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发表于 2019-11-6 20:09:20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eijys 于 2019-11-7 08:04 编辑
SL FIS 87+0.5。用86+0.5也行。
SL普87+0.5或者87+0.75。
GS FIS可以松快一些,87+0.75。
GS普87+0.75。不想太激进可以87+1。
道内板用88+0.75和88+1没问题。半径很小的、强度很高的道内板用87+0.75应该会更“舒服”。
前山板最小角度建议88+1。滑得悠闲或者想少修怕麻烦就89+1。
刃角的调校受板形(camber vs. rocker)、腰宽、半径、板长、材质以及结构决定的综合韧性和硬度等因素影响。
没有把握的时候建议往角度大了修,须锐角,可无限接近90度,修着容易滑着也容易。但凡有刻滑的需求,绝不可修成钝角。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如果雪感已经磨合出来,滑行方式正在完善,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习惯修刃就行。另外,可以多尝试不同的角度组合,进一步还可以尝试每次修刃设置不同的触雪点,再深一步顺便摸索变角度修刃(也可以理解成复杂版本的“去谐”,我还没试过)。
图省心还想可靠的话,把板拿到Swix维修中心上Montana机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