰当中也有例外,干城章嘉峰的西峰被当地人命名为雅兰康峰;洛子峰的东峰被当地人叫作洛子夏尔峰。这些侧峰因山势特别险峻雄伟而得以另享峰名。
15.珠穆朗玛南峰 8760米,该峰为珠穆朗玛主峰南侧,属于主峰附属卫峰,是否未登峰:不详
16.珠穆朗玛东北峰 8396米,该峰为珠穆朗玛主峰附属卫峰,与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南峰组成巨大的珠穆朗玛山体!是否未登峰:不详

17.乔戈里西峰 8230米,该峰为乔戈里主峰的附属卫峰,是否未登峰:不详

18.乔戈里南峰 8132米,该峰为乔戈里主峰的附属卫峰,是否未登峰:不详

19.干城章嘉中央峰 8496米,也称干城章嘉二峰。该峰紧邻干城章嘉主峰东侧,地理位置在干城章嘉主峰与最乐侧卫锋中间,故称为干城章嘉中央峰,是否未登峰:不详

20.干城章嘉南峰 8476米,也称达龙康日峰。该峰同样为干城章嘉峰系组成的一部分,地理位置在干城章嘉最东侧。是否未登峰:不详

21.干城章嘉西峰 8505米,也称雅兰康峰,由于山形突出,距主峰稍远,曾获得几支登山队的青睐而专攻此峰。有些人认为应独立为世界第15座8000米独立山峰,如果这样干城章嘉西峰就是世界第五高峰,比马卡鲁峰还要高一些。但一般登山界并不接受这种说法,还是将干城章嘉西峰视为干城章嘉的一个侧峰。
1973年,日本登山队开创西南山脊路线,2人登顶干城章嘉西峰、其中1人下撤时遇难。

22.洛子夏尔峰 8386米,位于洛子主峰的东侧附属卫峰,1979年5月12日,奥地利登山队登顶洛子夏尔峰。

23.洛子中央峰  8414米 位于洛子主峰与夏尔峰之间,也附属为洛子峰系,2001年5月23日,俄罗斯登山队中Alexey Bolotov, Petr Kuznetsov, Evgeny Vinogradsky, Sergei Timofeev, Yuri Koshelenko, Nikolay Gilin, Gleb Sokolov, Vladimir Yanochkin, Victor Volodin.九名队员首登洛子峰的中央峰。
首登之前,先后有五支俄罗斯远征队、西班牙与韩国各一支,共有七支远征队尝试攀登洛子中央峰。

24.马卡鲁东南峰  8010米  马卡鲁有五条主要山脊,分别为西北山脊、西南山脊、东北山脊、东南山脊和北山脊。北山脊上的卫峰名叫珠穆隆素峰,海拔7816米。西北山脊的卫峰为马卡鲁2峰,海拔7640米。马卡鲁东南峰就是东南山脊的卫峰。1970年9日本登山队有2人登上了海拔8010米的东南卫峰。

25.南迦帕尔巴特北肩峰  8070米 该峰属于南迦帕尔巴特卫峰之一,同时也是该峰卫峰中最高的一座。是否未登峰:不详


26.安纳普尔纳峰中央峰 8051米  该峰位于安纳普尔纳峰群中央位置,安纳普尔纳山体共有五个峰顶,中央峰位列其中。是否未登峰:不详

27.布洛阿特中央峰 8016米 布洛阿特有三条主要的山脊:北山脊、南脊和西南山脊,其中北、南山脊为喀喇昆仑山脉的主脊线,也是国界线,在这两条山脊上座落的就是中央峰。1975年,波兰队攀登布洛阿特峰海拔8016米的卫峰成功,首次完成对该峰的登顶。

28.布洛阿特东南峰 8030米 该峰也是布洛阿特峰群里的卫峰。是否未登峰:不详

29.希夏邦马中央峰 8012米 希夏邦马由三个高程相近的姐妹峰组成,在主峰西北200米和400米处,分别有8012的中央峰米7966米西北峰两个卫峰。完全属于中国境内,2009年曾被国内登山者(严冬冬)等人登顶。
20141111062650464.jpg

  在20世纪70年代,人类攀登史上不得不谈的一个人物就是莱因霍尔德·梅斯纳尔(Reinhold Messner.),世界上第一个完攀14座8000米山峰的人,并且均是无氧攀登。梅斯纳尔出生于意大利的南蒂罗尔,早年间几乎爬遍了多洛米蒂山和西阿尔卑斯山脉所有最艰难的线路。1970年他来到了南迦帕尔巴特峰,开始了8000米山峰的攀登,并成功首登Rupal线路。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拾,于1972年和1975年接连完成马纳斯鲁峰和迦舒布鲁姆I峰(西北壁,首次阿尔卑斯式攀登8000米以上山峰登顶)攀登,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3座8000米独立山峰的登山家,这巨大的成功也燃起了梅斯纳尔挑战所有14座独立山峰的激情与欲望,整个70年代,他一共完成了6座8000米山峰的攀登(南迦帕尔巴特峰、马纳斯鲁峰、 迦舒布鲁姆I峰、道拉吉里峰、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成为当时独一无二的登山英雄。


我登山不是为了去死,而是为了享受生命
Katowice_-_Graffiti_Jerzy_Kukuczka.jpg

世界上第二位完成14座8000米攀登的是波兰的杰西·库库奇卡(Jerzy Kukuczka),他在整个70年代的运气并不好,只在79年登顶了洛子峰,而当时他曾说过要和梅斯纳尔看谁先完成所有的14座8000米以上山峰。虽然他在80年代的攀登成绩很突出,但还是比梅斯纳尔晚一年完成这个登山者的终极梦想:梅斯纳尔洛子峰的登顶宣告了他16年14座梦想的完结,而库库奇卡1987年希夏邦马峰的登顶也意味着他梦想的实现。


攀登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那也是种巨大的享受




文本资源来自: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网,仅供阅读使用
2#
发表于 2016-12-27 02:32: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山 于 2016-12-27 02:34 编辑

高不可攀。(对我来说)

点评

看看也很过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27 06: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12-27 06:28:26 | 只看该作者
石山 发表于 2016-12-27 02:32
高不可攀。(对我来说)

看看也很过瘾~

点评

高山仰止,望而却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27 09: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12-27 09:38:34 | 只看该作者

高山仰止,望而却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