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61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户外资讯] 2017年珠穆朗玛峰:如果管控珠穆朗玛峰的拥堵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4-20 21:21:56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同预期,看起来这是珠穆朗玛峰两侧创造记录的一年,传统线路也会非常拥堵。

        带着2012年拥堵的鲜活记忆,还有保姆式登山者,记者,热点追踪者和专家对于你的下一个,从未到达第二台阶,但是阅读过“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的团队,媒体将会对此进行全面关注,并建议即刻关闭珠穆朗玛峰。如同爱尔兰人所说,拥抱自己。

       抛开这些历史,人们可以做些什么?首先,为了说明这些问题,这是此前更新内容提及的部分:

       尼泊尔旅游局公布,来自41支队伍的385名外国人已经获得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许可,而其他大量山峰也有攀爬活动。我真正底感谢Rajan Pokhrel提供的这张图表,不过已经显得陈旧不合时宜。

       注意,珠穆朗玛峰和洛子峰的部分全部源于去年。道拉吉里峰也有大量登山者,51人,而马纳斯鲁则有43人。

       记住,这是外国人持有许可的数量,但是并不包括夏尔巴协作。如果此前的报道,每位外国攀爬者都至少有一名夏尔巴协作陪伴,这样珠穆朗玛峰上最少将出现770位登山者,此外,还有另外越200人尝试洛子峰,而该峰与珠穆朗玛峰90%的路线部分重合。随着许可数量的增长,接近1,000位登山者出现在这里会导致Khumbu冰川和洛子峰侧出现通行问题(洛子峰和珠穆朗玛峰攀登者可能出现重叠)。

       2017年2月,我便根据自己的预测写到:

       我预计山峰南侧将有超过600人次登顶,而山峰北侧的数字也会超过200,而超过800人次的记录也将打破2013年山峰两侧共有658人次登顶的记录。2016年,641名登山者从山峰两侧到达山峰顶端。

       好吧,所以现在,随着我们确定这里将会非常拥堵,那么已经身处这里的登山者应该如何应对?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为何山峰会颇为拥挤,由于探险活动将持续六至八周,为何他们不能分散冲顶,避免问题的出现?

何人将最先登顶?

       珠穆朗玛峰约有41支团队规模从两人到100人的队伍,几乎毫无例外,全部以来夏尔巴协作搭建营地,其中包括运送食物,燃料,帐篷和辅助氧气。

       你或许读到过有些人“自我支持”攀爬,事实上,冰川医生为他们铺设通过Khumbu冰川的路绳和横梯,或是铺设通向北坡前进营地的线路。而且,他们会从商业探险队伍或是中国西藏自治区一侧向顶峰设定安全路绳的人们的帮助。如果他们挂扣了他人的绳索或是踩踏那些横梯,他们就是得到了协助。

       而且部分“独立”登山者依赖夏尔巴协作搭建他们的营地,如同商业团队一般。这并不意味着批评,而是为了清楚地说明,进而解释问题(好吧,或许对于他们的透明程度和对于他们使用协助的认知略有批判的意味)。  

#1 - 固定绳索

2012年,登山者在洛子峰侧排成长队行进
照片版权:Ralf Dujmovits

       这就是交易;传统是夏尔巴协作和藏族协作的修路队伍首先去往珠穆朗玛峰顶部。而很有可能有一些人进行独立攀爬或是不借助固定绳索,虽然这样的情况极为罕见。或许今年我们会看到Ueli Steck尝试这类攀登。但是,即使是Ueli,他也会通过Khumbu冰川的横梯,而且他对此毫无异议。不过,这仅是他和腾吉夏尔巴,不包括另外998名登山者!

#2 - 海拔适应

       即使珠穆朗玛峰的探险队伍平均于4月早些时候到达大本营,在尝试冲顶之前,所有的攀爬者必须核查三个方面:等待固定绳索过程结束,在海拔20,000英尺至23,000英尺之间进行海拔适应练习和一份四至七日,风速低于30英里/小时的天气预报。

#3 - 出色的天气

2008年洛子峰侧

       天气预报是导致拥堵最为主要的因素。如果仅有数日适宜天气,所有人都会倾巢而动。通常的的周期为6至16日,而2001年的平均冲顶天数为11日。2012年,人们谈论的最为拥堵的年份,仅为四日。

       对于2017年,最为理想的状况就是大量天气不错的时日,从而分散拥挤。如果如同2012年,仅有四天或是六日,我们会看到破纪录的死亡人数,创造记录的冻伤,当然还有超越以往的登顶人次 - 并不乐观的前景。

