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8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吐峪沟之我行我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14 18:1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吐峪沟之我行我素

作者:阿兰若

“为什么会去走吐欲沟,我不知道,闲着也是闲着罢,我看着窗外乌灰的天色,在回复里留了联络电话眼也不眨的按了一个回车。按理说天气和一个人的心情应该是没有关系的:你能说春天就一定动情,夏天就一定兴奋,秋天就一定流泪,冬天就一定悲凉吗,报纸上说这个季节容易让人忧郁,城市里满街的人四处游走,我看不到忧郁,反到是自己为项目竞标和对一个人的想念而变的忐忑不安。

  出发的早晨,提前四十分钟便准备出门,守时是一个人的美德,我不美,但是道德尚存!噢,晕!锁门的钥匙不知放哪儿了,找了20分钟,终于找到,出门打的往羊圈一路飞驰而去。



  “阿兰若吧?”一个穿白色运动服的驴友和我打了招呼,“嗯,嗯、、、、”我手忙脚乱的回应,心里滴咕:“这应该是圣徙领队吧?咦?照片象叔叔,这里象大哥”。我*窗坐下,因为不认识其它驴友不好意思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开始发呆,是的,现在的心情只想发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下车时我们已身在火焰山狭长深遂的山谷之中了。小溪是一种很有心计的河流,缠绵的环绕在山谷之间,让我们与山谷的亲密接触变的障碍重重----直到我们湿了脚,脏了鞋,破了袜、、、也没能抱得火山依旧,而是溪水幽幽仍向东流。






   徒步开始,我的双腿还没有走出一点点灵感,前面的一条溪流就让我们所有人不得不开始进行跳跃式的运动:看四周驴友已磨拳擦掌,用手杖寻找着一个个支点然后身轻如燕的一跨而过,很是着急,哎,灵感,我还没走出灵感来就要发挥技术性的动作,也或着是发呆太久,也或者本身的出行就怀揣着疲惫,我跳,我怕一跳跳到水里,故事还没来得及开始就有了悲惨的结果。我磨磨蹭蹭到了最后,“最后”这个词其实有时候也很积极,因为最后意为着你没了选择,没了机会,只有面对。“一声叹息,一咬牙,抓住前方支援的手扑呲一下飞了过去,有惊无险。



  我走在了队伍的后面,“噢!天啦!我的眼镜!我的近视眼镜!还没用就不见啦!我挂在胸前的!!!我一脸无助的向同行的2个驴友嚷嚷,对,是嚷嚷和大叫,我已经顾不得要礼貌思文秀气的给他们细述我的损失和担心了,因为问题很严重,至少对我来说很严重!!驴友也着急起来开始陪着我四处寻找。山谷里云淡风清,远离城市中的污染,而这趟出行才迈开脚步就损失惨重,我原本混沌的心情再次跌入底谷。2个驴伴陪同我一起寻了很久正想放弃的时候忽见枯草中镜片闪亮闪亮的,噢,天啦!找到了,向2个驴伴报以感激的微笑!






  前方的桑树林中,我们的大队伍已开始席地而坐补充食粮,赶过去共享午餐就此认识了:芳子 榴莲 若若 大黑 美鸟 圣徒  小磊 孙行者、、、、等一行17人。只见美鸟五人组简直就是一个腐败家族,大大的背包里装满了N瓶厅装可乐,N盒罐头、N代N种丰富肉类,N包面条,各式面包,咖啡、果珍、牛奶、食品、日用品、清洁用品、锅碗瓢盆、、、、、哇塞!简直就是山谷里的一个流动超市!






  队伍浩浩荡荡的向山谷深处迈进,越往深处挺进,才发现小溪象是经过了谋划和设计似的,折折叠叠绵延无尽头,本不宽的路布满了蜿蜒的褶皱,一条条,深入浅出,让我们无处躲藏;一条条,软硬兼并,让我们泥足深陷。而领队,“优雅”的拿出了他的水胶鞋长至膝盖,对溪水露出高傲的微笑,一路踏水而去、、



