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小觉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年10月游记攻略评比》幸运全顺之旅 五彩缤纷穿越 —记”水牛队”国庆节南北驼梁穿越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1-10-13 11:10:0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10-13 11:09:13 | 只看该作者
真是才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3:41:21
10月1日
车行路上 扎营中台山
此行的10人中7人事先买好北京—平山的长途车票(其中1人买的加车票),另3人乘火车到石家庄,再换乘汽车到平山与大家汇合。由于正值国庆长假期间,尤其是今年车票紧张现象凸显,早起在莲花池长途车站候车时,售票大厅及候车室里人头攒动。
8:10发车,一路车行缓慢,出北京过了涿州才开起来,14:00到平山,与先期到达的另外3名队员(“冰块”、“猫脸”和“蓝琪儿”)汇合,一边等后面坐加车的“山驴”大哥,一边与车站附近拉客的黑车司机谈包车的价钱,终于谈妥一辆金杯,正好10人一车,到中台山村450元。15:30山驴大哥到了,出发直奔中台山村,17:45到达村口。向老乡打听去驼梁的山路后便前行,准备在村边扎营,这位老乡叮嘱我们说:山里有老虎,兴许是想吓唬吓唬我们。路边有施工人员在忙碌,可能在为旅游深度开发搭建设施,届时没准儿会收进山费了。
18:30左右,我们选择了一处闲置的“汇源职工度假中心”院中扎营,干净、有水源,大家翻栅栏进去,在砖地停车位处扎帐,由于用不了地钉,便在附近找来砖块压着,铺上防潮垫,摊开睡袋,齐活。天色渐暗,打来源源不断的山泉水赶紧做晚饭,顶着头灯、围在院中的石桌、石凳进餐,虽然感觉有些寒意,但可称得上是“星级营地”啊。吃过晚饭,烧了些开水,拍拍营地的照片,晚上8点多早早地钻进帐篷避寒,毕竟是山里的秋天,还是有点儿冷。
为了减负,“冰块”、“猫脸”和“蓝琪儿”三位美女挤在一顶双人帐篷中,虽说翻身得喊:一二三,好在挤着暖和些。晚上大约9点钟,听帐篷外“跑山”吆喝:“我找到一间“豪宅”,双人床、棉被、电暖气、电炉子一应俱全,我的帐篷、睡袋闲置了,谁愿意用可免费提供啊。”大家都以为他在开玩笑,再说外面漆黑又挺冷的,懒得出去查看。
一夜无语,山风吹拂,辗转反侧的折着饼子;该打呼噜的打着呼噜;起夜的起夜;做美梦的做美梦。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3:42:53
本帖最后由 小觉儿 于 2011-10-11 13:50 编辑

10月1日
车行路上 扎营中台山
此行的10人中7人事先买好北京—平山的长途车票(其中1人买的加车票),另3人乘火车到石家庄,再换乘汽车到平山与大家汇合。由于正值国庆长假期间,尤其是今年车票紧张现象凸显,早起在莲花池长途车站候车时,售票大厅及候车室里人头攒动。
8:10发车,一路车行缓慢,出北京过了涿州才开起来,14:00到平山,与先期到达的另外3名队员(“冰块”、“猫脸”和“蓝琪儿”)汇合,一边等后面坐加车的“山驴”大哥,一边与车站附近拉客的黑车司机谈包车的价钱,终于谈妥一辆金杯,正好10人一车,到中台山村450元。15:30山驴大哥到了,出发直奔中台山村,17:45到达村口。向老乡打听去驼梁的山路后便前行,准备在村边扎营,这位老乡叮嘱我们说:山里有老虎,兴许是想吓唬吓唬我们。路边有施工人员在忙碌,可能在为旅游深度开发搭建设施,届时没准儿会收进山费了。
18:30左右,我们选择了一处闲置的“汇源职工度假中心”院中扎营,干净、有水源,大家翻栅栏进去,在砖地停车位处扎帐,由于用不了地钉,便在附近找来砖块压着,铺上防潮垫,摊开睡袋,齐活。天色渐暗,打来源源不断的山泉水赶紧做晚饭,顶着头灯、围在院中的石桌、石凳进餐,虽然感觉有些寒意,但可称得上是“星级营地”啊。吃过晚饭,烧了些开水,拍拍营地的照片,晚上8点多早早地钻进帐篷避寒,毕竟是山里的秋天,还是有点儿冷。
为了减负,“冰块”、“猫脸”和“蓝琪儿”三位美女挤在一顶双人帐篷中,虽说翻身得喊:一二三,好在挤着暖和些。晚上大约9点钟,听帐篷外“跑山”吆喝:“我找到一间“豪宅”,双人床、棉被、电暖气、电炉子一应俱全,我的帐篷、睡袋闲置了,谁愿意用可免费提供啊。”大家都以为他在开玩笑,再说外面漆黑又挺冷的,懒得出去查看。
10月2日  普济寺祈愿 顺利登顶南驼
            入住花塔“棍哥”家

