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这是一段远古的回忆,这是一首如歌如泣的史诗,这是红尘外的一处沐浴圣地,这是一片远离喧嚣和世俗的净地。关于他的名字,关山知道,大地知道,走出的或走进的人知道,因为他是一种繁衍的信仰,不仅是板结在石碑上的图腾,而是烙在人们心里的一处坐标。
文章:有风吹过,配图:兰州益西户外俱乐部 相关活动:《益西活动》一山一水一古道 领队:兰州图图
有风吹过 来个合影
寂静的时光中,淹没于深山的古道,见证了多少故事,迎接过多少行客与归人,承载着多少的风风雨雨,渐渐的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里。一路寻行,一路欣赏,绵延幽深的古道,烙刻下多少沧桑与辉煌,而如画的风景让我陶醉,幽静柔美的山川让我流连,潺潺的溪水相伴与葱绿的山林,石板台阶盘曲蜿蜒在树林深处的凄凄荒草间,落满了干枝枯叶,默默的延续着她千年的美。
在陕甘宁交界,有一座苍茫高耸的山岭,如同一条蜿蜒长龙,首伏宁夏,尾落甘陕,自北向东南逶迤而下,它就是陇山。陇山分南北,北陇山即六盘山,南陇山即关山。这条山岭,由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泾源、隆德、静宁、平凉、庄浪、秦安等一些历史悠久的重镇,它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过汉中之后巍然屹立的第一道屏障,只有翻越了陇山,才会到达更加遥远的河西走廓。
关山,东望汉中、西控陇右,因其特珠的地理位置,成为历史一道重要山脉。而遍布于关山深处、令人扼腕叹息的古道,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初步形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说伏羲氏族曾在关山一带生活,从而有了古道最初的雏形。如果说这只是关山地区民间为古道提供了一份远古神秘的话,那发源于甘肃陇南礼县一带秦人的崛起,则为陇山古道的形成,提供了真实的基础。因为当时秦人东迁,正是经过关山而到达关中,这个过程,也恰好是关山古道的形成过程。历史上著名的秦始皇西巡的大致路线,就是出咸阳,过陇县,到达今天的甘肃平凉一带,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关山古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汉代开始,关山古道逐渐成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至隋唐两代,清明的政治,发达的经济,对交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关山古道由此而成为交通重地。宋元明清,关山古道从繁盛走向衰落,期间关山长期战争频发,土匪肆虐,在一定程度上对古道造成了破坏。
关山古道分北、中、南三条线,我们这次选择华亭莲花台进山,途径张家川出庄浪县云崖寺,根据自己查询的情况个人认为属于关山古道北线其中的一部分(平凉驴友或称为回中古道)。北线,即秦家源古道,是关山古道最早的一条干道。这条干道的大致走向是从张家川县恭门镇经马鹿、羊肚子滩、秦家源至陇县固关。这条古道,自秦汉以来,不同肤色不同身份的人从这里一程又一程地走过,丝绸、陶瓷、茶叶也从这里运转,文明的灯盏从此长亮而不熄,正如唐边塞诗人岑参的诗中说“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4月5日(阴)
一早我们一行七人从庄浪县出发,赶往位于华亭县的莲花台。一路崎岖颠簸,小车在泥泞的碎石山路中回旋爬升,不多时便看到山顶硬化的水泥路,但由于昨夜下了一场大雪,加上海拔的寒冷和大风,公路布满了浮冰,车轮打滑,但有惊无险,很快在一处岔路口看到“十唱莲花台”的碑刻,我们的徒步之旅从这正式开始。沿石板路一路下山前往莲花台,说实话这里只能是一个不算景区的景区,有公园管理局却无人管理,历史的碑刻和庙宇破旧失修,很多设施受地质原因遭到损坏。进入谷底,树还不是很绿,红色的石崖点缀着一簇簇绿色的枝芽,煞是好看,青山如黛,花木如洗,万物清新,绿意径直向远方伸展,潮湿的草木泥土扑面而来沁入心脾的气息。
