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56174|回复: 1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装备讨论] [完结!]民用顶级板不完全评测!包含RC4,雪道王,咋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3-21 14:02: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兆猫划弧 于 2018-10-1 15:16 编辑

完结。
第一批:雪道王,RC4 SC,金鸡ST Ti,head i.sl,沃克赛虎。
第二批:Blizzard SRC,Atomic S9
第三批:Nordica 大狗
*板子都试过之后,重新审视了之前对于各个板子的评价,进行了一些修正,比如RC4 SC和赛虎。




感谢雪友们的帮助,Ray Wang(我管他叫装备控),收藏了各式各样的板子,让我各种蹭着试滑。
还要感谢张同,阿比特的郭老师,作家沈超,提供板子试滑。



初衷:
为了帮助雪友们在一堆板子中快速定位到更适合自己的雪板,
也为了记录自己这个雪季滑各种板子的体会,写下了这篇。



体会:
1.虽然定位相似,但每块板子都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很多特性是相反的,热爱滑行的人需要认真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
2.技术和装备哪个重要,是个永恒的话题。我认为同样重要,因为特性完全不同的板子,滑行出来的节奏、幅度都是不同的,拍出视频可以很清晰的分辨。
3.软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板子的特性,有时用手掰一下也大概知道一二,但是还是要滑起来才能真正了解一块板子。
4.不要以为自己水平还不够高,滑不出雪板的区别。在短时间内来回切换雪板,一定可以非常清晰的感受到不同雪板的区别。
5.多换雪板滑一滑,尤其是换一些宽的、长的板子,可以有效帮助你发现技术的问题,全面提高技术。


开篇前,有几个前提:
0.本人身高168,体重125斤。能力一般,中级向高级进阶中,20度坡可以carving小弯下来(视频回头看我季末总结视频)
1.处女座,对细节有执念。(这条很重要)
2.写的板子我都试滑超过1整天,大部分超过3天。大弯小弯carving搓雪高速低速陡坡缓坡各种情况,差不多也穿着他们摔过~
3.评测只代表我自己,和我自己身边几个中级水平的朋友的意见,不喜欢的可以喷,但是请理智
4.我只有在崇礼滑过这些板子,至于软雪和all mountain能力,抱歉没有场地。我只讲on piste,硬雪道,崇礼的。


————————————————————————————————————————————————————————————————
OK,开始正题。

先PO出个整体的印象分,数据党可以参考一下。

—————————————————————————————————————————
首先,当然拿雪道王开刀!
总结:老伙计,稳重,享受乐趣但不求极限

这个板子,一定要把2015-16之前款,和2016-17之后款区别对待。
15-16前款我有,滑了一个雪季卖掉了,感觉软,刃不清晰。
16-17后款增加了一层ti,使用了石墨烯技术,重量和硬度都有所增加,做到了脱胎换骨。
这里我们只说后款。

这是一块非常稳重,容易上手,各方面都不错,但是不极限的板子。
piste的分类决定了他的沉稳,绝不激进,重心居中,中速,就能玩的很开心,
板头愿意入弯,板尾轻推你出弯,一切为你着想。但是carving还是head的问题,刃不清晰,没有纯卡的快感。
大弯不错,高速快节奏小弯差一些,不敏捷,不清晰,有点混沌。
另外板头扇形宽度过大,容易打板,需要适应,甚至要稍微宽站姿一些。

—————————————————————————————————————————
RC4 SC
总结:小激情,小确幸,小格调

还算好滑,不需要太大的适应,重心保持好,可以玩的很舒服。
carving刃很清晰,爽快感高,这也是fischer一贯的特点。
但是正如大家所说,这板子软的问题从一入弯就开始,一直持续到弯结束,
尤其大弯,你会感觉高速下稳定性不足。
另外到现在我也没有搞明白,一般的板子如果卡进去了,那么就可以一直稳定的卡;
sc为啥会卡进去之后偶尔有一些左右摆动的动作?
小弯灵敏度不错,可搓可卡。
所以,适合追求技术,但不太快,不太猛,又要有点小格调的雪友。



———————————————————————————————————————————
金鸡Hero ST Ti
总结:水一样的性格,包容你的一切,做你身后的女人,阴气重。

这个板子是谁滑谁爱,包括我和媳妇,还有几个朋友,每个人滑第一趟的时候,都对她很有好感。
没有不舒服的地方,能够帮你迅速入弯,完成你想要的弯形,帮你卡住硬雪,推开软雪。
一切都是按照你的要求完成,包容你的小失误,帮你完成大任务。
基本达到了前段软,后段硬的终极特性。
特性上唯一可以抱怨的,感觉板尾偏软,这点在167长度上依然可以感觉的到。
后劲不足,让我不太愿意用他来滑short pressure point的小弯。
当然如果你要暴力,不断地把自己推到极 限,似乎她不太支持。
最后大家都说,这板子有股阴气。。。


———————————————————————————————————————
head i.SL
总结:又快又稳,用数据说话的理性派,不需要太多情感沟通。


毫无疑问,这是全场最重的板子!
女生买这个板子考虑的不是你能不能滑,而要考虑你能不能拿的动!很可能你无法把他运到雪道上面!
15-16款我也有过,之后卖掉了。咱们也只谈16-17后款。16-17最明显的是更硬了,更重了!