        早上5点多,还是“跑山”像早起得鸟儿似的感叹道:“昨晚床上睡得真香啊,热得我直掀被子!”但其余队员睡得真是冷热不均:有睡袋材质不达标睡得不实的、有防潮垫薄咯腰的、有睡在帐篷把边儿处+睡袋薄而受寒的,当然也有热得把胳膊伸出睡袋的(三人睡中间那位,睡袋温标又高)。不过,大家一致把矛头指向“跑山”,不带那么气人的。原来他睡前巡视了一圈,发现度假中心门卫的活动板房没锁门,推开后见里面设施俱全(前面已交待),他向大家招呼了一声便欣欣然入住“豪宅”,相比较我们睡帐篷的来说,真是舒服死了。于是,罚他给大家烧开水,板房里有一大水壶,在电炉子上烧了三壶水,连洗脸带喝的水全有了。“跑山”的新发现更确定了“星级营地”的称谓,当然也给大家留下话把儿了,一路上净调侃他。
        简单吃过早饭,水瓶里灌满了开水,在“星级营地”前集体合影,7:40左右出发。路过一处尼姑庵—“普济寺”,进去上香祈愿,“牛队”、“冰块”、“猫脸”等几人代表,捐了善款、拜了佛,保佑我们此行安全顺利,又听师傅讲讲寺庙的历史渊源及典故。谢过并告别善良、超然的师傅,走上去往南驼的山路。后续行程的诸事顺利、天气晴好(一般秋天走驼梁总会赶上雨天),更验证我们许的愿灵验了。
        一路秋色浓郁,层林尽染,山势险峻。经过一处瀑布,大家放下背包,沿小岔路走近观赏。仰望如珍珠飞溅而下的瀑布,享受着那清凉的滋润,在瀑布下端、金色树叶掩映下的潭石上,伴着潺潺的溪流,美女帅锅们纷纷摆着形态各异的POS,真是好风景、好心情!
        玩儿够了继续赶路,9:30左右来到五岳寨景区的一个木棚下休息片刻,沿景区的石板路、木板路继续前行。景区松林间的小路幽静,松林挺拔高耸,走上木板路时融入熙熙攘攘的游客中,中午12点多到达南驼顶。在标有驼峰、海拔2281米的石碑处合影留念,我们的装束及声势吸引得游客驻足。
在一处农家饭店吃午饭,一人一碗8元的刀削面,很好吃,老板很实在,而且是09年走驼梁时歇脚的那家,我特意问起他家的大黄猫,那年还抱着它拍过照。老板说得病死了,现在陪伴他们的是一只黑白花的小猫咪,也很可爱,又抱着拍了照。此时进来一拨山东的驴友,带着一只体形较大的拉布拉多犬,结果把小猫咪吓跑了,不知去向。赶巧,给他们带路的是攻略上推荐的驴导“棍哥”,牛队上前攀谈,讲了我们计划的穿越路线,本来想走运木沟去花塔,棍哥建议我们走箭杆沟,那里景色更美。于是我们听棍哥的,下午1点多出发奔箭杆沟。下山前,“冰块”妹妹提议用背包及队员组成一个“牛”字造型拍照,三个红色防雨罩的背包组成一撇,由于不是俯拍,所以效果不明显,但的确是个好的创意。
        箭杆沟的景色确实很美,那或如孔雀、或呈阶梯状的断崖,身披五彩,错落有致;色彩缤纷的彩林随山形起伏;白桦林讲述着秋天的童话;红桦树默默地注视着经过的驴友。出了沟上到土石山路,向西北通往跑泉厂方向,偏东南是花塔村方向。于是,徒步大约5公里山路,下午4点半左右进入花塔村,入住“棍哥”家。由于他家正屋已住着一拨儿驴友,因此给我们安排在另一处房屋住下。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3:51:50 | 只看该作者
续发的游记总在审核中,不知为何?

