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美丽风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6/20-2012/6/26 青海高原之行小记(西宁-玉树)__终于完结,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15:38:49 | 只看该作者

过了河卡山后感觉我们一直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平台行驶,身体有些反应了,有位年龄稍大体格偏胖的同伴在一罐罐的吸氧,
特别是到4500以上反应更甚,照片上的我此时嘴唇也有些许发紫哦!

天色又开了!

再向前左转可以探寻黄河之源头,据说有近一天的路程且路况很差,住宿地方也没谱,故没去挺遗憾的。

星星点点几顶帐篷,天地广阔置身其中的人们是何等的心态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15:39:51 | 只看该作者
铁四老户 发表于 2012-9-11 15:24

{:soso_e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16:03:36 | 只看该作者

下午我们进入了青海省素有“千湖之县”美称的玛多县,天空时晴时阴,在这里看到的景象令我震撼,我太喜欢这样的景象了。

在这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的地方,蓝天、白云、草地、牛羊,更有公路两旁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构成了一幅壮美的高原图画。

此时此刻,只有感叹相机的档次差啦!

很High不是?

玛多县城一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16:11:36 | 只看该作者

再整两张!

在这里人是多么渺小。

天地却如此广阔,大自然鬼斧神工不得不感叹!

DSCF2331.JPG (40.84 KB, 下载次数: 0)

DSCF233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10:42:32 | 只看该作者
这期间我们经过了姜路岭垭口,因为正在修路很脏乱,据当地人说修路时将标有海拨的标牌摘了,所以没有照片。还没有留下照片的是花石峡,
它属于从西宁到玉树的中段,记得也在修路,天色阴沉沉的下着小雨,路很泥泞且来来往往的大车具多,还要错车,走走停停的,车队缓缓行进,
场面有些混乱。后来在网上看到有这样的描写:“花石峡,藏语“作干纳哇”,意为犏牛的角。在它广阔苍凉的峡谷中布满了各色花纹的石头,
汉语“花石峡”由此得名。虽然这里海拔只有4200多米,但气候变幻莫测,多数人进入这片花色峡谷后,都会产生明显的高原反应。作者怀疑这一
地区有放射性矿物质,记得多年前在西藏昌都地区采风时,途经“齐嘎拉山”,那里同花石峡一样邪门,大多数人在山下就开始头疼、胸闷,到
山顶更是呕吐、晕厥全套体验,多次发生当地青壮年在山上猝死的事件,后来证实齐嘎拉山藏有N多稀有矿产,其中不乏放射性元素。当然花石峡
的症状比齐嘎拉山要轻得多,但在214线上,它是名副其实的“鬼门关”,与青藏线上的五道梁齐名。”这也许是我们一行人很自然没有停留的
理由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10:52: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美丽风光 于 2012-9-13 10:13 编辑

  与上面重了,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11:00:04 | 只看该作者

下午四点十五,我们翻过大野马岭(海拨4326米)。

又见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11:14:17 | 只看该作者

翻越小野马岭(海拨4302米)

路边山坡点缀着美丽的格桑花!格桑花(格桑梅朵)是藏族人心中最美丽的花,代表幸福吉祥。是一种生长在高原上的普通花朵,
杆细瓣小,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样子,可风愈狂,它身愈挺;雨愈打,它叶愈翠;太阳愈曝晒,它开得愈灿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14:47: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美丽风光 于 2012-9-13 14:54 编辑

傍晚730分,高原的天黑得较晚,此时天色还好,只是阴雨不断阵阵冷风吹来很是令人寒颤,我们终于到达雁口山垭口,
距离玉树结古镇约98公里,以后是一路下坡,据说玉树海拔在3600-3900之间,总算是在4000米以下了,胜利就在眼前!



到玉树时已是近九点,因为提前让人家准备好了晚饭,到了驻地,疲惫不堪似饿狼般的人们就直奔饭桌扑将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13:58: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美丽风光 于 2012-9-13 14:14 编辑

下午五点半到了巴颜喀拉山山口,海拨4824米,经幡在飘扬着,似乎象路人昭示着高原的神圣!
巴颜喀拉山在青海中部偏南,为昆仑山脉南支,西接可可西里山,东连岷山和邛峡山。
这里是长江与黄河源流区的分水岭,北麓的约古宗列渠是黄河源头所在,南麓是长江北源所在。
巴颜喀拉在蒙古语的意思,是富饶青(黑)色的山


巴颜喀拉山口与通天河支流德曲之间,山势低平,沼泽遍布,黄河右岸的一些支流已切穿山地,甚至连分水岭都不易辨认。
这里常年积雪,到这个季节,高山冰雪渐渐消融,融水汇成一股股溪流,滋润乾燥的沃土,更为长江与黄河供给水源。

DSC_3539.JPG (151.64 KB, 下载次数: 6)

DSC_353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