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hsh2006abc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后老刘】9月17日 戒台寺年票游活动照片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7-9-22 10:4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7-9-22 10:4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7-9-22 10:46: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sh2006abc 于 2017-9-22 10:47 编辑

以我们近终点的芦潭古道的小合结束吧,相机镜头有问题,质量不好,凑合着看吧!期待下次的重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7-9-22 11:03: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后老刘 于 2017-9-22 13:56 编辑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2017-09-20 高平

晨,由何各庄西公交车站南侧开始进入密林,这里人烟稀少,无法识别道路,蒿草一人高,荊条刺或野酸枣刺刮破胳膊,深一脚,浅一脚,踉踉跄跄地向前。



道路被蒿草和树杈覆盖,几米之外人影就消失在视界之外,我不敢掉队,生怕找不到路。


山上不时有废弃的建筑,应当是以前采煤时留下的,现在门头沟禁止采矿,所以大小煤矿早已关闭,不过许多矿井通气孔依旧存在,爬山时要躲避这些危险地方,万一坠入,将必死无疑。


爬到山脊,右侧就是定都阁,左侧将是千灵山瞭望塔,我们的目标是左侧。这里道路平坦,视野开阔,阳光暴晒,周身汗水淋淋。



山脊处有运输滑车的铁架子,不知何年何月丢弃此处。


我们顺着高压线铁架的方向向西,尽头处,折向南侧,道路时好时坏,一会儿钻进黑松林里,密不透风,枯死的枝干横七竖八,一会儿道路被蒿草掩埋,摸索着向前,另一侧就是百尺断崖。



我们来的秋坡地方,道路封死,只能翻越障碍进入,这里是废弃的村落,残桓断壁。


《宛署杂记》载:「孙膑洞在戒坛西南,离城七十里。长里许,高阔丈余」。实际上孙膑洞位于北京门头沟区永定乡秋波村西,现在千灵山境内。



杂花丛生


我们从秋波废村开始爬山,进过几百米上升,来到山顶的瞭望塔,也是千灵山公园组成部分。



千灵山


出千灵山东门,延着公路向下,不远地方就是停车场,特别渴,花5元买一瓶樱桃可乐,向南就进入戒台寺景区。


进入戒台寺山门,迎面就是辽槐,是由戒台的建造者法均大师亲手种植于辽代,已经将近千岁,在这里镇守山门千年也见证了戒台寺的千年兴衰。



辽槐对面就是山门殿,为南轴线上的第一座殿堂。 两侧与院墙相连,左右各有一个旁门。殿前有石狮子一对,并立有清康熙皇帝撰文的「万寿寺戒坛碑记」。山门殿面阔三间,单檐庑殿顶,灰筒瓦覆顶。四角挂有风铃,门额上挂「山门殿」斗子金匾。殿内前后贯通,中间为通洞。



两侧各立有一尊泥质彩绘的护法神塑像,一为密执金刚,一为那罗延金刚。




出了山门殿,迎面就是天王殿,面阔三间,单檐庑殿式,顶覆绿色琉璃瓦,门额悬挂「天王殿」斗子金匾。
殿内正中供奉漆金弥勒佛坐像。与其相背为汉白玉护法韦驮立像。两侧为泥质彩绘的四大天王立像。天王殿前有钟鼓二楼。




龙松,600年历史,敦实雄壮,遍布虬扎,皮似龙鳞,宛若苍龙翘首,具有一种阳刚之气,其树干扭曲向前,与对面的凤松形成「龙凤交颈」的美丽造型。



凤松,线条顺畅,挺拔俏丽,具有一种阴柔之美,其西南侧枝条下垂,宛如凤尾,树顶似凤头,扭颈向北,与对面的龙松形成「龙凤交颈」的美丽造型。



在天王殿门前南侧(鼓楼北),是「敇赐万寿禅寺碑」,乃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四月初八日建。碑文记述明代初期,王振携阮简、陈卫平等人集资对戒台寺进行修建,工程开始於宣德九年(1434年),成於正统五年(1440年),耗时七年之久。落成之时,明英宗敕赐额「万寿禅寺」。



天王殿面阔三间,单檐庑殿式,顶覆绿色琉璃瓦,门额悬挂「天王殿」金匾。



在天王殿后面,座落在近两米高的月台上。门额上高悬清乾隆帝手书「莲界香林」雕龙横匾。原来还挂有清康熙帝所题「般若无照」匾额和「禅心似镜留明月,松韵如莫振舞风」的楹联,今已不存。




殿内屋顶上有三个木雕藻井,上圆下方,井内各雕有一条团龙。下方汉白玉石雕的须弥座上供有明代铸造的铜质横三世佛。正中为释迦牟尼佛,南侧为阿弥陀佛。北侧为药师佛。每尊佛像高3.2米,重5000公斤。大殿前左右两侧各有三间配殿,左侧为伽蓝殿,右侧为祖师殿。



凤尾松,西侧枝条下垂,几近拖地,线条流畅,舒展自然,如瀑布倾斜而下。枝条层叠有序,长短有致,好似凤凰的长尾。



僧人打坐用铺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7-9-22 11:05: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后老刘 于 2017-9-22 14:04 编辑

此碑汉白玉石质,「御制禁止采煤碑」,康熙御制,满汉合壁,一通碑承载三个龙子(螭、赑屃、霸下),浮雕12赑屃,碑首二螭戏珠,阴阳共浮雕24条。额螭首,碑四周雕行龙。
  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康熙帝巡视西山留住戒台寺时,发现寺周诸山产煤,土著山民挖矿采煤,对戒台寺危害极大,以至于庙宇损坏,禅林危机,于是降下圣谕并立碑为戒,令戒台寺周围,禁止凿山采石。这块碑也被后人誉为「名山之护符,禅门之宝诰」。




通往大雄宝殿必经之路


沿石阶而上,侧面就是破栏而出的自在松


自在松,植根于大雄宝殿后石阶南侧的一棵古松,枝叶婆娑,郁郁葱葱,一片片松枝如巨大的羽扇一般为攀登石阶的游人遮阴。自在松枝叶舒展有致,仪态大方,颇有「逍遥自在」的风度也因此而得名。



细节


千佛阁是戒台寺的藏经楼,是戒台寺的中心建筑。建于辽代咸雍年间,是中国古建最高等级的建筑,大五脊重檐庑殿式建筑,分上下两层,各有十个大佛龛,每个大佛龛里有28个小佛龛,每个小佛龛里有三尊佛,共计1680尊佛,是名副其实的千佛阁。1965年经北京市政府决定拆除,落架保护。后因「文革」未修成。目前正在修复中。