莲花台位于关山顶峰五台山之阳,古称“龙首山”,唐宪宗李纯改名“青龙山”,民间称“莲花台”,因山顶有一巨石形似盛开的莲花而得名。山中到处奇峰怪石,翠绿的松柏生长在石峰和石崖缝间,万丈悬崖令人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北方名山之神奇,又有江南水乡之柔美。我们穿行在古老的栈道石阶上,枯叶浮土显得有些凄凉落寂,但又增添了那份原始的宁静和历史的沉淀。
莲花台分上、下两部分,由千佛洞、灵官台、八仙台、三清台、老君台、玉皇顶、聚仙桥、老佛头等六台二桥组成了莲花台别具一格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现在气温还不是很高,很多树木还是干冷的枯枝,这里应该盛夏和深秋最为美丽。继续前行时,在青龙山两边环抱如箕的山弯里,一座孤峰兀立于深壑之中,高耸如塔,在小石山顶的右柱上,矗立着一个两米多高的小石柱,上面偏放着一个巨大的石块,石柱边长着一棵苍劲的松树,这就是莲化台。整个石台犹如莲花盛开,石台有两个小庙,一个供奉着送子娘娘,一个供奉着山神土地等神仙,我延平台的木梯攀上石柱,只见远山如黛,云缠雾绕,松涛阵阵不绝于耳,叮咚的溪水声从谷底传出,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秦朝在此建上畤、下畤来分别祭祀黄帝和炎帝,据说在最兴盛的唐代,莲花台有僧众三千,庙宇宫殿三十多座,而今天大部分都被毁坏,偶尔可以看到一些遗迹。转过几道弯,在深谷回环的深处,岩壑幽深的山弯里,看见一排简陋的房屋,走进发现这里就是上畤的主建筑千佛洞,洞内的的雕像早已残缺不全,有的以画像代替。一位女居士出来和我搭话,说她是这里的住持,她向我介绍石崖下的一处神泉,从石缝中流出,她告诉我神泉很神,只要念经就会流出潺潺清泉。寒暄片刻后我继续延石阶前行,在上下畤的分岔路口,山路逐渐狭窄只能容一个人小心穿过,一边是山崖,一边是深谷。这个季节山里依旧是早春时节的样子,只有松柏抽出了嫩绿的枝条,妆点着大山的翠色。
一路都是台阶,台阶上落满树叶,一副荒草凄凄的感觉,这一段路沿着石壁或从石崖下钻过,几处破旧的庙宇散落沿途,叫不上名字连碑刻也模糊不清,陡峭的石崖只能借助铁链慢慢滑下,被水冲断的小桥映射出历史的久远和苍凉。周围都是绝壁一般的山崖,一座连着一座,慢慢通过一处垂直的阶梯,绕过一处转弯,峰会路转,半山出现一个大平台,一座小小的庙宇连着木桥出现在眼前。木桥相连一座十几米高的圆锥形石柱拔地而起,石柱顶端两颗松树苍劲挺拔,自然神奇,这就是下畤的著名景点佛爷头。侧面看,整个石柱宛若人头,五官俱全,似乎笑对山谷,探问苍天。
我喜欢这样行走在大山深处的感觉,寂静的山谷,枯黄的落叶,石壁的青苔,还有一群走在一起的人,抛开城市的喧嚣和纷扰,一路欢笑享受行走的快乐。很快我们就走出了莲花台进入谷底,谷底溪流潺潺,河谷时而宽阔时而狭窄,有的地方河面的冰雪还没有消融,我来回在溪流间跳跃,穿行于秀美的峡谷风光。此时将初春葱茏的韵律,写意在季节的眉眼,重叠在清泉和石头间。我迈着轻盈的脚步在风上漫步,心有旖旎景色,又有微澜轻漾,看时光如素,在一阕温婉的诗词中扎下一顶小账,带着好心境进入甜美梦乡。
4月6日(晴)
天空早早披上了蓝色的绸缎,阳光明媚的温暖着大地,照亮了山,叫醒了水,暖暖的把白杨抱在怀里,白杨安安静静的站着,零星探头的叶片闪闪发亮,变得极翠绿极美丽,像童话里的雕塑。微风徐徐吹来,树叶轻盈的跳起舞蹈,鸟儿也在树枝上栖息歌唱,空气里充满了陶醉的气息。我们整理衣衫背包,精神抖擞,继续寻觅历史的遗迹。溪流潺潺,绿草清香,阳光衬得蓝天格外蓝,空气中处处透着清爽,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有一种被幸福笼罩着的感觉。
继续沿河谷行进,在河流的分岔路口,一块巨石像将要跃起的大鱼,我们从此处进入山腰丛林,各种叫不上名字的高大灌木和松柏,脚下很久没有人涉足过的小道铺满栎树叶和果实,松软如厚厚的地毯。小路一直指引我们爬上了山脊,眺眼远看山下有两大片平整的草场,真是露营的好地方。靠河谷一面高崖壁立千仞,峭壁巍然陡立。不远的山川,重峦叠嶂,连绵起伏,千岩万壑,宛如绿色的大海波涛汹涌,好一幅锦绣山河。一阵清风徐来,松涛滚滚,好似在欢送我们这些爱山的客人,祝愿我们一路平安!融入大山的怀抱,背着的大包不时被树枝挽留下行进的步伐,我也静静的回眸,轻轻放下难别的枝,再次淹没进密密的丛林。