完整支持

       这张通常被作为展示珠穆朗玛峰过度拥堵状况的照片由Ralf Dujmovits于2012年拍摄,捕捉了一对夏尔巴协作向南坳运送物资。2012年的队伍极长,同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事实就是这些夏尔巴协作携带大量辅助氧气去往南坳,同时还有额外的食物,帐篷和客户的物资。对于客户来说,趋势就是在曾经使用2微升/分钟的地点调至4微升/分钟,现在谈论的是在未来将会调高到6和8微升/分钟,令客户的攀登过程更为轻松。所以这也带来拥堵问题 - 过多人缺乏足够能力从而需要额外的协助。

       我有些离题。

顶峰策略

       通常,冲顶是基于大本营接收预报传闻的趋向意志,有时则受到不怀好意队伍散播的虚假信息。

       下周伊始,洛子峰和珠穆朗玛峰(南坡)将出现1,000人。如果你已经身处这里,那么你有何看法?这里就是一些建议:

提早出发

       一旦线路修好,这里有出色的天气预报,队伍必须押宝何时开始首次冲顶尝试。最早在5月中旬,这里相当寒冷,极为寒冷。而且如果预报错估风速达20%,那么情况会相当糟糕。2012年,浓雾令登山者遭遇了致命的经历,当他们到达那里,周围毫无景致可言。

       但是,这个策略也有不足之处,很多队伍希望能够成为“第一”,所以这可能会产生拥挤。在首个周期便很轻易便有100至200名登山者。更为复杂的方面,看起来,最为缺乏经验,有时最为缓慢的队伍试图很早开始,制造巨大的通行问题。这些团队拒绝让路,使速度更快的登山者通过,很多人的速度被压制到最为缓慢,有时,这些能力最差的攀爬者席卷山峰。

       这里没有“管制人员”以控制这样的状况,而且也无法强制贯彻这些规范。在整个登山季,向导们会数次尝试相互协作,而且其中一些效果的确不错,不过很多人不会进行配合,因为他们不会考虑其他人,而是按照自己的日程冲顶。

       好吧,所以,你会见到寒冷状况下有300人以蜗牛的速度尝试首批冲顶。无需丧失信心,事情依然有解决方法。等等。

延迟出发

       这种可能性就是队伍在所有人尝试之后成为最后冲顶的队伍。13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Dave Hahn年复一年都在遵循这样的策略,而且非常成功。有利之处便是天气通常是季节中最为温暖的,靴子留下极深的印迹,而且拥堵也消失不见。你可以快速和轻松行进。不过,这里有一个巨大的“但是”...

孟加拉湾气旋

       珠穆朗玛峰的天气预报有所发展,但是一个来自孟加拉湾的气旋可以为珠穆朗玛峰带来降雪和疾风,或者是导致季风季提早开始,又或是气气旋移动至山峰顶部,或者一百种可能,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登山季早期便可能很早出现挑战。

       即使预报周期很早结束,突然之间,所需的4-7日的冲顶周期减少至2-4日,你需要堵上自己的性命。如果你在这样简短的周期内尝试,你不得不快速行进,通常必须爱高海拔区域度过更多的夜晚进行休息。你或许需要使用并是必须的额外辅助氧气,总之,你的健康状况要接近完美。这不是新手,缓慢,经验不足登山者的愿景。你很可能遇难。根据我的观点,这是风险最大的部分。

       歌蒂拉(歌蒂拉与三只熊)时间

       每年,当天气不太寒冷和不太炎热,风速很低时(如同珠穆朗玛峰的通常情况!),数支幸运的队伍会在登山季早期和晚期取得成功。换句话说,完美状况。自1953年,大多数登顶发生在5月17日-22日之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天气状况适宜。让我们重复强调 - 仅是因为更多的人于5月19日到达山峰顶端,并不意味着每年这一日天气总是很好。

       根据此前谈论的讨论,由于拥堵,这些队伍选择避开很早的周期,但是不希望等到太迟,冒险最终错失适宜天气。所以清楚十数年来,5月19日是个甜蜜的分界点,众多队伍都会专断地在这一日尝试。

珠穆朗玛峰登顶日
数据来源:Himalayan Database

       不过,随着气候变化,很多历史模式不再像曾经那样可以预见。总之,具有长期经验的向导,Russell Brice(罗萨尔),将会筛选商业天气预报,并基于他们的经验,职业气象预报员的建议和夏尔巴向导对于珠穆朗玛峰状况的持续关注认定一个周期。你鲜少看到Himex团队在糟糕的周期冲顶,不过,偶尔依然会发生。

拆分成小型队伍,快速行进,灵活应对

  
       这是我最为钟爱的策略,不过,也最难实现。你玩自己的游戏。你在意志和身体完全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出发。你充分地休息,进行海拔适应训练,你的所有帐篷搭建完毕,同时天气看起来也相当不错。

       2017年,有队伍有着50名成员,此外还有50位夏尔巴协作 - 共有100名登山者!这些大型队伍会分成更小的团队,或许共20至40攀登者,人数依然很多。这是一种不“阻塞”线路的尝试。

