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62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朝拜贡嘎 穿越黄泥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2011-12-16 15:46:42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穿

贡嘎山,又名米雅贡嘎,藏语意为“最高的雪山”。在藏传佛教中是学域著名的神山,是一位女神
的化身,是珠穆朗玛峰的姊妹峰。座落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在横断山系的大雪山中段,位于大渡河与雅砻江之间。“贡嘎山”,山体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其主峰海拔7556米,地处东经101.8°,北纬29.6°,在四川省康定、泸定、石棉、九龙四县之间。
黄泥杠,它充满着神秘的魅力,是贡嘎山东北侧燕子沟与南门关沟之间的一条山脊,由于燕子沟和南门关沟都还没有开发,所以黄泥杠保持着原始的森林,具有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山腰低海拔处于亚高山亚寒带灌丛草甸带,生长着高山杜鹃和灌木野藤,海拔三千以上发育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地面生存有厚达20至30公分的针状单胞菌苔。其山势陡峭,不宜攀越,在两旁燕子沟与南门关沟最窄处仅有十几公尺,可谓一人挡关万夫莫开。
在黄泥杠的顶处马鞍山,我们看到了贡嘎山脉的的中山峰(左侧、海拔6886)、嘉子峰(右前、海拔6540、)日乌且峰(右前、海拔6376)等雪峰,一位背夫指着远处隐现的雪峰说:那就是贡嘎主峰。我们跪在雪峰下,四周茫茫云海,犹如佛在心中,脑海里一片清净,全无妄念,我喃喃念着佛教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真想就此皈依佛门,修成正果。

2005年国庆前,按习惯我筹备着假日的出游计划,在“重庆驴友公社”网站上,我搜集了很多条关于国庆大假的出游邀请贴,其中有:
诚征俄而则俄同行驴友》、
《川西红原出行计划》、
《川西丹巴自然之旅》、
《带你走进藏传佛界的精髓---色达》、
《登三奥雪山之奥太娜》、
《哈巴登山活动》、
《七藏沟穿越》、
《四川新都桥--九龙--(穿越)猛董--伍须海》、
《一条超极自虐又精典无比的线路------四姑娘山》、
《云中漫步------徒步黄泥杠,朝圣贡嘎》、
《再向蜀山行---"亲吻蜀山大帝"感受藏族文化(贡嘎雪山南坡)》、
《塔公——木格错穿越》……等。
我把这些帖子用打印机打印出来,看着眼前这些贴子,就像酒鬼进了泸州老窖酒厂的陈列室,恨不能把那些美酒逐一品尝个够。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我通过仔细的分析和了解,最终选择了一条几乎没人走过的线路:《云中漫步------徒步黄泥杠,朝圣贡嘎》。选择它的原因是因为这是一条充满神秘而又十分艰险的处女线,我要穿越它征服它,要在黄泥杠的顶处朝拜我的女神贡嘎。
