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大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年游记攻略评比7月> 江南行系列游记合集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12:19:56 | 只看该作者
游江南第三日之周庄水乡



    6月19日一车四人由昆山前往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的古镇周庄.昆山到周庄公路里程40多公里,早8:00出发,GPS导航,避开高速公路走省道县道,路过一个个村镇,领略江南风情也很有意思.途中路过锦溪,镇以溪名,一溪穿镇而过,成名已有二千多年,即为六水乡古镇之一顺便看看.古镇设置了收费口,外围正在大规模开发,据说古镇内有多家民间收藏的博物馆,被称为"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票价60元/人,我们没有进入锦溪古镇,在外围简单看看,继续前往周庄,大约9:30到周庄后电话联系网上预订的客栈,老板告诉我们景区正门外附件的一个免费停车场,景区票价100元/人,我们通过网络订票8.8折,购票进入,顺利找到客栈,放下行囊便开始了水乡游.
    周庄隶属江苏昆山市和上海交界,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凭借得天独厚的水乡古镇旅游资源,以水乡古镇为依托,成功打造了"中国第一水乡"的旅游文化品牌,开创了江南水乡古镇游的先河,成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走进周庄,立刻能看到纵横交错的小河,划船穿梭往来,有的艄公,船娘边摇船桨边唱着江南小调.一座座古色古香的石拱小桥静静地横卧小河两岸,置身其中感受到的是古朴与宁静.
    水乡自然离不开水和桥,周庄最典型的桥当数双桥,石桥牢固而又质朴,建于明代,由一座石拱桥和一座石梁桥组成,横跨南北和东西两条垂直交汇的小河上,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圆一方,错落有致,宛如一把大锁将两条小河紧紧地锁住.著名画家陈逸飞当年就以双桥为素材画了幅名为"故乡的回忆"油画,被美国石油大亨哈默看中,作为礼物送给了邓小平,从此周庄的双桥闻名遐迩.实际周庄的小桥都很特色,多由青石板铺成,但很多小桥都是重建的.周庄的街道很窄,街面上全是做生意的店铺,售卖旅游纪念品和当地的土特产品,街面店铺很多都有售以双桥,太平桥,富贵桥,外婆桥并称为周庄四大名桥为素材的水彩或刺绣制成的画框纪念品.我外出旅游,一般关注当地的旅游纪念品,不一定购买,但是旅游时一定要关注其素材,如果不是当地的特色是不会制成为纪念品,经验之谈!





锦溪古镇外围正在大规模开发






















水乡周庄随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12:21:22 | 只看该作者
游江南第三日之周庄双厅(沈厅和张厅)



    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瑰宝.除小桥流水人家,还有沈厅,张厅,迷楼,叶楚伧故居,澄虚道院,全福讲寺等名胜古迹,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观赏价值,可凭周庄游览卷参观.
    沈厅是周庄最大的民居建筑,原名敬业堂,清末改为松茂堂,由江南富商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所建.沈厅共由三部分组成.前部是水墙门和河埠,专门供家人停靠船只,洗涤衣物之用;中部是门楼,茶厅,正厅,是接送宾客,办理婚丧大事和议事的地方;后部是大堂楼,小堂楼和后厅屋,为生活起居之处.七进五门楼,庭院深深,迴廊曲折.大小100多间房屋,典型的"前厅后堂"建筑格局.前后楼屋之间均由过街楼和过道阁连接,形成一个环通的走马楼,为同类建筑物所罕见.现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厅是周庄镇仅存的少量明代建筑之一,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怡顺堂,相传为明代中山王徐达之弟徐逵后裔于明正统年间所建.清初出卖给张姓人家,改名玉燕堂,俗称张厅.近几年来经过有关部门精心维修,恢复了原有的风貌.
    走马观花古镇二大户人家沈厅与张厅,张厅是轿从前门进,船自家中过,有着高高的门坎,沈厅的门坎则低一些,因为一个是当官的,一个是经商的.印象最深的是离开张厅时看到的一幅无横批对联:"古今来色色行行无非是戏,天地间奇奇怪怪何必认真",看似没有横批,实则为主人生存智慧"难得糊涂".