       但是有些人使用一种毫不夸张全身攀爬的技巧。理论就是他们如同一个豆荚中的豆子般整体行动,队伍集中所有的力量。如果他们独自身处山峰,这个策略尚可,但是问题就是这个技巧总是令行动极为缓慢,并在更早的时候导致我们所谓的瓶颈。

       所以面对这些阻滞最好的方式就是解开固定绳索,绕过人群。是的,你需要开绿从冰面或是陡峭区域滑动及跌落致死的风险,不过你必须借助自己的常识判断在何处,在何种情况下采取这样的行动。

            无论如何,关键就是你必须保持灵活性从自己的队伍中脱颖而出。如果你的领队坚持认为你是阻碍,那么你会止步不前。在离开大本营之前与你的团队谈及这样的设想。

       2011年5月20日,从南坳出发时,我和卡米“通过阻滞”。当晚海拔越27,000英尺处的Triangular山壁处有40至60人几乎站在一处,这里就位于南坳上部,或是4号营地。天气堪称完美,区域的状况相对适宜,但我们行进时,并未感到过于陡峭。我们一气超过50多人。

       就是这一个决定让我们成为当日从南侧取得成功的150人中第三和第四位到达顶峰的登山者。我们在整个攀登和返回的过程中从未耗时等待。

选择

       我了解了多个设想,在珠穆朗玛峰,由于团队领导,山峰状况,天气影响或是个人能力,通常来说,你的选择极为有限。

       几乎可以确定,2017年相当艰难。这或是最终迫使未来发生严肃改变的一年。从所有的方面来说,相较于历史数字,山峰北坡也将会同样拥堵。第二阶段出现延迟,而另外数百人在山峰另外一侧希拉里台阶的瓶颈区域遇到相同的情况。同时,北坡宣传最为积极的商业队伍宣传“他们”一端相当安全,此前在登山季期间和之后一切顺利。

       任何情况下,或许避免珠穆朗玛峰任何一侧商业线路拥堵的唯一解决方法就是限制登山人数,如同麦金利峰,或是对申请许可的严格要求,或许规定登顶一座八千米级别山峰。

       但是,众所周知,珠穆朗玛峰等同于金钱,无论是中国,又或是尼泊尔一侧均不愿意放弃。今年,中国甚至向大本营供电,显然,他们期望从珠穆朗玛峰的旅游中获益。

       那么你有何选择?事实上,如果你认为这些不可理喻,那么依然会有一些。

       首先:在几乎无人到访的秋季在这里进行攀登。是的,这需要更为强壮,速度更快,更加坚强,更具经验的登山者,但是...

       其次:常识不同的路线,如同西脊。是的,这难度更高,距离跟厂,你登顶的几率更低,这需要经验更为丰富的登山者,但是...

       第三:依照你的个人计划,何时出发,何处攀登。没有定论标明你必须借助协助团队连接的固定绳索或是横梯。是的,这更为危险,要求更具技巧和经验的人,但是...

       抱怨珠穆朗玛峰的拥堵变得相当热门,尤其是在那些并不身处那里,此前从未去到过那里,也永远不会去往那里的人们之间。对于那些人来说,批判拥挤就如同说到,我不希望参加任何把我看作是成员的俱乐部。

       最终,我们都会有选择。
2#
发表于 2017-4-20 21:30:00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学习北京市政府,摇号!

点评

还要限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0 22:16
可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0 21: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7-4-20 21:48:21 | 只看该作者
唯岳 发表于 2017-4-20 21:30
建议学习北京市政府,摇号!

可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7-4-20 22:16:31 | 只看该作者
唯岳 发表于 2017-4-20 21:30
建议学习北京市政府,摇号!

还要限号~

点评

现在的审批制其实就是“限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1 00:31
一三五男的爬,二四六女的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0 22: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4-20 22:26:58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微醺的岁月 发表于 2017-4-20 22:16
还要限号~

一三五男的爬,二四六女的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4-21 00:29:51 | 只看该作者
还是该安装电梯。只有增加流动速率,才能根本解决拥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4-21 00:31:5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审批制其实就是“限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4-21 14:49:08 | 只看该作者
把山炸低100米,不再是世界第一高峰。估计就没那么多人去登了。

点评

不如其它想挣钱的山都往山顶垫砖,把第一的名头抢过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1 19:01
这个办法好,让他们去爬K2,就没几个人敢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4-21 15: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4-21 15:09:39 | 只看该作者
西域老狐 发表于 2017-4-21 14:49
把山炸低100米,不再是世界第一高峰。估计就没那么多人去登了。

这个办法好,让他们去爬K2,就没几个人敢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4-21 19:01:25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西域老狐 发表于 2017-4-21 14:49
把山炸低100米,不再是世界第一高峰。估计就没那么多人去登了。

不如其它想挣钱的山都往山顶垫砖,把第一的名头抢过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