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的游记
从禾木到喀纳斯
(以下省略5000字,省得雪上飞眼花,哈哈。。。。)
总结之一:天气
至今还在庆幸我们赶的时机真好。雪后初晴,秋色正浓,冷空气带走了天上的云层,染黄了丛林,阳光明媚柔和,天高云淡。如果再晚来2到3天,落霜后的树叶会纷纷飘零,天空的云层也会逐渐加厚;而早来一天呢?讲一讲前面提到的另一队人马。早一天从乌鲁木齐出发,天气恶劣,将近午夜才到达布尔津,刚刚住下赶上27日凌晨的地震,稀稀瑟瑟地从房间跑出来,一夜未眠。28日从布尔津到禾木,下雪,能见度极差,据说没见到禾木的美景。晚上在山上过夜,帐篷内-2C。29日早再次赶上地震,翻越时已近精疲力竭,面对雪山已经没有了勇气,加上山路艰难多人落马,只好无功而返。可是焉知非福,返回禾木,他们被禾木的美景惊呆了。另外在新疆永远不知道穿多少合适。到乌鲁木齐时穿秋装冻的不行,到布尔津后穿冬装,到吐鲁番时穿夏装还热。
总结之二:旅行社
我们在乌鲁木齐找到著名的钟林。就是网上鼓吹这段线路的唯一一家。总体来说相当不错。简单两个字,诚信。感觉价格有点高,但还算物有所值。服务非常周到,遇到一些问题从不推诿。但是好像对骑马的危险关注不够,特别是在山路上,如果发生落马非常危险。
总结之三:新疆美食
先说羊肉串。正宗,味道好。要吃时,店家直接从挂在墙上的羊尸体上割下一块,再割下几片肥硕的羊尾。烤得焦黄流油时,撒上 孜然,大口嚼着。唯一遗憾就是太豪爽了,羊肉净是嚼不烂的。
拉条子(当地叫拌面)和大盘鸡。与在北京吃的大不相同,那面韧性十足却不硬,用当地的一季小麦做成,第一次知道什么是“弹牙”的感觉。夹一根拌满菜汁的面条放到嘴中,轻轻合牙咬下,感觉面条并没有破碎,而是在牙间挣扎。放开,会觉得牙被弹起。而要是真的咬下却又十分滑润柔软。鸡是真正草原放养的柴鸡。
抓饭。粒粒金黄的米饭和上羊油(好像是蒸的),晶莹剔透,上面再放上一块烤的金黄的带骨羊肉,绝对诱惑得你口水满盈。
水果就不用说了,新疆的哈密瓜迦施瓜葡萄名扬天下。而只有在当地吃到的才能品到原味,运出来的为了防止腐烂,都是在青的时候就摘下的。说到水果,在吐鲁番葡萄沟内的一个小餐铺就餐,刚一落坐,主人就端上一大盘切好的哈密瓜和一篮葡萄。以为被黑了,这么多水果在北京敢收你100元。结果吃完饭一结账,三个大人一个小孩,才40多,水果是免费的。哎,看我城里人狭隘的小人之心,惭愧得紧。
夜市小吃。一定要去,烤全羊(切2两就够),米肠子,面肺子(多放辣子),羊头,炸鱼,酸奶子。。。。吃完了再来块儿瓜,馋死人。
总结之四:购物。购物不在行,反正去大巴扎琳琅满目的好象到了中东,充满波斯风情。买了一对马鞭,大家都说好。
总结之五:出租车司机。豪爽,典型的西北汉子。去乌鲁木齐找他没错。
电话: 8933654 王向伍。
贴子被: 时好时坏修改 |
|