「戒坛寺碑文」,乃是民国十年十二月刻立,作者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字体清灵隽秀,是戒台寺内极具鉴赏研究价值的碑刻之一。
与清末恭亲王奕的「重修万寿寺坛碑记」分列台阶左右。据「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中影印的该碑拓片,将碑文录写如下:
戒坛寺碑文 天津徐世昌撰并书
太行之山首于三危,扼于河、负轵阕、绝飞狐,北走,矗而为恒山支峦曾冈,隶属于幽燕之墟。秩秩然,以东极于海隅。斯则都人士所谓西山也。山之南干迤逦奥衍、坡坨相委,若随浑河以俱趋。其屹然特起、负天而北抗者,则为马鞍一山,有唐以来沙门所居,而以戒坛闻天下者也。扶舆之气,磅礴奔辏,将有所届,则必有崇山穹宫遏其冲而愈闳之,以穷其妍。夫戒坛之名于幽、并垂二千年。寺于唐、坛于辽,奂沦于金,易名踵饰于明。丰碑长松、石幢浮图,辇跸之所淹留,经藏之所容庋。为闳为妍,□既备止。论者方谓太行西来,雄奔之势,得斯禅宅,广侈相当。于是以奠神区而号胜地。故共和以来,有司据法守护,又为之丈量其界地,毋使豪右巧夺,意至善也。客岁有治于山之阳者,渴泉燥石,寺僧惶走相告,二三士夫知其事,察其坑脉,固非隆无所底,而毁隳寺宇,于法不合,又为之诉于所司,禁其开采。案既定,请文于予,予唯戒坛开,明清两朝先皆有禁令。之为业,虽日上太行,所蕴尤殊绝一世,然自井陉暨乎蒲阴,连峰峨峨,皆童濯千仞,缒凿坑冶可游刃也。若其余干旁出,林木蓊蔚,泉甘而谷虚,于其山为不数觏,则必受护之。毋取汲汲削以失其天赋之美。又凡立国者皆各有其宗教信徒,各葺治其居处,范以法律,勿俾废坏,东西所同也。京师寺庙当全盛时无虑千百,时代迁变,八、九为墟,今所存者或丽于苑囿,或伏于林扃,盖可偻指计也。然其仅存者中外人士咸以为古昔制度之留遗、宗教精义所寄托,亘数百载逃累劫而能赫然者也。必不可使鞠为瓦砾。部吏聚议,特为专条,躬任其保守之责令。观戒坛之寺其闳且妍也,若此泉石之溉被葱郁又若彼,则信乎其有获于保障而必不可以而荒之。载考斯寺,辽之法均大师、金之波离尊者,明之道孚大师,皆道播寰区,为人天眼目,灵塔皆在山中,遗迹之必护惜,揆之务条例亦应然也。世□方,毁象教、隆夷视、狂人力。异时国家清晏,居京师者得将登山瞻对灵迩,抚诸松而俯桑乾,北望太行蜿蜒之形,以见山川之佳、栋宇之壮,与大法同垂无穷,其必有然而思予言者矣。勒之贞珉,以告来者,非徒徇二三子之请己也。
中华民国十年十二月




恭亲王「重修万寿禅寺戒坛碑」,建于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坐落于千佛阁遗址前北侧。
光绪十年(1884年),厌倦了朝野的权力分争,来到戒台寺隐居,在其隐居期间,斥巨资修建罗汉堂、千佛阁等庙堂,并立下此碑,前述太祖仁皇帝(康熙)之圣谕(即御制禁止采煤碑),称之为「名山之护符,禅门之宝诰」,后书其佛心禅意之尔尔。




卧龙松,顾名思义,侧卧之龙也,那鳞片斑驳、硕大粗壮的「龙躯」仿佛正懒洋洋的爬过雕石栏杆,舒适地枕卧在一块刻有「卧龙松」三字的石碑上,乃清代恭亲王所书。



细节


细节


狮虎象柏,千年历史,树干地处有巨疤,远看像虎头,近看像大象,整个树疤有似一头完整的雄狮,人们戏说三种动物在这里修行,而得此奇观。



「戒台寺凿山路碑记」,曹汝霖所书。青石石质,民国十年立。形制为云纹、圆首、方趺比较精致。碑额题刻:永垂不朽 楷书阴刻,碑额阴无字。碑阳内容:记民国间修路事。隶书阴刻。
特点:碑趺佛教文饰,云托莲花纹,捐款人均为民国年间政府要员或知名人士,反映出戒台寺在民国时期的影响之大。
1921年,正值军阀争斗,北洋政府几易其主,京西地区水旱天灾,纷至不迭,戒台寺周边道路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香客叫苦,商旅不便。恰逢时任民国要员的曹汝霖先生与戒台寺住持达文和尚见面,达文便与曹先生商量集资修路一事,曹先生慨然应诺,便找到了当时的社会名流李国杰、建筑世家、实业家马辉堂,英国汇丰银行买办邓君翔,京剧名角余叔岩等人促成了此事,勒石为记。
碑文如下:
戒台寺凿山路碑记,盖闻物济人本我佛悲之旨,博施济众体,上天好生之心,迩来水旱频仍,天灾迭至灾黎遍地待哺嗷嗷,住持达文睹兹惨壮,实怆於怀,虽生慈愍之心,奈乏拯援之策,爰商诸曹润田先生以本寺至苛罗屯自石佛村至罗睺岭一带山路崎岖,自道光间经智天祥祖修葺,今已年久均坑陷不平,达文欲募资重修,以便行旅藉赡灾,黎荷曹公慨许倡捐钜款,召集附近灾黎数百人。刻日兴工,自春徂夏厥功告成,王道荡平,行旅咸称便利,以工代赈,饥民得庆,更生靡不出自诸善士之惠也。谨勒芳名用垂不朽,信士李国杰、曹汝霖、陆悟慧、杨仲和、马辉堂、邓君翔、余叔岩。信女曹苏斋、李偶癯、曹雅梅、陆慧仪、杨蓉初、邓长荣、陈叔仪、吴口口。
民国十年辛酋仲夏榖旦住持达文敬立




红杏出墙


禁荤


九龙松,气势磅礴,体型高大。游人伫立树下,移目上观,但见古松主干的分枝处,九条硕大的枝干如九条银龙腾空而起,向苍空扑展而去,左后隐身在密如浓云的松叶里。此松植于辽代,已过千年。



(辽)故崇禄大夫守司空传菩萨戒坛主法均大师遗行碑。此碑坐落于后花园内,汉白玉石质,位于法均衣钵塔与灵塔之间,坐北朝南,碑首雕刻精美,碑趺黄沙岩,龟形极为罕见,为北京地区最早的龟趺之一。
法均大师(1021—1075),咸雍五年来到慧聚寺也就是今天的戒台寺,为弘扬佛法在寺内修建戒坛并「开坛演戒」,受戒者纷至沓来,人人相传,香火大盛。道宗皇帝更是亲笔手抄金字「大乘三聚戒本」赐予戒台寺,并特授崇禄大夫、守司空,加赐法均名号。大师卒于太康元年,相传大师园寂火化时,天现瑞兆,火堆中升起五彩祥云,法均大师端坐祥云之上,空中现出数位金刚力士合十施礼说:「传佛主法旨,请普贤菩萨回归西天」。此后人们都称法均大师为「普贤大士」。此后寺内僧人为纪念法均大师在后花园西侧建立墓塔及衣钵塔,并立碑铭文,以颂法均大师无量功德。      




纹理实在精美


此幢乃辽代康元年产物,纪念名僧戒台创建者法均大师而立,为八面石柱体,上刻佛经,是北京最早的石经幢。



抱塔松,五米多长的粗大躯干仿佛巨龙一样扭转这「爬过」山门的矮墙,直向石阶下的辽代僧人墓塔扑抱过去,两条枝杈架在僧塔的两侧,真好像一条巨龙伸出前爪在「护卫」着古塔。



元代月泉新公长老塔幢。月泉新公长老将律宗与禅宗融和继续在戒台寺进行传戒活动,使戒台寺声名远播。他本人也成为当时京城的有名高僧。
塔为8面石柱形石经幢式,上有华盖,下有须弥座,幢身正面刻「大都鞍山慧聚寺月泉新公长老塔铭并序」,其余7面刻有月泉和尚的迹行。碑文记述了月泉新公长老出身、出家、成佛、讲戒、授徒、圆寂的一生。