报名后才发现,我们的队长居然是一个嫩毛小帅哥,网名叫南山,别小看他了,在出发前的聚会上就发现,他是一匹富有经验的“老驴”。
“这次不是一般的穿越旅行”,队长带着嫩稚的腔调说:“我们这次是一次艰苦的探险,希望全体队员精诚团结,克服一切困难,胜利地返回。”
估计队员平均年龄25岁,共有24人,九女十五男。
                             
  第一天:乘着清雾行  一路欢歌唱
101,阴、小雨。
早上七点,队员们在新华路沙木尼装备店门前集合上车,看着这些驮着重荷的驴友们,我笑了,感到自己已经融入了年轻人的激流,真想对着还未醒来的高楼大声呼喊“哦……,啊……,冲呀!”。
年轻的驴们不会有城市人的矜持稳重,不到十分钟,大家都非常之熟悉了,就像早已认识的兄弟姐妹。一路长途乘车,没有沉闷没有疲倦,车厢里总是充满欢歌和嬉闹,整个旅途显得十分的轻松愉快。
中午十二点从成都外环穿过,川西平原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下午两点到达雅安,在一家饭店吃午饭,一路颠簸让人感到十分饥饿,每桌一盆油腻的红烧肘子和一大盘肥实的回锅肉,不到两分钟就被扫荡而光。我狼吞虎咽的才吃三碗饭呐,甚至连肘子的味道还没品尝出来就没有了。那几个阿娜多姿的淑女,更是一扫斯文,一手抹着油嘴,一手高举空碗:“五哥,麻烦你再添一碗米饭”。天呀,她们是女人吗?我暗自发誓,在以后的日子里,决不能同这些饿鬼投胎的女豪杰们同桌用餐,秀色虽说可餐,但饱了眼睛却饿了肚皮,那是很不划算的。
下午六点二十,穿二郎山隧道。
“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我是第一次过二郎山,认真看了时间,过隧道用了近五分钟,隧道全长四公里多。重庆是盆地,平时里上歌乐山或南山就算是跋山了,而眼前被暮雾弄罩山顶的二郎山,真让我感到有一种“井底”的汗颜。
天渐渐的黑了, 窗外下着毛毛细雨,虽说车内开着空调,可还是感到一丝寒意。按照预定计划,今晚是在新兴乡的老张农家院里宿营,走之前队长南山就用电话联系好的。
接近磨西乡的时候,公路有几处塌方。当地政府很不错,为了保证节日旅途高峰的顺畅,哪里有塌方哪里就有人立即抢修或者开辟一条临时便道,危险处即便是在夜晚也有民兵把守指挥过往车辆。所以,我们一路顺风的在晚上八点二十到了贡嘎旅游区的前站----磨西乡。
再往前走,就是我们的本次活动的大本营----新兴乡的老张家。
老张,全名叫张定荣,据说是从雅安边区来的上门女婿,有着山里人的朴实墩厚,但也有一丝不易发现的狡猾,上门女婿大多是脾气温顺的“葩”耳朵,当家的自然是老张的老婆(老张的老婆名叫岳子蓉,一个很干练勤快、热情和气的中年妇女)。
在快到达新兴乡的时候,雨夜中公路上不再有车辆行驶,由于对当地不熟悉,加之大家都不认识老张,南山用电话和老张取得了联系,请他在在公路旁等着示意我们。谁知老张一句肯定的滑稽答复语让我们感到捧腹:“往前走,看见人就是我。”山里人就是那么的简单呀,可是我们一路继续往前驶去,除了灯光下路面的青蛙蹦跳,接连遇上了几次路人,但都不是老张,大家取笑着老张在电话中的肯定语:“往前走,看见人就是我。”真不知山里人是待人自信还是用词简练。
八点四十,终于到了宿营地,队员们在寒风中相互帮衬把装备从车里传递到老张家。
