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8536|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血统,昂贵的理由(ZT经济观察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6-28 15:55: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5月下旬的一个清晨,离北京80公里左右,残长城脚下,草木繁茂的八达岭森林公园附近,正在举行2005年全国盛装舞步马术大赛。八支以省为单位的参赛队伍,带来了全国最昂贵的马和最好的骑师。人着盛装、马走舞步,骑师和马匹在无声地配合着一场精彩的演出……
    与其他运动项目全国级的比赛相比,这里没有声势浩大的广告宣传,没有众多知名企业赞助商。没有电视转播,赛场上也几乎没有观众。
    难道人们遗忘了这项古老的运动?
无人喝彩
    高消费铸就的“铁栅栏”区隔了马术运动与最广大的多数人。
    早在公元前680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设有马车比赛。在现代中国,网球和高尔夫都打着“平民”的大旗走向大众,几乎所有古老的“贵族运动”都在努力平民化。只有马术,还在寂寞坚守着运动项目中最后的贵族头衔。
    马术运动高昂的消费令人咂舌。
    本次比赛的举办地——北京阳光山谷马术俱乐部拥有亚洲最大的室内马场,饲养上百匹赛马,亚运会马术项目预选赛曾在这里举行。
    在这里骑着骏马驰骋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俱乐部一位朱姓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该俱乐部实行会员制,会员首先要交纳12万元的资格费,每年会费4000元。这种代价换来的权利是,在马匹和训练师有限的情况下,会员永远优先。为了保证会员利益,俱乐部基本不接待散客。
    一位资深训练师告诉记者,最普通的纯血马每匹价值30万左右,饲养、训练和保护它的费用绝不低于马匹的价值。比如有匹价值100多万的名贵马害怕空中飞来的塑料袋,另一匹名贵的马害怕拖拉机,马匹受惊后果难测,饲养人员几乎寸步不离,保护他们的责任相当重大。
    用低得多的价钱体验骑马并不是不可能。在北京如植物园等地有简单的小型马场。花几十块钱一小时的代价,就可以骑上一匹冷漠疲惫的挽马(主要是做体力活的工作马匹),任由它循着走了千百次的路线再做一次缓慢而乏味的绕行。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术运动。
    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真正的马术运动已经与普通人绝缘。试想,如果不是每四年一次的奥运会把马术比赛列为常规项目,使人们还有可能定期把目光转向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运动,“马术”恐怕早已经被大众遗忘了。
    是什么原因使脱胎于人类生产劳动的马术运动变得昂贵而高不可攀?
昂贵的血统
    现代马术运动发源并兴盛于欧洲贵族阶层。在速度赛马之余,贵族们开始企图让马走出曼妙的舞步,并为此动用了一切可能的条件。他们改良马的品种,于是有了阿拉伯马向英国的输送,有了温血马的出现,有了今天价值百万的盛装舞步专用马种。
    为了尽可能保持一匹马的生理优点,人们把用来衡量贵族身份的血统筛选法用在选马上。
    纯种马以血统的纯正为贵,但这并不意味着近亲繁殖。历史上欧洲王室曾流行过诸如白化病等遗传疾病,原因在于,为了显示王室的尊贵、保持血统的纯正,欧洲王室之间一直互相通婚。几代人之后,几乎各国所有的王室成员之间都有了姻亲关系。一个闭合的遗传系统确保了血统的纯正,也一样为遗传病提供了最好的生存空间。相比之下,人类控制马的血统时就比欧洲王室聪明得多。一匹马只有在上溯十辈之内都没有任何近亲的血缘,才能被称为血统纯正,现代文明对人的要求也不过三代而已。
    人类对马的进化干预太多,以至于现代生物学科对马的研究没有办法精确到纲目。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从自己广大的殖民地搜罗各种奇珍异宝,连阿拉伯马也不放过,漂洋过海运到英国后与本土冷血马种交配,制造出了今天最受马术比赛欢迎的温血马。
    温血马是冷血马和热血马的结合中和体。冷血马速度不快但耐力极强,适合在艰苦的环境中长途跋涉、负担繁重和艰苦的劳动,成吉思汗踏遍欧洲的铁骑就是最典型的蒙古冷血马。热血马总是被人们等同于传说中的汉血宝马,其实汉血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纯种马,只是热血马的一种。它并不是如传说中出汗如血,却是真的速度极快,最快的热血马跑完1公里只用50秒。温血马论速度、论耐力都不出类拔萃,却综合了世界上马匹的优点,最适合马术表演。他们温顺、聪明而灵巧,只有温血马才能在骑师的扶助下用四只脚走出华尔兹舞步。
    马术运动从一开始就体现出人与马的高度融合,骏马良驹是人们精心培育的,它们神采奕奕地奔跑,也一样依赖骑士的指引。马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却没有足够好的视力,但它能在骑手的扶助和指引下追风逐日,这源于它对骑手每一个动作的敏感和熟悉,对骑手发自内心的信任和完全的交托。
    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一个喂马劈柴浪迹天涯的梦想,马术本来可以是这个超现实梦境的现实出口,却因高昂费用脱离了最广泛的人民大众。
    任何一项运动,失去了最广泛的参与者,也就失去了最重要的生命力来源。我们现在能做的最积极的事情,就是对马术以关注代替遗忘。