在塔的华盖的石檐上,雕有8幅精美的浮雕伎乐图。正面一幅为石雕舞人,该舞人头梳高髻,上身裸,带璎珞,手执长带,全身向左倾斜,侧颈举臂,半蹲出左足,跪右腿,姿态奇特,富有动感;另外7幅为伎乐人,他们袒胸跣足,手持乐器,边奏边舞,形象生动,乐器则各不相同:有琴、曲颈琵琶、排萧、龙首笛、贝、笙和拍板。其中曲颈琵琶是中亚伊斯兰教国家的乐器,龙首笛和贝是印度的,琴、排萧、笙和拍板是中国的传统乐器。将这些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乐器综合在一座石经幢式墓塔上出现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月泉新公长老塔幢是一件珍贵的的佛教文物,同时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石雕纪念品。
有意思的是这样一座完整的塔幢竟是拼凑而成,原本在西峰寺是戒台寺的下院,寺后塔院内建有两寺高僧多座墓塔,其中就有元代新公塔。清朝后期,西峰寺衰败,山南山北古塔被犁平。只有新公塔保存下来。民国初年,著名学者周肇祥游玩至此见「月泉经幢今已移卧坡下泥草中」,塔基、华盖毁弃不存。他当即找到戒台寺住持达文和尚,「嘱其移置保存」。遂决定将其幢身移至戒台寺内保存。又为其配置了石座和华盖进行保护。这个华盖与清水双林寺经幢基本相同,应为辽代遗物。至此,历经沧桑的月泉新公长老塔幢才矗立至今。




尽头是五路财神庙,指的是赵公明及其四位义兄弟或部将。中路为财神赵公明,其余四路为东路财神招宝天尊萧升、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南路财神招财使者陈九公、北路财神利市仙官姚少司。拜五路财神,就是收尽东南西北中五方之财的意思。





此焚炉乃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捐献,铸于明万历二十七年,重2500公斤,青铜铸造,工艺精致,花纹柔和,乃精品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7-9-22 11:06: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后老刘 于 2017-9-22 14:08 编辑

重铸圣像修缮大殿记,近年产物


古树实在太多了


明代古碑


云开莲届圣坛遍淋醍醐雨,涛起香林雾阁瞻仰罗汉堂。


戒坛大殿。始建于辽咸雍五年(1069),金元明清各代均有维修,现仍保持着辽代的建筑风格。大殿顶部四面呈坡形,正中间是一个正方形的小平台。台上安放有明成化十三年
殿顶的上下檐之间有风廊环绕,两层檐角均挂有风铃,上圆下方。正面门额上挂有「选佛场」匾额。




由僧人德秀(1477)捐赠的铜质鎏金宝顶,呈金刚宝座塔形分布。中间一个高约5米,四周四个较小。



大殿外侧四周有20根檐柱支撑,四面正中部分均配置有称作「戒坛枋」的外枋门。


殿内的横枋乃乾隆帝御笔「树精进幢」的匾额。横枋内侧挂有清康熙帝御笔「清戒」二字的匾额。
殿内天花板金漆彩画.正中部分为「斗八藻井」,井内级深分为上下两层。方形的井口内壁上四周雕有许多小天阁,阁内雕有小佛龛,龛内圆形小门洞内均有木雕漆金小佛像。藻井上层的圆形部分正中的穹顶上倒挂着一条木雕团龙,龙头居于藻井中心,俯视下方。团龙四周的穹壁上还雕有八条「升龙」,合为「九龙护顶」。




戒台后面千手观音


戒台位于大殿正中,用大青石砌筑而成。平面呈正方形,台分三层,下大上小。底层高 1.4米,各边长 11.30米;中层高0.95米,各边长9.60米;上层高0.9米,各边长8.10米。每层台均为须弥座造形,上下枋雕有流云藩草,束腰处雕有佛龛,龛内均有一尊泥塑彩绘的戒神像。
上层台每面有佛龛7个,四面合计28个。佛龛高0.34米。
中层台每面有佛龛9个,合计36个,尺寸比上层略大。
下层台正面有佛龛13个。其余三面各12个,合计49个,尺寸又比中层稍大。
全台共计有小佛龛113个,安放着戒神113尊,这是1980年整修戒台寺时重塑的,出自第四代“「泥人张」张铭先生及其弟子之手。
戒台上面原有一座3米高的莲台,供奉有一尊明正统年间铸造的高达2米的释迦牟尼铜像,结跏坐,与其相背还有一尊三头六臂的佛母像,已于1973年调往浙江圆清寺。现今台上为一尊高3.35米的泥质漆金释迦牟尼坐像。佛像前原有十把辽代御赐的沉香木椅,今已不存。现在摆放的十把紫檀木椅和檀木雕龙桌案是后来配置的。这是举行授戒仪式时「三师七证」的座位。




铜缸


在戒坛大殿南北两侧各有18间配殿,原是五百罗汉堂。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戒台寺住持度博主持建造,内有泥塑彩绘的五百罗汉像。光绪年间由恭亲王奕訢出资重修。现今塑像已不存。



现辟为文物展室,展出数十件清代恭亲王奕訢在戒台寺隐居期间所使用的花梨紫檀木雕家具。



银杏树,清代皇帝曾经封为帝王树


朱自清原文:「戒坛在半山上,山门是向东的。一进去就觉得平旷;南面只有一道低低的砖栏,下边是一片平原,平原尽处才是山,与众山屏蔽的潭柘气象便不同。进二门,更觉得空阔疏朗,仰看正殿前的平台,仿佛汪洋千顷。这平台东西很长,是戒坛最胜处,眼界最宽,教人想起“振衣千仞冈”的诗句。三株名松都在这里。“卧龙松”与“抱塔松”同是偃仆的姿势,身躯奇伟,鳞甲苍然,有飞动之意。“九龙松”老干槎丫,如张牙舞爪一般。若在月光底下,森森然的松影当更有可看。此地最宜低回流连,不是匆匆一览所可领略。潭柘以层折胜,戒坛以开朗胜;但潭柘似乎更幽静些。戒坛的和尚,春风满面,却远胜于潭柘的;我们之中颇有悔不该住潭柘的。戒坛后山上也有个观音洞。洞宽大而深,大家点了火把嚷嚷闹闹地下去;半里光景的洞满是油烟,满是声音。洞里有石虎,石龟,上天梯,海眼等等,无非是凑凑人的热闹而已」。 



真武大帝庙,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全称真武荡魔大帝,为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明朝以后,在全国影响极大,近代民间信仰尤为普遍。





精美石表,高耸入云


京西古刹戒台寺内有一座大钟亭,原是地藏院的附属建筑。钟亭为卷棚顶,位于寺院东北角台基之上,背后三面环山,前方东望平原,居高临下,毫无遮拦。由于三面环山形成了一个天然巨大的共鸣箱,钟声经过震荡共鸣,被环山反射而回,从东北侧开口处冲出,因而可以传得很远,据说在四十里之遥的阜城门外八里庄都能听得见。
现今幽瞑钟已不存在,大钟亭内挂有一口新钟,清代的江宁织造曹寅,即「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曾写下了一首很有名的诗,名曰「马上望戒坛」:「白云满山谁打钟?马首西来路不逢。据此相看如一梦,因缘还欠戒台松」。




古道西风


古井




牡丹院,晚清时期,道光皇帝的第六子恭亲王奕欣,因朝廷内部的权势倾轧,而从光绪十年(1884年)开始,到戒台寺「养疾避难」,留住长达十年之久。此间,奕欣出资改建了自己在寺内所住的北宫院,使之成为一座环境优雅,因院内广种牡丹花,所以人们俗称「牡丹院」。



古道悠悠


我们从戒台寺停车场后面小道开始下山,走一段,前面被铁栅栏挡住,没有办法,只好翻越过去,看来我们户外爱好者还要学会翻墙本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7-9-22 11:11: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后老刘 于 2017-9-22 14:11 编辑