稍休息后,老张端上了香喷喷的老腊肉和自家地里的蔬菜,大家开启了啤酒、白酒,开始了穿越探险前的最后一次“腐败”。没有划拳敬酒,只有共同的祝福。
队长举起酒碗庄重的说:“祝大家穿越成功,干!”全体队员豪迈地将碗里的酒一扫而光,真有点《红灯记》里李玉和“临行喝妈一碗酒”的场景。酒性较好的懒虫、鼹鼠、娴娴、娜娜等,当然还有我本人,一次又一次的斟满酒杯,生怕第二天失去了喝酒的机会。   
借着酒性,我们来了一些小小的表演,我用扑克牌向大家叙述了一个稍带“色”彩的警察与和尚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假设为我们的南山队长,没想到获得了年轻人的喝彩。
当晚,我和雪哥同挤一张大床,原以为雪哥睡觉老实,可他心中有佛胸无杂念,还没等到我脱完衣服,他就发出了讨厌可恨的呼噜声,惹得我真想一脚揣他下床。
我默默地念着祷告语,恳求佛爷将我拉入甜蜜的梦乡。
梦景里,我遇见了黄泥杠的土地菩萨,他热情地张开长袍召唤:来吧,欢迎你们。

  第二天:扎营“冬瓜凼”  蚂蝗铺满帐
102,晴转中雨。
昨夜一顿海吃闹得肚子胀胀的,为了不与队友们争抢WC,我起了个大早,提着裤子寻到张家的“卫生间”,好个干净的猪圈,虽然没有喷洒消毒香水,但毫无一点城市公厕那种窒气的粪便味,我深深的呼出了隔夜的酒气,心旷神怡,享受着乡间绿色茅房的早间轻松运动。
天未亮,晨间还有些许寒意,我重新检查了一次自己的装备,然后洗了一个冷水头,根据以往的经验,说不定今后的几天再没有条件洗头了。
八点,年轻的队员们还在温柔的梦乡里,我找来一只破脸盆,厚着脸皮从老张家的阁楼敲到楼下,惹得大家怨声载道,说实话,在秋寒的早晨,谁不想赖在被窝里多睡会儿,可我们还要出发探险呀,孙中山先生说:任重道远,同志仍须努力。
早饭后,我们增加了许多的探险物资,如:五只活鸡、几十斤大米、两口袋白菜、一袋腊肉、面粉、土豆还有几十瓶白酒等等。老张给我们请来了十四个背夫(向导)和马匹。
九点正,队长提议大家出发前拍一张“全家福”,队员们聚拢在一起,用唾液润了润嘴唇,一齐喊着“茄子”,(据说喊着“茄子”可以使人的脸部充满笑意),那张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家福”就在晨风中诞生了,它将永远载入驴行天下的史册,直到驴行宇宙的时候。
图中缺少“土豆”、“狗狗”,因他两是第二天傍晚宿营时追赶上来的)

九点十分,队长一声令下出发了。这时,东边悄悄的露出了的阳光,老乡说,这季节有阳光是十分稀罕的。                               
也许,是年轻人感动了太阳。
第一天的跋涉不太轻松,2000下的低海拔灌木林让我们吃尽了苦头,越往山里走,树林越密集,要不是老乡在前面用砍刀开路,队伍基本上是不能前行的。  
屈原在《离骚》中说: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一处岩石旁,居然还发现几株结满了李子的野生李子树,老乡说那是可以吃的,我试着采摘了几颗放进嘴里,酸酸的,其中葩软了的李子还带有清香的甜味,女队员们很是喜欢吃。
队伍前后拖拉了约有一里路,女同胞们巾帼不让须眉,精神抖擞大多赶在前面,而雪哥、懒虫和鼹鼠由于肥胖的身躯拖累,一步一喘如同老牛拉车,行进得很慢,南山队长只好在后面通过步话机让前面的队员稍作休息等待。