那风度,就一个字:酷!而我们,在一旁为了不让水进入鞋里,倒也是一路上是上窜下跳、左顾右盼,全身运动,我不讨厌水的,甚至我是喜欢水的,可是此时此刻我也只能对它爱恨交加了!若若也是早有准备,穿着水胶鞋,坦然的涉溪水,过泥地,一招一式沉着有力,哎!谁叫她也是有备而来呢?看着榴莲用塑料代一路上包着鞋子过小溪、越激流、不甚辛苦,塑料代在她脚上拆拆卸卸的,为了干爽的小脚---竞折腰!而我又落到了最后,“又是最后”我对这个状态很无奈,虽然我从来都努力的希望不要在“最后”,可是“最后”都毫不留情的选择了我,还好,一直有美鸟和大黑一路上申出援助的手,总算没有跌到深水之处!而大黑在一次跨越中:一个鲤鱼打挺之势,本造型优美,却扑佟一声掉到水里,2腿尽湿!我和美鸟在对岸看着,不禁对大黑的勇敢果断和勇猛直前的精神致以了崇高的敬礼。向右一望,大路在我身旁,“大路大路,大水之前必有路,何况这只是一汪溪水,是小水,惧何也?只见大路的抓绒裤和布鞋早已湿透,而大路则专门遇溪流而涉,在水里走的那么理所当然,走的那么无所畏惧,走的那么自然从容,溪水里收藏了他无数的脚印,我想这是他想要留下的!






   实在不想再与这溪水纠缠,我们沿斜坡而上,火焰山的山势和主色调越渐清晰的呈现了出来:与我们迎面相逢的一座斜山,山体好象是被刚刚辟开,一道道的纹理清晰可见,而纹理的简隙之处是暖暖的红,很象用刷子涂上了铅粉做底,然后在上面用金红和金黄大块的抹刷,使我们眼见之处层层皆红,片片泛黄:这很象米派山水画的点染法,却又有Cezanne风景画里的“色的块”的大胆创作,从横向看去和绵延的火焰山连为一体,热情、奔放还有些泼辣!






   我们在山的脊背上休息,我忽然很怀念春天的颜色,古人云:“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山是要到春去的时候才会全青的,而春已来,这山为什么没有一点点的绿呢?举目所及之处,除了山谷中溪流的旁边有着:“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春天的味道,并在湿润中能体会出忽晴、忽阴、乍暖、乍寒、尤冷、尤湿多愁善感的春外,这一片泥黄色的山我怎么也没看出它的春红、秋艳。遥望,有的便 是几个象擎天一柱的大石头或断了腰的土墙,向来往的人传递着岁月的沧桑,给人感觉的是淹没四季的悲凉,在这里,我看不出四季,至少现在我没有看到春!山无青色无所秀,但是我们可以体会到它的磅博和大气、以及随时可以触碰的豪迈---我们在山的脊背上行走,几个点点,那么渺小!






  终于,在夜幕时分我们走到了公路上,我看不到路的尽头,笔直的路将我的疲惫无限的延伸,以最直接的方式挑战脚的长度。稍做休息之后,我们向茫茫夜色深处走去。



  累了、倦了、我呆在帐蓬不想再出去,只听见帐篷外美鸟五人组正锅碗瓢盆交响乐、不亦乐呼;隔壁帐篷的大路在和谁聊着天;领队打听着每个人的情况,梳理一路的行程,离得远的几个帐篷听不到声音,是不是已疲倦的倒头睡去、、、、、



夜很深了,我在帐篷里无法睡去,外面的风象是要将一切东西举起来好证明它的存在,我们的帐篷呼呼作响、劈咧趴啦的不断晃动,我没有了倦意,将帐篷开了个缝窥视深夜的山谷,“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外面冷冷的月光将山谷照的很幽暗,我不敢多看,关上帐篷的小缝,躺在帐篷里开始发呆,“又是发呆!谁见过的,报纸上也说了,这个季节容易忧郁、、、、、、、、、、忽然想起张信哲的那首新歌《白月光》:白月光, 心里某个地方,那么亮、却那么冰凉!每个人,都有一段悲伤, 想隐藏,却欲盖弥彰、、、、、、我睁大了眼睛,帐篷又开始晃动,从上面飘落了一粒沙掉进了我眼里,眼睛红了,开始变的潮湿起来、、、、、



我看到一个无智的世界,但是智慧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趣的世界,但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爱的世界,但是爱在混沌中存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