前面就是著名的进香古道石牌坊,阴面为明代产物,阳面为清代重修产物,摘自《门头沟文物志》:「牌坊位于戒台寺东500米处,是戒台寺的附属建筑,创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清光绪十八年(1892)重修。牌坊坐西朝东,为汉白玉石质两柱单间一层楼仿木结构。牌坊为庑殿顶,正脊两端饰龙吻,垂脊上饰垂兽,岔脊上饰戗兽及三走兽。檐下饰平身科五踩单昂斗拱八朵,四角饰角科五踩昂斗拱,斗拱下饰莲花座。正面斗拱下间饰高浮雕的一佛四菩萨,佛为结跏趺座于长方形须弥座上,双手结禅定印,菩萨也均为结跏趺座于仰莲座上,双手合什。龙门坊上饰一佛二菩萨四供养菩萨,一佛二菩萨为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造像均为站姿,阿弥陀佛为螺髻,身着通肩大衣,右手下垂施与愿印,左手上抬于胸前掌托莲台。观音菩萨双手执如意莲花,大势至菩萨左手平抬于胸前持一物,佛与菩萨均脚踏莲台,四供养菩萨两手提长柄香薰,两个手持佛引,边饰菩提树。造像间以云纹为衬地,一佛二菩萨均有头光。坊心刻有“永镇皇图”四个楷书大字,左边为重修题刻:“大清光绪壬辰年(1892)秋季九月六日,弟子长白文辉重修”。枋心外围联珠纹,两边各饰浮雕造像一尊,一尊为北方多闻天王,又称毗沙门天王,天王右手持戟,左手托一喇嘛式塔,身披甲;另一尊为护法神韦驮天,又称韦驮,他为南天王门下八将之一,居四大天王部下三十二将之首。围驮头戴盔,身披甲,双手合什,金刚降魔杵横架于双腕之上。小额坊上雕刻二龙戏珠,两边衬饰佛八宝图案。额坊下为饰云纹雀替。两柱内侧各饰高浮雕力士造像一尊,力士头戴冠,双手叉腰,身披帛带,赤脚立于仰莲座上,均作忿怒相。背面斗拱下也间饰同正面一样的一佛四菩萨造像。龙门枋上饰横三世佛及阿难、迦叶二弟子,佛皆结跏趺坐于仰莲须弥座上,阿弥陀佛施禅定印,释迦牟尼佛右手下垂作触地印,左手结定印,药师佛右手下垂作触地印,左手于胸前托药,阿难、迦叶双手合什,两边饰菩提树,其间以云纹衬地。枋心为楷书:“祗圆真镜”四个大字。左边为修造题刻:“大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岁次己亥季春吉日造”,枋心外围联珠纹,两边各饰金刚造像一尊,金刚头戴盔,身披甲,左手捧金刚杵。小额枋上图案与正面图案一样。枋柱下前后有鼓形夹柱石,斗拱及枋上图案均施彩绘。柱的正面饰浮雕楷书对联,上联为“星海空澄广映无边诸佛地”,下联为“日轮星鉴大明洪护梵王家”」。



两边各饰金刚造像一尊,金刚头戴盔,身披甲,左手捧金刚杵。


明代浮雕




坊心刻有「永镇皇图」四个楷书大字,左边为重修题刻:「大清光绪壬辰年(1892)秋季九月六日,弟子长白文辉重修」。


仿木结构


护林防火,时代的烙印


芦潭古道,京城通往潭柘寺的一条主要道路,清代皇帝为了拜谒皇陵之需,将原有的道路拓宽展平,并将部分路段用条石铺砌,当时称为「京易御道」。
芦潭古道起自于京易御道上的卢沟桥,过长辛店,东王佐、沙窝村、大灰厂,穿过石佛村,到达戒台寺,翻过了罗睺岭,走南村、鲁家滩、南辛房、平原村,到达潭柘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皇帝玄烨在去潭柘寺时,走的就是这条芦潭古道。




到处施工,工作人员不让我们入内,只好绕道而行,进入山沟,路已经破坏了,老刘在前面探路,我尾随之后,野草丛生,没有路,蚊子满天飞,没有办法,只能折断树枝,挨着虫咬,撕开施工围挡,进入庞潭古道。


前面就是著名的石佛村摩崖石刻,以前我来过,不像现在这样残破,那时巍峨的山崖的佛龛非常精美,周边绿树成荫,而现在一侧上方是高速公路,历史淹没了。


《中国文物地图集 北京分册下》记载:「石佛村摩崖造像 〔永定镇石佛村•明代•区文物保护单位〕摩崖造像散布于村东山崖上,坐东朝西,现存16龛18尊。造像题材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文殊、普贤、地藏等菩萨、罗汉和部分道教神祇。造像群雕凿时期为明天顺至万历朝,其造型各异,雕刻技法精湛,身躯比例匀称,是研究北京地区明代造像雕刻艺术的实物资料」。



这尊石佛像是近年来补修的


明代石佛,依旧精美,五百年了






能钻进来,实在不易,也不知何年何月再能到这深山老林里,大家留影,我的右侧是山后老刘,绿野版主,最右边是张瑗,爬山多年,给予我许多帮助;左边是山后老田,别看近七十,但绝对是强驴,我只能望尘莫及。


接着原路返回,走庞潭古道,这里正在维修,失去古道苍苍的历史本来面目。



古道石板被磨的油光发亮


来到娼妓桥,大吃一惊,原来在村口,现在村子消失了,四周垫高,开始修高速公路,原来人文环境完全破坏了,就像井底之蛙,越看越别扭。



娼妓桥,建于明朝初年,当年举行的「耍戒台赶秋坡庙会」,不仅僧侣、商贾、香客云集,娼妓们也来祈求菩萨保佑她们早日脱离苦海。然而岢罗坨三面环山,每逢雨季山洪暴发,道路无法通行,严重时大量被堵在山中的马帮还会造成疾病流行。于是京城的娼妓自发组织捐款,在必经之路上修建石桥,这个义举不仅是方便通行,更重要的是她们希望可以通过千万人的踩踏来替自己赎罪。



原来的石碑不知踪影,残存碑座


我们在这里留影,实在难得,以后这里还不知道是否存在呢?古迹毁得太多了,幸好我保留数年前原来的照片。


苛罗坨。这个名字有点怪怪的,以前叫李家峪,到了明朝初年,全国共有五大佛教圣地:北京的潭柘寺,戒台寺,山西的苛山,河南的萝山,浙江的普陀山。苛山,萝山,普陀山,各取一个字连起来读就成了「苛萝坨」,它包含北京以外三处佛教圣地,加上附近的潭柘寺,戒台寺,门头沟这个地方就成了全国五大佛教圣地的代称。
我第一次来这里,公交车站边是村委会,里面是古老村落,现在已经夷为平地,修路,破坏原来古道本来面目,实在让人痛心。




我参加山后老刘队活动,这是一个强驴团队,我只敢参加其中休闲的活动,这次从何各庄西爬山,至千灵山,转戒台寺,走芦潭古道参观石佛村摩崖石刻,转而走庞潭古道来到娼妓桥,最后从苛罗坨完成穿越,全程15公里,上升600米左右,只是路不好走,蒿草一人高,磕磕碰碰走来,能见识这么多古迹,实在值得。人生就是不断行走,不断学习,不断升华的过程。