这个板子就一个字,稳!我还没有滑过D2,不好比较,但是他的稳定确实是无话可说。
厚重的感觉,就像你穿了一双timberland在碎石地里面走,明明外面荆棘遍布,但是你却浑然不知~
厚重过滤掉了雪面很多的信息,好处是冰面条滑下来脚也不麻了~
坏处是,你无法通过脚来收集信息!脚下是硬雪吗?我在carving吗?速度如何?雪板压力如何?
这些信息有时会减少你的信心让你控速,有时会增强你的信心让你动感,但是一切都模糊了,没有沟通感。

硬度适中,入弯不会有顶脚的感觉,板尾也可以支撑你稍晚出弯控速。
但是太重,导致很快节奏的小弯有点难,也导致一天滑下来腿可能会有点累,尤其是坐没有垫脚的缆车。。。
哦对,烂雪中由于太重,灵巧性差一些,滑行起来难度有点大。

—————————————————————————————————————————
最后,是我的最爱的沃克赛虎啦!
volkl racetiger sl uvo
总结:快!轻薄!全神贯注!推到极限!一个字,小弯,干!

板子用了2个雪季,自己也经历了搓--卡--搓--卡--无所谓在搓还是卡的过程。
终于在这雪季末,在多次不信任她后,又重新拾起了对她信心。
因为她真是太难滑了!

从头硬到尾,没有给你一点喘息的机会!重心稍微一松,你就只能靠边重来。
又轻又薄的特点,雪面的动态会100%的传递上来,没有过滤!
硬雪和冰传递上来的感觉,挺吓人的,会影响你的信心,觉得板子不够稳定。
另外底刃默认1.4度,立刃不够高的话会有抓雪能力不足的感觉。
但看到Reilly的滑行,你就可以明白这板子到底可以被完成啥样~
我要做的,就是完全相信她的能力。

同样是因为轻薄,敏捷度绝对的全场最高,很慢很缓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做出很精准,很动感的滑行。
小弯更倾向于short pressure point,需要暴力的驱动,她才能弯。。。
大弯个人建议不要完全跟着刃走,因为太快,腾龙3个弯我就被带到后座去了。。。

用这个板子,要做好被虐的准备,也要有反虐的信心!

—————————————————————————————————————————
第二批
Blizzard 暴雪 SRC
总结:柔韧,线性,酷酷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柔美的心

这个板子用手掰的时候,很软,软到你有点不敢相信这是一块民用顶级的SL板。。。
滑起来基本也印证了这样的预期,说难听点,脚下感觉踩了一张厚纸板(相对于民用顶级SL)。
带来的好处,这板子的柔韧感非常好,很贴合雪面,动作非常渐进,线性度很高,很容易细腻的把握压力。
带来的坏处,陡坡高速偏横向搓雪时的抖动确实要大一些,而且是较大幅的整板抖动。

试来试去,我发现用他来滑纯卡小弯是个好选择,能够在可控的范围内,
不断尝试增加弯形深度,提高立刃角度,增加频率,不断寻找自己的极限。
就算被弹飞,被带到后坐,也不会摔的太惨:)

暴力一些的滑法,身为顶级版,不会有太大的露馅,但乏善可陈。感觉他在跟你说,easy easy~
整体上这个板子可以认为是更软,更柔和的金鸡st ti,但对我来讲似乎有点柔和过了。。。
适合很柔美,很优雅的滑行,虽然和他的外观不太相称。

——————————————————————————————————————————————————————————


Atomic S9
总结:涡轮增压加持的轻量化钢铁侠


终于来到了众望所归的s9!这个板子今年的出场频率简直逆天!不试试怎么好意思说自己在评测雪板!
作为完全换代,S9轻量化到了6.3KG!并列全场最轻。但板子并不像赛虎那么薄,上面的塑料层还是有些厚度。
掰起来就告诉你,硬,但还不是那么硬。

板子一上脚的感觉是,我是鞋穿歪了还是板子穿歪了?为啥腿的指向和板子不一样呢!
这种感觉在低速基础小弯时尤为明显。板子的压力反馈也不线性,会突然异常反弹一下吓你一跳。
这个问题老婆滑的时候也同样有感受,确实低速滑这个板子的感觉,就一个字,不线性
感觉板子有两个档位,一快一慢,一松一紧,跟涡轮增压一样。。。
如果你刚好在这两档间滑行,那就要忍受各种不线性了,不知道这和他中间那个金属加强筋是否有关呢。

