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如能恰当地运用幽默,不仅能够消除疲劳,而且能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精神振奋状态。但是,幽默细胞不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笔者经过归纳,有如下几点:
一、形象比喻。所谓形象比喻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打比方,即用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和说明另一种事物。在课堂教学中,形象比喻运用最经常,最广泛,例如:一位教师讲解跳远的制动时,对学生说,跳远中的制动好像就是自行车的急刹车,然后用一系列形象的比喻,幽默的语言,把动作要领解释得清清楚楚。
二、巧妙移用。这是一种移用学生的动作或语言,当然也可以移用课堂以外的动作和语言,从而产生幽默效应的方法。例如:一位教师在进行跑步动员时说,但愿同学都成为申花队,领先一步。巧妙移用,诙谐有趣,增添了体育课的幽默情趣。
三、极度夸张。夸张是“言过其实”,从形象和特征等方面做夸大或缩小的描述方式。它是造成语言幽默的一种常见手段。在教学中,夸张的巧妙运用可产生较好的幽默效应。例如:一位教师讲授立正动作时,把立正的动作要领——抬头挺胸夸张地表演出来,学生哄堂大笑,然后老师再让学生示范正确的动作。这种极度夸张的动作幽默,加深了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在笑声中,他们领悟了知识的真谛。
四、故意曲解。任何一句话,都有其固定含义。如果我们不按其固有含义去理解它,而任意附会,使理解或解释与原意不相一致,或完全相反,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有一位小朋友告诉老师,同伴说他像只乌龟,跑得很慢,不愿和他一组。于是,那位老师停下来说: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最后是谁胜利了呀!学生回答:乌龟!老师说:是啊!刚才那位同学并不是说你很差呀,是在说你像只乌龟,虽然跑得很慢,但是仍然努力着,精神可嘉,值得我们学习!刚才说他慢的同学很惭愧地说:老师,我就是这样想。这正是教师的曲解使教学产生耐人寻味的幽默效应。
五、反语倒置。这是一种用和本意恰恰相反的语言来表达本意的方法,其具体形式可以是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等。例如:一位教师讲授投掷垒球的动作要领时,故意把“从肩上出手”的动作改为“从体侧出手”。学生顿时哈哈大笑,老师,我们试过了,从体侧由下经上出手只能投得高,而不能投得远呀!于是,老师马上把投掷垒球的动作要领揭示出来,加快了学生对投掷垒球动作的掌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