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23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野健行、登山远足安全指引(转自深圳磨房-老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2-3-21 21:1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深圳山野健行、登山远足安全指引

(深圳磨房-老余)



1.前言

    感谢大自然的厚爱,赋予深圳美丽多姿的山山水水,深圳周边可供大家进行户外运动的资源很多。深圳自然环境优越,属亚热带低山丘陵滨海区,尤其是大鹏半岛,屏山傍海,山岳纵横,海岸线漫长,沙滩、岛屿、礁石、海蚀岩、洞、桥、柱等海积海蚀地貌发育齐全。这些地点为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供了多种山野健行,登山远足的好去处。因为深圳周边的山岳均属于低海拔的山峰,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登山(CLIMBING),称作远足(HIKING)可能更恰当一些。



•虽然远足并不需要特别的技巧, 但如果有适当的训练和准备将有助应付大自然多端的变化,以及减少意外发生的机会。



•本文所提供的安全指引和紧急事故应变措施可帮助远足者减少意外的发生, 促进远足安全。



•请谨记,本文只供参考。于计划行程时,应同时参考最新版的地图及阅读其它有关远足安全的资料。如有任何意外发生,应尽快求助。



2. 基本的注意事项



•出发前详细计划行程及熟悉路线,其中应包括中途下撤路线和交通安排。



•每次远足应有具备丰富经验和熟悉旅程路线的领队带领。如队伍人数众多,则需其它有远足经验者从旁协助,大约10名队员便应有一位助理领队。



•选择有明确路标的山路而行。



•切勿自行乱闯或另辟路线,以免迷途或发生意外。



•切勿逞强好胜,远足者必须清楚本身的体力和健康状况,量力而为。



•切勿单独进行远足,以免照应不过来。较理想是三人或以上结队同行。也应避免队伍内有太多人,以免领队难于照应。



3. 远足前的准备



3.1 事前准备



•注意天气情况



特别留意天气情况,以下是深圳周边地区天气年度概况:



十一月至二月 气温急降引致暴寒。风高物燥,易生山火。

三月至四月 大雾可能引致迷途。

五月至十一月 雷暴,大骤雨,水浸及山泥倾泻。因高温引致中暑



•负责带领远足活动的领队,于出发前应将下列资料交给一位不参加该次活动之联络人:

a. 活动性质、行程及目的地。

b. 活动日期、活动举行时间及回程时间。

c. 参与人数及年龄。

d. 参加者姓名、参加者家人之联络电话及地址。



•远足前一晚必须充分休息,出发前吃一顿丰富而有营养的饱餐,以便有充足体力持久步行,减少意外受伤。



•穿着适合远足用的衣服和鞋袜,避免短衣短裤。最好有合适的帽子,夏天可遮太阳,冬天则可保暖。



•=用登山背包装上适当后备衣物和必需物品,例如地图、指南针、水、食物、头灯(手电筒)、雨具、收音机、急救药箱、哨子、手机、记事簿和笔等。



•手机可说是最为快捷的求助工具,但应注意其服务覆盖范围,在某些山岭间特别是山谷内,往往因为没有信号而失去联络。此外,也要注意节省手机的电源。



4. 途中应注意事项



4.1领队



•沿途注意路标和地形,确保行程路线正确。



•注意参加者的身体状况,发觉其中有状态不佳者时,应让全队有适当休息,以免首尾脱节,难于照应。确保无人落后或离群。



•留意周围环境变化和收听电台天气和新闻报告,以便尽早采取应变措施。



•留意各类的警告标志,避免发生意外。



•如遇天气变坏,应审慎考虑缩短或取消所计划的行程。



•如遇紧急事故或天气突变而未能依时回程,应设法通知参加者的家人或由联络人代转。



•切勿随便更改已定的路线或尝试行走杂草丛生的捷径,这往往容易迷途或陷入进退两难的位置。



4.2远足队队员



•尊重领队的经验,依从其决定和指示。如半途离队要有好的安排,不然易生意外。



•切勿采摘野生果实食用或饮用山水(紧急情况下除外)。



•切勿离开现成的山路而随意步入草丛或树林。



•切勿在非指定地点生火或煮食,此举极易引起山火,亦属违法行为。



•避免站立崖边或攀爬石头拍照或观景。



5. 远足活动可能遇到的危险



5.1斜滑山径



•斜滑的山径,比如湿滑的石面、泥路或布满沙粒的干爽劣地,均容易使远足者在下坡时滑倒受伤。



5.1.1安全指引



•穿着有护踝及鞋底有凹凸纹的防滑的登山远足鞋。(鞋上有HIKING标志)



•有可能的情况下,携带登山手杖,在有需要时使用。



•避免行走在湿滑石面,泥路或布满沙粒的劣地上。



5.1.2应变措施



•在滑倒受伤时,检查有没有扭伤、擦伤或其它伤势。需要时、立即进行急救。



•有时骨折并不容易由表面察觉,若发现伤处红肿或痛楚,不继续行走。



•若伤者可以继续行走,用手杖帮助或队友扶持,不可以强行独自行走,以免加重伤势。



•在扭伤或行动困难时,利用手机或派人求救,并将伤者移至阴凉而平坦的干爽地面上,用衣物覆盖保温,等待救援人员到达。



5.2 山洪暴发



•一般远足者不应低估山洪暴发的威力和速度。小溪的流水往往由于上游降下大雨,雨水会集涌而下,于数分钟内演变为巨大山洪,如游人适在溪中,极易为洪水冲走,引致伤亡。(我在粤北旅行时曾经遇见过此类山洪爆发,极为恐怖)



