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1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景宁旅游-探深山,寻古寺,赏人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4-26 14:1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犹忆起上一次爬敕木山还是上初中的时候,那场远足。时隔十二年,从红灯绿酒,霓虹闪烁的大城市,几年拼搏后回到家乡的小县城,生活渐渐的慢下节奏来,归于平静。敕木山又一次近在咫尺。


敕木山,是景宁第一高峰,海拔高1519米。位于景宁县之东南十里。高接云霄,邑之镇山,远望可数百里有敕峦霁雪、石乳洞、石井、石龛、小石碣等胜迹。


对于敕木山,我有很多的回忆。12年前,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的人,而现在兜兜转转好像只剩下自己。那场远足,我们一行人浩浩汤汤的从县城中学出发从山脚慢慢的爬上去,刚开始还有路,爬到高处便没有路了,我们只有抓着周围的树枝支撑着才能上去,路很陡,但是依旧挡不住我们爬山的热情,就这样慢慢的爬到山顶。用了四个小时的时间,到的时候已经筋疲力尽。我们好像就逗留了一会便又下山了。多年以后,我也不知道敕木山如今是何总面貌。但是是想去寻找曾经留下的痕迹。听说站在山顶,你可以看到最美丽的风景。就像探寻一个许久未见的老朋友一样,打定主意便去拜访。




多年以后,已经找不到当年那条路,它被掩埋在时光的足迹里,不见踪影。问过很多人,似乎去敕木山并没有车可以到。寻遍整个县城的地图,研究好路线,第二天才早早出门。自己骑上小毛驴往澄照的方向骑去。在山洞隧道之前有一条支路从那条路上去首先看到的便是惠明寺。以及围绕着它的惠明寺村。惠明寺坐落在敕木山的亚峰惠泉山上,又因金奖惠明而闻名。


惠明寺屋前屋后,皆坐落着人家。春回之际,整个惠明寺藏在茶叶的绿意匆匆里,林荫小道、清泉、古寺、云海,身处其中,所见所想唯有“静”,让人不由想起了那深深几许的禅道,还有那些关于出世入世的恒言。




惠明寺建于唐咸通二年(861),是为纪念唐代高僧惠明而建,清嘉庆十九年(1814)重建正殿,同治四年(1865)造后堂及左右轩,历经1000多年。令人惋惜的是,文革期间彻底毁坏,现在的惠明寺是后来原址重修的,仿照杭州灵隐寺而建,规模不大,以清静安逸待客,为畲民延续着香火。



惠明寺背靠成片的茶园,虽是梅雨季节。但你依稀可见的便是一个个茶园里忙活的身影,戴着斗笠背着背篓忙着采茶的茶农。惠明寺的门大开着,站在寺院门前,我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钟声在山谷里回响,不知何时便醉了心神,庙里香火缭绕,有几名方士拿着扫帚清理着庭院里的灰尘。对来访者皆礼貌的作揖,露出和蔼的笑容。寺庙,禅道,仿佛是一场修行。总能洗濯掉我身上的几缕浮躁。心,慢慢的静下来,所有的不安和焦躁在此刻都渐渐的变得很平淡。




与惠明寺结缘的还有那鼎鼎有名的惠明茶。色泽光润如翡翠。味道清冽醇厚,香味四溢,沁人心脾。人人都说茶与佛是不可分割的,佛中道理茶中味,品茶,修的是身,养的是心。心如明镜,随遇而安,与世无争,方可悟禅。



从这里在行上一段不远的路途便到了敕木山脚下的敕木山村。敕木山村,相传宋高宗南渡时,山神汤仙女显厥灵异,运木于朝以资国用,高宗大喜,降敕褒封,山因之名,村以山为名。



我行走在宽阔的大马路上,感觉整个敕木山村就在脚下。从这里望去,整个敕木山村,层层叠叠的呈阶梯状式的出现在我的眼前。许是阳光的照射,映照着村里的小路也越发的亮堂。道路整洁明亮,一丝不苟。一如此时宁静祥和的村庄。淡红色的墙面,黑色的砖瓦。不像其他畲族村一样特意去修饰什么。敕木山村显得异常的简单。但是却也总有它独特的味道。你在它的身上所能看到畲族村的影子唯独就是那屋檐中心圈里的凤凰图案。