张厅随拍





沈厅随拍


沈万三水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12:22:39 | 只看该作者
游江南第三日之品味周庄

    许多人游完周庄,都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之感.应该承认,周庄的商品味是很浓的,许多房屋也是翻建的,少些原汁原味.但是旅游给周庄带来了巨大的财富,门票100元/张,满街满桥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却很难真正领略周庄美的真谛,但是夜晚和清晨的周庄却给我留下别样的感觉.
         我们是通过网络预订的客栈,位于古镇中心区,离双桥仅百步之遥,房间不算大,所谓的雕花大床150元/天,价格不算便宜,不过临水而居,环境幽雅,可以免费上网.
              中午我们找到百年老店万月楼老菜馆午餐,号称百年老店的菜馆在周庄不只这一家,食特色地方菜万三蹄,白丝鱼,河虾和青菜,晚间我们选择了双桥边的一家餐馆,窗外就是双桥,临水而餐炸酥鱼,阿婆菜,三味汤圆等,让人唇齿难忘.
              晚餐后乘坐游船,规定的游船路线,大约30分钟100元/条,码头上岸,不宽的街道没有了白天的人流,店铺都陆续上板,关门大吉了.我们只能回到客栈和老板闲聊,知道周庄主要是白天旅游团队比较多,晚间几乎没有什么夜生活,天一黑,店铺便上板打烊.于是坐在客棧门前的小河边,随暗淡了小桥,流水,人家,一竹椅,一茶水,一蒲扇,与暮色融于一体.看着河对岸青瓦红灯笼倒映水中,情趣盎然,垂柳迎风摇摆,河面不时划过一条条小船,随桨的交替起落泛起一圈圈涟漪,享受着悠休自在的生活,感觉到江南水乡古老的韵味.
              清晨,周庄又给人别样的感觉.烟雾迷离中,一切都显得静悄悄的,环卫人员在清扫街道,打捞小河中的杂物,偶尔有小孩子背着书包匆匆走过,老者在生炉子,河边妇女在洗衣服,勤劳的店主打开店门,卸下一块一块门板,齐整地放在一边,向你打着招呼,期待开张大吉,这是周庄水乡真正的生活,周庄真正的韵味所在.如果有时间能住在明清格调的民居客栈,自己上街买菜,在宁静中慢慢地揣摩定能真正品味到古镇独特的韵味.





雕花大床





周庄万三蹄


油爆河虾


清蒸白丝鱼


阿婆小炒菜


炸酥白鱼


三味汤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12:24:09 | 只看该作者
游江南第四日之西塘古镇



     6月20日由周庄前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的西塘,西塘也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近两个小时路程9:30顺利到达.西塘周末进入古镇有人查票,平日没有,但是景区内的一些古宅,博物馆等景点必须凭进入古镇的门票才能购票参观,我们没有购买门票,因而在西塘只能闲游.
永宁桥是目前镇上最好的观景点之一,堤岸长廊如一条逶迤长龙卧伏在水边,行人在廊下行走,其风味为其他古镇所少见.




西塘的烟雨长廊(廊棚)是江南水乡中独一无二的建筑,是古镇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所谓雨廊,其实就是带顶的街,雨季,雨廊像一顶硕大的雨伞,呵护着来往的行人,西塘的雨廊大部份临河很有特色,有的在沿河一侧还设有靠背长凳,供人歇息,驻足欣赏.










送子来凤桥始建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为三孔石板桥.传说建造时有一鸟飞来,造桥人认为祥瑞,取名"送子来凤桥".来凤桥1997年重建,其造型及结构别致,适于旅游观赏,正中有花墙相隔,行人可各走一边,老百姓俗称晴雨桥.桥顶有棚,古朴新颖,桥两边有护栏,且有方砖铺就长条座,供游人休息,观河景.此桥南面一边是阶梯,北面一边是斜坡.男子当然走台阶步步高升,女子三寸金莲小迈步,持家稳稳当当,新婚夫妇走一走,南则送子,北则来凤,要是有婚后还未得子不妨走一走.








古镇在明代以前大户人家多建有深宅大院,形成长长的弄,最有特色的一条露天弄叫石皮弄.是一王姓家子孙两宅之间形成的一条弄,墙面由厚度仅三厘米的石板铺就而成,地面用石板铺成,它最宽处1.1米,最窄处仅0.8米.据考证,弄内的石板路下是一条使全弄雨天不积水的下水道,薄如皮的石板作为下水道的表皮故称石皮弄.上面是一条狭长的天空,故石皮弄有西塘"一线天"之说.




逛西塘,一天足够了,不过要好好感受里面的文化和沉淀下来的景致,穿越那些沉淀下来的青瓦老屋之间的石板弄,感受其魅力,大概就要坐下来慢慢欣赏,甚至要多住几天慢慢体会.我们在"明清食代"餐厅二楼的露台晚餐,对面就是古镇目前最好的观景点.傍晚,夕阳斜照,渔舟唱晚,红彤彤的灯笼倒映在水面,映亮了整个古镇,整座水乡似诗如画,人处其间,品味着当地的美味菜肴,椒盐南瓜,萝卜干炒青豆,炒田螺,鳝鱼丝,梅干菜烧肉……,恍然桃源琼瑶.












