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人参加的大型徒步活动,与几十人参与的徒步活动,在线路设计和安全保障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如果混淆两者的差异,沿用传统的领队方式,很容易形成安全隐患。为此,便使用更为严谨的活动管理方式:在关键位置覆盖设置CP检查点。
传统的小型徒步团队,一般采用领队、协作、收队的方式。大型徒步团队,可以保留领队、协作、收队,但是由于人数众多,队伍长,领队难以管控全部队员,必须在关键位置设置CP检查点,同时采取更加稳妥的收队方式。
CP点,是设置在关键位置,如岔口、危险点等关键位置的检查点,须设置一名或多名人员值守,引导和提示队员在正确的线路上行进、避开危险,并随时提供救助,启动救援等。因此,CP点值守人员,肩负了大型徒步活动中的关键任务,必须具备很强的户外综合能力,要求十分熟悉绳索技术、GPS、地图、野外通联,并且要有较强的体能,一般由救援队员兼任。CP点值守人员,须提前1-2小时出发,以便在徒步队员到达之前就位。
大型徒步团队,一般设置起点、CP1、CP2、CP3、……、终点等若干个检查点。起点:设领队1-2人,负责引领全队人员,在线路方向明确时,可不设领队;穿越型线路,在起点处必须设置收队1人或若干人,负责跟随在所有队员之后;往返线路,可不设收队,由折返CP点(一般位于顶峰或达坂)的值守人员根据关门时间开始收尾;可设关门兔1人,穿越线路的关门兔,是竞赛指标,往返线路的关门兔,既是竞赛指标,同时也是收队指标,即折返CP点值守人员见到关门兔之时,就是开始逆向收队之时。
各CP点值守人员根据CP点的位置特点和关门时间,在保证全体队员安全前提下,可动态调整人员配置,增加、减少人员或增加、撤离CP点。
特别提醒各位队员,在大型活动中的领队,由组委会统一调派,您有可能全程没看到报名时联系的领队,甚至也联系不上,因为他有可能被指派到一个关键的偏僻位置值守,这很正常!在整个活动期间,所有领队,包括检查点的工作人员,都是每一位队员的领队。当您有疑问、困难,需要求助时,可以就近向任何一名领队或工作人员求助,他们都是您的领队!
为吸引更多人参与本次登顶活动,本次线路设置为A、B两组。
A组,登顶组:全程10公里,累计爬升800米,最高点海拔2300米,须听从领队和安保人员指令,严禁不听号令,独辟蹊径。
B组,休闲组:全程6公里,累计爬升300米,须听从领队指令。
A组队员,必须严格符合穿着高帮徒步鞋、携带双手杖等装备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队员,由领队和检查点工作人员劝退。违反此项者,责任自负。
B组队员,也必须穿着徒步鞋,未穿徒步鞋的队员只能在起点附近安全处活动,不得前往各检查点。违反此项者,责任自负。
以上线路由组委会技术专家獬豸制定线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