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4828|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照片摄影] 贵州朗德苗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6-30 15:55: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郎德上寨系苗语“能兑昂纠”的意译,“能兑”即欧兑河下游之意,村以河名,“昂纠”即上寨,郎德上寨因属郎德地片上方,故名。寨内苗民的服饰以长裙为特征,所以又称为“长裙苗”。
2#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15:57:14 | 只看该作者
在这里除了可以欣赏到苗族独有的木吊脚楼建筑外,还可以欣赏到寨民表演的拦路酒歌、盛装苗舞、芦笙舞、八抬芦笙舞等等节目。郎德镇具有着得天独厚的民族旅游资源,镇内有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民间歌舞艺术之乡”、“全国百座露天博物馆”和“芦笙之乡”。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IMG_5773.jpg (94.23 KB, 下载次数: 15)

IMG_5773.jpg

IMG_5799.jpg (87.38 KB, 下载次数: 13)

IMG_579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15:58:57 | 只看该作者
村寨背山面水,古木参天,游人光临时都会受到热情接待。接待方式十分特别,他们身着节日盛装,唱起动人的敬酒歌,向客人敬献醇香的拦路酒,以“阻拦”客人进寨的特殊方式迎接客人,拦路少则三道,最后多达十二道,进了寨门,首先要到铜鼓坪上跳舞,先是节奏慢的“踩铜鼓”,后则是节奏明快“青年芦笙舞”,来此观光的游客往往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跳起来。

IMG_5852.jpg (102.98 KB, 下载次数: 16)

IMG_5852.jpg

IMG_5858.jpg (78.26 KB, 下载次数: 18)

IMG_5858.jpg

IMG_5865.jpg (107.87 KB, 下载次数: 10)

IMG_5865.jpg

IMG_5824.jpg (123.99 KB, 下载次数: 11)

IMG_5824.jpg

IMG_5850.jpg (134.83 KB, 下载次数: 17)

IMG_585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16:00:59 | 只看该作者
妇女们身穿绣衣条裙,头戴银角冠,男子们则长袍马褂,全村尽出,把客人引至寨中心芦签场。场上铜鼓高悬,青年乡民在这里为客人献上传统的苗族歌舞:芦笙舞、板凳舞、木鼓舞,铜鼓舞……最后,全村男女老少络绎上场,围成若干个同心圆,随着铜鼓点子款款绕场起舞,

IMG_5933.jpg (158.41 KB, 下载次数: 18)

IMG_5933.jpg

img_5886.jpg (79.99 KB, 下载次数: 19)

img_5886.jpg

IMG_5889.jpg (126.14 KB, 下载次数: 18)

IMG_5889.jpg

IMG_5896.jpg (143.68 KB, 下载次数: 20)

IMG_5896.jpg

IMG_5897.jpg (120.1 KB, 下载次数: 17)

IMG_5897.jpg

IMG_5903.jpg (61.49 KB, 下载次数: 12)

IMG_5903.jpg

IMG_5921.jpg (108.46 KB, 下载次数: 16)

IMG_5921.jpg

IMG_5922.jpg (61.09 KB, 下载次数: 14)

IMG_5922.jpg

IMG_5924.jpg (107.86 KB, 下载次数: 13)

IMG_5924.jpg

IMG_5927.jpg (115.02 KB, 下载次数: 16)

IMG_5927.jpg

IMG_5932.jpg (148.82 KB, 下载次数: 21)

IMG_593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16:05:00 | 只看该作者
妇女们身穿绣衣条裙,头戴银角冠,男子们则长袍马褂,全村尽出,把客人引至寨中心芦签场。场上铜鼓高悬,青年乡民在这里为客人献上传统的苗族歌舞:芦笙舞、板凳舞、木鼓舞,铜鼓舞……最后,全村男女老少络绎上场,围成若干个同心圆,随着铜鼓点子款款绕场起舞,

img_5800.jpg (83.75 KB, 下载次数: 9)

img_5800.jpg

IMG_5695.jpg (79.8 KB, 下载次数: 18)