西塘的美不是走马观花就能感受到的,需要慢慢去发现,去品味,去享受才会别有一番情趣.我们住在塘东街上的一家客栈,街里酒吧很多,但是感觉与古镇很协调,只是连续几日旅途疲劳,没有去,也许是个小小的遗憾吧!





第二天依然早起,闲游街弄,再走烟雨长廊,享受古镇清晨的静谧与宁静,上面一些烟雨长廊的照片就是早晨拍的,幽静而充满诗情画意.走过很多古镇与古村落,只有离开西塘时流连而生,也许因为西塘不同于其他古镇之处的景区同时也是居民区,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风貌;也许因为西塘还默默地守着江南水乡的寂寞,清逸和宁静;也许因为……,但愿江南的古镇都像西塘那样闲适中带一点寂寞.














再见西塘,有机会一定还会再来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12:25:38 | 只看该作者
游江南第五日之苏州石公山



              出西塘走同黎路,S227,S230,然后沿环太湖大道过太湖大桥进入西山岛,天降小雨,太湖很美,烟波浩淼.路过石公村时路边饭馆前有人甚至站在路中向你招手,示意停车吃饭,路边销售西山杨梅,李子的也越来越多,行程110公里到达石公山.
              太湖西山岛是国内内陆湖中的第一大岛,石公山就在岛的东南角,论山高微不足道,论山势也不足挂齿,然而它却以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景致,吸引着古今中外无数的游客,被誉为"西山第一胜迹".大约9:40到达石公山山门入口,网络预订的门票打折后35元/人.
             进入景区正门,沿着山路走马观花橘香亭,花冠洞,御墨亭,归云洞,浮玉北堂,断层崖,来鹤亭,明月坡,云梯,夕光洞,一线天,移影桥.游后深感所赞不虚.


山门匾额"石公胜迹"


入山门右行,为"桔香亭",方亭石砌,因原周围遍植桔树而得名


花冠洞



御墨亭因中置清世祖顺治御书"敬佛"石碑而得名


归云洞座北朝南,面向烟波浩瀚的太湖,景致美丽动人.


石公山翠柏葱郁,如碧玉浮湖,故有"浮玉"之称,北堂指古代士大夫家主妇起居之处,此处原为石公庵接待女宾之地,浮玉北堂由此而名.




断山亭建于陡立断岩之上而得名,石阶天然而成


远观太湖水面,水波荡漾,温柔平静


建亭时有群鹤从杭州西湖放鹤亭飞来,流连忘返,栖息宿夜,故亭起名"来鹤",与杭州的"放鹤亭",无锡的"招鹤亭"遥相呼应



来鹤亭没有亭顶,亭后有一棵古柏从远处看古柏极似亭子的尖顶.借古树为亭顶实为一举两得


新建的石公寺

明月坡是石公山东北部的一声整块的灰黑颜色的大理石板,南高北低,倾斜入湖.古时常有文人雅士在此赏月,因名"明月坡".


云梯在石公山东侧,一块巨石上有不规则的天然石蹬,状如梯子,直上山顶,故名云梯.


夕光洞洞口朝南,顶部有两条裂隙,其中一条裂隙呈东西方向,每当太阳西下阳光透过树隙射到洞里,色彩浓淡有致,耀耀生辉,故名夕光洞.

一线天在石公山中部南坡,两壁青苍,石隙成缝,仅容一人上下.

移影桥建于两侧断崖之上,站在桥下的台阶透过桥洞注视太湖,时间久了会产生错觉,似乎不是水动而是桥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12:27:45 | 只看该作者
游江南第五日之苏州虎丘

     苏东坡说"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我们预订的酒店离虎丘不远,在阊门旁边,还是决定先游虎丘,再住酒店.
                 一路辗转,沐雨而行,来到虎丘山下,买门票60元/人,进山门,入虎丘,沿山路而上,不愧为江南最大的名园,雨中虎丘十八景更显清爽迷人,极佳观赏美感,突显虎丘自然景观的无穷魅力.下面随拍的照片不很理想,但基本反映了虎丘的主要景点.