点评

继续发吧,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不要放弃!  发表于 2011-10-12 08: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2 15:54: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觉儿 于 2011-10-12 15:56 编辑

10月5日  徒步到瓦窑 包车去阜平 乘高快返京
        昨晚联系好今早瓦窑—阜平的包车,两辆小面共160元。早7点离开辽道背村,沿山路步行1个半小时到瓦窑村,包车已等候在那里。装包上车,路上看到几拨婚车驶过,手机彩信显示,“十一”长假期间餐饮业5成以上都是婚宴,真是个甜蜜的季节。大约10点多到阜平长途车站,牛队在售票窗口买好下午2点返京的车票,85元/人,然后开始找地儿腐败,庆祝穿越成功。找餐馆时净是告知被婚宴包场的,最后在一家湘菜馆就坐,菜做得不错,尤其是那大肘子,味儿好又实惠,不带大骨头,还配以山蘑。
        饭后最终结账,此行费用包括:往返长途车票、包车费、向导费、三晚农家食宿及最后这顿庆功宴,5天的活动,人均消费400元。虽说这次穿越体力消耗不小,重装嘛,但基本没亏着嘴,昨晚辽道背农家的晚饭还炖了只鸡。所以,晚上回到家中一上秤,自己居然比出发时长了1公斤体重,结论:穿越成功,减肥失败。
        返京的大巴一路没怎么堵,也许是10月5号还没到返京最高峰,晚上6点平安到达木樨园长途车站,给此次“水牛队”国庆节南北驼梁穿越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幸运全顺之旅结束了,五彩缤纷穿越的感受却始终萦绕在心间,有机会还会再次领略秋日驼梁那饱满的色彩盛宴,穿越线路有多条,驼梁秋色万千种,尽情享受这收获的季节吧!
跑山和农家院给他“守夜”的大黄


辽道背村戏台

宝印石

走向瓦窑的路上

驴行与骑行擦肩而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10-14 15:41:19 | 只看该作者
美地,美景,美人,每人美的开心。:fun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4 16:24:3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朋友们的关注,这是成功穿越最好的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2 13:45: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觉儿 于 2011-10-12 16:22 编辑

10月2日  普济寺祈愿 顺利登顶南驼
入住花塔“棍哥”家

        早上5点多,还是“跑山”像早起得鸟儿似的感叹道:“昨晚床上睡得真香啊,热得我直掀被子!”但其余队员睡得真是冷热不均:有睡袋材质不达标睡得不实的、有防潮垫薄咯腰的、有睡在帐篷把边儿处+睡袋薄而受寒的,当然也有热得把胳膊伸出睡袋的(三人睡中间那位,睡袋温标又高)。不过,大家一致把矛头指向“跑山”,不带那么气人的。原来他睡前巡视了一圈,发现度假中心门卫的活动板房没锁门,推开后见里面设施俱全(前面已交待),他向大家招呼了一声便欣欣然入住“豪宅”,相比较我们睡帐篷的来说,真是舒服死了。于是,罚他给大家烧开水,板房里有一大水壶,在电炉子上烧了三壶水,连洗脸带喝的水全有了。“跑山”的新发现更确定了“星级营地”的称谓,当然也给大家留下话把儿了,一路上净调侃他。
        简单吃过早饭,水瓶里灌满了开水,在“星级营地”前集体合影,7:40左右出发。路过一处尼姑庵—“普济寺”,进去上香祈愿,“牛队”、“冰块”、“猫脸”等几人代表,捐了善款、拜了佛,保佑我们此行安全顺利,又听师傅讲讲寺庙的历史渊源及典故。谢过并告别善良、超然的师傅,走上去往南驼的山路。后续行程的诸事顺利、天气晴好(一般秋天走驼梁总会赶上雨天),更验证我们许的愿灵验了。
        一路秋色浓郁,层林尽染,山势险峻。经过一处瀑布,大家放下背包,沿小岔路走近观赏。仰望如珍珠飞溅而下的瀑布,享受着那清凉的滋润,在瀑布下端、金色树叶掩映下的潭石上,伴着潺潺的溪流,美女帅锅们纷纷摆着形态各异的POS,真是好风景、好心情!
        玩儿够了继续赶路,9:30左右来到五岳寨景区的一个木棚下休息片刻,沿景区的石板路、木板路继续前行。景区松林间的小路幽静,松林挺拔高耸,走上木板路时融入熙熙攘攘的游客中,中午12点多到达南驼顶。在标有驼峰、海拔2281米的石碑处合影留念,我们的装束及声势吸引得游客驻足。
        在一处农家饭店吃午饭,一人一碗8元的刀削面,很好吃,老板很实在,而且是09年走驼梁时歇脚的那家,我特意问起他家的大黄猫,那年还抱着它拍过照。老板说得病死了,现在陪伴他们的是一只黑白花的小猫咪,也很可爱,又抱着拍了照。此时进来一拨山东的驴友,带着一只体形较大的拉布拉多犬,结果把小猫咪吓跑了,不知去向。赶巧,给他们带路的是攻略上推荐的驴导“棍哥”,牛队上前攀谈,讲了我们计划的穿越路线,本来想走运木沟去花塔,棍哥建议我们走箭杆沟,那里景色更美。于是我们听棍哥的,下午1点多出发奔箭杆沟。下山前,“冰块”妹妹提议用背包及队员组成一个“牛”字造型拍照,三个红色防雨罩的背包组成一撇,由于不是俯拍,所以效果不明显,但的确是个好的创意。
        箭杆沟的景色确实很美,那或如孔雀、或呈阶梯状的断崖,身披五彩,错落有致;色彩缤纷的彩林随山形起伏;白桦林讲述着秋天的童话;红桦树默默地注视着经过的驴友。出了沟上到土石山路,向西北通往跑泉厂方向,偏东南是花塔村方向。于是,徒步大约5公里山路,下午4点半左右进入花塔村,入住“棍哥”家。由于他家正屋已住着一拨儿驴友,因此给我们安排在另一处房屋住下。
听师傅将普济寺的典故