IMG_5695.jpg

IMG_5696.jpg (66.86 KB, 下载次数: 16)

IMG_5696.jpg

IMG_5780.jpg (124.87 KB, 下载次数: 22)

IMG_5780.jpg

IMG_5786.jpg (141.65 KB, 下载次数: 16)

IMG_578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16:18:02 | 只看该作者
贵客进郎德上寨得按苗家礼俗喝拦路酒。从寨脚公路开始,到寨头的进寨门楼,设迎客拦路酒卡,多达12道。每道酒卡,在路中间放一张方桌,两边站着几个身着盛装的苗族男女青年,提壶端杯,向客人敬酒,每道两土碗,表示福寿双全。最后一道酒卡是进寨门楼,土碗换成了大牛角。如此一路想满饮进寨者,非“海量”莫能。不过不善饮酒的客人也不必担心,只要你双手背在身后,弯腰用唇轻触酒杯即离,并有礼貌他说一声“兜社莫”(苗语“谢谢你”)就可以“过关”了。主人虽然好客,但绝不会强人所难。欢迎仪式还有燃铁炮、放鞭炮、奏莽筒、唱酒歌等。在这之后,妇女们身穿绣衣条裙,头戴银角冠,男子们则长袍马褂,全村尽出,把客人引至寨中心芦签场。场上铜鼓高悬,青年乡民在这里为客人献上传统的苗族歌舞:芦笙舞、板凳舞、木鼓舞,铜鼓舞……最后,全村男女老少络绎上场,围成若干个同心圆,随着铜鼓点子款款绕场起舞,客人们也被邀入场内,使狂欢活动达到高潮。歌舞之后,可信步走人普通苗家,那“吱呀”的纺车,“嚓嚓”的布机,讲述着大山中宁静的生活,热情的村民定会邀你在吃新节或过苗年时再来,那是他们最隆重的节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16:22:12 | 只看该作者

贵客进郎德上寨得按苗家礼俗喝拦路酒。从寨脚公路开始,到寨头的进寨门楼,设迎客拦路酒卡,多达12道。每道酒卡,在路中间放一张方桌,两边站着几个身着盛装的苗族男女青年,提壶端杯,向客人敬酒,每道两土碗,表示福寿双全。最后一道酒卡是进寨门楼,土碗换成了大牛角

IMG_5831.jpg (99.9 KB, 下载次数: 21)

IMG_583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16:22:50 | 只看该作者

贵客进郎德上寨得按苗家礼俗喝拦路酒。从寨脚公路开始,到寨头的进寨门楼,设迎客拦路酒卡,多达12道。每道酒卡,在路中间放一张方桌,两边站着几个身着盛装的苗族男女青年,提壶端杯,向客人敬酒,每道两土碗,表示福寿双全。最后一道酒卡是进寨门楼,土碗换成了大牛角

IMG_5839.jpg (148.85 KB, 下载次数: 10)

IMG_583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16:23:16 | 只看该作者

贵客进郎德上寨得按苗家礼俗喝拦路酒。从寨脚公路开始,到寨头的进寨门楼,设迎客拦路酒卡,多达12道。每道酒卡,在路中间放一张方桌,两边站着几个身着盛装的苗族男女青年,提壶端杯,向客人敬酒,每道两土碗,表示福寿双全。最后一道酒卡是进寨门楼,土碗换成了大牛角

IMG_5842.jpg (115.64 KB, 下载次数: 17)

IMG_584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16:23:48 | 只看该作者

贵客进郎德上寨得按苗家礼俗喝拦路酒。从寨脚公路开始,到寨头的进寨门楼,设迎客拦路酒卡,多达12道。每道酒卡,在路中间放一张方桌,两边站着几个身着盛装的苗族男女青年,提壶端杯,向客人敬酒,每道两土碗,表示福寿双全。最后一道酒卡是进寨门楼,土碗换成了大牛角

IMG_5848.jpg (126.65 KB, 下载次数: 13)

IMG_584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