如果增加动态,让板子始终在二档发力,终于发现这绝对是一块好板子,
小弯灵巧,大弯稳重,走刃清晰,可搓可卡。可以说,轻量化带来了灵巧,同时没有丧失atomic一贯的稳定感。
越滑越想快,越快越来劲。

对于喜欢暴力滑法,要把自己推到极限的中高级雪友,选这板子绝对没错!
如果你还在慢慢进阶,这板子有点虐心了。。。


——————————————————————————————————————————————————————————


第三批
Nordica 大狗 , Dobermann SLR EVO
总结:柔韧,换了包装的暴雪SRC



找到的是2015-16款,但是也简单对比了17-18款,除了固定器有些许变化,板子的软硬是相似的。
这个板子我试下来发现,真的如很多人所说,大狗和暴雪SRC有太多的联系。
板子侧面的颜色、结构、三围、重量、固定器,真的是一样一样一样的。
滑起来的质感也是相同,柔韧,不激进。
最大的区别在于涂装,还有SRC下面那几个字:handmade in Austria
所以我用丰田86和斯巴鲁BRZ来形容他们的关系。

不好意思我没有滑出他们的区别,所以我大胆的假设:他们俩个就是一样的。
所以对于他的评价,请参考上面的暴雪SRC。



谢谢大家看了这么长,后续我还在考虑分享一下不同类型雪板的滑行心得,比如板腰65、80、100、120的板子,滑起来到底有啥区别。敬请期待~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3-21 16:36:33 | 只看该作者
特别喜欢楼主把雪板比喻成车。不过按理说这五款,尤其是后面几款不都应该是同级的么...

点评

我第一顺序是通过品牌调性区分的,之后是按照比较有特点的车型~ 可以考虑回头再统一一点标准,哈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1 16: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8-3-21 16:48:22 | 只看该作者
firehawk 发表于 2018-3-21 16:36
特别喜欢楼主把雪板比喻成车。不过按理说这五款,尤其是后面几款不都应该是同级的么... ...

我第一顺序是通过品牌调性区分的,之后是按照比较有特点的车型~
可以考虑回头再统一一点标准,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8-3-21 16:52:45 | 只看该作者
{51}{51}对初中级学友很有价值的帖子,等待后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3-21 16:56:33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支持。生动活泼!再添上S9和BLIZZARD的小回板就更完美了。

点评

正在和朋友借S9来试试,blizzard不是太好找,不知道谁有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2 10: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3-21 17:01:10 | 只看该作者
雪板点评细节部分符合处女座的特点,用车来比喻雪板形式新颖,很有特色,看了以后,准备找朋友借 宝马X1、雷克萨斯IS、保时捷911开开试试去,体会一下楼主所说的不同的特点。。。

点评

就属你重点抓的最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1 17: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8-3-21 17:07:18 | 只看该作者
昨夜听雪 发表于 2018-3-21 17:01
雪板点评细节部分符合处女座的特点,用车来比喻雪板形式新颖,很有特色,看了以后,准备找朋友借 宝马X1、 ...

就属你重点抓的最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8-3-22 10:18:04 | 只看该作者
苍月 发表于 2018-3-21 16:56
支持支持。生动活泼!再添上S9和BLIZZARD的小回板就更完美了。

正在和朋友借S9来试试,blizzard不是太好找,不知道谁有啊~

点评

S9是到处有,BLIZZARD是不好找。辛苦楼主了。 如果能加入DTX的RC4作对比就更好了,现在雪场里DTX也是大热门之一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2 10: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8-3-22 10:30:02 | 只看该作者
兆猫划弧 发表于 2018-3-22 10:18
正在和朋友借S9来试试,blizzard不是太好找,不知道谁有啊~

S9是到处有,BLIZZARD是不好找。辛苦楼主了。

如果能加入DTX的RC4作对比就更好了,现在雪场里DTX也是大热门之一了。

点评

DTX之前滑过,不过乔大湿之前也写的挺详细了。 我回忆回忆,或者借一块试试~ 我看您是DTX?这周在太舞,如果也在太舞的话可以借来试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2 10: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3-22 10:35:55 | 只看该作者
苍月 发表于 2018-3-22 10:30
S9是到处有,BLIZZARD是不好找。辛苦楼主了。

如果能加入DTX的RC4作对比就更好了,现在雪场里DTX也是大 ...

DTX之前滑过,不过乔大湿之前也写的挺详细了。
我回忆回忆,或者借一块试试~
我看您是DTX?这周在太舞,如果也在太舞的话可以借来试试~

点评

抱歉,我的是RC4。我从其他滑DTX的雪友处听到的反馈都很不一致,有说比RC4硬的,有说比RC4软的,到现在我也没弄清楚到底DTX的特性是啥。>_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2 17:25
请问这几天太舞的雪还能滑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2 12: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