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越山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月30日游览西溪湿地照片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5:22:57 | 只看该作者
      西溪湿地以自然风光见长,其人文历史十分悠久。它已有四五千年历史。大致分六个阶段,一是良渚文化时期,当时西溪湿地已渐具雏形,范围比现在要大的多,有许多湖泊,包括老和山一带原来都在西溪湿地的范围内。二是汉唐时期,西溪湿地开始有人类活动,当时有许多“唐村”。五代时,西溪有了驻军。三是宋元时期,西溪湿地在这个阶段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南宋,宋高宗看到这里风水很好,本来要把在这里建都,后又因别的原因,在原来的州府治所在地建都。当时,还有一条西溪御道,皇帝去郊外进香,西溪为必经之路,现在这条御道大部分已湮没,原址在留下还有一段。当时,西溪交通发达,军事地位重要。相传宋高宗曾在那一带养马,皇帝的马儿叫龙驹,于是传下了龙驹坞这个地名。

DSC02918.jpg (391.45 KB, 下载次数: 3)

DSC02918.jpg

DSC02919.jpg (385.75 KB, 下载次数: 4)

DSC02919.jpg

DSC02920.jpg (456.37 KB, 下载次数: 3)

DSC02920.jpg

DSC02921.jpg (426.07 KB, 下载次数: 4)

DSC02921.jpg

DSC02922.jpg (452.12 KB, 下载次数: 2)

DSC02922.jpg

DSC02923.jpg (459.72 KB, 下载次数: 6)

DSC0292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5:24:23 | 只看该作者
     明清时期,这是西溪最为昌盛的时期,地方官很重视治理水利,水灾少了,陆地渐渐露出来,老百姓在岸上养蚕、水塘里养鱼。这里没有船进不来,很幽静,又有野趣,很多文人骚客喜欢到这里来。特别是明末清初时,很多文人不愿到清朝做官,就到这里隐居起来,教书做画,养活自己,这里的文教事业也发达起来。明清时期,规模不大的庵普遍发展,大约有100多个。这里的庵很有意思,很多是文人庵,所谓文人庵,就是文人经常到庵里去吟诗作画、会友,而庵里的诗僧也常与文人应和。

DSC02924.jpg (484.46 KB, 下载次数: 2)

DSC02924.jpg

DSC02925.jpg (736.69 KB, 下载次数: 2)

DSC02925.jpg

DSC02926.jpg (582.2 KB, 下载次数: 3)

DSC02926.jpg

DSC02927.jpg (455.38 KB, 下载次数: 2)

DSC02927.jpg

DSC02929.jpg (434.37 KB, 下载次数: 0)

DSC02929.jpg

DSC02930.jpg (462.63 KB, 下载次数: 1)

DSC0293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5:25:51 | 只看该作者
      民国到2002年,这一时期,西溪湿地变化很大,一是西溪湿地从钱塘县划归杭县,成为郊区,现在又划给西湖区。而西溪湿地也发展成了蒋村乡、五常、留下、古荡、良渚等乡镇。解放后,很多工厂搬了进来,这里城市化进程加快,给西溪湿地造成很大危害,西溪湿地也渐渐蒌缩,水也污染得很厉害。

DSC02931.jpg (587.94 KB, 下载次数: 1)

DSC02931.jpg

DSC02932.jpg (487.99 KB, 下载次数: 2)

DSC02932.jpg

DSC02933.jpg (663.61 KB, 下载次数: 1)

DSC02933.jpg

DSC02934.jpg (699.43 KB, 下载次数: 3)

DSC02934.jpg

DSC02935.jpg (631.64 KB, 下载次数: 2)

DSC02935.jpg

DSC02936.jpg (538.85 KB, 下载次数: 3)

DSC0293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5:27:38 | 只看该作者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西溪就有先民生存。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平楚,次年封刘贾为荆王,东台为荆国东阳郡广陵县地。汉高帝十二年,刘邦封刘濞为吴王,建都广陵(今扬州市),东台属吴国,因其地高阜且傍海故得名“海陵”。西汉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建海陵县,领海安、西溪两镇,西溪之名也始见于此。

西溪曾是历史上盐税的主要征集地,北宋时期的三位名相吕夷简、晏殊和范仲淹早期都曾在泰州的西溪做过盐税官员。

相传,范仲淹初到泰州的西溪上任之际,有人曾劝他不要在这个小地方做税官,范公不以为然,笑而答道:

谁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

参知两丞相,曾向此间来。

西溪景区内现有海春轩塔、凤凰泉、度假村及北宋丞相范仲庵的读书堂。《天仙配》中董永的家乡传说也在这里,现仍保存着董永墓、董永祠、老槐树、土地庙、辞郎河、送子头等遗迹。

DSC02937.jpg (464.76 KB, 下载次数: 1)

DSC02937.jpg

DSC02938.jpg (457.98 KB, 下载次数: 2)

DSC02938.jpg

DSC02939.jpg (720.75 KB, 下载次数: 2)

DSC02939.jpg

DSC02940.jpg (738.87 KB, 下载次数: 2)

DSC02940.jpg

DSC02942.jpg (688.77 KB, 下载次数: 1)

DSC02942.jpg

DSC02943.jpg (748.4 KB, 下载次数: 0)

DSC0294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5:28:58 | 只看该作者
游览西溪湿地照片

DSC02944.jpg (560.8 KB, 下载次数: 2)

DSC02944.jpg

DSC02945.jpg (721.29 KB, 下载次数: 0)

DSC02945.jpg

DSC02947.jpg (488.73 KB, 下载次数: 2)

DSC02947.jpg

DSC02948.jpg (382.12 KB, 下载次数: 2)

DSC0294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