5.2.1安全指引



•除非是有准备的溯溪活动,否则不要沿溪涧河道远足。



•夏天雨季,或暴雨后切勿涉足溪涧。



•不要逗留在河道休息,尤其在下游。



•开始下雨时应迅速离开河道,往两岸高地走。



•切勿尝试越过已被河水盖过的桥梁,应迅速离开河道。



5.2.2应变措施



•发现流水湍急,混浊及夹杂沙泥时,是山洪暴发之先兆,应迅速远离河道。



•如果不幸掉进湍急的河水里,应抱或抓紧岸边的石块,树干或藤蔓,设法爬回岸边或等候同伴救援。



5.3山体塌方



•暴雨时或经连日豪雨,天然或人工斜坡经渗进大量雨水后,极易引致山泥倾泻,引发山体塌方。



5.3.1安全指引



暴雨时或连日豪雨后,避免走近或停留在峻峭山坡附近。



•斜坡底部或疏水孔有大量泥水透出时,显示斜坡内的水份已饱和,斜坡之中段或顶部有裂纹或有新形成的梯级状,露出新鲜的泥土,都是山泥倾泻的先兆,应尽快远离这些斜坡。



•如遇山泥倾泻阻路切勿尝试踏上浮泥前进,应立刻后退,另寻安全小径继续行程或中止行程。



5.3.2应变措施



•如队友被山泥掩没,切勿随便尝试自行拯救,避免更多人遇到伤亡,应立刻通知有关部门准备适当工具进行救援。



5.4 山火



•在干燥的天气,山火于较斜的草坡上顺风向上蔓延速度极快,远足者绝不可轻视山火的威力。



5.4.1安全指引



•为己为人和保护大自然的生物及美景,任何时间都应小心火种。



•切勿在非指定的烧烤地点或露营地点生营火煮食;吸烟人士应避免吸烟;烟蒂和火柴必须完全弄熄才可抛弃于垃圾箱内或带走。



•由于山火于日间比较难于看见,应随时留意飞灰和火烟味。如发现山火,尽速远离火场。



•紧记山火蔓延速度极难估计,如发现前路山下远处有山火,也不应冒险尝试继续行程,以免为山火所困。



5.4.2应变措施



•遇到山火时应保持镇静,切勿惊慌。



•切勿随便试图扑灭山火,除非

a.山火的范围很小。

b.你确实处于安全的地方。

c.你有可逃生的路径。



•估计以下情况,以便迅速离开火场。

a.山火的蔓延方向,避免跟山火蔓延的同一方向走避。

b.附近小径的斜度,选较易逃走的小径。

c.附近植物的高度及密度,选择少植物的地方。



•沿现有的小径逃生会比较少障碍,且走得更快。



•若山火迫在眉睫又无路可逃,则应以衣物包掩外露皮肤逃进已焚烧过的地方,这样可减轻身体受伤的机会。如情况许可,切勿往山上走,因会消耗体力。



•切勿走进矮小密林及草丛,山火在这些地方可能会蔓延得很快而且热力也较高。



5.5 雷击



•雷电通常会击中最高的物体尖端,然后沿着电阻最小的路线传到地上。



•远足者如遭电击,大多会因而肌肉痉挛,烧伤,窒息或心脏停止跳动。



5.5.1安全指引



•留心电台或电视的天气报告。避免在天气不稳定时进行远足,雷暴警告生效时更不宜出门。



•在户外,应穿着胶底鞋。



•切勿接触水质或潮湿的物体。



5.5.2应变措施



•切勿站立于山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树木或桅杆容易被闪电击中,应尽量远离。

闪电击中物体之后,电流会经地面传开,因此不要躺在地上,潮湿地面尤其危险。应该蹲着并尽量减少与地面接触的面积。



•远离铁栏或其它金属物体,身上的金属物品例如首饰等亦应暂时除去。



•在可能情况下,躲入建筑物内。



•切勿游泳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离开水面及找寻地方躲避。



•避免使用带有插头的电器。



•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



•切勿处理以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应提防强劲阵风吹袭。



5.6 迷路



•于天气不佳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最容易引致迷途。选用有明确路标的山径及于出发前详细计划行程,都可以减少意外的发生。



5.6.1安全指引



•选用有明确路标的山径及于出发前小心计划行程。



•远足人士应留意当天的天气报告,避免在天气情况不佳时进行远足。



•紧记带备必需物品,例如地图、指南针、水、食物、头灯(手电筒)、雨具、收音机、急救药箱、 哨子、手机、记事簿和笔等。



5.6.2应变措施



•应利用指南针及地图设法找出所处位置。



•设法记忆曾经走过的途径,并经原路折回起点。若不能依原路折回起点,应留在原地等候救援。



•切勿再往前进,以免消耗体力及增加救援的困难。



•若决定继续前进,寻路时应在每一路口留下标记。



•如未能辨认位置,应往高地走,居高临下较易辨认方向,亦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切忌走向山涧深谷,身处深谷不易辨认方向,向下走时虽容易,但下山危险性高,要再折回高地时也困难,以致消耗大量体力。



•如果天气寒冷而御寒装备不足、雷雨时或遇到山火,可暂离高地待情况好转时,再到较高位置等候救援。



•发出「国际山难求救讯号」(见下文第6段)。



5.7 中暑



•当环境温度高,而人体无法籍出汗调节体温时,便会中暑。患者感感到热、晕眩、不安宁、甚至不醒人事。体温可能升上40oC 以上。皮肤干燥而泛红,呼吸和脉搏加速,,严重者会休克,应尽快降低患者的体温及寻求医疗援助。



•过热亦可能引致热衰竭,通常是在炎热潮湿的气候中运动,尤其未能补充水所流失的水份和盐份时发生。患者体力衰竭、头痛、晕眩及恶心及可能肌肉抽筋,其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呼吸和脉抟快而浅弱,体温可能正常或下降。



