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新疆户外联盟 于 2017-12-2 04:11 编辑
梦游不周山 西域雪山悦 《山海经》曰:“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相传此山是女娲娘娘炼补天用五色石的地方。 《淮南子·道原训》均考不周山在昆仑山西北。相传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的路径,但不周山终年寒冷,长年飘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达。
当年女娲补天散落在西域大地的五色石成了人们喜爱的文缘饰品,一种石头吸引了百万人的追逐收藏,话说在宇宙间没有自由散漫的定律,当年女娲补天造人后伏羲顺应天理数制定了四仪八方六十四卦象,从此人间就有了方位与规律,炎帝教先民农耕,黄帝发明了辕车到仓颉造字,孔子推行乐,礼。人类社会的文明就是这样推进的。
时间过去了整整五千五百五十九年,临冬季节遥远的西域已经是树叶凋零,寒风凛冽,有一行人在茫茫隔壁艰难的沿着太阳落去的方向行走着,尽管场面很沧桑,但从这些人的气质看有一种无畏的精神,他们在昆仑山西北一带已经行走了三年零一十五天,目的是寻找传说中的不周山。这群人为首的那位叫李常宝,大大的眼睛,目光很深奥是一位有道行的人物,是专心研究女娲文化与金丝玉的带头人,随行的那几位看官可能都认识都是追逐女娲文化的金丝玉爱好者,道名:西域雪山悦,靓丽玫瑰,三顺,纪伟,川妹子归位。 太阳已经落下去了,大漠上只有呼啸而过的风,又行走了一天大家在一个布满彩色石头的地方搭起了帐篷,又燃起了篝火,数着漫天的星星大家围着李常宝而坐,又一次聆听那遥远的神话传说故事……。北斗星移,风停之时大家回到各自的帐篷进入了梦乡。 一阵黑暗过后,大家沿着布满荆棘的山路走着,不时听着有一种天籁之音回荡在天地间,音到美妙之时每个人喜悦之极都有一种飘飘欲仙的境界,这是一种琴声,是一种古乐声,回想起来了这首春秋战国时期湖北荆州人伯牙的神曲,世人传说:“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随着音乐悠扬声大家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来路,进入到了史前境地。 一块硕大的怪石山横在眼前,上书一行篆文,懂点古文的西域雪山悦随口就念出来了“不周而周,有山无天”虽是古文也能理解,走在中间的川妹子归为有点急躁,操着一口四川方言说:撒子嘛,我就看不懂,众人听着都笑了起来,再看小山羊笑着露出了缺失的门牙缝,这行人里李常宝最有学问他给众人解释说:古文字周者圆,广,博大而合之意;不周者不合天理,不圆不广之意。有山无天是说上古时期道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天很空洞,那时候无四季方位,无时间定律,由于空洞灾难纵横,才有女娲补天造就人的故事。不周而周,有山无天广义上讲就是:说不周而周,万物准有序;我们看见的天是后天之说,先天之说,天空很恐惧是女娲用山上的石头练成了五色石补住了天才有我们现在看见的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