乌云和浓雾慢慢袭来,快下雨了,老乡说这里的气候就是这样,一到下午就是雨。灌木和树藤把路完全掩埋了,大家的手臂和脸已经被划出许多的伤痕,马匹驮着物资被人艰难地牵拉着穿行在丛林中,此刻开始下起了雨,山雨和着稀泥,将路面变为了泞泥的沟槽。
好不容易捱到下午四点,虽然鲁迅说“路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来的”,但到了一处叫“冬瓜凼”的地方,再往前走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山里的天黑得早,再走或许会找不到勉强能扎营的地方,况且听说附近有个小水源。
根据当时的复杂情况,队长下令就地扎营。
形状犹如冬瓜的“冬瓜凼”在密林的半山腰,大约有一百平方米左右,黝黑的土地长满了比人还高的蕨藤和杂草,好不容易用砍刀把那些野藤蒿草砍完,才发现地面高低不平,只好用砍下的杂草随意的铺垫一下,看着逐渐下大的雾雨,大伙赶紧把帐篷撑起。
马帮们不能再前行,就此而告别我们下山。
也许是未来更艰苦的路程让雪哥感到胆怯,他红着脸悄悄的告诉我,他的体力不行了,准备和马帮一道返回新兴乡大本营老张家等我们回来。我叹息他的胆怯,但我无法也不能劝阻他的退缩,因为他是第一次出门穿越探险,(他是我们单位的同事,是被我软哄硬拉骗出来减肥的),瞧着他一身疲惫的肥肉,队长惋惜的同意了他的请求。
背夫们用砍来的树干和塑料布搭起了他们的雨棚,同时升起了一堆熊熊的篝火,根据安排,我们是每天都能够吃到一顿热饭的,可惜的是今天一路上死了三只母鸡,原准备一天一锅的鸡汤,只好今晚把三只死鸡一起下锅了,乌呼哀哉,母鸡呀母鸡,真是红颜命薄啊。
队长在分配女士们“混帐”的时候(读者别想入非非,女士一般可以不带帐篷的,为了保证在野外的安全,驴友的习惯是男女“混帐”不“混袋”的睡在一起),人人睁大了眼睛,都希望能够与美丽大方的姑娘们一起“混帐”,我这老头子当然决没有那种福份的,只好孤家寡人睡帐篷了,因此,接下来的几天晚上都是孤枕难眠啊。
用过晚餐后,驴友们开始了自娱活动。最有趣的是大伙围在一起,用抽牌的形式惩罚输者喝酒和表演预先规定的节目。
队长南山被罚,饮尽盅里的白酒后,对着一匹还没来得及返回的马儿跳起了孔雀舞,他用那灵巧的肢体学着杨丽萍,作出各种优美的孔雀舞姿,一会对着白马俏头弄枝,一会扭摆屁股仰着脖子向马儿抛洒媚眼,翩翩的舞蹈把那未见过世面的白马惊吓得双脚抬起嘶嘶的哀叫,还以为眼前的舞者是妖怪呢。
接下来的惩罚是除了喝酒外,还得低首俯就地跪着向一匹母马求爱,向被求爱的母马大唱赞歌,同时还必须面对心爱的马儿说出爱它的二十个理由。我暗自乞求上帝,这样的桃花运千万不要落在我的头上。哈哈,结果白马王子的花环幸运的套在了小亮的头上。
酷哥小亮万般无奈、委屈地转身采摘了一束茅草权当玫瑰花,迈着沉稳端庄的步伐,屏住心中热烈的“情意”,嘴里嘀咕着缓缓的走向了他的心上人(应该是心上“马”),真诚的用他那还没谈过恋爱的童子身,曲膝一跪,此刻,全体驴友报以热烈的掌声,脆弱的那那和拉拉、娴娴、欣欣、安安等几乎感动得热泪盈眶,男士们幸灾乐祸,心头一阵窃喜,看你小亮怎么说出爱它的二十个理由,等着看笑话吧。
只见英俊的王子单腿跪地,深度眼镜后面的双眼发出神采的光芒,头向上一抬,甩出一道爱的电流,衷情地向他的心上马表白——
“啊,美丽的母马,我心中的月亮,请接受我真诚的求爱吧……,
啊,你那美丽窈窕的马腰,是我梦迷已久的向往;