春天的关山深处蜿蜒曲折,时而朽木当道,时而乱石横岗,偶尔一片被风吹落的树叶,飘落在脚下,被我踩得吱呀作响,隐隐有马儿铃铛响起,像是来自大地深处的喘息。在经过了九曲十八回的密林穿行之后,我们终于看到了一处地势平坦的山坡,此时时间已是午后,我们决定休息吃饭。山坡一片绿意浓浓,远处的山梁白雪皑皑,好一派北国风光,关山横雪。另一面不远的山梁一排排风车组成的风景线映入眼帘,在莽莽蓝天苍穹下翩翩起舞,像一个个跃跃欲飞的精灵,绵延十余里,在广袤的旷野上尤为壮观。
今天行程全部都是在山梁徒步,绕道到云崖寺的后山。路上碰到一只“流窜”的野猪在林间奔跑,大家齐喊抓住它,真想把它烤成一顿美美的晚餐。宽阔的草滩上马儿悠闲的吃着嫩草,一匹金色鬃毛的骏马在阳光照耀下,如天际飞临人间的神驹,偶尔几只白尾的獾摇摇摆摆的钻入密林。此时天色渐晚,落日的余晖把云崖寺照的火红一片,风车还在不停的旋转,默默诉说中为周围民众送去幸福。夜色朦胧着笼罩一层轻纱,大山的一切影影绰绰,在飘渺的晚霞中忽远忽近。
4月7日(晴)
黎明的曙光揭开夜幕的薄纱,泼洒灿烂的晨光,早早我就钻出帐篷,沿营地边的小路晨练,看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慢慢照暖大地,照的风车分外妖娆。小鸟站在枝头清脆的歌唱,路边小草霜花晶莹的熠熠发光,我站在山头呼吸着大地的芬芳,领略着谷地的风光,山脚下晨阳把营地照的璀璨夺目。经过两天的赶路,今天到云崖寺的路程已经不多了,翻过一道山梁,步入谷底就是寺的后山。吃饭收拾,我们从营地出发直接翻越山梁,在丛林间的崎岖羊肠道大步流星,天晴气暖,牧草出芽的林地里,到处都是牛羊贪婪的啣食。差不多一个来小时,我们就到了云崖寺的后山梁,踩着松软的枯叶一鼓作气就到了谷底,陡崖中弯弯的曲径通幽,我们终于进入了云崖景区。 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奏起了迎宾曲,一阵车笛声指引我们走上了景区的康庄大道,在经历了两天的丛林穿行后,这条路多少让人兴奋,友友们开心的笑声响彻山谷,而我放下背包意犹未尽的独自去观赏大寺的遗迹。大寺建在悬崖峭壁,茂林深处,窟群分布在崖壁之上,呈“人”字形排列,壁画雕像都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只看到一块完整的石碑刻着“敬德拴马遗址”。我站在崖头远眺整个景区,一条小溪奔涌而出,众多石窟和悬崖沿沟分布,大寺北望其壁如削,高约百米,峭壁间古栈道印记依然清晰,因崖高路险,相传一位笃信佛教的木工,修建好云崖寺群之后,纵身跳下悬崖求得圆满,为了纪念称此崖为“舍身崖”,也称“木匠崖”。 我和大家聚合后开始沿水泥路向外开拔,因为时间充裕,我放慢了脚步,细细品味整个沟谷。两边的悬崖峭壁上窟龛星布,右手云崖溪潺潺奔涌,清澈见底,整个腹地山势奇巧,林木葱郁,碧水映影,古刹悠悠,为后入留下丰富的丹霞地貌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走不多时,天造地设的牌坊出现在我面前,远远望去,一山呈麦垛状,与周围群山呼应连绵,正面山峰绝壁陡立,错落有致的分布着三层建筑,看上去像是嵌在峭壁上悬空而立,这就是著名的云崖寺,不过寺庙正在大修,篷布遮掩大部分石窟,便放弃了登寺参观。
云崖寺初建于北魏后期,僧道云集,一千多年来曾香火兴盛,从清末开始逐渐衰落。寺顶峰称为玉皇顶,又名中台,其下东西南北四台环拱,东台后面有笔架峰,西台后面有狮子峰,南台后面有升云峰,北台后面有神仙桌峰,众峰相拥,绵延且自成一体,巍然耸立,集石窟艺术与天然美景于一身。我一路顺着溪流向外,四周山势环抱、溪水潆洄、松杉柏桧、翠竹遍地、曲径幽幽,最为壮观的是那些千尺绝壁,形如睡狮、高似层楼、悬若阁檐或势如飞瀑,看着这些历经沧桑的石刻,见证着芸芸众生千百年来经历的战争与动乱。
顺着溪流走出云崖寺不远,行上一个缓坡,远处两柱突兀而起的巨大石笋并立而成,相望相守。相传王母娘娘曾慕名来到这块风景秀丽的地方,在此两山间荡起秋千,这就是著名的秋千架。穿过两峰,远看山色秀美,奇峰高突、密林遍布、一潭碧绿的湖水静静的卧在脚下,耳畔雀舞莺啼、迎风飞舞着祈愿的红菱。快步登上水库大坝,看水库碧波荡漾,水天一色,缥缈如仙境。竹林寺水库贯穿东西山脉气势恢弘,山分二峡水分两渠,虽有风而湖水如镜波澜不惊。现在可能是枯水季,看不到烟波浩渺,两艘游艇停在浅水码头,静静地打发时光岁月。
清明时节雪盖云崖
苏幕遮·关山
莲花台,西风烈,
华亭古韵,春色倚栏杆。
行人漫道千山径,
峰峭林秀,关山渡飞雪。
云崖柏,朝阳暖,
窟龛星布,目及壁千仞。
曲溪潆洄落竹林,
禅音雀鸣,秋千荡忆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