吴中第一山牌坊







断梁殿,正面形似虎头


拥翠山庄是一处依山傍塔的山地园林,门前有"龙虎豹熊"石刻大字,显示山庄颇有藏龙卧虎的气氛


相传吴王阖闾为争天下,让吴国铸剑高手干将,莫邪夫妇铸剑,剑成王以之试石,剑落石裂


石桃山道边一景


因石形如枕而得名,相传晋高僧竺道生在石上读经,倦则枕之而眠


真娘唐代苏州歌妓,守身如玉,为免遭污,投环而亡,葬于虎丘


"剑池"为颜真卿真迹,而"虎丘"二字为后人补笔,故而说"假虎丘,真剑池"











十八景中,首屈一指的是云岩寺塔,也就是虎丘塔.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中国第一斜塔,古朴雄奇,早已成为苏州的象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12:29:25 | 只看该作者
游江南第五日之苏州七里山塘



              游完虎丘,入住阊门附近的如家酒店,平房改造而成,小有园林味道,稍事休息,夜逛山塘街.
        山塘街在苏州的老城区,东起阊门,西到虎丘,有近1200年的历史.大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为了便利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北修建的道路称为"山塘街",长约七里,故称"七里山塘",誉为"姑苏第一名街".
              山塘街距我们入住的酒店很近,过阊门渡僧桥向西便是山塘桥,这里也是山塘街的起点,走近山塘街果然名不虚传,誉为"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毫无夸张.虽然山塘老街全长仅是七里山塘的十分之一,但却是山塘的精华所在,街靠着河,河伴着街,街上人来人往,河中蓬船穿梭,店面沿河而开,茶楼里传出苏州评弹的曲调.难怪乾隆爷下江南回京向其母讲述此街的繁荣,其母想亲自前来看看,为使皇太后免于奔波之苦,随仿照山塘街的模式在颐和园里建修了苏州街.
              游走在山塘街上,仿佛置身于往昔的商贾之中,现在的老街,店肆林立,会馆齐聚,重现当年山塘的繁盛,有名的采芝斋,五芳斋,乾生元等众多苏州百年老店齐集山塘街,使游客从传统美食中领悟苏州千年古街的历史韵味.
        缓步到街口,还沉浸在山塘的古朴之中,转头望见另一古朴的建筑坐落在街头转角处,门上悬挂着三字招牌"松鹤楼".稍有犹豫,还是迈进了店堂.松鹤楼是苏州现存历史最久的正宗苏帮菜馆,与北京的全聚德,扬州的富春花园,杭州的楼外楼并称中国四大名店.
             我们选择靠窗的桌前坐下,环顾四周,食客不多,没有豪华的装修,店堂里摆设很少的几张桌子,都是复古的木质八仙桌,长条板凳,环境出乎意料的简陋,颇似电视剧中描述的一些古代酒家,坐在里面,似乎穿越了时空,闯进了盛唐或大清,唯有手中印制精美厚厚的大菜谱,感觉沉甸甸的.松鼠鳜鱼是该店的招牌菜,另外点了响油鳝糊,蚌丝雪菜,油淋四蔬和米饭,上菜的速度还不算慢,只是每道菜的盘子巨大,四个菜便摆满桌面.味道不错,食间,窗外服务员也开始上板了,20:30就谢客了,这大概是国企老字号通病,菜品一流,服务末流,几乎没什么服务,也豪取服务费!幸运的是餐后,发票中奖10元,等于免费吃了五碗米饭.哈哈!




七里山塘夜色


松鹤楼菜馆(山塘街店),第二天早晨拍的


松鹤楼的招牌菜,桂鱼被剔去了骨刺,炸得软嫩香酥,用两个樱桃重塑鱼眼,造型极为别致,食后只剩一头一尾,依然不失其形


油是现场淋上去的,鳝糊油而不腻


油淋四蔬,清淡爽口,似粤菜


蚌丝雪菜,清新可口,蚌壳放在一边,蚌丝太少了


以下的照片是第二天早晨遛弯时拍的.这是阊门


阊门前的渡僧桥


山塘街的起点山塘桥,还有早市





山塘街头得御碑亭


山塘街景


山塘河


第二天早晨,在一家老字号(名字忘了)喝馄饨,吃蟹黄酥,有咸味和甜味,刚吃的时候很酥,但有些腻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12:41:08 | 只看该作者
    游江南第六日之苏州拙政园