( 本报记者 郭漫思 北京报道 05-06-13  215




其实,关于马的运动,不仅有阳春白雪,而且有下里巴人!客观的说,我总觉得喜欢骑马的圈子太小,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人都对骑马的价格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总觉得很贵很贵!不提孙河和张建等马场给我们绿野的优惠价格,就连在体大认养一匹纯血,其实也不是很贵,只要你有时间,均摊到1个小时也比较便宜,但是在外人眼中,就变成了上述文章所述的曲高和寡了!
2#
发表于 2005-6-28 16:29:05 | 只看该作者

嘿嘿,我真的比较反感这种不切实际的胡吹乱编了

 有一说一是一个美德。现在中国马圈内,马术的提高不大,吹牛的本领减强。20万买的马就敢说50万,五、六十万买的马,就敢吹成一百多万。能跳1.2米的就敢说能跳1.5米,一点都不实在。
另外还有一种现象,就是装神秘。不错,马与马是不同,但马的共性是一样的。但偏偏一些人谈到骑马,就云山雾罩,说马术如何如何神秘,新学员告诉你也不懂之类。那不过是掩饰自己浅薄。其实我觉得说错了也无所谓,很多事情都是在不断地改正中,在扬弃中提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6-28 17:22:01 | 只看该作者

都是西坞的错

  西坞的一次骑马课派生出对好马的评价,以及对马圈浮夸风的攻击,很好.
  看了AK拍的照片感到应该是腿重手轻的基本常识被颠覆,马受衔不光在手上,骑坐也是马受衔必不可少的因素.马摇头摆脑是不是不服从应该看在某一段时间内马匹的整体表现.但是全部放缰和马嘴没有了联系是危险和错误的,马会更加无所侍从.手重是非常关键的错误.
  骑马的确是很神秘的,每一匹马的智商是不一样的用缰,用手,用腿的方法和时机要因马而异,新学员缺鞍时,缺马感,告诉他也不懂.
  马的价格吹的在高也是徒劳的,一个好骑手一生能否赶上一匹好马是值得怀疑的,不管它值多少银子,骑得了骑不了是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6-28 17:31:28 | 只看该作者

新学员一定要用心多骑,是用心的多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6-28 17:42:43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我上次说的在国内无法追求英式马术的重要理由之1!

 


贴子被: 烟斗老猫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6-28 18:10:43 | 只看该作者

观察报也可以这样写文章呀呵呵

资料拼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6-28 18:28:09 | 只看该作者

简直是胡说八道

大家觉得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6-29 08:52:46 | 只看该作者

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6-29 09:58:5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记者的通病——不懂装懂!娱乐大众!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6-29 10:14:42 | 只看该作者

看完这篇会把本来想骑马的人吓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