啊,你那丰厚的马唇,让我禁不住渴望飞吻;
啊,你那丰满的肥臀,使我感到莫名其妙的迷惘;
啊,你那飘逸的长尾,轻轻地扫过我寂寞的心房
啊,你那尖削的长耳,可听进了我真情的表白;……”
二十个“啊”,二十个形容词,二十个爱它的理由深深的打动了马儿的心扉,多么庄严的场面,小亮逐渐的向它靠拢,马儿不好意思了,马蹄向后羞涩地移动,马尾一阵激动的乱摆,马脸一阵绯红的微笑……。旁观者无不为之动容,无不为之捧腹。有个别女生桃面生辉当即遐想:哎,如果小亮是跪在我的面前,我该多么的……多么的……
“啊,哎呀呀……”,突然,一声凄厉的惊叫压住了众人的嬉闹,寻声一看,芷寒(好像是她)惊恐地捞起一只裤脚,脚腿上一只黄碣色的干蚂蝗吸满了鲜血,正悠哉游哉的往下爬呢,勇敢的男同胞“黑马”赶紧用白酒替她**消毒。
此刻,对蚂蝗的恐惧让人人都感到自危,纷纷检查自己的双腿和后背,深怕可恶的东西钻进了自己的身上,再加上雨点逐渐的大起来了,全都赶紧往各自帐篷里钻。
我的帐篷有雨沿,轻尘小姐坐在帐篷雨沿下和我聊天,为了安全,我劝她赶紧回到和宝宝混帐的帐篷,谁知她一抬屁股就发现坐在一只大蚂蝗上,吓得她赶紧飞奔而逃。
天已黑尽,大家都打开头灯检查帐篷里有没有入侵的蚂蝗,我取掉雪套脱下了登山鞋,乖乖,居然有一只蚂蝗在脚腿上,禁不住一阵抖擞,尖着手指把它扔得远远的,再把内帐和外帐的拉链死死的拉紧,深怕一不小心蚂蝗就钻进来了。
惶惶之中听见外面有人在叫喊,原来是“土豆”和“狗狗”从山下追赶来了,真想出去见识新朋友,无奈担心帐篷打开后有蚂蝗进来,只好作罢,明天有的是时间认识的。
睡意全无,借着头灯写起了当天的笔记,想到了已经下山返回大本营的雪哥,真遗憾,要他是在,也许会和他聊聊龙门阵的,哼,谁叫他是一个懦夫!
宝宝、轻尘和欣欣还在队长和娴娴的帐篷里赌牌饮酒,宝宝高声叫我也过去,我推辞了,小小的帐篷能容纳那么多的人吗?位置还是让给年轻人吧,只听从他们帐篷里传来阵阵的打俏嘻骂声,其他的帐篷里也不断传出歌声、笑声、吼声和一不留神钻出的放屁声,离我最近的小亮帐篷里,却传出细细的俚语,我竖起双耳,使劲的想听清楚小亮和XX说些什么,断断续续的只听见在说我家小狗什么的,无聊之极,钻进睡袋把头部严密的遮盖住。
半夜,鼹鼠到每一个帐篷外查看情况,发现人人的帐篷上都铺满了蚂蝗,不怪这些吸血的家伙,是我们侵犯了它们的领地,(第二天一早天亮,这些可恶的东西见光就躲得不见影子了,帐篷上只留下凉风吹下的落叶和几个山螺蛳)。
我年轻的驴友们,明天会更加艰辛的,祝愿你们做一个美梦,晚安。

◆        第三天:深山峭壁陡  风雨“海子凼”
103,雨。
伙伴们都认为,五哥的帐篷搭建得最快最正规最舒适,其话不假,要知道因为自己手残不方便,在家里就练习了无数次搭建和拆收帐篷,自豪地说五分钟就能够搞定的。
早上8点起床,用过早餐,收拾好帐篷后,于930开始了新的一天穿越。估计今天是很辛苦的,总结昨天的泥地行走教训,大家把雪套和登山鞋捆了个扎扎实实。今天计划是登上海拔3200左右。
越往山上爬,那种高山植被越是丰富,起初开始是灌木林夹带稀少的单体乔木,成遍生长着高山杜鹃和灌木野藤。估计在海拔近3000的时候,成熟的乔木开始成林了,几人都不能合围抱的高大杉树和云松让我们这些生长在盆地的有着“盆地意识”的重庆崽儿大开眼界。

(未完,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