上述资料摘自戒台寺网站,许多内容忠于权威介绍,不敢妄加评说,特此说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7-9-22 11:18:45 | 只看该作者
海荃大哥的美片:

b01.jpg (149.44 KB, 下载次数: 0)

b01.jpg

b02.jpg (112.34 KB, 下载次数: 0)

b02.jpg

b03.jpg (152.46 KB, 下载次数: 1)

b03.jpg

b04.jpg (89.45 KB, 下载次数: 1)

b04.jpg

b05.jpg (147.32 KB, 下载次数: 1)

b05.jpg

b06.jpg (151.36 KB, 下载次数: 1)

b0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7-9-22 11:21:31 | 只看该作者
海荃大哥的轨迹截图:

b07.jpg (57.34 KB, 下载次数: 1)

b07.jpg

b08.png (122.7 KB, 下载次数: 1)

b08.png

b09.png (122.52 KB, 下载次数: 0)

b09.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7-9-22 11:39:00 | 只看该作者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2017-09-20 高平 阅读 215
晨,由何各庄西公交车站南侧开始进入密林,这里人烟稀少,无法识别道路,蒿草一人高,荊条刺或野酸枣刺刮破胳膊,深一脚,浅一脚,踉踉跄跄地向前。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道路被蒿草和树杈覆盖,几米之外人影就消失在视界之外,我不敢掉队,生怕找不到路。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山上不时有废弃的建筑,应当是以前采煤时留下的,现在门头沟禁止采矿,所以大小煤矿早已关闭,不过许多矿井通气孔依旧存在,爬山时要躲避这些危险地方,万一坠入,将必死无疑。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爬到山脊,右侧就是定都阁,左侧将是千灵山瞭望塔,我们的目标是左侧。这里道路平坦,视野开阔,阳光暴晒,周身汗水淋淋。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山脊处有运输滑车的铁架子,不知何年何月丢弃此处。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我们顺着高压线铁架的方向向西,尽头处,折向南侧,道路时好时坏,一会儿钻进黑松林里,密不透风,枯死的枝干横七竖八,一会儿道路被蒿草掩埋,摸索着向前,另一侧就是百尺断崖。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我们来的秋坡地方,道路封死,只能翻越障碍进入,这里是废弃的村落,残桓断壁。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宛署杂记》载:「孙膑洞在戒坛西南,离城七十里。长里许,高阔丈余」。实际上孙膑洞位于北京门头沟区永定乡秋波村西,现在千灵山境内。
我们从秋波废村开始爬山,进过几百米上升,来到山顶的瞭望塔,也是千灵山公园组成部分。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千灵山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出千灵山东门,延着公路向下,不远地方就是停车场,特别渴,花5元买一瓶樱桃可乐,向南就进入戒台寺景区。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进入戒台寺山门,迎面就是辽槐,是由戒台的建造者法均大师亲手种植于辽代,已经将近千岁,在这里镇守山门千年也见证了戒台寺的千年兴衰。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辽槐对面就是山门殿,为南轴线上的第一座殿堂。两侧与院墙相连,左右各有一个旁门。殿前有石狮子一对,并立有清康熙皇帝撰文的「万寿寺戒坛碑记」。山门殿面阔三间,单檐庑殿顶,灰筒瓦覆顶。四角挂有风铃,门额上挂「山门殿」斗子金匾。殿内前后贯通,中间为通洞。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两侧各立有一尊泥质彩绘的护法神塑像,一为密执金刚,一为那罗延金刚。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出了山门殿,迎面就是天王殿,面阔三间,单檐庑殿式,顶覆绿色琉璃瓦,门额悬挂「天王殿」斗子金匾。
殿内正中供奉漆金弥勒佛坐像。与其相背为汉白玉护法韦驮立像。两侧为泥质彩绘的四大天王立像。天王殿前有钟鼓二楼。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龙松,600年历史,敦实雄壮,遍布虬扎,皮似龙鳞,宛若苍龙翘首,具有一种阳刚之气,其树干扭曲向前,与对面的凤松形成「龙凤交颈」的美丽造型。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凤松,线条顺畅,挺拔俏丽,具有一种阴柔之美,其西南侧枝条下垂,宛如凤尾,树顶似凤头,扭颈向北,与对面的龙松形成「龙凤交颈」的美丽造型。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在天王殿门前南侧(鼓楼北),是「敇赐万寿禅寺碑」,乃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四月初八日建。碑文记述明代初期,王振携阮简、陈卫平等人集资对戒台寺进行修建,工程开始於宣德九年(1434年),成於正统五年(1440年),耗时七年之久。落成之时,明英宗敕赐额「万寿禅寺」。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天王殿面阔三间,单檐庑殿式,顶覆绿色琉璃瓦,门额悬挂「天王殿」金匾。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在天王殿后面,座落在近两米高的月台上。门额上高悬清乾隆帝手书「莲界香林」雕龙横匾。原来还挂有清康熙帝所题「般若无照」匾额和「禅心似镜留明月,松韵如莫振舞风」的楹联,今已不存。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殿内屋顶上有三个木雕藻井,上圆下方,井内各雕有一条团龙。下方汉白玉石雕的须弥座上供有明代铸造的铜质横三世佛。正中为释迦牟尼佛,南侧为阿弥陀佛。北侧为药师佛。每尊佛像高3.2米,重5000公斤。大殿前左右两侧各有三间配殿,左侧为伽蓝殿,右侧为祖师殿。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凤尾松,西侧枝条下垂,几近拖地,线条流畅,舒展自然,如瀑布倾斜而下。枝条层叠有序,长短有致,好似凤凰的长尾。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僧人打坐用铺垫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捐钱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此碑汉白玉石质,「御制禁止采煤碑」,康熙御制,满汉合壁,一通碑承载三个龙子(螭、赑屃、霸下),浮雕12赑屃,碑首二螭戏珠,阴阳共浮雕24条。额螭首,碑四周雕行龙。
  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康熙帝巡视西山留住戒台寺时,发现寺周诸山产煤,土著山民挖矿采煤,对戒台寺危害极大,以至于庙宇损坏,禅林危机,于是降下圣谕并立碑为戒,令戒台寺周围,禁止凿山采石。这块碑也被后人誉为「名山之护符,禅门之宝诰」。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通往大雄宝殿必经之路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沿石阶而上,侧面就是破栏而出的自在松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自在松,植根于大雄宝殿后石阶南侧的一棵古松,枝叶婆娑,郁郁葱葱,一片片松枝如巨大的羽扇一般为攀登石阶的游人遮阴。自在松枝叶舒展有致,仪态大方,颇有「逍遥自在」的风度也因此而得名。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细节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千佛阁是戒台寺的藏经楼,是戒台寺的中心建筑。建于辽代咸雍年间,是中国古建最高等级的建筑,大五脊重檐庑殿式建筑,分上下两层,各有十个大佛龛,每个大佛龛里有28个小佛龛,每个小佛龛里有三尊佛,共计1680尊佛,是名副其实的千佛阁。1965年经北京市政府决定拆除,落架保护。后因「文革」未修成。目前正在修复中。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戒坛寺碑文」,乃是民国十年十二月刻立,作者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字体清灵隽秀,是戒台寺内极具鉴赏研究价值的碑刻之一。
