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499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说登山杖和行走杖的异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9 11:3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中央五套体育频道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手持两支很细的手杖在行走或是登山。这种手杖都有什么优越性呢?从功能、材质和设计和使用方法来说一说户外运动用的手杖。从功能上可以分为登山杖和行走杖两种。

      登山杖又叫雪山杖,是为攀登高海拔的高山而设计的,更多的是具有保护的功能。因为在高海拔缺氧、低温冰雪、各种坚硬的岩石和石砾的山地,登山者需背负较 重的行囊。当人直立时,由于行囊的压力,使人的重心后仰,为保持平衡,身体需前倾,为防止前倾过度,就需要使用登山杖保持身体平衡。由于只为登山使用,平 路用不上,为便于携带,登山杖一般都做成轻便的可伸缩的样式,不用时,可插在背包上。即便是使用一只手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下肢的压力。

     登山杖以支撑为主要功能,因此多以金属合金做杆体。目的是加强支撑力。“把手”设计以手掌抓握为主,腕带是简单的环形带子。减震采用杆体内加减震弹簧,杆的底部只有金属尖头在防滑,不考虑在光滑、坚硬的石板及马路上使用的功能问题。
登山杖的使用以抓握手柄为主,除了上山时,上臂基本与上身贴紧,肩关节基本不动,以手臂肘关节为轴,通过改变手杖支撑点来保持身体平衡。登山杖不具备平路行走的功能,使用两只也不行。

     野外行走手杖则主要是为健身而设计的,兼具健身和保护的功能。与登山杖不同之处在于必须同时使用两支手杖。主要适用于海拔三千五百米以下的山地行走。因 为平路行走,在下肢活动的同时,使上肢和肩、背、腰也同时得到锻炼,同样的速度,热量可多消耗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六,达到事半功倍的锻炼效果。在登山 时,有了两支手杖的支撑,实现了手脚并用登山的目的,上肢分担了下肢的运动负荷,使人感到省力,可以避免心肺功能超负荷。而更重要的,是减轻了膝关节和腰 椎的压力,保护了膝关节和腰椎,解决了登山健身对膝关节磨损过大的难题,大大提升了登山健身的锻炼价值。使用两只行走手杖,即使背负较重的行囊,也可以很 好的保持平衡,还可以借助手臂的力量推动身体前行,以节省体力。由于越野行走手杖既适合山地也适合平地,到了户外,一直在使用,不存在携带问题,因此,设 计上大量的是整根不可调手杖,为适合不同身高者使用,长度从一百零五公分到一百二十五公分,每隔五公分就有一款手杖。此外,为有了便于出门旅游,也设计有 三节可调手杖。

     野外行走手杖多采用碳纤维合成物做杆体,腕带特殊设计,类似简易手套,底部除金 属尖头外还配有小靴子样的减震头。它的杆体,很轻(三两重),除具备足够的支撑力,还有很好的弹性,可以弯曲,弹直的反作用力使使用者得到借力。特殊设计 的腕带除了方便抓握手柄还可以改变手的用力方向。此外,不是靠抓握手柄,而是利用腕带来支撑和推动手杖,也是减少手部震动的独特设计。底部的金属尖头可方 便地在冰雪和泥土等地面行走,而小靴子防滑头可保证在石板、水泥等光滑的地面行走不打滑。

     越野行走手杖的使用则要求肩关节能够前后摆动,加大摆臂的幅度,以增强健身效果和防护作用。平路行走,在正常走路的基础上,后腿登直,前腿后脚跟着地,双臂摆 开,手杖的支撑点在身体两侧稍靠后的的地方,杆体斜着推动身体大步前行。登山时,要充分发挥腕带的作用。上山时手杖先放在前面,利用腕带拉着身体向上,上 去后手臂弯曲,利用腕带推着身后的手杖使身体继续上行。下山时,手杖在前面支撑,手臂应同手杖成一条直线,起到延长手杖长度的作用。

     由此可见,登山杖的功能比较单一,而越野行走手杖除平路行走的作用外,不仅可以替代登山杖,还大大提升了健身登山的锻炼价值。
2#
发表于 2011-6-30 17:03:26 | 只看该作者
感觉以上信息不正确,似乎是过时的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6-30 21:59:3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7-1 09:10:44 | 只看该作者
没说明两者的区别,感觉都是一个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7-1 09:27:16 | 只看该作者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7-5 09:35:24 | 只看该作者
:lol: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