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658|回复: 0

[游记] 游长屿硐天,看亚洲唯一的岩硐音乐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7 17: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屿硐天原本是一座火山,火山喷发后积聚为一座火山石,因质地柔软,易于切割,1500年来,不断受到人为开采,形成一个又一个山洞。这些山洞常常口小而肚子大,你可以想象它成了一个个弥勒佛的大肚子,或者是一个个被掏空了馅儿的包子,总之,在不经意间,它变成为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

  

  长屿硐天因山峦蜿蜒起伏,犹如海上一座狭长的岛屿而得名。这山脉属于北雁荡山的余脉,海拔在150米左右。这里是自南北朝以来,凡1500余年人工开采石板后形成独特的石文化景观。其范围之广,体积之伟,形态之异,下切之深,切痕之平,均为国内绝无仅有,被誉为“中华第一洞”。

  

  观夕硐的硐名“观夕洞”来自于著名雕塑家钱绍武,磅礴大器自带大师风范。

  在进入观夕硐的路两边,清澈的水里游来游去的很多锦鲤,锦鲤属于一种高档的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的美称。今年锦鲤这个词不是很火嘛。

  

  

  

  往里走,遇到一个弥勒大佛,单说这弥勒大佛,高5米,宽7米,坐守洞中,日夜吸收日光月华,不觉便有了灵气,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再往前走,亚洲唯一的岩硐音乐厅、国内首个洞穴式石文化博物馆便近在眼前。容纳几百人的舞台,顶着高耸的洞顶、盘旋的洞口,每日四场演出,即便没有音响也有余音绕梁的立体效果。若是沿着右侧的石阶攀登,从高空俯视,便又是另一种绝然不同的感觉。

  

  

  观夕洞内,悬崖峭壁,台阶纵横,一只巨大的“世界吉尼斯之最”的石碗,碗内口径2.53米,外口径2.71米,高1.01米,容积2.39立方米,碗内端卧着一只黑色石龟,仿佛顶着天踩着地,肆意享受风轻云淡,岁月风流。

  

  

  洞中有一座石桥,名曰观心桥,与之相对的是一枚大大的铜钱,一侧墙壁书有野萍题写的“皇都石韵”四字。最为神奇的是,几十丈高的洞顶一股细细的清泉自由落下,凝聚成珠,不偏不倚刚好滴在铜钱的四方钱眼儿上,发出婉转悦耳的叮咚的响声。很多人在这里用手接滴落的泉水,本地人说,用这个泉水洗手可以发财,嘿嘿嘿,真的假的?我是没有去洗。

  

  

  

  沿石阶步出洞外,视野一下变得开阔,仿佛置身于一片仙界。有各种观音菩萨像,这些石像是直接刻在山石上面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接下来去了水云硐,水云硐位于长屿硐天双门硐景区西侧,系经千百年开矿采石后留下的洞群景观,由52个洞体组成,其中透天洞6个,水洞8个,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气势磅礴。

  

  水云硐中有中国石文化博物馆,此为我国最大的硐穴博物馆。博物馆序:“石之为文化者,华光烁烁,化境宏深。乃火山喷发之遗存,其性何其烈也;乃楼厦庙堂之基础,其身何其正也,有擎天一柱之担当,其气何其壮也;有与共民生之襟抱,其情何其真也。”“水云灵硐,宣科普于壶天;凿迹钎痕,复先人之巧艺。宕开两浙,惠及九州。洋洋之大观也,能无一言有感于斯境耶?”

  

  

  水云硐体岩性为火山碎屑岩,色呈多彩。在第一洞厅“洞天福地”中,因岩壁长年渗水积彩,形成了梅桩、柳枝两幅高100多米的天然壁画,自然形象,极具观赏性。

  

  石文化博物馆,集中介绍了长屿硐天的历史,展现了浙江一带的采石文化。硐内有石匠采石过程和劳动模拟场景。

  

  

  拾级而上,便是石雕工艺馆,展示着当地石雕艺人的作品,有石狮、石马、石人、石猴、石窗、石屏等各种石雕工艺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