与清末恭亲王奕的「重修万寿寺坛碑记」分列台阶左右。据「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中影印的该碑拓片,将碑文录写如下:
戒坛寺碑文 天津徐世昌撰并书
太行之山首于三危,扼于河、负轵阕、绝飞狐,北走,矗而为恒山支峦曾冈,隶属于幽燕之墟。秩秩然,以东极于海隅。斯则都人士所谓西山也。山之南干迤逦奥衍、坡坨相委,若随浑河以俱趋。其屹然特起、负天而北抗者,则为马鞍一山,有唐以来沙门所居,而以戒坛闻天下者也。扶舆之气,磅礴奔辏,将有所届,则必有崇山穹宫遏其冲而愈闳之,以穷其妍。夫戒坛之名于幽、并垂二千年。寺于唐、坛于辽,奂沦于金,易名踵饰于明。丰碑长松、石幢浮图,辇跸之所淹留,经藏之所容庋。为闳为妍,□既备止。论者方谓太行西来,雄奔之势,得斯禅宅,广侈相当。于是以奠神区而号胜地。故共和以来,有司据法守护,又为之丈量其界地,毋使豪右巧夺,意至善也。客岁有治于山之阳者,渴泉燥石,寺僧惶走相告,二三士夫知其事,察其坑脉,固非隆无所底,而毁隳寺宇,于法不合,又为之诉于所司,禁其开采。案既定,请文于予,予唯戒坛开,明清两朝先皆有禁令。之为业,虽日上太行,所蕴尤殊绝一世,然自井陉暨乎蒲阴,连峰峨峨,皆童濯千仞,缒凿坑冶可游刃也。若其余干旁出,林木蓊蔚,泉甘而谷虚,于其山为不数觏,则必受护之。毋取汲汲削以失其天赋之美。又凡立国者皆各有其宗教信徒,各葺治其居处,范以法律,勿俾废坏,东西所同也。京师寺庙当全盛时无虑千百,时代迁变,八、九为墟,今所存者或丽于苑囿,或伏于林扃,盖可偻指计也。然其仅存者中外人士咸以为古昔制度之留遗、宗教精义所寄托,亘数百载逃累劫而能赫然者也。必不可使鞠为瓦砾。部吏聚议,特为专条,躬任其保守之责令。观戒坛之寺其闳且妍也,若此泉石之溉被葱郁又若彼,则信乎其有获于保障而必不可以而荒之。载考斯寺,辽之法均大师、金之波离尊者,明之道孚大师,皆道播寰区,为人天眼目,灵塔皆在山中,遗迹之必护惜,揆之务条例亦应然也。世□方,毁象教、隆夷视、狂人力。异时国家清晏,居京师者得将登山瞻对灵迩,抚诸松而俯桑乾,北望太行蜿蜒之形,以见山川之佳、栋宇之壮,与大法同垂无穷,其必有然而思予言者矣。勒之贞珉,以告来者,非徒徇二三子之请己也。
中华民国十年十二月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恭亲王「重修万寿禅寺戒坛碑」,建于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坐落于千佛阁遗址前北侧。
光绪十年(1884年),厌倦了朝野的权力分争,来到戒台寺隐居,在其隐居期间,斥巨资修建罗汉堂、千佛阁等庙堂,并立下此碑,前述太祖仁皇帝(康熙)之圣谕(即御制禁止采煤碑),称之为「名山之护符,禅门之宝诰」,后书其佛心禅意之尔尔。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卧龙松,顾名思义,侧卧之龙也,那鳞片斑驳、硕大粗壮的「龙躯」仿佛正懒洋洋的爬过雕石栏杆,舒适地枕卧在一块刻有「卧龙松」三字的石碑上,乃清代恭亲王所书。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细节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细节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狮虎象柏,千年历史,树干地处有巨疤,远看像虎头,近看像大象,整个树疤有似一头完整的雄狮,人们戏说三种动物在这里修行,而得此奇观。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戒台寺凿山路碑记」,曹汝霖所书。青石石质,民国十年立。形制为云纹、圆首、方趺比较精致。碑额题刻:永垂不朽楷书阴刻,碑额阴无字。碑阳内容:记民国间修路事。隶书阴刻。
特点:碑趺佛教文饰,云托莲花纹,捐款人均为民国年间政府要员或知名人士,反映出戒台寺在民国时期的影响之大。
1921年,正值军阀争斗,北洋政府几易其主,京西地区水旱天灾,纷至不迭,戒台寺周边道路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香客叫苦,商旅不便。恰逢时任民国要员的曹汝霖先生与戒台寺住持达文和尚见面,达文便与曹先生商量集资修路一事,曹先生慨然应诺,便找到了当时的社会名流李国杰、建筑世家、实业家马辉堂,英国汇丰银行买办邓君翔,京剧名角余叔岩等人促成了此事,勒石为记。
碑文如下:
戒台寺凿山路碑记,盖闻物济人本我佛悲之旨,博施济众体,上天好生之心,迩来水旱频仍,天灾迭至灾黎遍地待哺嗷嗷,住持达文睹兹惨壮,实怆於怀,虽生慈愍之心,奈乏拯援之策,爰商诸曹润田先生以本寺至苛罗屯自石佛村至罗睺岭一带山路崎岖,自道光间经智天祥祖修葺,今已年久均坑陷不平,达文欲募资重修,以便行旅藉赡灾,黎荷曹公慨许倡捐钜款,召集附近灾黎数百人。刻日兴工,自春徂夏厥功告成,王道荡平,行旅咸称便利,以工代赈,饥民得庆,更生靡不出自诸善士之惠也。谨勒芳名用垂不朽,信士李国杰、曹汝霖、陆悟慧、杨仲和、马辉堂、邓君翔、余叔岩。信女曹苏斋、李偶癯、曹雅梅、陆慧仪、杨蓉初、邓长荣、陈叔仪、吴口口。
民国十年辛酋仲夏榖旦住持达文敬立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红杏出墙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禁荤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九龙松,气势磅礴,体型高大。游人伫立树下,移目上观,但见古松主干的分枝处,九条硕大的枝干如九条银龙腾空而起,向苍空扑展而去,左后隐身在密如浓云的松叶里。此松植于辽代,已过千年。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辽)故崇禄大夫守司空传菩萨戒坛主法均大师遗行碑。此碑坐落于后花园内,汉白玉石质,位于法均衣钵塔与灵塔之间,坐北朝南,碑首雕刻精美,碑趺黄沙岩,龟形极为罕见,为北京地区最早的龟趺之一。
法均大师(1021—1075),咸雍五年来到慧聚寺也就是今天的戒台寺,为弘扬佛法在寺内修建戒坛并「开坛演戒」,受戒者纷至沓来,人人相传,香火大盛。道宗皇帝更是亲笔手抄金字「大乘三聚戒本」赐予戒台寺,并特授崇禄大夫、守司空,加赐法均名号。大师卒于太康元年,相传大师园寂火化时,天现瑞兆,火堆中升起五彩祥云,法均大师端坐祥云之上,空中现出数位金刚力士合十施礼说:「传佛主法旨,请普贤菩萨回归西天」。此后人们都称法均大师为「普贤大士」。此后寺内僧人为纪念法均大师在后花园西侧建立墓塔及衣钵塔,并立碑铭文,以颂法均大师无量功德。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纹理实在精美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此幢乃辽代康元年产物,纪念名僧戒台创建者法均大师而立,为八面石柱体,上刻佛经,是北京最早的石经幢。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抱塔松,五米多长的粗大躯干仿佛巨龙一样扭转这「爬过」山门的矮墙,直向石阶下的辽代僧人墓塔扑抱过去,两条枝杈架在僧塔的两侧,真好像一条巨龙伸出前爪在「护卫」着古塔。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元代月泉新公长老塔幢。月泉新公长老将律宗与禅宗融和继续在戒台寺进行传戒活动,使戒台寺声名远播。他本人也成为当时京城的有名高僧。
塔为8面石柱形石经幢式,上有华盖,下有须弥座,幢身正面刻「大都鞍山慧聚寺月泉新公长老塔铭并序」,其余7面刻有月泉和尚的迹行。碑文记述了月泉新公长老出身、出家、成佛、讲戒、授徒、圆寂的一生。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在塔的华盖的石檐上,雕有8幅精美的浮雕伎乐图。正面一幅为石雕舞人,该舞人头梳高髻,上身裸,带璎珞,手执长带,全身向左倾斜,侧颈举臂,半蹲出左足,跪右腿,姿态奇特,富有动感;另外7幅为伎乐人,他们袒胸跣足,手持乐器,边奏边舞,形象生动,乐器则各不相同:有琴、曲颈琵琶、排萧、龙首笛、贝、笙和拍板。其中曲颈琵琶是中亚伊斯兰教国家的乐器,龙首笛和贝是印度的,琴、排萧、笙和拍板是中国的传统乐器。将这些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乐器综合在一座石经幢式墓塔上出现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月泉新公长老塔幢是一件珍贵的的佛教文物,同时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石雕纪念品。