潭石上美女小合影

南驼的标志石碑
走进花塔村

“棍哥”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2 15:33: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觉儿 于 2011-10-12 16:44 编辑

10月4日  义务帮“棍爷”捎棍上山
免费轻装闲逛天生桥

        因为起床晚,8:40才出发去天生桥景区。依旧沿昨天下午下山的小路上山,每人手里拄着一根六棱木,“棍爷”年岁大了,带这么多杖上山一定很吃力,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举手之劳,而且当登山杖用了,挺好。在去天生桥景区和上北驼的岔口遇到几名游客,像是一家人,我们帮“棍爷”推销出去一根手杖,20元,不错,算是开张了。下到距天生桥景区不远的山间平缓处,“棍爷”准备在此卖杖,我们则继续往景区走,开始免费闲逛天生桥景区。
帮“棍爷”捎棍上山


通往天生桥、辽道背的岔口标牌

        景区里台阶比较多,上上下下也不少走。一路上还不忘帮忙推销“棍爷”的六棱木手杖,张姐手里一直拿着一根。正走着,迎面遇见一家三口,男士一手抱着小孩,一手拉着老婆走在山道上,看样子挺吃力,本想这回成功率会很高,劝他买根手杖拄着轻松些,谁知那位男士自豪地说:男人嘛就该这样。一种舍我其谁的气概,得,还是没卖出去,看来我们不是做生意的料啊。正值“十一”期间,游客真不少,著名的天生桥瀑布前瀑布还算壮观,也拍了由变质岩形成的片麻岩天桥的影子,但没有下到缆车处,拍摄角度不是很好,再说也不想从正门出去。看着乌泱乌泱的人群比肩接踵,经商的小贩吆喝着生意,遍地是游客丢弃的垃圾,很煞风景,影响心情,随便吃点午餐就原路返回了。
走向天生桥景区


天生桥瀑布



天生桥
        途中下起了小雨,只好穿上冲锋衣挡雨,因为是上山,不一会儿感觉热得不行,便又脱下系在腰上,好在雨一会儿就停了。回到“棍爷”摆摊处,询问生意怎样?告知:又卖出两根,还有些游客没买直接给钱,还是有所收获的。我们接着帮“棍爷”把剩下的六棱木手杖捎回,大约下午4点多回到村里。
        正所谓:请“棍哥”带路走北沟,帮“棍爷”捎杖上北驼,“水牛队”此行跟“棍”式家族有缘。
        晚饭时,外面下起了中到大雨,夹杂着雷电、冰雹。还好,我们已经完活儿,一路上顺风顺水、天公作美,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穿越全程,这一切得益于起初在“普济寺”上香拜佛结的善果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