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2958|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户外安全] 5.1鳌太事件各队记录汇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5-16 00:0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猛哥 于 2017-5-28 20:00 编辑

游记|“五一”生死鳌太穿越纪实 本色zt
http://bbs.lvye.cn/forum.php?mod ... 8302&fromuid=726282
(出处: 绿野户外网)


超越巅峰的梦想--我的鳌太生死一百二十九小时 杏雨zt
http://bbs.lvye.cn/forum.php?mod ... 8363&fromuid=726282
(出处: 绿野户外网)


又发现一篇鳌太五一好帖子
http://bbs.lvye.cn/forum.php?mod ... 8528&fromuid=726282
(出处: 绿野户外网)


再转 5.1鳌太记忆 你de抱抱
http://bbs.lvye.cn/forum.php?mod ... 8566&fromuid=726282
(出处: 绿野户外网)



绝命穿越:生死秦岭198小时(zt云南队)
http://bbs.lvye.cn/forum.php?mod ... 8792&fromuid=726282
(出处: 绿野户外网)


2017年5月的鳌太-----行走在地狱和天堂之间zt
http://bbs.lvye.cn/forum.php?mod ... 8798&fromuid=726282
(出处: 绿野户外网)


特别调查|鳌太生死结zt 湘君 奇记
http://bbs.lvye.cn/forum.php?mod ... &fromuid=726282
(出处: 绿野户外网)



这只队伍在风雪中的位置和云南队差不多zt一楼可以忽略
http://bbs.lvye.cn/forum.php?mod ... &fromuid=726282
(出处: 绿野户外网)


2#
发表于 2017-5-16 02:30:04 | 只看该作者
辛苦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7-5-16 09:12:0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是有心人,全部仔细拜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7-5-16 09:20:42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大夫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5-16 09:30: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5-16 11:04:02 | 只看该作者
方便,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5-16 11:0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5-16 20:40:27 | 只看该作者
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5-17 09:52:44 | 只看该作者
5月17日,各大网站都有:

“”女子命丧鳌太线:钱都花了不能白来 天气等等就好了“”

http://news.qq.com/a/20170517/002369.htm


蒙大夫再加上去吧。

点评

而且记者引用的数据错误很大:“从鳌山穿越到太白山直线距离80公里,实际距离超过170公里的鳌太线”。 实际全程六七十公里(根据下山点不同)。可参考这条轨迹http://www.foooooot.com/trip/184990/,阿三14年走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7 10:57
这篇文章中队员的叙述与云南队那篇的记录相同,只是加入了很多记者对当地政府的采访和记者自己的臆想,实际参考意义不如队员的亲身记录。不过这篇文章指出了发现三位遇难者的地址,相距不远,值得重点研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7 10:49
学习 太白县每年会根据气候的不同,发布禁止登山的时间,通常是每年的十月到第二年的五月,而登山最稳定的季节是每年端午节过后到十月之间。 很多驴友根本没有识别天气的能力。”郭小军说。这种天气转换不像是洪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7 10: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5-17 10:24: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黑葡萄干 于 2017-5-17 10:27 编辑
老海豹 发表于 2017-5-17 09:52
5月17日,各大网站都有:

“”女子命丧鳌太线:钱都花了不能白来 天气等等就好了“”

学习

太白县每年会根据气候的不同,发布禁止登山的时间,通常是每年的十月到第二年的五月,而登山最稳定的季节是每年端午节过后到十月之间。

很多驴友根本没有识别天气的能力。”郭小军说。这种天气转换不像是洪水来了,看到水变浑浊了,知道还有1分钟逃生的时间,这种转换往往是你没注意的时候以为来了一朵云,实际上来的是一个小型寒流,而具备这种识别能力的,是住在山里的原住民。
一位参与救援的队员分析,如果一个人在10分钟之内做不到搭帐篷、固定帐篷(抗风6-8级)、戴手套、取睡袋等一系列动作,大风一刮气温最少骤降10℃-15℃,失温基本上是首位致死原因。团队人员走丢或者彼此之间连接中断,没有有经验的领队带领大家,都是致命元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