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猛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户外安全] 绝命穿越:生死秦岭198小时(zt云南队)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7-5-16 09:41:41 | 只看该作者
水杉的天空 发表于 2017-5-16 09:26
“当晚,太白山梁上的风速达7至8级,夜间温度达零下18至20度。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有及时的热量补给,人体 ...

假如妻子回去找到丈夫,丈夫受伤加失温症状,无法继续前行,只能两人扎营再住一晚上,结果会如何?结果有各种可能吧。可能妻子返回去救人,但人已经冻伤了,或者人已经冻死了,或者夫妻二人一起冻死,但我们都希望出现最佳结果:两人支起帐篷住一晚,第二天都得救了。

点评

最佳结果出现的概率你认为能超过一成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1 13: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7-5-16 09:49:27 | 只看该作者
带你去转山 发表于 2017-5-16 09:26
可能他老婆是没有力量回头救人了,但也看人的意志和胆识。但我同意你“不是身临其境,没法体会”的说法。 ...

从文章看,当时谁也没力量去救人了。那个上海人,之前曾奋不顾身地回头去找过人,应该是很侠义的。但后来被女人跪着求都不敢回去了。估计当时他连自己是否能活着走下山都没把握了。

点评

昨天读完后,心里揪的难受,特别是妻子跪求无果后竟然跟队伍走了,或许人在只剩最后喘息时只能顾住自己。 今天中午带了一碗面皮回家吃,刚吃完肚子疼的完全受不住了,家人出差没在家,急忙给我弟打电话,打完电话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6 16:55
咱们在这里空谈哈,可能身临其境就不会这么想。我想应该原地扎营等待天气好转,特别是有的队员提出原地等待而没这么做,这是主要原因。但这个过去就不说了,就说行进了以后的事,第一、遇到那么恶劣的气候,领队就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6 09: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7-5-16 09:59: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带你去转山 于 2017-5-16 10:03 编辑
西域老狐 发表于 2017-5-16 09:49
从文章看,当时谁也没力量去救人了。那个上海人,之前曾奋不顾身地回头去找过人,应该是很侠义的。但后来 ...

咱们在这里空谈哈,可能身临其境就不会这么想。我想应该原地扎营等待天气好转,特别是有的队员提出原地等待而没这么做,这是主要原因。但这个过去就不说了,就说行进了以后的事,第一、遇到那么恶劣的气候,领队就该把人拢到一起走,不能拉开太大距离。第二、领队和其他男人假如有上海那位的侠义意识,发现有人走散了必须回去救人,哪怕自己也回不来了,否则的话,你干嘛当领队啊,领队的首要意识就是把人带出来了,就要把人带回去。能往前走为啥没有力气往回走啊,往回走可能还顺风呢;第三、还有一个胆识和意志品质问题,这要看先天素质,东北人说的话:尿性。

点评

我同意你的看法,如果原地扎营待援或等天气好,这3人都不会死。即使没有吃的,只要能燃起炉子烧热水喝,饿两三天应该没问题。浑身湿透暴露在那种天气下,实在太危险。 另外,从文章看,死去的木文胜应该算队里户外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6 13:46
嗯,在过石海时,木文胜收队,跟在2名女队员之后,过了石海,大雾,能见度不足2米。半小时后,木文胜失踪。“木文胜失踪约1小时后,49岁的贾辉失踪。不到半小时后,杨利平也失踪。” 说明云南队这4个人体能相当,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6 10: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7-5-16 10:00:35 | 只看该作者
太白山梁上的风速达7至8级,夜间温度达零下18至20度....唉

点评

当年,北灵、东灵事故,最终,基本上也是这种天气环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6 10: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7-5-16 10:04:42 | 只看该作者
傻呆笨穷帅 发表于 2017-5-16 10:00
太白山梁上的风速达7至8级,夜间温度达零下18至20度....唉

当年,北灵、东灵事故,最终,基本上也是这种天气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7-5-16 10:12:48 | 只看该作者
西域老狐 发表于 2017-5-16 09:41
是的,看到这里,我想起了灵山上的无碍和小飞。结局也一样。

老狐咱不讨论了,事情不放谁头上,谁也不知道厉害。我只是想借这个是继续强调我说的户外两原则:量力而行,彼此信任。结果又引出来这么多话。哈哈,打住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7-5-16 10:15:49 | 只看该作者
带你去转山 发表于 2017-5-16 09:59
咱们在这里空谈哈,可能身临其境就不会这么想。我想应该原地扎营等待天气好转,特别是有的队员提出原地等 ...

嗯,在过石海时,木文胜收队,跟在2名女队员之后,过了石海,大雾,能见度不足2米。半小时后,木文胜失踪。“木文胜失踪约1小时后,49岁的贾辉失踪。不到半小时后,杨利平也失踪。”
说明云南队这4个人体能相当,都不是很强。如果一起走,形成一个小团队,保持2米距离。木文胜掉队也能及时发现。如果木文胜实在是走不动了,4个人找个地方扎营,结果也许会好点。

点评

经过木文胜失踪,队伍无奈与无视后,估记队伍的精神已涣散,所有人都是自己保命状态,集体观念早已为零。后面接着两人陆续倒下,前面人继续无视而前进,天啊,这画面我不敢想~~~比战争更无情恐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6 1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7-5-16 10:26:35 | 只看该作者
浑身湿透,寒冷至极,没有干衣裳可换,也没有能取暖的装置,食物可能也告罄。这种情况下,原地扎营也是很绝望的。所以关键在于装备,装备,装备!

点评

实际上只要能扎起帐篷就保命的....取暖用气罐烧热水,食物不会没有的,鳌太线计划走6天,不能只带3天的食物吧?另外走长线,普遍是吃的带多了.....鳌太第3-4天的营地扔吃的气罐的不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7 16: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7-5-16 10:42:57 | 只看该作者
商业队的经历赶上AA队的路线,可能也真的一时难以适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7-5-16 10:43:28 |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之前媒体说其中有个人只有一年的户外经验,现在都不知道谁说的是真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