有意思的是这样一座完整的塔幢竟是拼凑而成,原本在西峰寺是戒台寺的下院,寺后塔院内建有两寺高僧多座墓塔,其中就有元代新公塔。清朝后期,西峰寺衰败,山南山北古塔被犁平。只有新公塔保存下来。民国初年,著名学者周肇祥游玩至此见「月泉经幢今已移卧坡下泥草中」,塔基、华盖毁弃不存。他当即找到戒台寺住持达文和尚,「嘱其移置保存」。遂决定将其幢身移至戒台寺内保存。又为其配置了石座和华盖进行保护。这个华盖与清水双林寺经幢基本相同,应为辽代遗物。至此,历经沧桑的月泉新公长老塔幢才矗立至今。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尽头是五路财神庙,指的是赵公明及其四位义兄弟或部将。中路为财神赵公明,其余四路为东路财神招宝天尊萧升、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南路财神招财使者陈九公、北路财神利市仙官姚少司。拜五路财神,就是收尽东南西北中五方之财的意思。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此焚炉乃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捐献,铸于明万历二十七年,重2500公斤,青铜铸造,工艺精致,花纹柔和,乃精品也。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重铸圣像修缮大殿记,近年产物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古树实在太多了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明代古碑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云开莲届圣坛遍淋醍醐雨,涛起香林雾阁瞻仰罗汉堂。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戒坛大殿。始建于辽咸雍五年(1069),金元明清各代均有维修,现仍保持着辽代的建筑风格。大殿顶部四面呈坡形,正中间是一个正方形的小平台。台上安放有明成化十三年
殿顶的上下檐之间有风廊环绕,两层檐角均挂有风铃,上圆下方。正面门额上挂有「选佛场」匾额。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由僧人德秀(1477)捐赠的铜质鎏金宝顶,呈金刚宝座塔形分布。中间一个高约5米,四周四个较小。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大殿外侧四周有20根檐柱支撑,四面正中部分均配置有称作「戒坛枋」的外枋门。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殿内的横枋乃乾隆帝御笔「树精进幢」的匾额。横枋内侧挂有清康熙帝御笔「清戒」二字的匾额。
殿内天花板金漆彩画.正中部分为「斗八藻井」,井内级深分为上下两层。方形的井口内壁上四周雕有许多小天阁,阁内雕有小佛龛,龛内圆形小门洞内均有木雕漆金小佛像。藻井上层的圆形部分正中的穹顶上倒挂着一条木雕团龙,龙头居于藻井中心,俯视下方。团龙四周的穹壁上还雕有八条「升龙」,合为「九龙护顶」。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戒台后面千手观音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戒台位于大殿正中,用大青石砌筑而成。平面呈正方形,台分三层,下大上小。底层高 1.4米,各边长 11.30米;中层高0.95米,各边长9.60米;上层高0.9米,各边长8.10米。每层台均为须弥座造形,上下枋雕有流云藩草,束腰处雕有佛龛,龛内均有一尊泥塑彩绘的戒神像。
上层台每面有佛龛7个,四面合计28个。佛龛高0.34米。
中层台每面有佛龛9个,合计36个,尺寸比上层略大。
下层台正面有佛龛13个。其余三面各12个,合计49个,尺寸又比中层稍大。
全台共计有小佛龛113个,安放着戒神113尊,这是1980年整修戒台寺时重塑的,出自第四代“「泥人张」张铭先生及其弟子之手。
戒台上面原有一座3米高的莲台,供奉有一尊明正统年间铸造的高达2米的释迦牟尼铜像,结跏坐,与其相背还有一尊三头六臂的佛母像,已于1973年调往浙江圆清寺。现今台上为一尊高3.35米的泥质漆金释迦牟尼坐像。佛像前原有十把辽代御赐的沉香木椅,今已不存。现在摆放的十把紫檀木椅和檀木雕龙桌案是后来配置的。这是举行授戒仪式时「三师七证」的座位。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铜缸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在戒坛大殿南北两侧各有18间配殿,原是五百罗汉堂。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戒台寺住持度博主持建造,内有泥塑彩绘的五百罗汉像。光绪年间由恭亲王奕訢出资重修。现今塑像已不存。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现辟为文物展室,展出数十件清代恭亲王奕訢在戒台寺隐居期间所使用的花梨紫檀木雕家具。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银杏树,清代皇帝曾经封为帝王树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朱自清原文:「戒坛在半山上,山门是向东的。一进去就觉得平旷;南面只有一道低低的砖栏,下边是一片平原,平原尽处才是山,与众山屏蔽的潭柘气象便不同。进二门,更觉得空阔疏朗,仰看正殿前的平台,仿佛汪洋千顷。这平台东西很长,是戒坛最胜处,眼界最宽,教人想起“振衣千仞冈”的诗句。三株名松都在这里。“卧龙松”与“抱塔松”同是偃仆的姿势,身躯奇伟,鳞甲苍然,有飞动之意。“九龙松”老干槎丫,如张牙舞爪一般。若在月光底下,森森然的松影当更有可看。此地最宜低回流连,不是匆匆一览所可领略。潭柘以层折胜,戒坛以开朗胜;但潭柘似乎更幽静些。戒坛的和尚,春风满面,却远胜于潭柘的;我们之中颇有悔不该住潭柘的。戒坛后山上也有个观音洞。洞宽大而深,大家点了火把嚷嚷闹闹地下去;半里光景的洞满是油烟,满是声音。洞里有石虎,石龟,上天梯,海眼等等,无非是凑凑人的热闹而已」。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真武大帝庙,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全称真武荡魔大帝,为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明朝以后,在全国影响极大,近代民间信仰尤为普遍。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精美石表,高耸入云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京西古刹戒台寺内有一座大钟亭,原是地藏院的附属建筑。钟亭为卷棚顶,位于寺院东北角台基之上,背后三面环山,前方东望平原,居高临下,毫无遮拦。由于三面环山形成了一个天然巨大的共鸣箱,钟声经过震荡共鸣,被环山反射而回,从东北侧开口处冲出,因而可以传得很远,据说在四十里之遥的阜城门外八里庄都能听得见。
现今幽瞑钟已不存在,大钟亭内挂有一口新钟,清代的江宁织造曹寅,即「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曾写下了一首很有名的诗,名曰「马上望戒坛」:「白云满山谁打钟?马首西来路不逢。据此相看如一梦,因缘还欠戒台松」。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古道西风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古井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牡丹院,晚清时期,道光皇帝的第六子恭亲王奕欣,因朝廷内部的权势倾轧,而从光绪十年(1884年)开始,到戒台寺「养疾避难」,留住长达十年之久。此间,奕欣出资改建了自己在寺内所住的北宫院,使之成为一座环境优雅,因院内广种牡丹花,所以人们俗称「牡丹院」。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古道悠悠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我们从戒台寺停车场后面小道开始下山,走一段,前面被铁栅栏挡住,没有办法,只好翻越过去,看来我们户外爱好者还要学会翻墙本领。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前面就是著名的进香古道石牌坊,阴面为明代产物,阳面为清代重修产物,摘自《门头沟文物志》:「牌坊位于戒台寺东500米处,是戒台寺的附属建筑,创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清光绪十八年(1892)重修。
