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490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双板技术] 18/19雪季的一些片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4-2 10:3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EyMjA0MzkwOA==.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但是也不能一个劲儿自己瞎琢磨,望版内高人指点。
2#
发表于 2019-4-3 12:12:0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貌似有点后座? 不知道楼主滑了多久了 站姿这么低是故意的还是怎么的。
膝盖折叠角度这么大,然后换弯我看着类似cross through. 是冲着这个姿态去练习的么?
如果不是我感觉上身过于前倾,然后髋落后了。感觉整个人塌下去了。感觉上身可以直起来一点,这样髋关节就可以往前一点 不至于看起来像后座。。

当然我水平有限 说错了别打我

点评

为啥我觉得最后一段看着最舒服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4 09:03
终于有回复了,谢谢哈。站姿过低是不是最后一段比较明显,还是全部。。最后一段陡坡加复杂雪况,确实技术不到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3 12: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9-4-3 12:40:14 | 只看该作者
HorizonAstro 发表于 2019-4-3 12:12
楼主貌似有点后座? 不知道楼主滑了多久了 站姿这么低是故意的还是怎么的。
膝盖折叠角度这么大,然后换弯 ...

终于有回复了,谢谢哈。站姿过低是不是最后一段比较明显,还是全部。。最后一段陡坡加复杂雪况,确实技术不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9-4-3 20:03:05 | 只看该作者
滑的挺好,有点后坐,姿态再动态点会更省劲,更有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9-4-4 09:03:18 | 只看该作者
HorizonAstro 发表于 2019-4-3 12:12
楼主貌似有点后座? 不知道楼主滑了多久了 站姿这么低是故意的还是怎么的。
膝盖折叠角度这么大,然后换弯 ...

为啥我觉得最后一段看着最舒服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9-4-4 20:45:28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转换的时候还是保持盆骨在大腿的上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9-4-5 05:47:5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滑得很好,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前半段速度比较快,能看出用刃,同时能通过弯形控制速度均匀。复杂雪况下可以看到明显的下肢转动,转换有主动的压力控制,这些都是好东西,可以保留。看起来是个大山,估计这会儿还有不少雪。
楼主现在的问题是滑行姿态不够稳固(不够strong),所以很难进一步提升表现力。动作上要减少髋关节的折叠,要学会用骨骼支撑雪板的压力,这样对身体也好,不容易受伤。一个稳固的姿态需要长外腿,脊柱、髋、膝盖和脚踝的均匀屈伸。如果可以做到这一点,楼主大弯可以滑的更快,内倾更多,表现力更强。

练新的姿态需要养成新习惯,而且我建议从坡度比第一段更缓的浅蓝道开始,速度不变。尽量选择早晨雪硬的时候练,雪况更均匀时更容易改掉坏习惯。想到两个练习:

1. 兔子蹦:标准的站姿练习,转弯的同时连续轻轻蹦,从双脚不离地,只做动作,到过渡时离地,最终到每个小跳都能稍稍离地。保持现在的速度。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 ... m=a2hzp.8253869.0.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p1H4sV0aZM)
2. 单外脚:入弯时抬起新内脚,单脚过上半个弯,滚落线放下。可以从稍缓的坡,稍慢的速度开始,再过渡到现在的弯形。

两个练习都要找到“站得更高”的感觉,正确的话能感觉到髋关节折叠变少,外力由自己的骨骼支撑、第一个练习可以找到,从下至上全身关节都参与支撑的感觉。单脚练习应该能感觉到肩膀依然在朝前够,保持在前脚掌正上方,但是髋关节折叠少了,全身都参与支撑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9-4-5 06:52:23 | 只看该作者
firehawk 发表于 2019-4-5 05:47
楼主滑得很好,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前半段速度比较快,能看出用刃,同时能通过弯形控制速度均匀。复杂雪况 ...

非常详细的回复,太感谢了!包括之前几位的回答,都提到了点子上,自己确实也有体会,只是不知道如何针对性地练习并纠正。天气虽然转暖,但是雪场还能开好一阵,可以利用春雪好好练习一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9-4-8 18:06: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QiaoJiannan 于 2019-4-8 18:08 编辑

LZ滑的非常好,尤其后面大山部分,可见压力控制和平衡的功力! 有一点我看的不太协调,就是滑行模式,你的滑行都是压力积攒积攒积攒,然后PU的一下放掉。虽然滑雪需要压力越来越大,到释放,但那是和节奏息息相关的,你给我的感觉就像跳规规矩矩房子,从一个格子落地,调整,准备,然后再跳到下一个,周而复始,缺少美感,缺少节奏,缺少弹性。好的跳房子应该是有弹性、动作舒展、节奏轻快。

在压力大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就不再说P&R了,因为雪板性能已经发挥出来了,但我们更要注意滑行的节奏,动作的自然,肌肉要有张有弛,就像打网球,从挥拍到出拍动作是一个整体,但其中又有节奏美感(我完全不懂哈,就是看着比较爽)。滑雪也是,滑出节奏、滑出动感,即使控制没那么好,看起来也要舒服得多。 你在大山中的表现已经证明技术非常完备了,接下来需要在动作自然,节奏上多做文章。我的建议是,滑各种各样弯型的弯,滑蘑菇,想快速进步就练跳。跳跃对节奏有很大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