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燕山山人 于 2013-6-5 10:09 编辑
夜爬救山友
——记“北京冲浪手山友义务救援队”清银沟救险
燕山山人
3月14日,“北京冲浪手山友义务救援队”夜爬棺材山寻找失踪的两位山友,最后协助蓝天救援队、公安干警、消防官兵在清银沟成功找到失踪两天坠崖的山友,一人不幸遇难,一人重伤。
冲浪手山友义务救援队成员为,521、依然宁静、木人实心、老象、罗布泊、独行沧桑客、北岳之峰、燕山山人,八人回到家中已是15日凌晨3时许。(还有两名外挂队员)
两位驴友均为男性,一位50多岁,一位40多岁,结伴于3月13日从周口店涞沥水登山,攀山顶,下清银沟,不幸在下沟遇陡崖双双滑坠,一死一重伤。次日家人不见亲人归,于是报警。先期参加救援的是公安干警、消防官兵,由于人生地不熟,忙碌无效,到了14日下午,家属又向蓝天救援队求援。北京冲浪手“山友义务救援队”闻讯已是下午4时。会长521,分会长依然宁静紧急调集精兵强将,因为很有可能要连夜搜山,必须派遣经验丰富,攀爬能力强,熟知线路,胆大心细的队员,否则,不仅人救不出来,还会给自己制造麻烦,成为新的被救对象。
八人接到命令,分乘三辆车,风驰电掣赶往涞沥水。然后研究搜救路线,并及时与蓝天救援队联系,分头搜救。山友救援队从涞沥水上山,因为是本地人,熟知山路,而且夜晚登山危险性极大。不仅要登上山顶,还要攀过悬崖下幽深的清银沟,可以说搜救困难系数最大也最危险,蓝天救援队从圣水峪进部队油库,走清银沟。走沟安全系数大。
山友救援队做好了困难准备,连续一整夜的在漆黑的大山寻找走失两天生死未卜的山友。带齐装备,准备了充足的食物,头灯手电双枪配备。准备到了山顶沿着蓝箭头下清银沟,若沟里不见人,就从圣水泉北上左转笛草然后南下北梯寻找。因为与等候在涞沥水的失踪人员的亲属询问,二人没去过笛草,且其中一人善于探险,愿意走新路。当地百姓听了,都摇头,北梯白天走都恐惧,何况是夜晚从那里下。但救人心切的队员们顾不了许多,收拾停当,急匆匆向山上走去。山居的百姓看到我们夜晚上山,知道是去救援,都关切地叮咛,进而提出积极建议。
渐渐夜色笼罩,越爬越黑,不得不打开头灯,漆黑的夜晚,寂静的大山,只有我们一小队队员迤逦而行。我们心中燃烧着一团火,那就是早一点找到失踪的山友,了解情况,然后报告给山下等候的家人。在如墨的大山里行进,我们没有一丝恐惧,因为只看见头灯上打出的一两米的距离,身旁的悬崖根本看不见,也就不害怕,何况大部分队员多次夜爬。直把燕山山人苦了。山人500度近视,白天还可以,晚上就不灵了。只能猫着腰,登山杖根本使不上,只好套着厚厚的登山手套,用它揪枝条,攀石棱。遇到陡坡,就坐着蹭下去。
到山顶,手台传来消息,蓝天救援队已在圣水泉附近找到一名失踪者,受了重伤,让我们原地休息,听候指令。不久,山下传来消息,另一名失踪者也已找到,已经失去生命体征。指示山友救援队,有序下撤。
夜间的大山,上山不易,下山更难。
到了涞沥水大队部,见到了蓝天救援队的领导和遇难者家属,随后,我们驱车赶往圣水峪,到了部队门口。门岗不让社会车辆进入,只有沧桑客与宁静随遇难者家属进入部队大院。从部队大院穿行可到圣水泉。沧桑客和木人实心与消防官兵蓝天救援队队员前往出事地点,将遇难者和遇险者抬出,沧桑客一直陪家属把重伤者送到医院。
漆黑的夜晚,四外死一般寂静,几辆车的车灯划破夜空,向房山县城驶去。
(作为“山友义务救援队”队员,山人愿意永远失业,同时也奉劝那些户外探险者珍爱生命,遇险则止。为了您自己,为了您的家人,千万别冒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