从一条石径小路下寻,旁侧便是成片的茶园,人间4月,正是采茶的好时节,茶园里的新苗也抽枝的特快,仿佛是受到了春天的召唤,来赴约一般。这条路很长,我走了很久,扶着旁侧的石栏杆,不禁腿有点发酸。许是常年不运动的缘故。


沿着小路一直走,便算是到了村里,很多人家门前都有一个很大的院子。在院子里种上一盘盘绿值,倒是也算是一番景致。我也是个爱花之人,看着村子里花开的正盛,不免有些欣喜。不过可能天生没什么养花的天分,基本是买一盘花不久以后便在我手里殒命。从鲜艳欲滴到形容枯槁,不免也有几分沮丧。


朋友嘲笑我辣手摧花,之后便是越觉得好看的花,越不敢往家里买。


站在村子里的小道上,感觉空气都是新鲜的,那种自然的空气中不会存在着现实的压力,仿佛在村子的林荫小道里,我便没有任何烦恼。


走过村子的大街小巷,便是我最后的一站。从这里上去,便是敕木山,那个景宁的第一高峰,在12年前一直对它有个错误的认识。我以为它的海拔是4000多米,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真是太天真了。以我当时那小细胳膊小细腿怎么爬的了4000多米的高山。尽管十几年过去了。什么都变了,唯一没变的就是我还是依旧那么瘦。


从仿木质栏杆的青石板路上去,路就开始变的很抖,那种一眼望不见头的感觉,有种没来由的沮丧。扶着栏杆,我一直往上走,累了就休息一下。两边便是竹林,林中夹杂一些不知明的小草。草丛中间还散落着一些落叶,你总能从中看到冬天的痕迹。行到一处,看到路边有个长得已经较大的竹笋。头上冒尖的那点绿很是可爱,又想起小时候上山挖笋的场景,仿佛还历历在目。



过一茅草的凉亭,前面的山路显的更陡了。路很长很长通向很遥远的地方。我也不知道会归往何处。只知道走了很久,前面的路变得开阔起来,你所能感受到的是道路两旁变成了低矮的植物,站在这里望向远方,见到的是那远处的山被云雾缭绕的只能见到个影子,这应该就是所谓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吧。



还有那蓝色的天,映着白色的云,便如同一副唯美的天地画卷一般,山,树,花又给它增添了几分颜色,格外的美丽。向下俯瞰,那些村子皆变的极其渺小,感觉所有的景色都能一览无余。众生皆在脚下。沿路上你总能见到一个个极富有艺术的垃圾桶。它的外形就像一个个老木桩,如果你不仔细看,你还真看不出来。它融于此处,毫无违和感。



还有那一把把外形酷似雨伞的亭子,到也是别具一格。行到一处,且听到泉水叮咚的声音。两块石块上布满青色的苔藓。水从上面留下来低落在下面的石块上。缓缓的流下去。这山间的泉水最是干净,品上一口还有点回味无穷的甘甜。



沿路上还有几个石桌石凳的地方供游人休息,我也爬累了,小坐了一会。这敕木山的高真的是名不虚传。好不容易才爬上一个平台。远远的便看到了一座很高的铁塔,身后便是一望无垠的天空。

我想这应该便是山顶了吧。终于到了。离我最近的便是路边的茅草亭,用细细的栏杆围着。亭子中间还有一块黄红色的大石头上刻敕木山三个大字。石块底下的石头形状如同一只巨大无比的手拖住了这块大石头。



塔的周围还有一个围成的假山,假山中间有几个香炉,就像当年太上老君脸丹药的炉子,只是体型没有这么庞大而已。最顶上还有个很大的宝葫芦。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童年的回忆,葫芦七兄弟,这部动画片陪伴了多少人,应该是90后共有的回忆。


站在山顶,吹着山风。很多回忆如洪水一般涌过来。我们还未长大,便已经老了。日子过的太快,时间追不上白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