    6月22日一早,闲游山塘街,吃过早饭,安排活动.晚间要从昆山乘D306次动车返回北京,不打算太过于紧张,但是来到苏州不去园林也太没道理了.拙政园无疑在苏州园林中最负胜名,很自然就选这里,加之20年前在拙政园里走马观花,记忆中拙政园里有个能看见北寺塔的地方,非常漂亮,其他的随时间已渐渐淡忘了.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代表作,与留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古典园林.最初园主是明代御史王献臣,其仕途失意归隐回乡,买下此园,取名"拙政园",实指不善在官场周旋之意.
        拙政园门票70元/人,大门而入,首先进的是东园,景区分为东,中,西三部,游客大部分是随团跟导游而行,我们完全凭感觉,觉得那里景色好就去那里,看到那里景色美就停下来多欣赏一会儿,园内随处可见大概是学美术的学生在写生,他们审美能力,艺术修养都很高,哪里聚集的学生多,哪里的景色一定非常迷人,在他们身后赏景一定错不了.
         拙政园属典型的江南园林,以水面为主,厅台水榭山石楼阁均依水而建,精巧多变.其实园子并不很大,景点间以游廊或假山,矮墙隔开,碑石字画点缀其间,如果慢慢欣赏恐怕两三天都是有的看的,可惜我们匆匆而过.一路走马观花,已花费两个多小时,匆忙赶回酒店,不甚尽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12:43:40 | 只看该作者
游江南第六日之沙家浜



         走马观花拙政园后赶回酒店已经10:00多了,办理退房,出发.打算中午前到达沙家浜看看,然后回昆山,返京.
              知道沙家浜应该是在样板戏唱遍全国的年代,通过京剧"沙家浜"知道了阿庆嫂,沙奶奶,郭建光,胡传魁,刁德一等人物,知道了阳澄湖,芦苇荡,春来茶馆,近几年阳澄湖大闸蟹也是被炒的沸沸扬扬,现在沙家浜芦苇荡已经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了.
              车出苏州,一路向北,路边生产电子类产品的企业一家紧挨一家,GPS导航一度真的把我们的车引导进了芦苇荡,不敢深入,及时问路修正,中午到了沙家浜风景区.停车就有餐馆的老板上前,招引你去他家吃饭,已经中午了,先吃饭吧."螃蟹多少钱"?我问,"50一只",老板回答后见我们没有去他家的意思主动降价说"25".随老板进入餐馆,看过螃蟹,商定25元两只,另外还点了几样小菜,一条鲫鱼和青菜.螃蟹六月黄食之一般,不如秋季的肥.鲫鱼说是红烧,实则侉炖,味道还可以,主要还是鱼鲜.
              沙家浜门票100元/人,通过网络预订75元/人,票务中心不给参观卷只开了张收据.景区分两大部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即所谓的教育区,我们直接去了另一部分主体景区,向东过牌坊紧连的红石民俗文化村,红石村抗日战争时期应该是个江南水乡小村,现在是民俗文化村了当然与过去不同了,村内设有沙家浜史料馆,古船馆,水乡农具馆,"春来茶馆"也座落其间,不过已经升级为茶楼了,戏台上正好是郭建光出场,很多游客倚窗落座,边休息边品茗边欣赏戏台上表演的京剧片段.
              穿红石民俗文化村而过,不远是芦苇荡,应该是整个景区的核心了,纵横交错的河道和茂密的芦苇形成一个个迷宫,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追寻野趣和体验新四军辗战芦苇荡的情景场所,只是走在木制的栈道上,缺少进入芦苇荡的感觉.走出迷宫,岸边再现"春来茶馆"原形,老板娘说是第一代茶馆,不知真假.
              一直前行便是沙家浜老街了,极富江南水乡特色的小镇,镇内沿街店铺有卖芡实糕等当地特色食品,开有风俗博物馆,博物馆里没有管理员,游客自玩自赏.最值得参观的是刁家大院,里面陈设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应该是还原了当时的风貌.游船码头旁边又看到一家"春来茶馆",看来阿庆嫂的茶馆已经发展为连锁了!
              坐船环游芦苇荡100元/船,开发后的阳澄湖芦苇荡内水道宽阔,大约20分钟后在景区门口的码头下船,听到的还是熟悉的唱腔"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阿庆嫂,芦苇荡,春来茶馆已成为沙家浜响当当的旅游金字招牌了.
              沙家浜至昆山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当晚乘坐D306次动车由昆山返回北京,结束了此次江南一行.


白斩鸡,炸酥小鱼,沙家浜啤酒


螃蟹六月黄食之一般,不如秋季的肥


鲫鱼说是红烧,实则侉炖,味道还可以,主要还是鱼鲜


沙家浜景区大门



正值建党90周年前期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

向东过牌坊紧连的红石民俗文化村





"春来茶馆"也座落其间,不过已经升级为茶楼了


戏台上正好是郭建光出场



芦苇迷宫缺少进入芦苇荡的感觉


第一代春来茶馆



沙家浜老街








刁家大院随拍







游船码头旁边又看到一家"春来茶馆"






坐船环游芦苇荡,开发后的阳澄湖芦苇荡内水道宽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12:48:44 | 只看该作者
仅以此《江南行系列游记合集》献给广大驴友
分享驴行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