牌坊坐西朝东,为汉白玉石质两柱单间一层楼仿木结构。牌坊为庑殿顶,正脊两端饰龙吻,垂脊上饰垂兽,岔脊上饰戗兽及三走兽。檐下饰平身科五踩单昂斗拱八朵,四角饰角科五踩昂斗拱,斗拱下饰莲花座。正面斗拱下间饰高浮雕的一佛四菩萨,佛为结跏趺座于长方形须弥座上,双手结禅定印,菩萨也均为结跏趺座于仰莲座上,双手合什。龙门坊上饰一佛二菩萨四供养菩萨,一佛二菩萨为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造像均为站姿,阿弥陀佛为螺髻,身着通肩大衣,右手下垂施与愿印,左手上抬于胸前掌托莲台。观音菩萨双手执如意莲花,大势至菩萨左手平抬于胸前持一物,佛与菩萨均脚踏莲台,四供养菩萨两手提长柄香薰,两个手持佛引,边饰菩提树。造像间以云纹为衬地,一佛二菩萨均有头光。坊心刻有“永镇皇图”四个楷书大字,左边为重修题刻:“大清光绪壬辰年(1892)秋季九月六日,弟子长白文辉重修”。枋心外围联珠纹,两边各饰浮雕造像一尊,一尊为北方多闻天王,又称毗沙门天王,天王右手持戟,左手托一喇嘛式塔,身披甲;另一尊为护法神韦驮天,又称韦驮,他为南天王门下八将之一,居四大天王部下三十二将之首。围驮头戴盔,身披甲,双手合什,金刚降魔杵横架于双腕之上。小额坊上雕刻二龙戏珠,两边衬饰佛八宝图案。额坊下为饰云纹雀替。两柱内侧各饰高浮雕力士造像一尊,力士头戴冠,双手叉腰,身披帛带,赤脚立于仰莲座上,均作忿怒相。背面斗拱下也间饰同正面一样的一佛四菩萨造像。龙门枋上饰横三世佛及阿难、迦叶二弟子,佛皆结跏趺坐于仰莲须弥座上,阿弥陀佛施禅定印,释迦牟尼佛右手下垂作触地印,左手结定印,药师佛右手下垂作触地印,左手于胸前托药,阿难、迦叶双手合什,两边饰菩提树,其间以云纹衬地。
枋心为楷书:“祗圆真镜”四个大字。左边为修造题刻:“大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岁次己亥季春吉日造”,枋心外围联珠纹,两边各饰金刚造像一尊,金刚头戴盔,身披甲,左手捧金刚杵。小额枋上图案与正面图案一样。枋柱下前后有鼓形夹柱石,斗拱及枋上图案均施彩绘。柱的正面饰浮雕楷书对联,上联为“星海空澄广映无边诸佛地”,下联为“日轮星鉴大明洪护梵王家”」。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两边各饰金刚造像一尊,金刚头戴盔,身披甲,左手捧金刚杵。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明代浮雕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坊心刻有「永镇皇图」四个楷书大字,左边为重修题刻:「大清光绪壬辰年(1892)秋季九月六日,弟子长白文辉重修」。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仿木结构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护林防火,时代的烙印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芦潭古道,京城通往潭柘寺的一条主要道路,清代皇帝为了拜谒皇陵之需,将原有的道路拓宽展平,并将部分路段用条石铺砌,当时称为「京易御道」。
芦潭古道起自于京易御道上的卢沟桥,过长辛店,东王佐、沙窝村、大灰厂,穿过石佛村,到达戒台寺,翻过了罗睺岭,走南村、鲁家滩、南辛房、平原村,到达潭柘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皇帝玄烨在去潭柘寺时,走的就是这条芦潭古道。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到处施工,工作人员不让我们入内,只好绕道而行,进入山沟,路已经破坏了,老刘在前面探路,我尾随之后,野草丛生,没有路,蚊子满天飞,没有办法,只能折断树枝,挨着虫咬,撕开施工围挡,进入庞潭古道。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前面就是著名的石佛村摩崖石刻,以前我来过,不像现在这样残破,那时巍峨的山崖的佛龛非常精美,周边绿树成荫,而现在一侧上方是高速公路,历史淹没了。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中国文物地图集 北京分册下》记载:「石佛村摩崖造像〔永定镇石佛村•明代•区文物保护单位〕摩崖造像散布于村东山崖上,坐东朝西,现存16龛18尊。造像题材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文殊、普贤、地藏等菩萨、罗汉和部分道教神祇。造像群雕凿时期为明天顺至万历朝,其造型各异,雕刻技法精湛,身躯比例匀称,是研究北京地区明代造像雕刻艺术的实物资料」。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这尊石佛像是近年来补修的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明代石佛,依旧精美,五百年了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能钻进来,实在不易,也不知何年何月再能到这深山老林里,大家留影,我的右侧是山后老刘,绿野版主,最右边是张瑗,爬山多年,给予我许多帮助;左边是山后老田,别看近七十,但绝对是强驴,我只能望尘莫及。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接着原路返回,走庞潭古道,这里正在维修,失去古道苍苍的历史本来面目。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古道石板被磨的油光发亮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来到娼妓桥,大吃一惊,原来在村口,现在村子消失了,四周垫高,开始修高速公路,原来人文环境完全破坏了,就像井底之蛙,越看越别扭。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娼妓桥,建于明朝初年,当年举行的「耍戒台赶秋坡庙会」,不仅僧侣、商贾、香客云集,娼妓们也来祈求菩萨保佑她们早日脱离苦海。然而岢罗坨三面环山,每逢雨季山洪暴发,道路无法通行,严重时大量被堵在山中的马帮还会造成疾病流行。于是京城的娼妓自发组织捐款,在必经之路上修建石桥,这个义举不仅是方便通行,更重要的是她们希望可以通过千万人的踩踏来替自己赎罪。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原来的石碑不知踪影,残存碑座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我们在这里留影,实在难得,以后这里还不知道是否存在呢?古迹毁得太多了,幸好我保留数年前原来的照片。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苛罗坨。这个名字有点怪怪的,以前叫李家峪,到了明朝初年,全国共有五大佛教圣地:北京的潭柘寺,戒台寺,山西的苛山,河南的萝山,浙江的普陀山。苛山,萝山,普陀山,各取一个字连起来读就成了「苛萝坨」,它包含北京以外三处佛教圣地,加上附近的潭柘寺,戒台寺,门头沟这个地方就成了全国五大佛教圣地的代称。
我第一次来这里,公交车站边是村委会,里面是古老村落,现在已经夷为平地,修路,破坏原来古道本来面目,实在让人痛心。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我参加山后老刘队活动,这是一个强驴团队,我只敢参加其中休闲的活动,这次从何各庄西爬山,至千灵山,转戒台寺,走芦潭古道参观石佛村摩崖石刻,转而走庞潭古道来到娼妓桥,最后从苛罗坨完成穿越,全程15公里,上升600米左右,只是路不好走,蒿草一人高,磕磕碰碰走来,能见识这么多古迹,实在值得。人生就是不断行走,不断学习,不断升华的过程。
何各庄西至娼妓桥古道穿越记
上述资料摘自戒台寺网站,许多内容忠于权威介绍,不敢妄加评说,特此说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