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5日上午9:00,北京爱力重症肌无力罕见病关爱中心理事长张海连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医院西门安详殡仪服务中心举行,告别仪式后,遗体送往八宝山殡仪馆火化,骨灰暂存八宝山老山骨灰堂,待日后安葬。
张海连先生多位家属、生前同学好友、户外驴友、罕见病及公益领域伙伴、重症肌无力病友、各届志愿者前来送行。原中国民政部社会福利司司长白益华先生、重症肌无力学界泰斗许贤豪教授、爱心大使民谣组合安与骑兵、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庞大志教授、广安门中医院朱文增主任、北京医院殷剑医生,以及来自深圳、山东、浙江、天津、河北及北京当地的重症肌无力病友们近150余人到现场敬献菊花并默哀。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肖隆君先生代表各届致悼词。广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刘小斌教授、佘世锋教授、王继勇教授、浙江省中医院裘昌林教授、张丽萍医生等,全国25个省市地区重症肌无力病友群体、30余家罕见病公益组织、多位公益领域伙伴和各届朋友敬献了挽联。
北京爱力重症肌无力罕见病关爱中心及张海连先生家属在此感谢前来送别与无法前来送别的各届朋友、公益伙伴、病友,感谢各位对爱力公益事业的长期支持,对张海连先生意外致伤后15个月来的各种帮助、牵挂和努力。爱力关爱中心理事会与工作团队,将继承张海连先生的遗志,弘扬其公益理念、发扬其公益精神,继续为重症肌无力患者有更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附:张海连先生告别仪式悼词
尊敬的各位亲友、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北京爱力重症肌无力关爱中心理事长张海连先生。张海连先生因意外受伤医治无效,于2017年1月11日凌晨1时在北京医院与世长辞,享年53岁。
张海连同志出生于1964年,从小喜爱书画艺术,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创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1996年重症肌无力走进他的生活,从此经历了病榻上许多的磨难,也创造了生命的许多不可能。他以顽强的毅力通过户外运动走上了康复之路,成功登顶29座千米以上的山峰,并希望为重症肌无力患者登上100座山。他向往人类与自然和谐交融,倡导“人类与疾病和平相处”,改变了无数重症肌无力病友对待疾病的态度。
2012年2月,张海连先生与其他病友发起创办“北京爱力重症肌无力罕见关爱中心”并担任理事长一职,开始了他的公益人生,为改变中国重症肌无力患者群体生存现状开始了新的奋斗。
此后,他以敏锐的洞察力指引了“爱力”前进的方向,以豪迈豁达的情怀为全国病友建立了温暖的大家庭,推动改变了重症肌无力患者社会生存环境,并为重症肌无力医疗环境的改善做出巨大贡献。他提出了大量的具有创新价值的公益理念,倡导以社会化方式解决患者群体问题,制定的机构20年战略规划,是改变重症肌无力群体未来的力量之源。他为中国罕见病事业所做的丰功伟绩,彪炳千古,值得我们长期缅怀,镌刻于心。
受外伤一年来,张海连先生仍心系公益,以坚韧的生命力面对多次手术创伤和病痛折磨。张海连先生的不幸逝世,使家人失去一位温暖的至亲;友人失去了一位热情爽朗、仗义行侠的朋友;也使公益领域失去了一位睿智的行动者;罕见病同仁损失了一位优秀的公益伙伴;全国重症肌无力病友失去了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精神榜样。
海远天高,仙往千山留笑眸;
连心聚力,潇洒万古存丹青。
张海连先生曾说:困难和挫折,是为了告诉我们已经走了多远。他也曾说,生命的旅途没有路,只有足迹。他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
张海连先生为中国罕见病事业鞠躬尽瘁,用自己心中的那道光,照亮了无数人黑暗的前路。已然逝去,却从未远离。在此,我们沉恸哀悼,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与我们结下这份尘缘,留下先进的公益理念、宝贵的精神财富,将由我们传承发扬。
张海连先生,请放心上路吧。
2017年1月15日哀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