5.7.1安全指引



•行程中有适当的休息,不应过度疲劳,以免消耗体力。



•避免长时间受到太阳直接照射。



•要多喝水。



5.7.2应变措施



•让患者躺在阴凉处,脱掉衣物,双足翘起,若患者是清醒,便给其摄取流质饮品,不要让人群阻碍空气流通。



•如有必要可加用浸水、敷湿衣及吹风等能迅速降低体温的方法,直至症状消失为止。



•继续补充水份及马上求救以便及早治理。



•如果患者大量流汗、抽筋,可在水中加盐,每半公升水加半茶匙盐。



5.8 暴寒



•身处寒冷的地方又没有足够的衣服,致体温下降,久了甚至会致命,称为体温过低(失温)。

即使在夏天,因突然而来的寒雨或暴雨,致气温急降,也容易引致暴寒。



•暴寒的征象:疲倦、无精打采、皮肤冰冷、步履不稳、发抖、肌肉痉孪、口齿不清、产生幻觉等。



5.8.1安全指引



•远足前一晚必须充份休息。



•如身体不适,就不应勉强参加活动。



•出发前吃一顿丰富有营养的饱餐,途中可吃高热量食物,如朱古力。



•带上备用保暖用的发热袋、睡袋或御寒衣服。



•带上备用一套干衣服,以备更换。



•除非拉练之类的活动,否则勿带过重的物品,以免消耗体力。



•行程中有适当的休息,不应过劳,以免消耗体力。



5.8.2应变措施



•找地方躲避风雨。



•迅速更换湿衣服。



•用衣服或发热袋、睡袋把头、脸、颈和身体包裹以保暖。



•以热饮及高热量食物,保持体温。



5.9 蛇咬



•深圳目前常见的毒蛇有金环蛇,银环蛇,尖吻蝮蛇,眼镜蛇,竹叶青等等,通常会在春、夏、秋季出没。



•差不多所有的蛇都非常怕人,除非它们认为受到威胁,否则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只要给予机会,它们多数会逃走。



5.9.1安全指引



•远足者应穿着长裤和有高帮的鞋。



•沿有现成的小径行走,切勿自行闯路,走草丛和杂树林。



5.9.2应变措施



•遇蛇时,保持镇定不动,让受惊的蛇尽快逃走。蛇的视力很好,受到快速动作刺激时,多数立刻反击。



•如被蛇咬后,应注意的事为:

a. 除非专业人士,否则不要割开伤口的皮肤吸吮或洗涤。让伤者躺下,停止伤处活动,但不要抬高伤处。不可喝酒,亦不应作不必要的活动。如果带有蛇药,应尽快内外服用。

b. 在可能情况下,用绷带缚扎伤口以上的部位。如伤口在手脚,可用宽阔的绷带包裹伤口以上的部位。

c.应安慰伤者。

d.尽快到医院求治。如有可能的话,辨别毒蛇的种类,颜色和斑纹,如咬人的蛇已被捕捉,应一并送往医院,以便医护人员辨认,使用适合的血清。



5.10 蜂螫



•在山野地方,经常会发现蜜蜂、大黄蜂或马蜂的出没,小心避免误触蜂巢,引致蜂群的攻击,而受螫伤。



5.10.1安全指引



•使用现成的小径,切勿自行闯路,避免走蕨丛,那里通常是昆虫和黄蜂聚居的地方。



•不要打扰蜂窝,切勿以树枝等拍打路边树丛。



•在身体和衣服上喷涂防蚊油。



•避免使用芬芳味的化妆品,因为可能吸引蜜蜂。



5.10.2应变措施



•若遇蜂巢挡路,可绕路前进。



•若遇一、两只黄蜂在头上盘旋,可以不加理会,照常前进。



•如有螫针,可用钳子拔除,但不要挤压毒囊,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皮肤。



•若遇群蜂追袭,可坐下不动,用外衣盖头、颈,以作保护,卷曲卧在地上,待蜂群散开后,才慢慢撤离。



•严重螫伤应尽快求医。



•可以冷水湿透毛巾,轻敷在伤处,减轻肿痛。



5.11 危险植物



•山野间常见有些植物会对远足者构成危险。例如:

  漆树—令皮肤过敏

  两面针—剌伤手脚

  野菇/野果—有毒,进食会致命



5.11.1安全指引



•避免走入生长茂密的丛林中。



•远足时应带上手套。



•必要穿过丛林时,用手巾或衣物包裹头面,或外露的皮肤。



•切勿用手接触漆树。



•用手抓植物时,留意是否有针刺。



•不可随便采摘野菇/野果食用。



5.11.2应变措施



•接触漆树,引起皮肤敏感时,应立刻求医诊治。



•误食野菇/野果中毒,应立即求医诊治。



6. 在山野发生意外时之处理方法及登山活动意外求救书



•遇有山友或任何人士在山野严重受伤时,应立即进行救援。



•发出国际山难求救讯号(见下文第6.1段),直至有救援人员到达为止。



•在可能情况下,应安排一名伙伴陪伴及照料伤者,另外两人结伴往求救。



•为免延误救援工作,前往求救之人员应将意外之详情、地点及伤者之状况用纸笔记录, 如有可能,记下地图坐标/最近之标志柱号码(见下文第6.2段),减低求救者因紧张、迷途受困,或口头传讯含糊不清致求救讯息不能准确地传达。



•如于登山遇有意外而需救援,求救时要尽量提供下列数据:

a.意外性质/肇事原因。

b.肇事时间/地点。

c.位置/方格坐标/最近之标距柱号码。

d.附近地形或特别参照物。

e.伤者数据,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电话、地址。

f.伤势。

g.已施行之急救。

h.天气情况。

i.同行者情况/动向。

j.其它事项。



6.1国际山难求救讯号



•在一分钟内,连续发出6次长讯号,停顿一分钟后,重复同样讯号,不要中断直至有救援人员到达为止。(即使已被救援人员从远处发现,也要继续发出讯号,使救援人员知道求救者之正确位置。)



•发出讯号的方法:

a.吹哨子。

b.用镜或金属片发出。

c.夜间用电筒发出闪光。

d.挥动颜色鲜艳明亮的衣物。



•SOS求救讯号

在可能情况下,在平坦的空地上用石块或树枝堆砌SOS大字母。(每个字母最少6米×6米)



6.2 标志柱



•深圳国土规划局目前已在部分地点设有标志柱。遇有紧急事故,可利用就近之标志柱(如果有)说明其位置,以协助搜索及救援行动。



7.紧急电话

警察紧急求救电话:110

急救中心电话:120

有其他可以提供支援的电话请大家提供。



登山、远足行程计划书

日 期 :_____/_____/_____

时 间 :上午/下午 ________ 出发,上午/下午________ 到达目的地

活动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走路线 :由__________起,途经__________至___________

下撒路线 :由__________途经__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

集合地点 :____________时间:上午/下午_______________

交通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次/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领队姓名 :_______________联络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副领队姓名:_______________联络电话:_________________

参加人数共:____________人,男: _______女:________

年 龄 :由__________岁,至___________岁

必需的装备:登山背包、登山鞋、地图、指南针、笔,记事簿、手表、小刀、哨子、头灯(或电筒)、手机、救伤药包,备用电池,毛巾、手套等;

次要的装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衣 服 :备换衣物、雨衣、冲锋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 物 :水,后备食物,糖,食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加者需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发前备忘事顶:

★事前探路

★收集天气预测资料

★ 将这计划书,路线图及参加者名单等副本,交给不参加这次活动的联络人。

参加者名单

序号  网名  姓名  年龄  性别  住址  电话  家人姓名  备注

1  XXX  XXX  XX  X  XXXXXXXXX  XXXXX  XXX   

2  XXX  XXX  XX  X  XXXXXXXXX  XXXXX  XXX   

3  XXX  XXX  XX  X  XXXXXXXXX  XXXXX  XXX   



★把这份参加者名单副本,交给不参加这次活动的联络人。



--== [blue]阴晴圆缺在窗外,心中一片艳阳天[/blue]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